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YS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宝级捻条画大师吴建堂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26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SJ 于 2013-1-26 10:03 AM 发表

    纵观上面吴老今年初才创绘的这两幅画,可以看出吴老捻条画技法的表现方式在不断地改进。《蜀山鸟瞰》的最早原作更靠近中国画的泼墨山水,而新作却用了更多的捻条画专有的技法(如“打”),使捻条画的特点更为 ...
类似钱币的错票更珍贵。
62#
发表于 2013-1-26 16:2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3-1-26 01 PM 发表


历史上很多的经典名帖都是手稿,有时候就是灵气一到而一气呵成,如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有几字就直接涂改,也不影响他的艺术价值,相反再写一幅出来,也许就没有这个神韵与流畅了。中国的水墨书画,一旦在宣纸 ...
同感。
63#
发表于 2013-1-27 10:04:24 | 只看该作者
尽管我不懂绘画艺术,但了解了吴老的捻条画,深感这是绘画艺术的一朵奇葩,仰慕至极! 多谢Y兄带我见识了捻条画。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0:44:2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音版鼓励。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0:49:17 | 只看该作者
吴建堂捻条油画处女作系列之《江山春色》

     吴建堂先生于2009年发明创作了捻条油画;即是用捻条笔蘸上油画颜料将画作画在布面上的一个新画种。自2010年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该系列油画处女作中的一幅1.1平尺的作品被新加坡收藏家以重金收藏后,轰动一时。
   

    不过,在没见到其原画作前,我并没有收藏它的欲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市场价位很高,吴老也不愿意轻易出让,更是因为在网上看那些捻条油画的照片时并没有真正很深刻地打动我。但是,当我于2011年到吴老在宋庄的工作室见到那幅《蜀山帆影》捻条油画时,我震憾了。我立即明白这些捻条油画是没法用相片来展现它的艺术感染力的;那幅《蜀山帆影》不仅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最奇妙之处还在于画作上面还有吴老的头发,这是吴老在创绘这幅画时太用心以致头发掉到画上都不知道,当他看到这些头发时却突然发现这些头发与作品完美地成为一个整体,头发既是水面的波纹,又是岩石的脉络,非常之漂亮;吴老的画家朋友们欣赏到这幅作品时都建议保留这些头发,确是画作一奇景。

    那天下午与吴老道别后,他的朋友开车送我们回北京城,一上车,那幅画就已不断在我脑中盘旋。那种摄人心魂的魅力让我无法抵挡,直到当天深夜,实在忍不住,就打电话给引荐我与吴老认识的朋友,说出了我很渴望收藏吴老《蜀山帆影》的意愿;第二天,吴老的回复部分是我意料到的,即《蜀山帆影》吴老要自己存起来,毕竟这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但同时吴老又说,可让我在他的另外四幅捻条油画处女作中任挑一幅。

    回到广州后,吴老如约将四幅捻条油画《江山春色》、《翠铸蔻年》《雄关漫道催岁程》《巍峦晨曲》的相片寄给我,并在相片后面注明了这些油画的名称与尺寸。经过一周多的考虑,最后决定收藏《江山春色》。收到《江山春色》画作后,那既动又静、既实又虚的构图与画作上的岩石山体油画质感、尤其是用捻条画那独特技法所表现油画风景的独特性所展现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使我激动得一夜没睡。

[ 本帖最后由 YSJ 于 2013-1-28 12:26 AM 编辑 ]

四幅捻条油画.jpg (298.49 KB, 下载次数: 248)

四幅捻条油画.jpg

四幅捻条油画背面.jpg (248.17 KB, 下载次数: 244)

四幅捻条油画背面.jpg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加水印.jpg (232.47 KB, 下载次数: 257)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加水印.jpg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1.jpg (193.22 KB, 下载次数: 233)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1.jpg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2.jpg (296.3 KB, 下载次数: 226)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2.jpg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3.jpg (227.41 KB, 下载次数: 238)

江山春色(捻条油画处女作)局部3.jpg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1:04:36 | 只看该作者
此画作的背面除有吴老的签名及注明创作日期外,还有他的防伪签名及防伪印章,本想将其马赛克化后贴上的,但突然发现此版块的图片是没有昌业论坛之水印的,只好作罢了。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8:16: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捻条油画的粗浅思考

    吴老寄过来的四幅捻条油画处女作里,我考虑最久的就是《江山春色》与《翠铸蔻年》的选择,尽管捻条油画是一个新画种,即使它是使用新的画笔,用西画的材料来创造画作,但我始终觉得它还是应该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里成长。若它与中国画的作画理论、方法与技巧结合起来,会更容易让世界认识与赞赏,毕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这四幅画里,较有中国画意境的就是《江山春色》与《翠铸蔻年》。

