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首次听到中国歌剧舞剧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会,也是我听过的现场音乐会中最好的一次,乐队的演奏技巧精堪、表演效果令人满意。
比较遗憾的是,在整场音乐会演奏的过程中,我为了留下音乐会演奏的美好瞬间,不漏掉拍摄演奏每一首曲目的镜头,忍痛割爱,顾不及认真聆听音乐、欣赏音乐,想的是要尽量找个位置选好角度,有时得上窜下跳,到一楼、二楼观众位,到演出台上、甚至到演出后台,当一回假记者,在拍摄与欣赏音乐之间就不能两全其美了。
尽管如此,音乐触角依然舞动,思绪还是会随着优美动听的璇律而起伏。上半场7首、下半场8首,外加1首,一共16首奥斯卡经典电影金曲,首首精彩,感人至深。上半场中的波基上校进行曲,以前听收录机时就对它印象深刻,它选自电影《桂河大桥》,由奥尔福德作曲,作者一生作过众多乐曲,唯有本乐曲最为出名,又名桂河进行曲。重温影片中英国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入俘虏营广场时,乐曲中士兵们吹响了充满活力的口哨,显示了士兵们不屈的斗志。乐曲一开始以口哨吹出的主旋律,嘹亮、委婉、动听,整个乐队特别注重乐曲开头部分的切分节奏,表现出很强的璇律跳跃感,使乐曲活泼而诙谐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原电影原声配乐本来的风韵,音乐整体感相当平衡,使我骤然找回了以前听录音带时的那份感动。詹姆斯霍纳的泰坦尼克组曲,来自《泰坦尼克号》的它大家熟耳能详,电影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以浓烈民族韵味的爱尔兰锡哨出场,在现场尽显悠扬与婉转,还有扑面而来的凄美动人;乐队把乐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都演奏得十分抒情。而下半场的〈加勒比海盗〉组曲,场面宏大,节奏紧揍,颇有力度。在十足专业的演奏下,明显感受到缓板、慢板、快板的方式点出本片的澎湃大海史诗配乐,提琴声的阴郁、弦乐声的悲柔、铃响鼓击的急促、哀悼曲式的凝重,一一给予观众交待,听觉显现出这部冒险传奇巨作......这也是我听到的掌声最多最热烈的一场音乐会,原定演奏15首乐曲就结束,由于观众站立且经久的掌声所动,指挥家又加演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
这次演出担任指挥的是著名指挥家刘凤德,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并在美国加州著名音乐博士赫伯特齐佩尔班上学习指挥,是活跃国内外乐坛的优秀指挥家,曾指挥北京金帆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2005、2007年两次邀赴欧洲青年管弦乐音乐节,应邀赴多国演出,严谨、潇洒、具有艺术感染力是他的指挥风格。
一首好的电影主题曲,对一部电影来说至关重要。人们或许多年以后,已不记得这部电影,但主题曲却让人难忘。当有机会再次哼起主题曲时,可能电影的影像又会在脑海里重放。
好的电影主题曲如此,这场音乐会的演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