|
楼主 |
发表于 2017-6-8 18: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西藏回来已经两个多月,除了出发前的一篇文字,始终没有下笔。不得不说,西藏的确是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没去前,充满向往,壮志豪言,思绪万千。去了后,却发现,从身体到心灵都变了模样,仿佛一个陌生人隐藏在自己身体深处,莫名的思和想,莫名的徜徉和怀恋,莫名的窃喜和悲伤,满满的情思陪伴回来后的每一个夜晚,有时候,睡不着,爬上天台,仿佛还是走在西藏的云端,望着天边的星星和漆黑黑的夜色,仿佛自己还在那片天,那片地。
一直不想动笔,就是怕破坏了这种似是而非的状态,闲暇时,触摸心底的柔软,有回味,有思索,有满足,有欲望。买了几本书,又从网络上找了几本,都是关于西藏的。非常喜欢《酥油》和《转山》,活生生、血淋淋,看的沉重,看的震撼,看的泪眼婆娑,看的傻傻的笑,傻傻的悲,傻傻的伤,更多的时候,会合上书页,点上一支烟,躺在榻榻米或豆袋上,狠狠的吸气,再狠狠的呼气,把烟雾挤出胸腔,看着白色的烟雾汹涌弥漫又袅袅散去。
上周去南宁,又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穿着T恤听古典》,一本是《老灵魂》,都是关于音乐的书,前者是讲述聆听的方式,后者是记载创作的历程。读了之后,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音乐不需要去解读,音乐独特的表情和声音符号,会比记录的文字或乐谱更容易懂。同样,音乐的创作,初始的时候并不会是为了某个主题或明确的目的,更多的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天才的音乐家大多都有着世间最纯净的灵魂,自言自语、喃喃哼唱才是他们最佳和最真实的状态。聆听者,只需要听就够了,不需要去懂,不需要去解读,不需要去弄明白“为什么”?只需要有共鸣、有情绪、有回味、有思索、有满足、有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