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12098|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唱片公司——埃拉托(Erato)5 月 17 日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9 16:5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埃拉托(Erato)——法国唱片公司及其所使用的品牌。成立于1953年,由巴黎音乐学院几位志同道合者创建,当时是法国最古老的科斯塔拉音乐出版社(Editions Musicales Costallat, 成立于1881年)的下属公司,1990年被华纳唱片集团收购,目前是华纳集团的华纳古典国际(Warner Classics International)下属公司。
埃拉托(Erato) 是古希腊缪斯女神之一,她是宙斯的女儿,是爱、音乐与诗的象征,经常出现在希腊陶器、雕像或壁画上,手握一支长笛或竖琴,激励着众多哲人与诗人。
公司以宏扬法国音乐为宗旨,刻意突出法国风味。曲目包括了从十七八世纪到当代的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大量世界首次录音或罕见的录音,如杜卡、拉洛、肖松、福莱、拉威尔、德彪西等人较为冷僻的歌剧,鲁塞尔、梅耶尔的全部交响曲和圣-桑录音很少的第一、二交响曲,拉威尔的钢琴作品全集,圣-桑、福莱的全部室内乐作品,布列兹、梅西安、兰多夫斯基、米约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此外,也录制了不少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
    Erato 与许多知名的艺术家和乐团有过签约录音,诸如歌唱家 卡雷拉(José Carreras)、屈拉(José Cura),演奏家安德烈(小号)、朗帕尔(长笛)、拉斯金(竖琴)、皮尔斯(钢琴)、庞米埃(钢琴)、列平、明茨、阿玛雅尔(小提琴)、纳瓦拉、皮杜(大提琴),指挥家加德纳、巴伦勃伊姆、布莱兹(Pierre Boulez)、迪图瓦、科恩、罗斯特罗波维奇、马策尔,以及法国国家乐团、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里昂歌剧院管弦乐团、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以及帕雅尔室内乐团等。
    Erato 曾出版过一张名为 Passio 的唱片(ERATO 0630-13494-2),其中收录了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用中文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深受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欢迎。近期它又推出了两个大套古典集锦CD,一套是《最佳古典旋律》(Classical Anthems),另一套是《歌剧之夜》(Night At The Opera)。
    2001年,华纳古典国际公司宣布重组古典音乐部门,关闭了 Erato 的巴黎办事处,业务改由伦敦的总部负责。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5-17 08:34 PM 编辑 ]

华纳音乐 .jpg (21.12 KB, 下载次数: 394)

华纳音乐 .jpg

华纳古典 .JPG (74.47 KB, 下载次数: 375)

