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说说——你是如何开始发烧的?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3-22 08:4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p 于 2013-3-21 04:21 PM 发表
2、接着在83年春节,我们一家在广州越秀南车站候车,候车室的喇叭正播着轻音乐,忽然传出一段由电子合成器做成的“叮铃铃”作响的高频片断,如银铃破金、似黄鹂娇鸣,当时我和弟弟仿佛听到天籁,不禁相对做出惊奇状. ...
我不是被音乐所震憾的,而是第一次用耳塞,被耳塞的立体声音响效果所震憾。
42#
发表于 2013-3-22 09:07:41 | 只看该作者
20年前,有一套组合音响;闲了没事翻看同事订阅的电子报,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组合音响的音箱,只要把里面的电解电容换成CBB的,就会脱胎换骨。拆箱发现只有一个电解电容,那年月估计大多数组合音响里的音箱都是如此,随邮购电容,按同等容量换上。开声,高音通透,连带中音也清晰无比,低音更是强劲有力。
原来玩音响这么奇妙,从此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43#
发表于 2013-3-22 09:27: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xp5369 于 2013-3-21 05:52 PM 发表
我喜欢电器和音响是从小学三年级学校有无线电兴趣小组开始,当时是1963年,我是学较图画组组长又是无线电小组,当时图画的很好,本来学校包送画院的,文革开始,上层建筑、文艺界却倒了,很可惜没有实现愿望,只是在 ...

   有点相似.80年代初,家里已有当时算高档的卡式收录机.对当时的港台歌曲,校园歌曲深爱不已.还有詹母狮.曼陀凡尼.??/(其中一个忘了)等三大轻音乐队等录音深深吸引,后一次去同学家里.他老爸也是当时的发烧友.被他家的自摸12寸大音箱毒倒.从此对HIFI系统..............
44#
发表于 2013-3-22 11:2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的帖子

还不知道呐,儿子还不到1岁,先熏陶着。小家伙好像喜欢节奏感强的,一放“自由飞翔”,就开始“手舞”,还不会“足蹈”。
45#
发表于 2013-3-22 11:33:1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烧,就是不烧女人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2:1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竹先生 于 2013-3-21 05:43 PM 发表
我开始是从收音机开始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sony一类的,上初中了听了我们当地的《校园随身听》栏目,慢慢痴迷了,一直到现在

差点忘了,当时学校里的一个音乐讲座对促进我的发烧热情也是帮助很大的。开始我主要是烧器材,主要关心器材的用料和线路,对什么纯A类、动圈唱头、直线循迹唱臂、平面振膜单元之类最感兴趣,而对音响如何展现音乐的魅力则不太关心。后来中文系的黄天骥教授开了一个古典音乐讲座,好像是每周三的晚上,我也去听了。当时去的原因最先是对那套演示用的“发烧”系统感兴趣,因为在八十年代能听到发烧进口器材的机会并不多。记得那套系统是全日制的,包括一对“山水”10寸落地箱、“山水”合并式功放、“先锋”卡座、“山水”黑胶唱盘。这套系统现在可以说不入流,回想起来音质也很一般,但在当时没有对比、物质匮缺的情况下,这套系统算是高级货了。每次讲座结束后,我都会过去观摩这套器材,虽然常常只有我一个人去。

黄教授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在过去少听古典音乐的年代里,在我脑海里只有贝多芬的《命运》、《英雄》、《合唱》交响乐这几首,以为它们就可以代表所有的古典音乐了。殊不知古典音乐的世界其实是远比我想象的要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得多。在黄教授的音乐讲座里,我开始只是关心音响方面的表现,例如低频够不够有力、高潮时能否爆起来等,但渐渐地我发现音乐的美感已经把我从这些音响元素中抽离出来,我更多地是被作品本身所吸引。到这时,即使是系统在高潮片段时出现削峰失真,我也已经不为意了,因为我知道在这一片断过去之后,美妙的旋律还会接踵而来......。

在一个学期的讲座里,我听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好音乐:瓦格纳的《飞翔的女武神》、格里格的《皮尔金特》、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科普兰的《阿帕拉契亚的春天》、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特别是头一次听了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那次,晚上久久不能入眠,实在没想到一首乐曲竟然可以用一种“不太常规”的手法写得如此优美!

