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255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晚了也想说几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9 23: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看了下帖子202兄即兴而发,之后和韵一首《月下同乐》为论坛添彩加色,雅兴之人啊。Y兄写的对联确实不错哦﹙自己要表达的含义清楚明了﹚是用了心思完成的,值得一赞!也让我得到一次学习的机会。写对联和写诗,是最难的一种文学形式上的载体。要真正写好它谈何容易!例如,诗或者词,在每一句和每个字上都要反复推敲后才能定局。进一步讲就在“炼字”上下功夫。古人云:一首诗捋断数根须,道理就在此。所以要反复吟诵、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此再探讨一下:就拿老梁写的那首《祝大家中秋国庆快乐》韵脚来说吧〈别的不说〉:,属于词韵第十三部〔十二侵〕之内;,属于词韵第六部〔十二文〕之内。很明显押的是“邻韵”,也可说是宽韵,如果不在邻韵之内就“出韵”了。假如要写“近体”诗就更严格:第一句诗的开头韵脚既定,不管句数多少一韵到底而且要用“正韵”。另外,它的声律也是严格: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禁犯“三孤平”。力求平仄协调、音韵铿锵、抑扬顿挫、词彩华丽、对仗工整;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比喻词对比喻词、衬字对衬字等等。


以上是敝人一点愚见,望各位不啬赐教!
2#
发表于 2010-9-19 23:07:52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一剪梅兄对词文这么有研究。。。。。。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23: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彼此学习!
4#
发表于 2010-9-19 23:32:36 | 只看该作者
一剪梅兄所讲及是,见解精辟,非一般人能所及,学习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23:48:31 | 只看该作者

谢y兄

谢谢y兄客气
6#
发表于 2010-9-20 09:32:1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在此帖能再看到一剪梅兄的诗作,顺便结合此诗讲讲韵律的要点如何?
7#
发表于 2010-9-20 12:09:2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一剪梅的帖子,想起大学一个声律学教授,他是我古典诗词的启蒙老师。大学学的理科,却跑到文科班旁听了一年多,可惜还是半桶水咣当,那段日子很是怀念。以后还要多多请教一剪梅兄
8#
发表于 2010-9-20 13:37:46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一剪梅兄开专帖,既可以让我们得到学习,又可以欣赏其美文,一举两得
9#
发表于 2010-9-21 07:00:46 | 只看该作者
“百家大讲坛”
10#
发表于 2010-9-21 08:15:1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思路写的?毒!德味!大师!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2-21 06:49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