华纳古典 .JPG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20:32:58 | 只看该作者

埃拉托公司唱片: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   
让.弗朗索瓦.帕尔纳蒂室内乐团
来自网上的资料——专辑介绍:
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主要是OP.4的6曲与OP.7的6曲,这两套协奏曲都是在英国活跃时期的作品。除此12首外,另有4首无编号,共计16首。亨德尔在赴英之前便是一位技巧极高的著名风琴师。到英国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神剧创作,管风琴演奏只是用以自娱,所以没有留下一首管风琴独奏曲的曲谱。而管风琴协奏曲在当时作为神剧的前引,形成一种氛围,将观众情绪引入神剧。这种在神剧前演奏的习惯,由亨德尔首创。开始是由亨德尔一人演奏,形成乐队其他乐器的呼应。这些协奏曲乐谱上注明:"大键琴或风琴用",结构上大体由二声部(偶尔为三声部),或一个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接近大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几乎都是仿托莱里结构,由缓—急—缓—急4乐章构成,采用维瓦尔第3乐章形式。
阿兰(Marie-Claire Alain),法国女管风琴家,父亲是作曲家,哥哥杰恩是风琴家兼作曲家,中学时就衷情于管风琴演奏.进巴黎音乐学院后拜科莎德为师,1950年又进林普雷班级,同年参加日内瓦国际比赛获风琴奖,翌年在巴赫音乐节上获巴赫诠释奖,这以后,阿兰担任巴黎圣马利教堂管风琴师.其演奏流畅,明快,优美,她是演绎巴赫作品的专家,Teldec公司录有着名的全集,她与瓦尔哈、卡尔·李希特等男性演奏家比,更注重细部的线条与层次.(林逸聪)
41#
发表于 2013-5-16 12:30: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厂牌LP是看过一些。由于小众,价格都不高。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9:29:34 | 只看该作者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舍赫拉查德》
巴伦博伊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专辑介绍: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又名《天方夜谭》,这一组曲取材于着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曾经在沙皇海军中担任军官,因此漂泊四海,在中年之时已有丰富的游历。而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又名《天方夜谭》的灵感,即是来自于他心中对于东方神话般的印象。
作者在初版总谱上介绍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又译“舍赫拉查德”)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第二天,这个故事正讲到关键之处,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这部音乐作品由一些阿拉伯东方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的是风俗性的趣闻,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爱情的场面;有时充满炽热的激情,有时则是细腻、温柔和静观的抒情诗。所有这些都以诗意为其基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敏锐感情,散发出东方神话故事的芳香……
《舍赫拉查德》中的四个音乐故事:
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描绘的意象十分明确,读过《一千零一夜》故事集的人想必都认识辛巴达这个勇敢的航海旅行家,他曾七次出海远航,为期数十年,历尽千辛万苦和惊心动魄的艰难险阻,到过钻石山、猿人岛,同吃人的巨人、骑在他身上的海老人以及种种怪物打过交道,他的船几次触礁沉没,只是幸运和他的机智使他摆脱这种种危险。作曲家在这首乐曲中所描绘的,只限于辛巴达的船航过的那个大海的画面,至于辛巴达所经历的那么许多惊险的奇迹,则留给听者自由地去领会。不过在所有的描绘大海的音画中,这段乐曲也是相当出色的一曲!其动人之处显然也不仅在于对海上风光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也在于其同瑰丽的文学故事巧妙地融合为一。作曲家卓越的配器技巧也使这一巨幅航海壁画更加显得灿烂夺目……
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借用了《一千零一夜》故事集的“脚夫和巴格达三个女人的故事”中曾经套进的三个僧人的故事,这三个僧人原先都是王子,由于不同的奇妙遭遇他们全都瞎了一只左眼,剃了头发和胡须,穿上僧服。他们在巴格达那三姐妹的家里叙述各自经历的事件……乐曲以急驰的节奏、战争似的号鼓与如偃月刀闪现的铜钹,诉说着沙漠上的冒险故事,充满着形象和色彩的急剧转换,其所展示的各种绚烂神奇的幻想性场面格外引人入胜……
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和公主》——略带温柔的阿拉伯曲风,可谓是一篇音乐抒唱的爱情诗——这也是四个乐章中最为优美耐听的一个乐章。在《一千零一夜》故事集中有着很多“像满圆的月儿一般”天生的一对对美人儿,像夏梅禄和白都伦、白迪伦丁和赛玉妲、阿里和张丽丝等都是。作曲家只是借音乐中强调表明太子和公主的美貌就像从一个模子铸出来似的,甚至连那些女仙和恶魔都无法赌出个输赢来;至于这一对对王子和公主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奇遇,作曲家依然留给听者以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
第四乐章《巴格达节庆、辛巴德的船撞上立有骑士铜像的峭壁》——则像是一场五光十色的狂欢宴,混合着东方生活中的画面、色彩、音响和香味:姿态妩媚的少女、骆驼驮着达官贵人、嘈杂的叫卖声、玩蛇人吹奏的有魔力的曲调、托钵僧表演的幻术、以及贵重的香料沁出的香味——这就是巴格达的节日!而在乐曲的最后,夹带着紧迫的暗流,辛巴达的船在暴风雨的袭击下撞上巨石而沉没,木管、弦乐、打击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惊涛骇浪翻滚气势……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5-16 09:30 AM 编辑 ]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4:3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SJ 于 2013-5-12 10:30 AM 发表
叫列宾就行了吧,再加上瓦迪穆(姆)反而不是约定俗成的译法。象肖邦的全名“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 )”有谁能记住。 另外,我想一般人也不会将其与俄罗斯批判现实 ...

38#
发表于 2013-5-12 10:3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5-12 09:34 AM 发表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列宾
Vadim Repin,中文翻译的话应该叫瓦迪穆·列宾比较合适。80年代初有那么几位71年生人的年轻小提琴演奏者 的登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包括沙汉姆和早一些成名的美登丽。1982年年 ...
叫列宾就行了吧,再加上瓦迪穆(姆)反而不是约定俗成的译法。象肖邦的全名“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 )”有谁能记住。 另外,我想一般人也不会将其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相混淆吧。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09:34:40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列宾

