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1604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试:景丰HDM03、逸恒USB魔方、AP2界面、W4S DAC2、兼评K佬KAV 300i数码设备的咸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10 11: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听音室HIFI调整基本到位,开始一些小配件的对比测试。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4-9-10 11:56 AM 编辑 ]

IMG_9886.jpg (40.32 KB, 下载次数: 343)

IMG_9886.jpg

IMG_9983.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354)

IMG_9983.jpg

IMG_9895.jpg (46.64 KB, 下载次数: 345)

IMG_9895.jpg

IMG_9900.jpg (58.86 KB, 下载次数: 370)

IMG_9900.jpg

IMG_9992.jpg (55.47 KB, 下载次数: 370)

IMG_9992.jpg

IMG_0056.jpg (64.28 KB, 下载次数: 368)

IMG_0056.jpg
23#
发表于 2014-9-23 15:29:1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可以用声美力MC88的温暖平衡特点进行平衡。。。。。。。。。。。
22#
发表于 2014-9-22 14:22:24 | 只看该作者
介绍得很详细,以数码解码器材的特点,声美力MC88的温暖平衡特点应该可以帮助其一臂之力。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34:30 | 只看该作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原”和声音的变化,并不代表就一定好听。这里做了一个小测试,将逸恒带到了本地一次DIY聚会,其中,PCHIFI使用了一台不到100元的小主机,使用比较流行的Daphile播放。解码器是DIY的分体AD和DA,功放是仿音乐传真A1,音箱是一对猛牌书架箱子。加入魔方后,明显增加的中高频细节(实际上,原来肥大、臃肿的低频,掩盖了部分细节,处理之后,增强了这种中高频带来的前后落差),让声音无论是密度、动态都提高了一大截,但声音给人的感觉却是嘈杂的,刺激的,并不好听。因此,USB处理器处理的是源头,USB处理不是万金油或印度神油,源头不好不干净,还原之后也不会变的更好更干净,有时候甚至更糟。这也是前面烧友提供的经验之谈,给Macmini更换线性电源,会比单单进行USB处理声音变化更大,更好。原因很简单,就是为,源头进一步优化了。因此,音响是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让USB处理去做它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神化USB处理的作用。

IMG_9948.jpg (74.42 KB, 下载次数: 226)

IMG_9948.jpg

IMG_9958.jpg (91.7 KB, 下载次数: 239)

IMG_9958.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31:4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以前写过个小帖子:[size=21.33333396911621px]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9822&extra=&highlight=&page=2

      HIFI从技术上就是追求低失真,指标也好,采用的各类专利技术也好,目的是让器材最大限度的还原录音的原始信息。数码音源需要解决的就是“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抖动(jitter)问题,而jitter的产生,通常主要在两个环节,一个是ADDA转换过程中偏差,一个是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前者由解码器的ADDA数字电路解决,后者则从信号传输入手,采取诸如接口、排线优化、供电、避震、滤波、屏蔽等技术手段降低传输干扰或损耗,使用好的线材也属于这个范畴,负责任的厂家或设计师,永远不会说消灭jitter,而是尽可能的降低。显然, USB处理器也属于后者。各类处理器采取的思路,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源头抓起,改善USB接口的信号传输环境,独立供电也好,滤波处理也好,加强屏蔽也好,目的就是清洁或净化源头,然后给解码器使用;二是采用技术手段,提高传输效率。这个就涉及到各家的技术专长和电路设计功底了。

    但不管如何,这样的处理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处理的结果应该是以“还原”为基础,而非画蛇添足的去“修正”;2、处理之后,声音的改善是可以辨识的,结果也是可测量的。


    从逸恒厂家描述的技术解释来看,他们比较好的坚持了这2个原则。实际听感,也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这样的规律变化或趋势,所以说,并没有什么神奇,一切都有因有果,从技术角度看,音响不仅仅有玄学也有科学的。
附件

