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只有情永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定音像1:1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复制链接]
93#
发表于 2011-7-12 11:2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忘情冷雨夜 于 2011-7-12 10:36 AM 发表
我玩HIFI不乱烧钱的秘诀:

1、提高HIFI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烧友之间的交流,最好是设身处地的到烧友群中,聆听他们的器材,交流彼此的心得,尤其是那些从80年代坚持到现在的老烧友,他们的经验简直就是一笔财富。  ...

楼主搞点这样的论题倒是比较实际,整些有用的,莫去动辄就是1;1对普通家庭简直就是空中楼阁。
92#
发表于 2011-7-12 11:23: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忘情冷雨夜 于 2011-7-12 10:36 AM 发表
我玩HIFI不乱烧钱的秘诀:

1、提高HIFI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烧友之间的交流,最好是设身处地的到烧友群中,聆听他们的器材,交流彼此的心得,尤其是那些从80年代坚持到现在的老烧友,他们的经验简直就是一笔财富。  ...


楼主对音响的感悟非常深刻,令人佩服!
器材仅是我们追求理想音效的一个非常基础环节,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器材方面,会忽略很多。
无论是高或者低价位的器材都涉及到与环境系统的结合,都需要调教,都不是一朝能解决的事情,但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精力,这是关键!
91#
发表于 2011-7-12 11:0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6# 的帖子

总结的很好
挖掘器材的潜能,升级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0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9# 的帖子

89#
发表于 2011-7-12 11:03:30 | 只看该作者
上述几位专家都说到点子上了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1:0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7# 的帖子

感谢yang11兄的共鸣!三人行,必有我师。。。。
87#
发表于 2011-7-12 10:57:2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

“忘情兄”总结的非常好!
   听音本是主观产物,声音的差别远远小于价格的差别。初级“烧友”多是对器材的盲目崇拜,中级或者高级烧友升华到感性加理性共同领略、感悟音乐。
    第2、3、5条正是点击到了时下“音响界”之穴位,本已是受众很小的空间,再这样“折腾”,恶性循环已在所难免了。
8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36:23 | 只看该作者
我玩HIFI不乱烧钱的秘诀:

1、提高HIFI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烧友之间的交流,最好是设身处地的到烧友群中,聆听他们的器材,交流彼此的心得,尤其是那些从80年代坚持到现在的老烧友,他们的经验简直就是一笔财富。

2、现在的HIFI杂志上的器材文章绝大部分是枪手文章,你不要指望能从这些文章得到真实的信息、正确的指引,更不要被文章的翩翩文字迷惑了思想。因为定义一件器材的好坏只能依靠你自己实地的聆听。

3、不要盲目升级,不要因为对现有器材的不满意就急着换其中的某一件或一整套;事实上,不经过仔细调教合理搭配,10万元的器材组合比起2万元的好听不了多少;同道理,贸然更换现有器材中的某一件有是不明智的。

4、不要以为升级器材就一定能换来声音脱胎换骨的变化,因为只要搭配得当,2万元的组合比起5万元的组合也就是差一点点;如果你在乎的是音乐而不是那“一点点的差别”,那么钱就自然省下来,留着干更有意义的事或升级10万元器材吧。

5、不要“唯品牌论”,因为随着AV/数码时代的到来,大量国外纯HIFI品牌因为HIFI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已经改变了产品经营策略,声音趋向日益“AV化”,品位有所降低;事实上,众多品牌因为老板易人,早以名副其实,原有的声音神韵丧失跆尽,只有一个昔日招牌在骗人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09: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4# 的帖子

84#
发表于 2011-7-11 09:29:25 | 只看该作者
“前者主要是心理活动,后者主要是生理活动”,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26 11:3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