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到播放帕尔曼的小提琴小品,有了前面PHI3 MKII的铺垫,你会觉得这粒高音的优秀,在功放变化后,能感明显的感受到高音去得更高更鲜活,尽管在PHI3 MKII和ECI-3的组合已经能感觉到已经优于很多同价位书架箱了。就像一块上好的巧克力,口感一定是又丝般顺滑又幼细变化丰富的,这当然符合帕尔曼的风格。可以想象即使是听柯岗这样比较直接凌厉的表达,也是难有在一些高音出现难以控制产生的硬质化与锐利感,这对喜爱弦乐的发烧友,当然是锦上添花、梦寐以求的。这类题材当然也是我所喜欢的,我目前收藏的唱片里有1/3都是弦乐,基本各个时期的小提琴大家的作品都有涉及,当你听惯了小提琴,你就会对箱子的高音表现异常的敏感。
我理想的高音应该是需要有着亮好的细节与延伸,不太喜欢把超高音砍掉那类取巧的设计,这样会觉得高频的细节与空气感会少了很多,同时高频的音色是必须是顺滑、厚实无毛刺感,允许有一些讨好人的音染,说白了就是我前面反复提到的“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如我之前极喜欢丹拿330那款丝膜类高音,后来有机会接触到“尖鼻子”单元的设计师、嘉密的ECO Lars Goller先生为我们解剖两款高音的特点,“尖鼻子”单元的结构设计的失真数据还好于330单元,观念就有所改变了!再者,自己实在不太喜欢丹拿成品箱中低音过于冷静的表现。就像我听一些新型硬质材料设计的单元,可以感受到巨细无遗的超高分析力,无论它是多么的珍贵,都觉得多了理智少了情感!嘉密给我的感受是两者结合得相当好的设计,不仅是在于高频部分,是贯穿全频的整体设计,都保持高度的透明感,不缺音乐情感的渲染,表现题材也比较全面,这是我很欣赏的。
德国OFFER唱片公司《大提琴之爱》,下盘的充实,使得密度与书架箱比较有了一个圆满的收官:大提琴如大男人的倾诉,深沉而沧桑,钢琴的附和如银河泻落、珠玉四溅的清澈。在音量开到12点,失真都是很微小的,整体的听感也是轻松的。我想着要是这时候在听音时能泡上一壶茶、咖啡又或者是坐在一个角落读着一本好书,有着音乐陪伴,将是一副静谧、形象、接地气的闲情生活水彩画。意犹未尽时忽然又想到何不再拿男高音来考验系统的表现呢,要是在不太到位的系统里,播放这类直冲云霄又能量极强的音乐是需要勇气的。意大利著名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跨界古典与流行,专辑Vivere - The Best Of Andrea Bocelli精选了了他畅销的曲目,表现这把誉为“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岂能容忍得高音粗燥?!嘉密与EC这套系统没有让我失望,甚至我觉得是系统中亮点中的亮点,你可以感慨人的嗓音怎么可以发出如此的嘹亮有能量的声音!也只有在高频单元与设计都配合得优秀的箱子里你才可以感受到高音也是有着密度与细节的,你能感受到高音单元驱动空气时的震动能量,极高的穿透力,嘹亮吗?是的!刺耳吗?不会!有感情吗?非常棒!
要是您是 DIY发烧友,买了市售的公版绅士宝“尖鼻子”高音,听感有所出入,那可以理解。设计者Lars Goller先生还留了一手,把改进后的定制版本“尖鼻子”高音使用在自己的品牌中,优化后的单元简单点来说在听感上更贴近高烧友的要求“嘹亮又柔和”!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4-2-26 11:11 AM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