[size=21.33333396911621px]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器乐表现。前面说过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是照妖镜,这个无伴奏鼎鼎大名,只要是玩小提琴的或听古典的都绕不过这个槛,海菲茨、帕尔曼、格鲁米欧、谢林等等众多大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版本之争其实也是演奏风格、技巧和音乐理解的差异,单乐器更容易让人分别这种差异性,因此,无论是7把名琴还是15把,要分辨每把琴的不同音色,选择无伴奏无疑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印象中还有一些发烧线材的测试谍,选择的也是无伴奏。这里选择的是亚伦.洛桑,得益于更佳的录音技术和独特的现场处理,录音实在太棒了,小提琴的质感和形体一流,1741年瓜奈里的音色带着一丝丝甜味,不至于让人听起来牙后根紧张,同时,能轻易辨别器材更换后的差异。加入魔方后,最大的变化是细节,还是细节,音色还是一致的,声音也不会变的更甜或者添加什么味道,增加的是擦弦的摩擦感,高把位高频转换的柔顺度、弱音转换的微动态,还有整体清澈透明、行云流水的流畅性;而更换AP2界面,最大的变化是解析度,小提琴变的更加幼细,高把位提琴的亮度会稍稍弱化,同样是顺滑并且更加柔和(这个真的有点出乎意外),同时泛音会变的更加悠长,增加了甜美感和更多的水份;换上GT2 USB线,最大的变化是能量感,小提琴琴弦加粗了,拨弦弹跳的更为有力,揉弦的动作幅度更大,乐感灵动稍稍减弱,但更加严肃和工整。


    大提琴独特的音色、低沉的基调,往往会比小提琴更具情绪化。年轻的威廉和老辣的斯达克,演绎的摩西变奏曲,风格迥异,录音上前者音色甜美、堂音丰富,后者朴素真实、质感逼人。威廉的大提琴更像中提琴,形体不大,深远的背景,会拉开与听者的距离,突出音色的细腻表现和氛围的营造;斯塔克的大提琴,中高段的表现比琴腔形体更为突出,强烈对比的情绪表达的更为浓郁,更加贴近原作品的意境。加入魔方后,威廉的大提琴,甜美的音色会稍为减弱,增加了一些波动和起伏,优雅、恬静的气质更加突出,清晰的呼吸声是夜晚沉思中的一支箭牌香烟;斯塔克的大提琴,粗颗粒的质感会转变成泛音弥散的痒痒挠,声音呈现更为逼真的空气感,中高段的擦弦,能清晰的听到到弓毛摩擦的物理声响,呼吸声更为沉重,是一支散发浓浓烟草味的古巴雪茄。再去听听穆特和费雷德曼的《流浪者之歌》,会听到相类似的风格差异,穿着体面优雅的穆特呈现的是甜美的音色和细腻的情感,相比较下的费雷德曼更像街头的流浪乐手,驻足的听者,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如果觉得斯塔克的大提琴缺少木头味,缺少大提琴庞大的琴腔共鸣,可以切换到《皇帝位》后面的几段乐器录音,其中,大提琴手没有大师级的演绎,但大提琴的形体表现绝对是大师级的,大提琴稳稳的扎在地板,琴腔共鸣带来的浓郁味道弥散整个空间,低频的能量感感觉让舞台地板也产生了共鸣。再去听听萨克斯,会感觉到金属乐器特有的光泽度,声音不会特别亮,但穿透力十足,乐手换气、运气的细节能感受到喉头的动作,会让人感觉声音结像相当的结实。

照片 046.jpg (67 KB, 下载次数: 281)

照片 046.jpg

IMG_9983.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284)

IMG_9983.jpg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7:13 | 只看该作者
   Cassidy的声音比西班牙佬更有穿透性,和阿黛儿相比,饱满而中气十足的声音穿心透肺,没有阿黛尔的优越和从容,而是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郁的情感倾诉,扑面而来,没有一般歌手强调技巧的痕迹而是一种质朴的直抒胸怀,独特的断句,会演绎出原唱所没有的特质。加了魔方后,Cassidy的声音会变得更加清澈一些,,吐气换气的节奏一波接着一波,会感到声音呈现的口型十分的自然,情感会更加的浓郁,仿佛就在耳边吟唱。33岁的离世,让Cassidy的歌声充满悲剧的注解,第一次听她的歌,都会有种恍然的错觉,一下子就给抓住了,有时候会浑然忘记自己还要干什么。强烈推荐,12张CD毫无犹豫地一一收集完,真正的歌者,是用生命而非用表演去吟唱。


