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521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叶制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15:0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于本地一公园,为古时本地制茶的工艺流程的简化雕塑,基本反映了当时茶叶制作的主要过程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5-19 03 PM 编辑 ]

IMG_0073.JPG (725.07 KB, 下载次数: 491)

IMG_0073.JPG

IMG_0065.JPG (1.34 MB, 下载次数: 529)

IMG_0065.JPG

IMG_0066.JPG (1.13 MB, 下载次数: 506)

IMG_0066.JPG

IMG_0067.JPG (1.23 MB, 下载次数: 497)

IMG_0067.JPG

IMG_0068.JPG (1.26 MB, 下载次数: 526)

IMG_0068.JPG

IMG_0069.JPG (1.37 MB, 下载次数: 507)

IMG_0069.JPG

IMG_0070.JPG (1.17 MB, 下载次数: 522)

IMG_0070.JPG

IMG_0071.JPG (1.08 MB, 下载次数: 516)

IMG_0071.JPG

IMG_0072.JPG (1.33 MB, 下载次数: 490)

IMG_0072.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5:23:39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小花一朵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5-19 03:31 PM 编辑 ]

IMG_0079.JPG (1.31 MB, 下载次数: 490)

IMG_0079.JPG

IMG_0077.JPG (689.21 KB, 下载次数: 525)

IMG_0077.JPG

IMG_0081.JPG (1.19 MB, 下载次数: 491)

IMG_0081.JPG
3#
发表于 2012-5-19 15:27:08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山区风景应该很漂亮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5:3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l 于 2012-5-19 03:27 PM 发表
后面的山区风景应该很漂亮


X。I 兄有时间来走走,呵呵
5#
发表于 2012-5-19 15:3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l 于 2012-5-19 03:27 PM 发表
后面的山区风景应该很漂亮
是的,那里风景应该是很漂亮的。看那小花后面的背景,真让人浮想联翩。
6#
发表于 2012-5-19 15:51:26 | 只看该作者
这雕塑真好,让人对茶叶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
7#
发表于 2012-5-19 17:22:47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些楼盘居住很舒服啊。。。。。。。。。。。。。。
8#
发表于 2012-5-19 23:52:52 | 只看该作者
茶文化深厚!
9#
发表于 2012-5-20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相信故事还有“下回再续,书接上一回”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2:58:22 | 只看该作者
大埔县茶文化也就是客家人文化,大埔盛产名茶,自然有饮茶习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的物品。人们称茶为“茶米”,还有“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的确,古往今来,饮茶已进入大埔的婚丧喜庆等礼仪中,如婚礼中有一道“敬茶”的大礼,也是很讲究的;大埔人自古就有好客风气,客来敬茶,以茶联谊,以茶代酒屡见不鲜,不论那方亲友来访,总是以先请人饮茶为上礼,真可谓到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程度;在传统节日中也有饮茶的习俗,如每年中秋节晚上,皓月东升,家家户户在门前摆上香茶、月饼、果品之类叫“接月华”,拜完之后,大家围坐在桌前饮茶、吃月饼等赏月,合家同乐。

       大埔人饮茶,讲究一个“品”字,尤其对品工夫茶作为注重茶艺、领略品茶情韵的一种生活艺术。在品茶中讲究六境,即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如品工夫茶工序就有高冲、刮沫、淋盖、汤罐、热杯、澄清、滤歹、低斟这八道。品茶讲究独特的礼节,如主人斟茶时要用双手,即一手提壶,一手按壶盖表示恭敬,还要壶嘴对准客人,表示有礼貌,切忌背手斟茶,斟茶时也不能把茶斟得过满,常言道:“七分茶八分酒”,过满则被认为欺客;主人续斟时,客人还兴用中指轻点桌面表示谢意等。而品茶者“看色闻香徐啜味,审韵别种品次第”是茶师总结出来的两句名言。按一般经验谈,叫做“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辩”。品茶要有工夫,才能使味觉、嗅觉、视觉都得都得到美的享受,领略到品茗的神韵。不过一般贫苦农民以乾芭乐叶泡共茶饮也不少。

       品茶还讲究茶具。好茶须用好的茶具泡饮,这与“鲜花需要绿叶扶持”有同样的道理。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发生直接影响。故自古到今,人们对茶具的制造和应用,极为重视。如工夫茶的茶具就有茶壹、茶杯、茶盘、茶洗、茶垫、水钵、炭灶、砂铫、羽扇等九种。大埔生产的茶具品种极为丰富,其中以陶瓷制作的茶具为主。如高陂生产的白玉令茶具,玲珑剔透,轻巧秀丽,被誉为“广东陶瓷之花”。大麻等地生产的紫砂壹茶具,外形小巧,淳朴古雅,泡茶不走味,使用的年代越久,色泽越加光润雅致,泡出来的茶汤出越加醇郁芳馨、既是实用品、又是观赏品,兼有收藏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6 06:40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