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PMC TB2i的测试曲线,首先,整体上,测试曲线相比更完美一些的参考曲线来说,TB2i的表现是不如意的。整体上明显不如AE星辉的测试曲线更好看(注意看那条画的参考红线),而实际上,PMC的摆位要比AE星辉的苛刻的多,一点点挪动,都能看到变化。因此,为给TB2I找到理想的位置,取得比较好的测试曲线,要比AE星辉花更多的时间。(如果,还记得AE星辉几篇评测文章的话,AE星辉单元设计和箱体设计,就是为了更容易的摆位,那么,这里就得到了明显了验证)
下面这张图,最上面是近场测试曲线,下面2个测试曲线,分别是原来的摆位(就是AE星辉的摆位),和调整摆位后的测试曲线,可以看到调整前后,曲线明显的变化。
1)调整前的摆位,在50HZ的明显凹陷,和参考曲线类似,凹陷的更深一些;100hz以前的低频,在70-80hz有明显的提升,这说明侧墙反射还是起作用了,但不够好;相比AE星辉,在100hZ-3K5频段平坦表现,TB2i只能去报100hz-900HZ,而从1k以后,基本都超过-6DB这个最大允许误差值。 2)调整摆位后,50hz的凹陷,也“神奇”的消失了,而100hz以前的低频都得到增强,这个增强同样来源于硬体质地的砖墙反射,需要注意的是,80-100hz频段出现了小范围隆起,但这个隆起,并没有超过6DB,听感上会听到比AE星辉更多的量感,同时,低频弹性不如AE星辉迅速,但听感会感觉“宽松”些;调整摆位上,1K得到修正回复正常,同时1K-3K5
频段的信息得到进一步丰富,而3K5以后整体声压,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就是摆位调整后,得到的正面信息,如前面所说,在听感上,也得到更舒适,尤其是低频的响应会更加迅速,能听到更多低频的信息,不会感觉低频过软无力,同时,高频不再暗淡,表现高频段的金属乐器、弦乐,感觉更加透明、活跃,定位上更加清晰,细节上更加丰富,并且不会感觉刮耳朵。实际上,我的这套PMC 书架箱,最不怕的就是高频,即使是数码音源,高频也是很顺滑的,因为,我对高频很敏感,调整的最大问题和动力,就是把高频的毛刺弄掉,所以,JP两位过来,感觉中高频缺乏透明度,不够鲜活,一致认为过多吸音造成。而这个还没完成的玩具房,通过摆位的调整,两个摆位的区别正是在活声感和乐器泛音的表现上,现在JP过来,估计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
可以看到,即使经过细心的调整摆位,PMC TB2i的聆听位置的测试频响曲线相比AE星辉来说的确不够完美,并且因为更加苛刻的摆位,会造成更多不稳定的测试结果。因此,才有我前面说的,将AE星辉作为摆位调整的测试对象,会比PMC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2对音箱的测试曲线,相比参考曲线,都丢失了25k-31K5的信息(PMC摆位调整后,稍稍改善,找回来一些超高频信息),这说明22k以后的高频,对于入门书架箱来说,的确是个太过苛刻的要求了,而对于人耳来说,22k定为正常人的听力极限也是很有道理的。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4-3-3 05:07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