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纯粹HIFI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昌业合并功放A-1试听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6:14:44 | 只看该作者
《黑教堂》比较考功放。
《La Scala》一如之前所说的,声音清澈、层次分明、细节多。Keith Jarrett弹奏即兴无谱

曲那种忘我、自我陶醉表露无遗。怪叫声、打拍子声非常直接和清晰。琴音厚度略薄、琴键

质感稍欠。
《千古绝响 古琴》解析力高、细节非常丰富。手指的移动,琴弦的震动、绷紧的感觉、摩擦

声,琴腔的共鸣声,泛音都非常清晰,悦耳动听。但第2 Track “渔樵问答”伴随着萧声有

不应有的啸声。
《红衫仔》就效果尚可接受,但震撼性稍弱,力水差小小。
听《1812》的表现反而比《红衫仔》好。
听《电子贝多芬》效果就非常满意,还特意扭大音量,第4 track Bagatelles的刹撞车声非

常传神,最后一track "Ode to Ludwig" 动态也算凌厉,A-1好似很适合播电子音乐,可能跟

它速度快有关。
32#
发表于 2011-8-26 22:13:2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更多的朋友感受A-1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3:59:15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纯属个人感受/意见):

优点:解析力高、细节多,速度快,高、中、低三段均衡,无音染(中性音色),发热少。
不足:声音不够厚、润,齿音稍重。

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这还涉及到市场定位、价格、成本控制等等。总体来说,A-1是一台不错的合并功放,以昌业 一贯的定价,对得起这个价钱。

感想:以前CD刚开始流行时,CD厂商都在碟片上标示有几个D,并在封套内页花很大版面煞有介事地说明何谓 AAD/ADD/DDD,当时大家都追求多D,直至后期还出现所谓4D技术。现在回归自然,大家希望CD出品和重播模拟味浓 点,人情味多点,如出现所谓LPCD技术。音响厂商都极力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标签为“数码声”。有时宁愿牺牲清晰 度、细节,即是说可以模糊点、细节少一点,也希望声音能够厚点、润点,人情味多点。鉴于A-1的特色,可以搭配 味浓点的箱或线材,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得更好。如果你选A-1,正如昌业所希望一样,最好选AE箱搭配;又或者你选 了AE箱,功放预算不太充裕,A-1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4#
发表于 2011-8-29 16:33:03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很实在,虽然有主观因素。
35#
发表于 2011-8-29 18:33:19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36#
发表于 2011-8-29 19:07:25 | 只看该作者
很认真,很用心,搭配建议也值得学习
37#
发表于 2011-8-29 19:56:32 | 只看该作者
评价不错。
38#
发表于 2011-9-1 07:05:14 | 只看该作者
合并功放A-1对得起这个价
39#
发表于 2011-9-1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声,琴腔的共鸣声,泛音都非常清晰,悦耳动听。但第2 Track “渔樵问答”伴随着萧声有不应有的啸声。
这估计是碟片的问题吧?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9:52:2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的,用我原来的功放就不会,还有听阎学敏的“鼓诗”结束时的鼓皮残响太多嗡嗡声好似有点失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2-18 08:2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