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在音响界盛传的发烧CD《奶妈》,让这部芭蕾舞剧频繁出现在音响音乐发烧友的视线,几乎人手一张并成为音响和音乐发烧友不可或缺的话题,更有发烧友把它作为“试音佳品”呢。两幕情景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姑娘》又名《女大不中留》、《无益的谨慎》。后来DECCA公司出版了一张被发烧界广为称颂的《奶妈》单CD。该剧是芭蕾史上最早一部反映第三等级平民生活的现实题材的舞剧,作品反映了主张婚姻自由,反对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的主题,旋律优美,健康明快,一经公演,广受欢迎。
十八世纪以前,法国芭蕾多以歌剧中的插舞形式出现,或是单纯的技巧炫耀,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十八世纪著名的舞剧改革家乔治.诺维尔受启蒙主义运动的影响,创立了一系列的改革思想和理论,他认为情节是舞蹈的灵魂,通过哑剧性的戏剧动作,戏剧情节的巧妙安排,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他还认为舞蹈应该注意情感表达,反对技巧的偏重。
多贝瓦尔在倡导其师乔治.诺维尔的理论下而编导了这一“情节芭蕾”,该剧也是至今还在剧院里上演的最古老又经久不衰的芭蕾剧目之一。
多贝瓦尔创作《关不住的姑娘》的最初构想是出自一幅名不见经传的风俗画。那是1789年的某一天,舞蹈家在街上散步,忽然一家商店橱窗里摆设着的彩色画片引起了他的兴趣。这张制作得并不精美的图画描绘了一个乡下小伙子慌忙地从一间农舍里逃走,他的后面有一个生气地向他扔帽子的农妇,而妇女的旁边还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伤心地抹者眼泪。这张画清楚明白地说出了这样一段情节:不服母亲管教的女儿偷偷地和自己的意中人幽会,事情败露后她立即遭到母亲的责难。
多贝瓦尔从这幅突出了农村社会生活情趣的画中得到启发,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便很快着手编导了《关不住的女儿》,并与1789年7月1日在波尔多市首演。从一张画中的意境获得了“强烈感受”的多贝瓦是尽力遵照老师的指示来创作舞剧的。他用灵活多变的舞蹈吸引观众。情节则通过哑剧或手势体现;逗人发笑的场面与快乐的欢舞也合乎顺利理的相互交错。这一切使人在看了舞剧后感到心中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和仿佛是读了一首田园诗般地愉快。
舞剧最初的音乐是“大杂烩”,由法国民歌和民间音乐曲调组成, 1882年在巴黎演出,埃罗尔德重新谱曲,除了原来的曲调,又采用了罗西尼、多尼采蒂的歌剧中的一些音乐元素。1864年在柏林演出的版本是赫特尔谱写的音乐,1960年再度在伦敦上演,有艾什顿编舞,兰奇贝尔为舞剧写了新谱,新谱既取材埃罗尔德的元素,也采用了赫特尔的“木鞋舞”元素。舞剧音乐生动欢快、诙谐直白,易于聆听者联想,旋律优美动人,动态对比强烈,易于俘获音乐爱好者还是音响爱好者的听觉,不愧是“发烧友”的挚爱。
第一幕
第一场:(寡妇西蒙娜的农庄里)
西蒙娜的女儿利斯和年轻的农夫科拉斯是一对小情侣。但西蒙娜却想将女儿嫁给阿兰,一个有财有势的酒庄主人托马斯的白痴儿子。利斯和科勒互相向对方表达爱意但科拉斯给赶了去收拾农作物。而托马斯就带了阿兰去向利斯求爱。之后所有人一起前往玉米田庆祝丰收。
第一幕
第二场:(玉米田中)
阿兰想和利斯跳舞,但却被科拉斯打扰。利斯和科拉斯跳了一段热情的双人舞。西蒙娜感到很愤怒,但其怒火因众人请她表演木屐舞而平息。在跳完五月柱舞后一场,雷暴吓跑了一众狂欢者
第二幕:(西蒙娜的农庄中)
被雷雨淋湿了的利斯和她的母亲回到农庄围著火炉边取暖。趁西蒙娜睡著了利斯尝试溜走去见科拉斯,但西蒙娜及时惊醒了并责骂她。这时收割者带来一堆堆的玉米而西蒙娜则离开屋子,并把利斯锁了在屋子里。正当利斯梦想著一段美满的婚姻和生儿育女的事时,科拉斯突然从玉米堆中走出来。这对小情侣当然很高兴,但他们看见西蒙娜快要回来了,利斯只好将科拉斯藏在她的睡房中。西蒙娜一回来后便将利斯锁了进睡房,要她准备阿兰订婚。这时阿兰和他的父亲托马斯来到了农庄,人们看著双方签了那张婚约。西蒙娜给了阿兰睡房的钥匙。当阿兰打开了睡房的门,竟看到了利斯和科拉斯拥抱在一起。无可奈何的西蒙娜只好让这对小情侣结婚。整个舞剧在一片欢欣与一点点惊讶中完结。
三幕轻歌舞剧《昂戈夫人之女》勒科克作曲,脚本由克莱尔维尔、西罗丹和科宁根据马约的轻歌舞剧《昂个夫人》编写。法国古典轻歌剧的着名代表人物之一、法兰西民族轻歌剧新流派的创始人夏尔.勒科克(1832—1918)于1832年6月3日生于巴黎。《昂戈太太的女儿》乃是勒科克近五十部轻歌剧作品中的顶峰之作.该剧作于1872年在布鲁塞尔初演后,过了两年,才在巴黎上演。这部轻歌剧在法国的献演几乎是一场历史事件.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