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札记-趴在树顶看音乐(10.20更新)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0-8 11:28: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笔,坛里高手众多呀!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3:3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p 于 2010-10-8 11:18 AM 发表
心态对是否喜欢古典音乐有很大影响。现代人心态浮躁、忙于世俗的奔波,很难静下心来欣赏古典音乐,更多倾向于选择一些直接、浅显的“快餐音乐”。


同意,听音乐,有时候不同的心态就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首曲子)。音乐的选择因人而异,如果能保持一种好的心态,亦无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4:51:15 | 只看该作者
谈谈我的古典音乐入门

(下面不是一个入门者的叙述,只是一个门外徘徊者的心理历程,期待10年后回头还能遥望这段文字)

器材买回来之后,经过必然的器材兴奋期和新鲜体验之后,自然而然需要寻找一个延续这种美妙感觉的途径。或是继续在器材的调整中,发烧音效的体味中,延续音响器材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或是继续深入音乐的世界,去探索一番,寻找心灵上的感悟和共鸣。毫无疑问,我选择了后者,这本是我升级音响的初始目的。



一个多月来,每夜的聆听逐渐成为习惯,对器材诸般调试、对音乐进行甄选体验的同时,也在进行心理上的调试。没有去深究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也知道,要延续这种过程,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放弃浅尝辄止,轻松享受的念头,去认认真正地去度过一段痛苦而快乐的磨合期。



(一)享受一种过程,音乐之初体验
跟大多数野心勃勃的初学者一样,在决定涉足古典音乐之前,我给自己制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并且雄心勃勃,跃跃欲试,信心满满。我整理和准备了近7000多张CD内容的电子音乐文档,购买了2本入门书籍,然后下载了足足194本古典音乐相关内容的电子书籍,动用强大的搜索引擎,使出浑身解术,捕捉一切能让我走入捷径的蛛丝马迹。
从管弦乐入门,认识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类器乐的音色,掌握音乐表现的音色、节奏、强弱、音程、调式等表现手法,从而深入到音乐的真正内涵,是辛丰年老先生也是大多数古典入门作者们的建议,至于从贝多芬、莫扎特开始?还是从柴可夫斯基开始?则各有说辞了。在听了数日之后,虽然云里雾里,但聆听的感觉真的很不错。我越来越庆幸,不用象菲尔.G.古尔丁那样花费数年的时间(入门必读书籍之一:《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作者)徜徉于唱片行中收集各类作家的录音带,也不用象辛丰年老先生为录制电台的古典曲目而煞费苦心。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验证书中提及的某位音乐家的曲目或者突然而来的灵感和领悟,马上就能轻易的在庞大的硬盘音乐库中搜索到需要的东西,并第一时间对曲目的描述或者作者的思路有了直观的感受,甚至有时候这种互动也成为了一种极大的乐趣,无疑也有益于迅速进入古典音乐的愉悦之中。就这样,在阅读与聆听的互动中,在无知和求知,迷茫和探索之中,聆听古典音乐逐渐成了每日令人期待的一个习惯。但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某位先行者的那段话:当你终于能静下心来聆听音乐了,那么,你也终于有了听不懂的机会。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4:52:12 | 只看该作者
(二)从《彼得和狼》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会倾听
  虽然,我聆听音乐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享受一种令人羡慕的投入和美感之中,但时不时又会心虚的问自己:你听懂了吗?真的听懂了吗?


从资深音乐发烧友或评论家那里,我发现,他们对那种将音乐曲目分解的很详细,并且添加注解之类的“古典音乐赏析”或者“古典音乐大全”之类的东西,从来都嗤之以鼻,认为是误人子弟,认为是对音乐表达的画蛇添足和亵渎。他们一再强调,音乐需要学会倾听,不要企图去表述他们,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度让我很迷茫。




为了学会倾听,从基础做起。专门找了柴可夫斯基的入门交响曲《1812》,但除了对这首曲子中的大炮和钟声印象深刻外,其他的根本没有感觉,甚至觉得这种嘈杂的东西怎么能感动人?我又找了刘汉盛音箱二十要对应的100首曲目,有选择的认真聆听,对音色、音质、音场、透明度等等音响要素,有了初步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毕竟不是音乐要表达的内容,只是音乐载体的外在效果,这种音响器材或者录音效果的对比参照肯定不是我聆听的目的。


