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CD版本升级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9-9 14:2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W 于 2011-9-9 10:53 AM 发表
SACD版需要好的SACD机,否则发挥不出SACD的优势,另外,最能显示SACD优势的录音,应该是新录音,而不是以前母带转SACD 的录音。有些SACD转制的并不好。比如水星的SACD。

应该是这样。
12#
发表于 2011-9-9 16:12:13 | 只看该作者
SACD也还需要看录音的年代是否全部使用了制作流程,转制的个人觉得仍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SACD。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09:09:42 | 只看该作者
  找了一篇与K2HD技术相关的文章。

  令CD脱胎换骨的K2HD Mastering
  文·【谭泽江】
   
  CD自1980年面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以今日数码科技的水平回首当年,CD的规格差强人意。事实上, CD初面世时的音响有如指甲刮沙纸般的尖锐刺耳,令人闻声胆丧!当然,厂家也不是耳聋的,在过去二十余年,数码科技不断地完善,从CD转盘、数码时基至解码器都取得大幅度地改进。
  由于CD规格的局限,要得脱胎换骨的改善,就必需改头换面。于是,Philips与Sony在1999年携手推出了全新的光碟制式――SACD,无论规格或音质都比CD更为优越,可惜的是SACD叫好不叫座。八年后的今天,CD仍是市场的注流,而SACD光碟的数目少得可怜!身为SACD的开山鼻祖,Philips与Sony似乎后劲不足,近几年都不见新机种的推出。
  要享受SACD的音响,当然得添置SACD机;相比之下,JVC的改善方式则温和得多,它所开发的XRCD及XRCD24都是以重新处理母带的方式改善音质,不会面对兼容的困扰,在任何CD机上都可以播放。
  越洋踢馆
  2004年,JVC的母带处理技术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居然可以在CD的规格里,承载频宽高达100kHz,分析度高达192KHz 24-bit的高密度数码信息。K2HD Mastering技术在日本国内试用了三年多后,JVC认为技术已经成熟,于是邀请FIM的老总马先生到东京体验K2HD的威力。
  为了一探K2HD Mastering有多少斤两,马先生带着《江河水》的母带,千里迢迢地飞到东京踢馆。结果一比之下,无论是XRCD24或母带,全都败在K2HD手下!马先生大惊失色之余,心花怒放!原因是他已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里,K2HD Mastering将会是发烧碟的主流。于是当机力断,一口气预订十五张K2HD碟的时间表;对于向来慢工出细货的FIM而言,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马先生早年纵横香港音响界数十年,是位深具影响力的教父级人物, K2HD究竟有何魔力,能令见惯大场面的马先生如此激动呢?
  This is K2 HD Sound
  据马先生表示,K2HD音效之佳是他一生未曾有过的突出经验,令他非常兴奋!他认为K2HD已超越音效的层次,而是一种聆听的感受。这种鲜有的感受,令人浑然投入到音乐里,与演奏者的内心感情产生共鸣,与音乐融汇为一,完全忘记了音效。
  为了让喜欢音乐与音响的朋友先听为快,FIM首先推出了This is K2 HD Sound精选碟,挑选了十六首风格迥异的乐曲,包括了:管弦乐、器乐、人声、爵士乐等,全面展现K2HD的威力。当乐声响起,你将发现K2HD的音响竟是如此地从容自然,声音的密度及清晰度很高,音符被一层空气所笼罩着,空气感盎然。活泼生动的音响,普通CD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继This is K2 HD Sound之后,FIM计划出版的K2HD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录音、名演奏,其中包括了Cantate Domino,Now the Green Blade Riseth,Jazz at the Pwanshop及Antiphone Blues等,一想到这些经典录音即将以目前最佳的K2HD方式处理及面世后,肯定令全球发烧友雀跃与期待!
14#
发表于 2011-9-11 09:2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9-11 09:09 AM 发表
  找了一篇与K2HD技术相关的文章。

  令CD脱胎换骨的K2HD Mastering
  文·【谭泽江】
   
  CD自1980年面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以今日数码科技的水平回首当年,CD的规格差强人意。事实上, CD初 ...

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11-9-12 11:27:2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推荐!之前对XRCD印象不怎么好,不知道K2HD怎么样?
如今倾向于早期些的德版,最近太多新格式版本了,眼花撩乱。
便宜些可等DEECA的大花版本,最近听说都一批飞记、DEECA断版打DEECA标新大花版本的登场。

[ 本帖最后由 芍药 于 2011-9-12 11:39 AM 编辑 ]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3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芍药 于 2011-9-12 11:27 AM 发表
多些推荐!之前对XRCD印象不怎么好,不知道K2HD怎么样?
如今倾向于早期些的德版,最近太多新格式版本了,眼化撩乱。
便宜些可等DEECA的大花版本,最近听说都一批飞记、DEECA断版打DEECA标新大花版本的登场。
看了几家网店,DECCA出的PHILIPS版确实不少。
17#
发表于 2011-9-12 17:0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W 于 2011-9-9 10:53 AM 发表
SACD版需要好的SACD机,否则发挥不出SACD的优势,另外,最能显示SACD优势的录音,应该是新录音,而不是以前母带转SACD 的录音。有些SACD转制的并不好。比如水星的SACD。

也听说过SACD的声音不错,但要有SACD解码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是吗?现在主流的SACD解码器或SACD机是哪一些?性价比高的是哪一款?
18#
发表于 2011-9-12 20:18:09 | 只看该作者
SACD需要专门的解码器,而且直接对DSD进行解码的才算真正的SACD,例如EMMLAB、DCS、ESOTERIC、ACCUPHASE等。但现在这样的SACD机价格很贵,而平价的SACD机音质一般,而且很可能不是DSD直接解码,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听说PHLIPS、SONY和PIONEER的SACD机还不错,4000多有交易,例如先锋的PD D6。
19#
发表于 2011-9-12 20:35:09 | 只看该作者
想听好东西看来是要花本钱的,我在朋友那里都听过SACD,音效的确震撼,很诱惑。对于新录音,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多谢JP版的讲解,学习了。
20#
发表于 2011-9-13 08:0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1-9-11 09:09 AM 发表
  找了一篇与K2HD技术相关的文章。

  令CD脱胎换骨的K2HD Mastering
  文·【谭泽江】
   
  CD自1980年面世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以今日数码科技的水平回首当年,CD的规格差强人意。事实上, CD初 ...

不错的知识贴,学习中。即是说,K2HD应优于XRCD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2-21 08:28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