Vadim Repin,中文翻译的话应该叫瓦迪穆·列宾比较合适。80年代初有那么几位71年生人的年轻小提琴演奏者 的登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包括沙汉姆和早一些成名的美登丽。1982年年仅11岁的列宾就在维尼亚夫斯基小 提琴大赛的青少年(16岁以下)获得了大奖。而84年的那一届则是另外一位前苏联的文格洛夫(1974年生人)。 86年在柴柯夫斯基大赛的开幕式上与同令人基辛及小三岁的文格洛夫的登场亮相轰动了整个世界乐坛。为此,列宾才开始广受关注。89年在伊丽莎白大赛上夺得冠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那一届大赛上72年生人的SUWANAI 获得了第二)。他使用的是叫“红宝石”的斯特拉瓦迪琴名琴。其音色之优美动人可以从他在97年与梅纽因合作 的莫扎特协奏曲中领略到。99年1月在卢弗宫的音乐会更是令人注目。演出的曲目包括法国、俄国、德国和吉普 赛风格的独奏作品,而且就在那个系列音乐会中还居然演奏了许多JAZZ作品……
列宾出生在西伯利亚的诺沃西比尔斯克,5岁开始学琴。后在当地的音乐学校从奥伊斯特拉赫的高足扎哈尔· 布隆学习。9岁的时候在莫斯科首次登台便受到一致的好评。维尼亚夫斯基大赛上的亮相和获奖也正是两年后的 事情了……对于这位演奏家的风格,记得那一年的留声机杂志上有一篇专文中这样说道:列宾完整的继承了奥伊斯特拉赫的风格,同时汲取了许多其他演奏风格的奏法……他无疑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演奏家之一了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 ,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 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 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 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均有三个乐章组成,管弦乐编制很小,除 了弦乐合奏,只有双簧管和法国号,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年代分别在1773年到1775年之间,第一号小提琴 协奏曲正处在从巴洛克时代转往古典时代之间的罗可可风格,曲调优雅而迷人;后面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时间同为1775年,他这时因为到意大利的演奏,而有机会能够学习到当时甚为流行的韦瓦第小提琴音乐,在最后两 首较为展现展现出意大利音乐的风格,而第二号与第三号就比较有个人化的风格。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2、3、&5_conew1.jpg (65.98 KB, 下载次数: 210)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2、3、&5_conew1.jpg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09:33:43 | 只看该作者

L.莫扎特:《玩具交响曲》

列奥波尔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是乐圣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父亲,大家可能在《莫扎特传》这部经典的电影中看到过这一银幕形象。他的玩具交响曲非常有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海顿所做,后来才被确定属于Leopold的作品。这张CD还收有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W.A. Mozart)的一个音乐小品《一个音乐玩笑》。整张CD都非常好听

莫扎特 玩具交响曲 (1)_conew1.jpg (53.84 KB, 下载次数: 199)

莫扎特 玩具交响曲  (1)_conew1.jpg

莫扎特 玩具交响曲 (2)_conew1.jpg (61.98 KB, 下载次数: 193)

莫扎特 玩具交响曲  (2)_conew1.jpg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08:30:14 | 只看该作者
巴赫《钢琴协奏曲》
艺术家 西班牙女钢琴家皮尔斯和瑞士指挥家 Michel Corboz


葡萄牙女钢琴家皮尔斯,4岁首次登台,6岁举行独奏会,被称为神童,9岁参加里斯本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16岁在里斯本音乐学院毕业后在柏林参加国际青年钢琴比赛获第二名,同年在李斯特钢琴比赛获第一名。随后到慕尼黑留学,师从恩格尔继续深造1970年纪念贝多芬诞生200周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贝多芬钢琴比赛获第一名,从而受到瞩目。皮尔斯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成为众多著名钢琴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其演奏不像巴西女钢琴家奥尔蒂斯那样轻柔洒脱,而以细腻、典雅、秀丽、妩媚而享誉世界。皮尔斯的演奏,音色极美,又善于在节奏与分句处理上表现出细微的变化。皮尔斯擅长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其演奏和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肖邦前奏曲集散发出浓郁的法国沙龙气息。而肖邦夜曲则在浪漫气氛里,蕴涵着些许阴柔。她与小提琴家杜梅组成的二重奏,是目前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最佳组合,深得各种媒体和乐迷们的好评。她和杜梅、王建一起,已形成室内乐的最佳搭档,演绎的室内乐作品有一种清新的美感。

巴赫 钢琴协奏曲_conew1.jpg (65.8 KB, 下载次数: 210)

巴赫 钢琴协奏曲_conew1.jpg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21:31:01 | 只看该作者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管弦乐队作品
曲目:《小提琴协奏曲》 Op. 35、《小提琴与乐队的忧郁小夜曲》作品26、《圆舞曲,谐谑曲小提琴与乐队》作品34
Pierre Amoyal 国际小提琴、钢琴大师班于2010年8月1日至7日在瑞士举办,顶尖小提琴皮尔瑞.阿莫友(Pierre Amoyal ),他是海菲兹的得意弟子。阿莫友出身巴黎音乐院,曾经追随大师海菲兹习艺,迅速窜红之后,还成为巴黎音乐院最年轻的教授。他使用1717年的「Kochanski」史特拉底伐里名琴,这把琴1987年曾失而复得,轰动新闻界。阿莫友与展技钢琴明星裘元朴已合录三张CD,他们的演奏充满诗意与浪漫渴慕。(摘自网络)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和和管弦乐作品 _conew1.jpg (74.35 KB, 下载次数: 236)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和和管弦乐作品 _conew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 07:3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