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1 14:30:25
|
只看该作者
论发烧友的修炼
其实,即使作为一个纯粹的音响发烧友,要一级一级的修炼、成长,最终能成为一个能“驾驭”系统的高手,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长时间的阅历、经验的积累以及总结和顿悟。成长的历程,也许声音会过于抽象,这里我想用烹调来加以说明一下: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上掌握了烹调的要点,一手家常菜做得家人交口称赞。再上一个档次,对各种材料的运用要点已基本掌握,火候、刀工也有一定技艺,这已经接近专业厨师的水平了。至于专业厨师的水平,那是讲究色香味俱全,是尽量讲食物的爽、滑、鲜、嫩发挥到极致,当然不同人也有不同境界。优秀的厨师对各种原料的烹调要点以及调料的特性早已烂熟于胸,有一种“驾驭”的能力,或能针对原材料找到最合适的烹调方案,或能大胆创新、出人意表,甚至能遇到一种以前没见过的原材料时,凭着自己的经验,靠着对原材料的“望、闻、问、切”也能做出一流的菜式来。像香港名厨帜哥在做麻斑时就颇显功力:因为麻斑是一种比较低档的石斑鱼,颜色偏黑不好看,帜哥在蒸鱼时就特别用荷叶来铺垫,一是深绿色的荷叶可以掩盖麻斑颜色上的缺陷,二是鱼吸收了荷叶的香味之后,也会更加鲜甜。更令人叫绝的是,帜哥还选用了一种很少见到的、名为“九里香”的佐料来烹调麻斑,可令在滋味上先天稍逊的麻斑“后来居上”。佐料有上百种,原材料更是数不胜数,但为什么帜哥单单选择了一般人根本没有想过的“九里香”来配麻斑呢?这就是造诣,所谓“艺高人胆大”!而国际名厨甄文达先生则善于用最普通的原材料,通过中西结合的烹调手法以及独特的搭配方案,做出可口、好看又容易做的菜式,往往能在“寻常中见神奇”,他甚至以颠覆传统的方式分解、重构各种食材,并另行搭配,从而创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美食,因而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为什么甄先生能够或者敢于这样做,靠的还是功力呀!最近我常看电视上烹调、美食的节目,故有此感悟。再回到音响上来,同样也是分几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知道各种牌子的器材是“怎样响的”,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第二个层次是把握一些器材搭配的技巧,能听出特定器材或系统的优缺点;第三个层次是明白“器材为什么要这样响”,清楚每个牌子的设计哲学,能比较全面、公正地评价一件器材;第四个层次是对各种牌子器材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即使没有听过某一具体型号的器材,也能轻易搭配出符合特定要求的系统来,而且拥有丰富的声学知识和摆位技巧,因而对各种系统的“短板”非常清楚,并能迅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发烧友,谁都想成为高手,但实际上在进阶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阻碍我们成为高手,而且这些因素常带有一定的心理、人文性质,任何人都很难避免,关键是大家如何面对,始终能使自己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理性的心态,所以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举个大家经常碰到的例子就是参加音响展了。大家平时很难有机会一下子听这么多、这么高级的器材,本应非常珍惜才是,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平时在音响店里,高级音响器材一般是不会轻易开给客人听的,你想听听它们的声音吗?店员会寻找各种理由婉拒你的要求,除非他觉得你是有“诚意”买这件器材的,总之平时要听到高级器材就很不容易。到了音响展,一下子有这么多、这么高级的器材可供随意试听,不知是因为好东西太多了,发烧友一下子“消化”不过来,还是因为人的劣根性——“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加以珍惜”在作崇,发烧友很容易觉得自己的身份提高了,在展会上这几天里一下子成为了器材的“主人”,从而对器材产生了一种由上而下的“俯视”心理,以找到“器材缺点为荣”,这样肯定不利于对器材作出合理的评价。在展会上,类似的情景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在走马观花,能在展房听上个三、五分钟已经很不错了,不少人只是在展房内转个圈就走,有的甚至还根本连门都不会进!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而且周围人来人往,聆听环境也不甚理想,要想对器材作出正确的判断会是多么的困难!但是,就是凭这么几分钟,某些人已经当起“判官”来,可以对一件器材定终身了,继而在论坛上大放厥词,俨然一副专家的样子,不同的意见一概听不进,甚至不懂装懂,搞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样的心态,怎么能使自己成为一位成熟理性的发烧友?姑且不论这些发烧友的听感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片面性,因为“你自己不喜欢这种声音,并不代表它是错误的”。就算这些发烧友是真的听出了系统中的某些不如人意之处,但其实影响系统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听音环境、摆位、搭配等等,甚至一张不合自己口味的演示碟片也足以影响个人对系统的评价。所以,当我们发现器材或系统“不好听”的时候,就要分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不致于使器材蒙冤受屈,并且即便在声音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情况下,也要善于发现器材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件器材。
但能真正做到这样的又有多少?很多人一听到声音不合自己口味便扭头就走;有的听到“不好”的声音,便将问题归结于系统中的每一件器材,由CD机、功放到音箱没有一件是行的,来个全盘否定;有的则将这时听到的系统综合出来的声音,简单、片面地归咎为其中某一件器材的声音,从此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件器材。其实,任何一件器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遇到音响展这样的好机会,正是充实提高自己的大好时机,应该好好珍惜才是。我觉得光听一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花上三天的时间,带上自己熟悉的软件,好好地对每个展房的器材认真听上一遍才是。而且聆听时,还要带着学习、探索的谨慎心态,着重是找优点,而不是挑毛病。挑毛病谁不会?但要全面评价一件器材就很难!音响如此,我们对待何尝不是这样?当然,并不是说花上三天就可以对各种器材的脾性了如指掌了,但起码有助于你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一件音响产品。