    224bit的专辑,是加了魔方后最大的惊喜,高格式音乐的优点就是更多的信息量带来的密度和质感,声音相比CD格式会带来一种“重量感”,如果系统不够均衡,这种重量感就会造成声音的压迫感,或者细节增多了,带来更强烈的刺激感。加了魔方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声音宽松度和自然度大幅增强,以往那种声音高度凝聚的压迫感,会变成一种细节丰富又质感清晰的声音,这时候增加的细节不是压缩在一起挤压出来,而是变成描述歌者或音乐轮廓的自然舒展,音场的分布会更加均衡。Barb Jungr专辑可以去听第二首,当钢琴出来的,你能清晰的感受到,琴手重重的敲击键盘,仿佛空气也随着震荡,一下一下冲击到心底,声音极具像真性和临场感,悠长的余音,不仅加深了这种临场感,而且能感觉到手指在键盘上的不同动作,每一下的轻、重、缓、急,历历在目,这时候的声音不仅是听的到的,也是看得到,摸得着的。Barb Jungr演绎这首歌的特殊技巧,会更加清晰的显现出来,人声是饱满而又充满动感的,头部的轮廓,口型的塑造,会更加的清晰。推荐去听第9首,耳熟能详的Always on my mind,会能更容易的获得这种听感和歌者技巧的差异性。然后,再去听Ensemble Planeta的纯人声,能进一步体会到这种声音能量感散布均匀,布满空间的宽松和自然,注意主唱和各个和声声部的配合,加入魔方后,清晰自然而又融为一体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高格式的优势就人声来说,就是更加清晰和准确体现不同人声和技巧的特征,而相比CD会能得到更加逼真、自然的还原,而对于已经适应CD格式的耳朵来说,增加的信息量和清晰度,也即所谓“过量的信息还原”有时反而也会不适。用个极端的例子比方:就如同我们熟悉的美女,经过了4000万像素11还原后,清晰的毛孔会让我们极度不适,甚至恐慌:这是更加真实?真实是否还有美感?我是无视这种真实,还是宁愿回到从前,哪里才能“还原”我的梦中情人?因此,高明的摄影师会往往会很快接受和利用现代数码技术的优势,塑造真实的同时,保留个性审美的美感,而这些人往往比大多数人更能成功。回到音响的话题:现代音响趋向HIFI性,除了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需要表达不同风格和更大动态、更多层次、更丰富的演唱技巧的需求,24bit录音技术的发展,蓝光多声道载体的变化,也需要这些厂家去适应,与时俱进,因此,不要去抱怨为什么现代音响指标越来越高,但播放老录音再也没有以往的韵味和传神,不是他们做不到,只不过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把眼光放在当下,而不是原地踏步等着给淘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5: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来说说魔方的声音,先后做了几组测试,一个HIFACE界面转同轴连接解码器HEGEL HD25,一个是加上魔方USB处理,一个先后更换USB线古河GT2和电源线艺康斯大红(Big Red Power Chord)。3组测试,声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与HIFACE直接连接相比,加入魔方后的声音走向,首先是背景的宁静度,并没有变得更加宁静,其次,声音的细节,增加了不少细微的变化,再其次,是音场纵深明显前后打开的趋势,最后,中高低频的表现,两头变化比较大,高频在原有顺滑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光泽和细微的泛音变化,低频收缩了量感但增加了层次和弹性,因此整体呈现的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质感进一步提升,层次变化更加丰富,乐感更加流畅的感觉。


    背景没有变得更加宁静,是因为细节的相对增加,这时候给人的听感其实不是声音更加宁静或者更加干净,增加的细节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流畅性,给人的感觉是背景更黑了,更容易辨别一些以前没有关注的细微变化。