随着聆听时间的增多,为了协调女儿观看《巧虎》和我听音乐的冲突,我找了一首《彼德和狼》,诱惑可爱的女儿跟我一起听。和孩子一起聆听丁阿姨的儿童式的讲解,的确有点尴尬 ,而听了两遍之后,女儿就比我更快速说出:小鸟来了(长笛),这是爷爷(巴松管),这是鸭子(双簧管),这是大灰狼(圆号),这是彼得(弦乐组),在欣慰的同时,心底也黯然神伤,原来,我的乐感还不如4岁的小P孩子。虽然,女儿听的很开心,但实在无法忍受丁阿姨一惊一乍的声音。所以,我刻录了张DVD,让女儿陪她妈妈去听小鸟去了(她最喜欢听小鸟的声音)。而我则下载了一部《彼得和狼》的同名动画片。声画同步,能更直观的学习和了解新鲜事物。这是我学习3D制作或者视频编辑的一段经验。为了了解管弦乐队的布局和各个器乐组的定位,我也专门下载了好几期维也纳音乐会的录像,虽然对施特劳斯的音乐还只是一知半解,但通过这些录像,的确对管弦乐整体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尤其对指挥和乐团间的互动,乐队指挥作为一个乐团的灵魂在这些录像中有了更加直接的体现,我想,这也是有条件的烧友更喜欢去音乐厅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彼得和狼》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的同名动画片,颠覆了我对这首乐曲的初步看法,这是一段成人式的解读,与丁阿姨“童真”的解读相比,所有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彼得的形象不再是一个开朗阳光的男孩,而是一个性格内向、眼神胆怯,而又向往自由和梦想的乡下孩子,爷爷不再是一个眯着眼睛、慈祥可亲的老家伙,而是一个严厉的和教条式的老爷子;猎人不再是拯救弱者的英雄,而是心怀不轨的小偷或刽子手;鸭子不再悠闲自在,而变成一个笨拙可笑的形象;而轻盈快乐的小鸟则变成了一个肮脏的需要气球才能飞翔的可怜又可笑的小东西;而另一个主角狼,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象征意义和揭示主题的符号。整部动画与整首曲子巧妙融合,在作者刻意营造的氛围里,充满了俄罗斯典型的寒冷、阴柔、灰暗的气氛,同时,对“自由”这个主题的表达,在各种铺垫中,逐渐展开,谜底在结尾才正式揭露,典型的戏剧化的处理方式,让这部《彼得和狼》动画片比简单的聆听原作更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解读是否曲解了原作的意图,就变得不重要了。因为,这样的解读,让观看者对同步的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解读,或者是聆听音乐必经的一个途径,即使无数资深发烧友或者作曲家,对这种文学式或剧情化的解读深恶痛绝,但对于入门者来说,这种解读更容易进入一种状态。让音乐从抽象走向实体,在想象中构筑“真实”的感受,更能让初学者印象深刻。女儿从《彼得和狼》感受到了一种简单的快乐,有了初步认知形象和声音效果相对比的感受,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段很开心的音乐,她很喜欢。我从《彼得和狼》体会到的则是一种沉重中的解脱,一种向往和抗争,一种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各种形象虽然不再单纯阳光但都更加鲜活而有血有肉,我同样也很满足。

解读,因为音乐通过规律性的节奏、和音、调式、强弱、长短等音乐要素表现诸如悲伤、愉快、安详、亢奋等情绪,有着共性的东西(例如哭和笑的声音效果永远不会是同样的音调,我们很容易区分),同时,由于个人经历、心境、对乐曲或者作曲者背景的了解程度等等因素,悲伤会是沉重的悲伤,淡淡的悲伤,夹杂在快乐之中的悲伤;愉快又可能是轻松简单的愉快,心灵感触的愉快,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因此,每一个人对同一首乐曲的解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所带来的魅力了。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贝多芬”,我们会有所感悟,同时,对一首喜欢的曲子,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不同氛围去聆听,会有不同的感受,这首曲子总能让我发现不同的东西,啊,原来这首曲子还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感受,也有了共鸣。


因此,可以说,如果一首曲子,你听到了悲伤、愉快、安详或者其他什么样的情绪,并且你因为聆听的深入,互动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共鸣,而“看”到了更多想象中的画面,进而在心灵深处能描绘出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真实而又梦幻般的感受,那么,不管错或者对,你都算是听懂了。如果,你只是在评论家天花乱坠的描述中,亦步亦趋的去试图“解读”一段音乐,而始终无法肯定,无法确定,心底也没有深刻的共鸣和感动,那么,即使你对这首曲目每一个小节,都了如指掌,但你,还是没有听懂。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0-10-20 09:32 PM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4:52:57 | 只看该作者
(三)聆听从感动真正开始。