除了上面的“展会现象”外,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心理效应制约着发烧友的进阶,例如从众效应、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发烧友群体中,从众效应是很常见的。例如,大家说某某大牌子好听,自己明明不喜欢,也要跟着说好听,否则怕别人说自己不会听;买音响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以为名牌配起来就一定会好声,买回来之后明明自己不喜欢,还不断用各种理由说服、安慰自己,以为过一段时间耳朵“适应”就没事了。记得有次在白天鹅展,“别超”相邻的两间展房就形成了强烈反差:一间是挤得水泄不通,另一间则是门可罗雀。原来热闹的那间是用Krell推Dynaudio,都是响当当的大牌子,于是大伙便不约而同地赶去捧场了。另一间展房可就惨了,连笔者在内,听众加起来也只有寥寥可数的三个人!是这间的器材声音不好吗?是这间的器材太便宜了吗?都不是!这间房里面用的是号称世界上失真最低的Harclo功放推Magnepan平板音箱,同属Hi-End级的器材,而且出来的效果特别的细腻通透、灵气十足,丝毫不逊色于隔壁的那一间房。但为什么两者的人气会相差那么大?这只能怨人家Krell和Dynaudio的名气实在是大多了,使发烧友产生了从众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它的错误就在于: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例如有的老人家看到小伙子穿戴整齐,就会认为这人品质好、可以信赖,所谓“一俊遮百丑”;而看到穿着比较前卫、随意的,则认为此人流里流气、吊儿郎当,从而否定他的一切。晕轮效应常令我们判断失误,例如有的骗子就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把自己打扮得温文尔雅,从而博取他人的信任。晕轮效应也同样在发烧圈中屡见不鲜:例如见到外表漂亮的器材会联想到它的声音也是漂亮的,反之亦然;认为价格高的东西就一定声音好;喜欢某个牌子的功放,便“爱屋及乌”地认为它家的CD机、音箱也一定做得好;偶尔在某个场合听了某个牌子的产品不合口味,也不深入分析原因,就全盘否定该品牌的所有产品;在心理上先入为主地认为DIY产品出不了好的声音等等。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上面所讲到的“展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很多发烧友认识器材通常是从音响展开始的,但音响展上演示的器材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完全发挥出其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发烧友凭着在展房内短暂而又备受干扰的停留时间,也很难真正了解器材的优点。但恰恰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很多器材已经给发烧友“定了终身”:认为好声的固然可喜,但如果一旦被认为是不好声的,以后该器材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了。即使后来该器材发出能达到或超过某发烧友要求的声音,这位发烧友也倾向于认为这是偶然的,或者将功劳归功于其它的器材,很难改变其对某件器材的固有印象。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某件器材被捧得很高,某发烧友虽然没有听过这件器材,但已在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有机会听到这件器材果然不错,便在心目中给予这件器材很高的评价,别人怎么说都很难改变他的看法。其实,他很可能忽略了在系统中这件器材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起主导作用的是不是这件器材?甚至他还可能忽略了演示软件对他的心理暗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成为一个理性、成熟的发烧友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实在有太多的思维定势左右着我们对器材的判断了,要想摆脱真的很不容易,中间我们可能要交出不菲的“学费”。要想缩短这个过程,首先,我觉得基本的电子知识、电声知识是必须的,发烧友应该花时间读读这方面的专著。可能读起来比较枯燥,各种数学模型、推导过程也令人头疼,但基本概念、结论性的东西以及支撑它们的论据,我们起码应该能记下来,并且尽量地能读懂。其次,要有一颗谦虚谨慎、海纳百川的学习之心。我觉得每一件器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有它的优点,我们应该多挖掘它的闪光点,而不是去挑它的毛病以显示自己的“高明”。我们应把握机会聆听各种不同的器材,把每次聆听都当成是给自己“充电”的机会。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欣赏而非挑刺时,你将会发现聆听音响器材其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心态是格外的平和、愉悦。最后,是要有一颗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感悟之心。当你是以挖掘优点的心态去聆听器材时,你的脑海中将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器材优点”,这时你就要去梳理、分析它们,发现哪些是较普通的优点、哪些是层次较高的优点,发现其中哪些是更“本质”的优点,哪些是比较难以“获得”的优点,或者在高级器材中哪些是它们共有的优点等等。经过这个浓缩升华、存菁去芜的过程,你将会形成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自己也会逐步成长起来的。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如果不去提升自己,其实也是很难完全领略玩音响的乐趣的。例如有人说过:“普通发烧友是听高低频,资深发烧友是听谐波”,这句话看似浅显,但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学习、总结,是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怎样的,也无法想象出“听谐波”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