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590|回复: 11

意外收获——EAM Lab Classic 102i合并式放大器搭配新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5 11: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适合与意大利EAM Lab放大器搭配的音箱,我首推同样来自意大利的Rosso Fiorentino音箱。而对于它家最便宜的102i合并式放大器,之前我就是用Rosso FiorentinoPienza 2书架式音箱搭配的,效果令我一听难忘,因此我认为Rosso Fiorentino Pienza 2当是EAM Lab 102i的真命天子。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近日资深发烧友老秦跟我说102i搭配另一款音箱也很动听,一问原来是芬兰PENAUDIO Cenya Signature书架式音箱。



0125_penaudio_cenya_signature_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102i合并式放大器我是充满信心的,一是自己多次听过它的实际表现,二是它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的好评。例如《High End Alliance》的评论员Marcin Olszewski就用102i来驱动自家“对功放不太友好”的Dynaudio Contour 30音箱,因为102i以区区100W/声道的输出功率竟能对Dynaudio Contour 30实现如“铁”一般的控制!而且这个组合Marcin Olszewski经常用大声压来播放各种类型动态、低频极致的金属乐、大部头交响乐以及强硬的电子乐。这类唱片通常不会在正式的展会上听到,因为这极可能伤害到所展示的系统或者让其“出丑”。不过,我从没试过将PENAUDIO的音箱和EAM Lab放大器搭配过,因此很想知道老秦所说的“动听”究竟去到什么程度?


contour_30_walnut_light_satin_half_profile.jpg
EAM-7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时,除了EAM Lab 102iPENAUDIO Cenya Signature之外还有GOLD NOTE CD-1000 MKII,聆听面积约20平方。


EAM-3.jpg
EAM-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播放蔡琴演唱的《月光小夜曲》。一开声,我就发现这套组合所呈现的背景非常漆黑、宁静,是真真切切的“月夜”!相比之下,某些背景不够干净或者音箱高频刺耳的系统播放此曲时,会让人是在“黄昏”甚至是“下午”。其次,另一惊喜是Cenya Signature此时的声音相当厚实、饱满,而且是一种“自然”的厚。在搭配中如果能令Cenya Signature出厚声,那么这个搭配方案就成功了一大半。


RF-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到眼前这个组合,我回想一下上述两大优点,能有此重播效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EAM Lab的放大器失真度都很低,而且所标的数值均是在额定输出功率时测得,而非像许多对手那样为了使数值好看是取10W50W时的测量值。102i的低失真加上采用“多层结构板”、箱体谐振极低的Cenya Signature,能获得漆黑、宁静的背景就理所当然了。其次,EAM Lab的放大器素以厚声著称,而透明度极佳的Cenya Signature只是忠实反映出前端放大器的特性罢了。因此,这套组合能集晶莹、圆润于一身,蔡琴的嗓音不仅亲切迷人,而且喉底那沙沙的声音也表露无遗。伴奏钢琴清脆亮丽中散发丝丝润泽,每一颗音符如小珍珠般弹射出来。到了第二段,在漆黑、宁静背景的映衬下,夜虫淅沥声响成一片,不时跳出几下蛙鸣,那种感觉真像是在初夏的月夜漫步在田垄上,加上丰富的空间残响,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EAM-74-2.jpg
0125_penaudio_cenya_signature_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1: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PAGANINI FOR TWO这张专辑中,这套组合令SHAHAM手上的小提琴和SOLLSCHER手中的吉他都带上了轻松浪漫的气质,在宁静背景和天然厚润的共同作用下,两件乐器在质感、线条感方面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了。Cenya Signature本身的声音高贵、鲜活、飘逸,现在又有了102i的厚润加持,令小提琴具有强烈质感的同时又不会浓郁得化不开,透明度、线条感俱佳,我想不到这小小的箱子也会有丰富的琴腔共鸣;吉他的声音有着显著的空气感,声音高洁深远、玲珑剔透。两件乐器琴瑟和鸣,小提琴犹如女伶在高低回环哼唱着,吉他则在一旁锦上添花、罗袖增香,乐器的美妙音色如淡淡的花香自然流露,让人回味犹长之余也产生怜爱之情。


IMG_694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9 1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候检验这套组合的低频表现了,我选的是《波罗密多》专辑中第七首《尘鼓》。如前所述,这套组合宁静的背景也有助于清晰音场的呈现,只闻多只鼓排列在音箱后面约半米的位置,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占据中间位置,即可达到伸手可触的程度。当然,宁静的背景也能将大鼓、小鼓不同的音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连带鼓点的移动轨迹也“看”得清清楚楚。在低频量感方面,以102i的身价和输出功率,我觉得已经相当满意,虽然绝对量感和下潜不能与大型系统相提并论,但作为一套小型系统来说已臻上乘。至于低频的其它要素更是值得称赞:速度很快也很清晰,鼓皮振荡余波不绝于耳,即使是在大声压的轰炸下这套组合仍是神态自若、波澜不惊。


EAM-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段爆棚的交响乐吧,这里就选斯托考夫斯基指挥的《匈牙利第二狂想曲》吧。说真的这部作品还不好播,我曾在不少系统中听出声音有“粗”和“硬”的迹象。不过为了考验102i我仍是选择以大音量播放的方式。没有意外,得益于102i失真小和Cenya Signature的“多层结构板”箱体,这套组合的背景依旧宁静,甚至比某些价位更高的系统更“漆黑”,我只管放心地开大音量。位于音场左侧的弦乐群饱满、润泽,如河浪有着轻柔的起伏,而大提琴下潜的力量能感受得到,尽管在绝对数量级还无法与大型系统相提并论。


EAM-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常说的这部作品在音色上有粗糙、干硬的现象其实主要集中在铜管乐器方面,但这套组合中的铜管乐器在质地上总蕴着一种“水润”般的成份,似乎天生就与“干硬”二字绝缘。这种特质含贯穿整部作品,在后面出现的单簧管一样有着油润光泽,尽管能量不大,但那份婉转、缠绵却是无法掩盖的,情感真挚、意境深幽。至于速度方面这套组合也大可放心,只听大锣大鼓起落明快,会将演奏气氛推高再推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1-19 04:5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