理解了聆听需要从感动开始,就不再每天在曲目库中,按照教材或者先行者拟定的曲目单去选择音乐,而专心于自己喜欢的音乐,心态一天天变得沉稳,没有初始的毛躁,聆听变的更加容易,更加容易投入。


我喜欢简单的音色,单一或者2个乐器合奏之类的小制作作品:例如帕克尼尼的《两个人的世界》,例如谢林演奏的克莱斯勒作品集,甚至一些电影音乐如《辛德勒名单》电影音乐改编的大提琴,又如《角斗士》中在男主角黑白画面的回忆中重复了很多遍的女高音咏叹调,这些柔和、轻盈、凄美、激动、温情,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音乐,更容易让我的心灵得到一种宽慰,心境获得一种安详,身心因完全的投入之后而得到一种愉悦和解脱,这或者就是感动,但这种感动更多的却不是音乐带来的,而是音乐之外的东西,音乐在这种感动之后,亦然是“半掩琵琶半遮面”。


某一天夜晚,已经忘记了是哪一天,我首先听到了钢琴,然后听到了肖邦,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魔力,眼睛渐渐失去了焦点,只有耳边跳跃的一个又一个的音符,仿佛心脏都和他们一起跳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想抓住什么东西。我终于知道,来自音乐真正的感动就这么来临了。幸运的是,我听到的是鲁宾斯坦弹奏的《肖邦夜曲》,不是傅聪的,也不是皮尔斯,或者其他什么人的。连续一个礼拜,每天夜里反复聆听,不断搜索资料,阅读,聆听,再阅读,再聆听,沉迷其中,辗转反侧,夜不能眠,这种因为聆听之后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没有任何计划性或强迫性,即使其中几个夜晚几乎聆听或阅读到凌晨,这种深入其中,又跃出其外,既有主观感受,又有客观审视的过程,让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持续性的亢奋。由此,我理解了辛丰年老先生为什么说:不要轻易放弃一首让你真正感动的音乐,或许,第二次你再也找不到任何感觉。也理解了,为什么是鲁宾斯坦,而不是傅聪让我感动。也最终理解了,为什么一个月前古典音乐总给我:咫尺或是天涯,这样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音乐,从聆听开始,聆听从感动才真正开始。每一个人的音乐之旅,都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显示不同的轨迹,同样,音乐殿堂向每一个向往进入的人,敞开的都不会是同一扇一模一样的门。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从哪里进入,从哪里离开,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相信:经历一次真正的感动之后,会有人说:我认真听了。我感动了。然后,我真的喜欢上了音乐。
如果有人问: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吗?
我或许会说:我不知道,但音乐肯定知道,让它告诉你吧!

                                       清之
                             20101020
16#
发表于 2010-10-20 14:58:1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深入,赞.
17#
发表于 2010-10-20 15:03:17 | 只看该作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5:0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0-10-20 02:58 PM 发表
写得很深入,赞.


因为工作原因,最近很忙碌,断断续续想了好几天,今天中午一气搞定,期待能一直写下去,权当一个美好意愿。
向白石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19#
发表于 2010-10-20 15:35:53 | 只看该作者
《彼得与狼》那一段写得很生动真实!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p 于 2010-10-20 03:35 PM 发表
《彼得与狼》那一段写得很生动真实!


因此,音乐这东西,有了“实体”或者参照才能言之有物,但作曲者或音乐家不会赞同这种真实的。想起贝多芬一段趣事,贝多芬演奏完,下面的听众给音乐迷的云里雾里,有的甚至痛哭流涕,而我们的音乐家走下来,却大笑:看看这些人 ,看看这些人。然后,扬长而去。在贝多芬眼里,这些为音乐而“感动”的人,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

因此,最后一段的感动,我也无法用真实的语言去描述,只能是一种“玄妙”的感觉,而本来就是如此。我想,我在写下篇《聆听肖邦》的时候,估计一样的囧,但又不得不试图去写一些可以读懂的东西。

盗用一句:音乐本无物,何处惹尘埃?哈哈哈,大笑三声后,期待着下个贝多芬给这句佛教揭语一个注解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19 08:07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