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1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忍不住要深入探寻她的美态:EAM Lab CLASSIC 202i合并式放大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对于意大利EAM Lab(巨龙)旗下的放大器我一向非常欣赏,原因很简单——“感染力和驱动力同样强大”!像新出的CLASSIC 202i200W/声道)合并式放大器表现之佳就远超我的预期,第一时间就将它与美国LEGACY Signature SE音箱搭配时的惊艳表现发表了,而中国第一位CLASSIC 202i合并式放大器用家黎先生的家访也已刊发。基于上述两次的神奇体验,令我想了解CLASSIC 202i和更多音箱的搭配效果,这次涉及的两款音箱是芬兰PENAUDIO Cenya Signature和意大利GOLD NOTE A6 EVO II


CL202I-sfondo-nero.jpg (247.75 KB, 下载次数: 23)

CL202I-sfondo-nero.jpg
2#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是它们?
说起PENAUDIO Cenya Signature,就不能不提它和CLASSIC 202i的弟弟CLASSIC 102i100W/声道)的邂逅。原来我一直是用CLASSIC 102i搭配意大利Rosso Fiorentino音箱的,但几个月前资深发烧友老秦跟我说CLASSIC 102i搭配芬兰的PENAUDIO Cenya Signature书架式音箱也很好听。对于CLASSIC 102i合并式放大器我是充满信心的,一是自己多次听过它的实际表现,二是它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的好评。例如《High End Alliance》的评论员Marcin Olszewski就用CLASSIC 102i来驱动自家“对功放不太友好”的Dynaudio Contour 30音箱,因为CLASSIC 102i以区区100W/声道的输出功率竟能对Dynaudio Contour 30实现如“铁”一般的控制!而且这个组合Marcin Olszewski经常用大声压来播放各种类型动态、低频极致的金属乐、大部头交响乐以及强硬的电子乐。这类唱片通常不会在正式的展会上听到,因为这极可能伤害到所展示的系统或者让其“出丑”。而在实际聆听之后,我感觉这套EAM Lab CLASSIC 102i+PENAUDIO Cenya Signature的组合在20多个平方的环境里,声音温润如玉,通透细腻而不失贵气,音场、低频、动态在小型系统中也是居于上乘的,老秦所言果然不假。现在来了功率更大、用料更豪华的CLASSIC 202i,我自然希望它在搭配PENAUDIO Cenya Signature时有更权威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250205142947.jpg (1.44 M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50205142947.jpg

微信图片_20250205144134.jpg (345.87 KB, 下载次数: 2)

微信图片_20250205144134.jpg
3#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至于GOLD NOTE A6 EVO II这款意大利小落地箱,我一直很欣赏它的声音特质。A6 EVO II的声音高贵、美艳,但与传统的英国箱比又有着极低的音染,在“真”与“美”两方面平衡得很好。因此,在获得强大音乐感染力的同时,您会发现 A6 EVO II的声音很透明、纯净、细致,能在再现丰富细节的基础上让您深刻洞悉演唱(奏)者的情感变化,加上其营造的清晰、立体的音场,就能让聆听者有一种全方位“透视”音乐现场的神奇体验。此外,别看A6 EVO II的身材修长,但其实它箱体内还藏有一只专用的6英寸超低音单元,在需要的时候A6 EVO II一样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让您看到它充满男子汉气息的另一面。除了 A6 EVO II本身固有的优点外,我选它的原因还在于想将GOLD NOTE的音箱、CD机和EAM Lab的放大器组成一套“全意大利”音响系统。“全意大利”音响系统“毒”性很大,之前我将GOLD NOTE CD机作为讯源、用EAM Lab放大器驱动同样来自意大利的Rosso Fiorentino音箱,无论其中的某个环节如何变坏,但好声音却是屡试不爽,因此我很想知道EAM Lab放大器搭配GOLD NOTE音箱是否也同样动人?


