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响还是要讲究搭配的。
这句话应该所有玩音响的人都知道,也是个无可争议的大实话。但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不容易,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不自觉地步入误区。以这次测试为例,我认为LEGACY CLASSIC HD是功不可没的,倘若它不是比较好推,而是一款令功放窘相百出的音箱的话,出来的声音已经不对头、不耐听了,谁还会有心思去进一步了解功放的优点?这样测试的结论往往只有一个——“功放不行”!虽然大家通过实际测试过程知道“里海”功放的实际表现已经完全否定了这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可曾想到——我们自己因自己或别人的搭配不当而“错怪”了多少器材或系统呢?!
音响器材遇到委屈都不会说话,很多时候就因为搭配不当而被发烧友列入“黑名单”,一旦结论形成就终身不得翻身!这个搭配不仅仅是讲器材与器材之间,也涉及到器材与环境之间。我们都知道音响展房的声学条件不理想,音响厂商在短时间内很难将系统调得好声,但有的发烧友就是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在一两分钟内给器材定下“不好声”的结论,好像以能听出名器、贵价器材的“缺点”为荣。在搭配不当的情况下,某些人所下的结论还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我认为音箱不行就是音箱不行,我认为功放不行就是功放不行,我认为整套器材都不行那就只能一锅端”!
其实,当你听到一件器材“不好声”时,不妨这样考虑:首先,我是否以太高的标准去要求它了?以五万元级别的标准去评价一件两万元的器材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会得出好的结论,所以在我们心目中不妨多放几个级别的评判标准,切忌只用一种标准去评价器材。其次,对器材的评判不能过份取决于自己的口味,合自己口味就是好的,不合口味则全盘否定,有一种“非黑即白”的倾向。我一向认为每件器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评价器材应“多看它的优点而少看缺点”,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博取众长,使自己的评判更加客观、公正一些。第三点还是回到搭配上来。当你觉得某件器材不好声时,不要急着给它下结论,应该用不同的周边器材多搭配几套系统分别听听它的表现,给器材一个“申诉”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全面了解器材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