      人声上,西班牙歌手的歌唱风格很像歌剧清唱,一开始以为是女声,听了第10首,才知道刘汉盛没有骗人,这的确是一个男人。加上魔方后,这种男人和女人的声线变化会辨识的更加清晰,这哥们前面是缠绵情圣版的男声,接着转向纯净如水的女中音,中间转换的过程,会有一段有趣的变化,加入魔方后,能更轻易听出男人尖着嗓子模仿女声的过程,不过这哥们的确是很牛B,让这个转变过程都变得很自然,感情上也很到位。他的女中音和降央卓玛相比,都有耳朵一亮,胸口一窒,屏气聆听的感觉,听第一首声音出来的刹那,来这里的烧友第一次听的,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然后,长长呼一口气,我X,这声音是人发出来的吗?相比降央卓玛,这个西班牙佬的情商无疑更热烈一些,伴奏也更有特点,情感上的起伏交相呼应,听感上更有味道,不是所有曲目都一个调子。注意第一首后面的鼓声,声音是质感强烈的撞击,鼓皮震荡的范围很小,因此,放不好的时候,声音会显得干和硬,加入魔方前,声音并没有干硬的感觉,HIFACE相对厚实的声底会进一步强化低频的蓬松感,加入魔方后,低频的量感明显收缩了,但是一种干脆紧绷而又有层次变化的感觉,带来更强烈的质感,同时延长的尾音,会让鼓声连接更为紧密,此外,深度明显增加了,舞台纵深的感觉更加清晰。后面一些曲目的拨弦琴,弹跳和尾音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同时,伴奏会超出音箱箱体前端,呈现更好的空间感


IMG_0001.jpg (65.71 KB, 下载次数: 283)

IMG_0001.jpg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3:02 | 只看该作者
    接上魔方后,虽然没准备马上比较测试,但还是听出了变化,声音相比原来没经过魔方,明显小了一圈,音场也有压缩的感觉,声音的透明度同时有所下降,显得有些闷,这让我有点意外,以为是新机器,也没在意,还是按着习惯继续播放。听了一晚上后,第二天还是这样的问题,根据经验,已经怀疑这个小东西对避震的敏感性了。于是,把它从景丰机身上拿下来,转移到器材架底层的5公分石板上,再听,声音已经大有改观,音场压缩的感觉明显打开了,纵深上甚至拉的更开了一些,整体透明度不仅正常,声音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解了魔方对避震的敏感性,就先后测试了几种钉垫,不同材质的钉垫,魔方还是反映出了相对规律的声音走向,相对我的系统,复合材质,会比简单的金属或木质材质声音均衡度上更好一些,最终,我选择了声美丽的Mc88,关于钉垫,由于魔方的体积较小,重心上由于内部布局也是有所偏移,因此,在使用钉垫上不可能采取传统的2前一后或两后一前,需要根据重心调整钉垫位置,才能保证魔方的平衡。这就牵扯出另一个问题,既然魔方对避震如此敏感,厂家是否考虑外观设计上的变化,从测试版的内部结构来看,排线上,如果可以更改,修改成近似扁形长方体的结构,加上一定重量的保证,更有利于避震配件的使用,也能提供更多的可玩性。而实际上,后面的测试中,对于线材,小小的魔方也是很敏感的,甚至比避震的差异更大,过小的体积,也不利于使用一些粗壮的线材。


IMG_9992.jpg (55.47 KB, 下载次数: 278)

IMG_9992.jpg

IMG_9997.jpg (41.44 KB, 下载次数: 270)

IMG_9997.jpg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2:06 | 只看该作者
    魔方的前面板就一个LED灯,后面板一个B口(方口)USB输入,一个A口(扁口)USB输出,一个电源线接口。连接很简单,USB线连接MAC mini输入信号,输出连接到HIFACE界面,然后转同轴到HEGEL 解码器HD25,连接上电源线就可以工作了。之前看了一些用家对魔方的评论,魔方的USB输出口内凹设计让一些USB线遇到了困难,后期厂家进行调整。测试了下,古河GT2没什么问题,但HIFACE由于外壳比USB接口内凹设计要宽,因此不能完全插到底,从USB接口的金属痕迹上可以看出,好在HIFACE的接口比3USB线的接口都要长一些,插上去也很紧密,看来厂家是考虑到它的外壳问题了。这点希望逸恒的厂家也要考虑特殊USB界面和内凹设计的USB输出口匹配问题,HIFACE虽然插上去紧密,而实际使用和更换插拔后,也出现了两次Mac mini未识别的问题,需要动一动界面才正常,说明这个接口还是存在接触隐患问题,建议不妨参考苹果或类似产品的设计,外观和实用其实还是可以兼得的,在加工装配上或许需要更进一步。

IMG_0057.jpg (62.3 KB, 下载次数: 258)

IMG_0057.jpg

IMG_0058.jpg (51.11 KB, 下载次数: 272)

IMG_005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9-22 12:0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