从这时开始我学会将音响和音乐结合起来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4:0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xp5369 于 2013-3-21 05:52 PM 发表
我喜欢电器和音响是从小学三年级学校有无线电兴趣小组开始,当时是1963年,我是学较图画组组长又是无线电小组,当时图画的很好,本来学校包送画院的,文革开始,上层建筑、文艺界却倒了,很可惜没有实现愿望,只是在 ...

在七、八十年代,业余没什么好消遣,无线电爱好者还是很多的。但这些无线电爱好者当中怎样才会转化为音响发烧友?我想,从单纯的装机上升到对声音品鉴、追求是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lxp5369兄不妨多谈谈呀。
48#
发表于 2013-3-22 14:20:21 | 只看该作者
太复杂。。。遗传?移默化潜?。。。我伯父是琼剧音乐编导,有事没事就拉他弟弟(我爸 )玩音乐(吹笛子为主,其次为二胡,业余)。。。所以我。。。有关无关我也不知道了。。。
其实,我的`音响发烧'是`被打'出来的!呵呵,狠吧?jP版也知道一、二了。。。小儿时家里有台走私收录机,应是小日本的什么8088?那时怎懂听音乐?专玩录音!哈哈,把`老头'的琼剧、奚秀兰录音带几乎都给翻录了,留下我、弟弟及同伴`嬉笑怒骂'的声音罪证,挨打是免不了的。。。不给我玩是吧?偏在他上班时玩!那知也把自己玩进去了。。。玩归玩,听归听,1986年老爸另一台进口分离箱.录音机,叫什么RUEDA牌子的,播放`迈克.杰克逊',震撼,耳朵够爽!播放`蔡幸娟.中国娃娃回想曲',声音好媚、好诱人!一边看小说'射雕英雄传',乘他不注意再偷他根烟躲着抽抽,哈!是刺激点。。。也许,我的发烧是被打醒的,也许,是被美国仔亦或娟姐带入`歧途.'的,或许、或许。。。所以到现在,听感上既喜欢爆棚的音效又喜欢妩媚撩人的音效。。。呵呵,挺矛盾的。。。

[ 本帖最后由 狐e刀 于 2013-3-22 02:38 PM 编辑 ]
49#
发表于 2013-3-22 14:29:5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改烧色影了.在拼命存弹药上炮头对音响没要求了,能响就好

[ 本帖最后由 BT君子 于 2013-3-22 02:34 PM 编辑 ]

调整大小 重新曝光 DSC_0610.JPG (134.97 KB, 下载次数: 170)

调整大小 重新曝光 DSC_0610.JPG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4:4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8618527 于 2013-3-21 07:41 PM 发表
上大一时买随身听时,纠结CD和MP3,一口气买了个昂达VX606 128M,好像花了700块吧,并送了个森海MX300,哇塞,音质杠杠的,比班里的其他人的MP3音质好,慢慢的就开始发烧了。。。
那会是04年,MP3刚出来没多久,昂达 ...

新生代的发烧友,难得! 我们常常担心音响发烧后继无人。
现在很多音响商家慨叹生意难做,其实转换一下思路就不会这样想了。如今喜欢音乐、需要音乐的年轻人还是很多的,看看电脑音箱、耳机、MP 3的下载数量,看看《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的火爆,就知道这个市场是多么巨大。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年轻人都会成为发烧友,但其中肯定有可发展的潜在对象。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年轻人没机会接触到高品质的音乐重播效果,以为所有器材出来的音质无非就是像他们日常接触到的廉价音箱、耳机那样,从而失去了对高品质音乐重播效果的追求。所以,如何能将这些喜欢音乐但主要用耳机、电脑箱的年轻人争取过来,使他们有机会真正接触好的音质,从耳机发烧转化为器材发烧,是音响业界亟需考虑的一个问题,需要各方的努力,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市场契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6 02:41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