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王白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张老版CD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1:15:59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都是所谓的“三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此,海菲兹的演奏也就格外令人瞩目。海菲兹自青年时代,即以超凡的技巧著称于世。像他那样具备完美无暇的演奏,在近百年之内确实是佼佼者。

  美国老牌唱片公司RCA于1955年录制的由明希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协奏的版本堪称经典之王。在本张专辑海菲兹展现出前所未见的深情,无论揉指、乐句的呼吸,还是气氛的营造上,他的演奏都显现出压倒性的说服力,极大的表现出了乐曲演奏式的幅度宽广与气势磅礴。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4-9-23 03:35 PM 编辑 ]

DSC_0342.jpg (65.81 KB, 下载次数: 130)

DSC_0342.jpg
212#
发表于 2014-9-23 14:3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白石 于 2014-9-22 09:14 PM 发表
海菲兹 - 贝多芬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海爷的铁杆粉丝必须顶一个,海菲兹是不可复制的,难以逾越的前辈大师,有人不喜欢他的演绎,认为他过于炫技、对音乐的理解不深刻。那是你还没体会到他的意境至深。听听他的布鲁赫小协、苏格拉幻想曲吧,至少目前我认为是无可匹敌的。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5:3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项 于 2014-9-23 02:32 PM 发表

作为海爷的铁杆粉丝必须顶一个,海菲兹是不可复制的,难以逾越的前辈大师,有人不喜欢他的演绎,认为他过于炫技、对音乐的理解不深刻。那是你还没体会到他的意境至深。听听他的布鲁赫小协、苏格拉幻想曲吧,至少 ...
至少在这张碟海菲兹的演绎相当大气。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5:45:52 | 只看该作者
亚莎·海菲兹(Jascha·Heifetz,  亚莎·海菲兹1901年2月2日-1987年12月10日),犹太血统的美籍俄国(立陶宛)小提琴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幼年时期跟父亲学小提琴,四岁进维也纳音乐学校,五岁即公开演奏,八岁在音乐学校毕业后进圣彼得堡音乐学校深造。9岁转入彼得堡音乐学院,成为奥尔的学生.1911年在彼得堡首次登台,并开始旅行演出.1912年10月与尼基什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轰动一时,1925年入美国籍.
二战以后,他先后在洛杉矶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69年起正式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小提琴教授.1972年举办告别音乐会,1987年去世.海菲茨的运弓,充满弹性和力度;他对弓子的压力很大,发出极宏亮的声音;与此对应的是左手有力揉弦带来的辉煌音色.他的演奏,表情深刻,强弱对比出神入化,速度相应都比较快.海菲茨的演奏曲目极广,1925-1948年,在他的艺术巅峰期,对各种类型的作曲家,他几乎都留有录音,其中最为出色者,还是民族乐派的作品,这类作品最能适合于他表现其激情的需要.海菲茨在音乐会上喜欢使用一把1742年的"瓜纳里",这把琴萨拉萨蒂生前用过,有极美的音色。

[ 本帖最后由 王白石 于 2014-9-23 03 PM 编辑 ]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5:49:24 | 只看该作者
海菲兹

88.jpg (15.96 KB, 下载次数: 119)

88.jpg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6:08:17 | 只看该作者
RCA      莱纳      罗西尼:序曲集

DSC_0343.jpg (51.9 KB, 下载次数: 137)

DSC_0343.jpg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6:15:17 | 只看该作者
以喜歌剧闻名的罗西尼于1792年2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佩罗萨,因为每四年才有一个闰年,所以等他过第十八个生日时,他已经七十二岁了。他说这样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在过生日的前一天,有一群朋友来告诉他,他们集了两万法郎,要为他立个纪念碑。他听了说:“浪费钱财!给我这笔钱,我自己站在那里好了!” 罗西尼是城镇小号手朱塞皮的独生子,母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唱演员。父亲因评论政局而入狱多年,焦阿基诺是由在博洛尼亚任喜歌剧女主角的母亲抚养大的。罗西尼幼时当过铁匠的学徒,也曾在教堂唱歌,在剧院演奏羽管键琴,1806年在凯瓦利埃·朱斯蒂的资助下进入博洛尼亚爱乐学校师从父斯坦利斯拉奥·马泰伊学习对位。在学习期间就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德美特里奥与波利比奥》,18岁毕业时写的独幕喜歌剧《结婚证书》在威尼斯首演,获得成功,之后的12个月内他又写了6部独幕歌剧。1812秋年他的《试金石》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1813年的正歌剧《坦克雷迪》和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于威尼斯的公演使他从此名扬海外。罗西尼在创作中所展示的旋律天赋、细腻的的戏剧冲突、令人忍俊不住的幽默、十足的韵律感都使他的歌剧强有力的感染了观众。1814年那不勒斯的两家歌剧院都聘请他任音乐指导,1815年罗西尼为那不勒斯圣卡洛剧院写的2幕歌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第一次把声乐装饰音全部写在了乐谱上,从而使大牌的歌剧演员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杜撰的加花音放到音乐中去,保证了歌剧的统一性不致受到破坏。由罗西尼所开创的意大利的歌剧时代,再经过多尼采蒂、贝利尼直至威尔第所形成的美声风格,使意大利至今仍为声乐艺术的圣殿,他们对声乐艺术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
  罗西尼的许多序曲为我们所熟知,他的喜剧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带点恶作剧的开怀大笑。莱纳气势做得很猛,不大讲究合奏音色的古典美,这是一个可以看作特点的缺点。本唱片里收录了“塞维利亚理发师”、“灰姑娘”、“鹊贼”等名曲。乐团的龙飞凤舞,指挥的光芒四射,真是后无来者。莱纳的演绎显见总谱被改动的地方非常多,但口味极高级,效果精彩。在《贼鹊》序曲中,他用一对边鼓分置乐队左右两边打,包你听得开心到弹起。这也是唱碟史上少有奇妙现场感的录音,动态之狂野,显示录音师(L.Layto)在调好平衡后再不理会大高潮时RCA灯胆录音机的过载削波失真。听过得瘾,连失真也觉得悦耳。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6:18:28 | 只看该作者

DSC_0344.jpg (59.91 KB, 下载次数: 136)

DSC_0344.jpg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6:22:57 | 只看该作者
莱纳(Fritz Reiner,1888年12月19日—1963年11月15日),匈牙利指挥家,早年就学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布达佩斯大学;1900年涉猎指挥,任布达佩斯民族歌剧院指挥;1922年辞职入美国籍,先后出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匹茨堡交响乐团、大都会歌剧院指挥,1953—1963年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在此期间,他创造出了宏大辉煌(尤以铜管的灿烂闻名)的“莱纳之声”;他指挥的唱片常以“爆棚”而著称.。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6:24:29 | 只看该作者
莱纳

99.gif (67.67 KB, 下载次数: 146)

99.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3 08:2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