微信图片_20250205144216.jpg (276.53 KB, 下载次数: 0)

微信图片_20250205144216.jpg
4#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关于CLASSIC 202i
在描述重播效果之前,还是简单介绍一下CLASSIC 202i吧。CLASSIC 202i改良自之前的Musica 202i合并式放大器,其输出功率为200W/声道(8),价格是47500元。CLASSIC 202i为全平衡、双单声道结构,并且增强了供电部分的能量。每个声道均有独立而优秀的滤波、稳压,这可以获得极佳的声道分离度,有助于获得自然的声音、逼真的聚焦和音场。需要强调的是,CLASSIC 202i为“真”平衡设计,即使从RCA端口(包括唱放)输入的讯号也会转为平衡讯号。基于双单声道的真平衡架构使每一放大级都是双份的,其中也包括给每个声道使用两组独立电路的MOS场效应管数控阵列电位器。
其次,EAM Lab认为音量控制部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会直接影响总体的声音表现。不像其它厂家会使用普通带马达的电位器,EAM Lab开发出一种完全不同、能给音质带来很多好处的音量控制方式,它是通过一块由MOS场效应管阵列组成的集成电路来实现数字化增益控制,自然也用在CLASSIC 202i身上。这种做法的好处首先是克服了传统碳膜电位器的磨损问题,并消除了传统电位器各种令人烦恼的噪声。另一个好处是改善了经常被忽视的频响线性度。传统碳膜电位器甚至更昂贵的电阻阵列式电位器在音量增加或减少时,频响的线性通常会发生改变,当讯号经过电位器时,如果存在电阻的话就会出现这种问题,同时也会改变其阻抗系数而引起失真。而EAM Lab独特的技术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讯号不会遇上随音量旋钮变化的阻抗,而是通过一个由MOS场效应管阵列直接控制那只高阻抗、宽频的运放的负反馈量。


115914bz592qmzy79qcs6y.jpg (870.7 KB, 下载次数: 0)

115914bz592qmzy79qcs6y.jpg
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0 AM | 只看该作者
测试时聆听面积约20平方米,测试软件为《2012原音精选》。


2012CD小.jpg (350.87 KB, 下载次数: 1)

2012CD小.jpg
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2 AM | 只看该作者
搭配PENAUDIO Cenya Signature

《偏偏喜欢你》:当扬琴和弦乐奏出熟悉的引子时,我不禁精神为之一振!怎么说呢?比如演唱者陈百强所特有的文艺气质,在很多系统中都能感受得到,但现在这套EAM Lab CLASSIC 202i+PENAUDIO Cenya Signature在刻画能力显然更加深邃,我发现陈百强不仅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更迷人的是他那与生俱来的、优雅而隽永的贵族气息。不仅人声能扣人心弦,就算歌曲中属于配角的伴奏乐器也因刻画能力的提升而争奇斗艳。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流行歌曲录音,就连作为主角的人声都不可能像发烧录音那样有着强烈的质感、线条鲜明的轮廓以及清晰有层次的纹理,又何况作为配角的伴奏乐器?但在这套组合中,我却分明听到了笛子的委婉多情、埙的质朴高远以及弦乐群的缠绵。我想如果这是发烧录音的话,这些乐器该诱惑到何种程度?!当然,有如此之深的刻画能力,我想是和CLASSIC 202i出色的透明度和宁静度分不开的,不然不会呈现如此之多之前不曾留意到的细节。当陈百强唱“为何你一点都不记起”时,我分明“看”到了他那黯然神伤的忧郁表情......另外,CLASSIC 202i的音场靠后(EAM Lab的放大器都有这个特点),在音箱后面层层递进,有着令人叹服的纵深度,声音绝不“前冲”,这应该有助于形成其高雅气质。


微信图片_20241209102042_副本.jpg (632.03 KB, 下载次数: 0)

微信图片_20241209102042_副本.jpg
7#
 楼主|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流浪者之歌》:一开声,帕尔曼手中那把“斯特拉瓦迪里”Soil古董名琴就发出凝重、质朴的声音,琴腔共鸣充分、韧劲十足,但绝不是某些修饰严重的系统只会一味美艳。我认为这套EAM Lab CLASSIC 202i+PENAUDIO Cenya Signature组合的表现方式是相对正确的,不会因美艳而削弱了作品的苍凉情感。小提琴的音色较黯淡、阴郁,很符合录音时间(1977年)那个时代的情怀,相比之下如明媚阳光般的音色倒是不对了。琴声在大部分是凄凉、阴郁的,如低泣哽咽一般,充分反映吉普赛流浪者的悲惨生活,而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激情四射,来表现吉普赛人敢于抗争命运的精神,这套组合完全随着作品跌宕起伏。


微信图片_20241209102159_副本.jpg (930.1 KB, 下载次数: 0)

微信图片_20241209102159_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2-11 04:4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