    至于中国画,我非常赞同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所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另一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也说过:“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但是,客观地说,这些言论对于中国艺术或许适用,但对于西方艺术却不尽然了。西方绘画也有从“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转变过程,“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说:“画家不用再从事琐碎的单纯的描写,这是摄影的事,它干得更好更快。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应该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我的道路就是不停地寻找忠实临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 。而“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也认为“绘画首先要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不过,他们所走的道路却与中国艺术道路绝然不同。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即是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毕加索那幅著名的立体主义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从某一角度来说,它实际上是将在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在同一画面上。这方面,我们的中国山水画是他们的老祖宗了。因为中国的山水风景画就是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现出四维空间(三维实体加上时间维度),当我们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不同视角、不同时间观赏到的山水景色被完美地结合到一张画中了,在这里,时间是连续的。而立体主义却是把不同视角、不同时间观赏到的事物生硬地堆砌在一起,在这里,时间却是被打断的。当然,他也是有它一整套哲学理论作为依据的,只是我们较难于理解而已。正如勋伯格,他将组成音乐的要素、结构打乱、将音乐旋律扯断而重构出他的那个“无调性”音乐,在我们会觉得非常难以欣赏的同时也不能否定他在现代西方音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归根结底,估计这是由几千年来中西不同的文化源流所培育的东西方不同的情感感受所造成的吧。

   在绘画技术这方面,毕加索实际上也非常推崇中国艺术的,他曾很认真地对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跑到巴黎来学艺术。。。”而他对中国画的“空”更是神往。毕加索一辈子没来过中国,当有中国人邀请他到中国时,他却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儿色,用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这就是空的妙处与作用了。”

    所以,若捻条油画能以中国画技巧为根、以中华文化为土壤,假于时日,我相信它是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当然,这只是我有感而发的粗浅想法。吴老如何思考我不知,但以吴老的睿智,他肯定可以象捻条画一样,将捻条油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前几天,吴老在电话里跟我说,今年他准备用多点时间来创绘捻条油画;我真心地希望能早日见到吴老的新捻条油画佳作。

吴老在创作捻条油画(选自网络图片).jpg (255.23 KB, 下载次数: 249)

吴老在创作捻条油画(选自网络图片).jpg
68#
发表于 2013-1-27 22:40: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江山春色》与《翠铸蔻年》这两幅的构图。
吴老将中国画的意境和上西洋画的技法,再加上捻条画的创意,开创新画派。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2:4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3-1-27 10:40 PM 发表
我也喜欢《江山春色》与《翠铸蔻年》这两幅的构图。
吴老将中国画的意境和上西洋画的技法,再加上捻条画的创意,开创新画派。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0:31:56 | 只看该作者
吴建堂捻条油画处女作系列之《翠铸蔻年》

    经过对《江山春色》与《翠铸蔻年》这两幅画的仔细比较,最后决定收藏《江山春色》。没选《翠铸蔻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翠铸蔻年》中的云层厚了些,使该作品少了些许灵动,当我将收藏决定告诉吴老的同时也说出了我对《翠铸蔻年》的看法,吴老对我的看法表示赞同。

    2011年.在深圳吴老画展上,我见到了《翠铸蔻年》原作并惊喜的发现吴老已将《翠铸蔻年》上的云层稍微变薄了;(这就是油画的好处,后期修改较方便)。在那次画展赠送给来宾的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吴建堂捻条画集》中所收辑的捻条油画《翠铸蔻年》,正是吴老已调整过的,心中非常激动;想把它收藏起来的念头又强烈地涌了上来。

    吴老回到北京后,就大胆地向他提出了我的请求。吴老不仅爽快地答应我的要求,更令我感动的是,吴老在将《翠铸蔻年》寄给我的前一天,又把云层进一步调薄,画作寄出来后,吴老还专程致电给我说“云层再调薄了,现在效果更好。”所以,下面贴出的《翠铸蔻年》完成版将是首次在网上发布。为保证所发的原创性,我专门在画作右下角加上了昌业的水印。

    上星期,山东潍坊一家文化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中华书画传奇人物》一书,吴老名列其中,入选作品就有《翠铸蔻年》。吴老将我的联系方式给了出版社,最后,由我供稿给该出版社,相信不久之后,此画的完成版就能正式面世了。

[ 本帖最后由 YSJ 于 2013-1-28 09:26 AM 编辑 ]

翠铸蔻年(最初版).jpg (294.67 KB, 下载次数: 226)

翠铸蔻年(最初版).jpg

翠铸蔻年(文联出书版).jpg (131.33 KB, 下载次数: 234)

翠铸蔻年(文联出书版).jpg

翠铸蔻年(完成版)加水印.jpg (235.28 KB, 下载次数: 249)

翠铸蔻年(完成版)加水印.jpg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1.jpg (220.07 KB, 下载次数: 235)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1.jpg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2.jpg (219.03 KB, 下载次数: 222)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2.jpg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3.jpg (198.49 KB, 下载次数: 234)

翠铸蔻年(捻条油画)局部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4-16 01:49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