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昧的谈谈自己对跳线作用的一些肤浅认识,有错勿怪。
曾经用过采用双线分音的的DALI的落地和贵族的D38,起初觉得跳线不就是连接双线分音设计音箱接线柱的连线而已嘛,不过如是,但多次的试听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勿小看跳线对系统的作用,它在厂牌选择、高低接法上亦有不少讲究,转述如下:
“使用同一组跳线,不管你如何接,怎么玩,音色是不会改变的;唯一会改变的只有平衡度的问题。一般使用跳线以後喇叭线可以从低音的正负极接入,高音的正负极接入,正极接高负极接低,负极接高正极接低。
1.但大多时候都是采用正负都接低频的用法,这样的声音比较平衡衔接较好。
2.也有某些搭配正负极都接入高频,这样的接法在一些原来比较不平衡的系统会有些功效,可以较突出中高频。但如果是用在平衡的系统上会产生中高频前冲。
3.高进低出(正极接高频副极接低频)的接法也有人运用,有时在一些特定的组合上也能获得较佳的平衡感。
4.低进高出(正极接低负极接高)这样的接法几乎很少见人使用,大多数这样的接法会导致声音糊又慢,是比较不理想的接法。’
起初在D38上是用贵族自带的铜棒,总觉得系统解析力弱,缺乏透明度,特别是火气旺盛,中高频的毛刺感明显,后来入了AN SPX跳线,发现改变真的是很明显,AN的跳线有种特别的染色,非常华丽,让人一下就着迷其中,解析、透明度明显改善,火气别削弱了不少啊。
但听后不久还是发现全频密度感稍不足,高频延伸欠佳,久听之下觉得音色走向有些矫揉造作,仿似清纯少女变成涂脂抹粉的贵妇的感觉。本想上an的sogon,但因为音染的顾虑就拖了下来,某天,‘毒友’告知他那有副天仙配的参考,赶紧拿回来试听,曾听过天仙配的示范MM2喇叭线,天仙配的特点在于声场宽阔,全频段延伸自然,不知这副跳线又对我系统又有如何的改观呢,一番费力后感觉端坐在皇帝位上试听,初听并无多大惊喜,和之前试听的AN跳线的眼前一亮不同,但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慢慢的那种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音色端正均衡,堂音足,背景透明,频宽延伸自然,高频空气感增强了,低频速度更快,中频的密度和水分更足了,最妙的是声场退后了并大了一圈,整体音色全无一丝矫揉造作,非常自然,不像之前的AN听不同碟片都有种特殊音色在里面,美是美,但有些容易让人忘记演奏者本身的风格,呵呵,还是清纯女子更讨人欢心啊。
个人看法,铜线作跳线,全频段平衡,中频厚度够,低频下潜和量感足,唯高频略显毛刺,有火气;银线全频顺滑,中高润泽美艳,高频飘逸,解析力佳,低频量感稍显不足。在您的系统大件、线材未全部确定前不要对跳线投入过多,跳线带来的改变不是万能的,只是后期音色的锦上添花,并不能对整体走向起决定性作用,但在系统的后期调整上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跳线如同系统里面其他线材一样,最好针对系统缺乏的弱项进行弥补,亦不可一味求贵贪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滴。
附上一张曾用过跳线照片
[ 本帖最后由 晴天雨 于 2011-4-3 12 PM 编辑 ] |
-
1.jpg
(28.68 KB, 下载次数: 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