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9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大利“巨龙”——EAMLab Classic PRE B1 & Classic 20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作者:《HI-FI VOICE》Daniel Březina


意大利品牌EAM Lab.来自米兰北郊的Busto Arsizio小镇,在我们的市场上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然而其本身自1997年就已存在。从一开始,它就专注于生产放大器,尽管如今它也谨慎地涉足数字信号源领域。此刻,其产品系列正在进行深入重构,不过其中系列的Classic仍然是其不变的核心。



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EAMLab Classic PRE B1

这款前置放大器是该系列中唯一一款纯粹的此类设备,设计师在其身上——如同公司其他产品一样——相当尽情地发挥了创意,这对意大利人来说并不罕见。尽管PRE B1确实拥有经典的尺寸比例和理念,但其前面板非常工业化,甚至带点未来主义风格——尤其是得益于其上的压花图案或宽大的控制元件。



中央是一个大型信息显示屏,字符清晰易读,两侧是坚固的旋转铝制元件,用于经典的输入选择和监听音量调节。背面则相对简单——采用镜像对称布局,每个声道提供三个RCA输入和两个平衡输入,在输入模块相接之处,您还可以找到唱放输入(但它“仅”支持MM唱头,具有41 dB增益和47 kOhm负载的经典参数)。



3#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输出同时具备平衡(XLR)和非平衡(RCA)接口。可用的数字连接器令人欣喜——同轴、光纤、AES/EBU和“电脑”用的USB。可选的附加付费数字接口基于ES9038PRO转换器,支持PCM 32位/768 kHz和原生DSD256,或通过DoP支持DSD1024。供电通过普通电源插座进行。



4#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内部设计采用全双单声道模式,从两个中等尺寸的环形变压器、稳压电源和相当显眼的滤波模块开始就已如此。非平衡信号输入会立即转换为平衡信号。信号路径本身则是全平衡的。

音量控制每个声道使用两个并联模块,并采用数字调节的MOSFET晶体管阵列。据称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传统电位器的磨损风险和随之而来的精度下降。




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制造商给出的参数:转换速率35 V/μs,频率响应20 – 40 000 Hz (+/- 0.2 dB),或在整个音频范围内的总谐波失真为0.02%。声道分离度优于80 dB,信噪比超过104 dB。

整个前置放大器宽42厘米,深35厘米,高11厘米,重量为常见的10公斤。








6#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好分析。
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EAMLab Classic 202

丰富的可选互补后级从立体声型号Classic 102开始,紧接着是Classic 202,与它的“小弟”不同,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大“盒子”。


放大器又宽又高,但出乎意料的是并不那么深。令人印象深刻的前面板仅有一个电源开关按钮,但如果不在这里应用一些醒目的元素,那就不是意大利人了——在这个案例中,是一个从顶边一直延伸到那个按钮的切口。




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箱体两侧由高大的散热片轮廓定义,顶板也有用于排出热空气的通风孔。背面东西不多——每个声道提供一对扬声器输出端子以及XLR + RCA输入接口。同样通过普通电源插座供电。



9#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1:53 PM | 只看该作者
内部结构实际上只占用了可用空间的很小一部分——每声道带有六个可见功率元件的功率模块按通常方式安装在两侧,中间是一块装有四对大滤波电容的电路板,这很可能是选择此机箱高度的原因。



1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1:55 PM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在电容板下方还有密封空间容纳一对额定功率为1200 VA的环形变压器。变压器采用粉末铁镁核心和铜带外部屏蔽。

输入模块基于公司专有的HDCA平台,全平衡工作,并采用尽可能低的反馈。信号在纯A类下处理,未使用耦合电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9-2 01:2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