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美力MC 88X黑檀木钉正式进驻我的系统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4:14:59 | 只看该作者
既然MC 88X放在我的前级效果明显,我当即播放几张唱片试试它的表现如何。通常这时候我会先放一些非发烧碟来测试,道理很简单——如果普通碟出来的声改善明显的话,那么发烧碟的改善只会更大了。

这里先是播放了就为了的陈慧娴精选集——《永远是你的陈慧娴》。都是很熟悉的曲目,我就这样随意地一首一首播......。嗯,惊喜开始来了,尽管我对这张唱片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随着MC88X的到来,仍带来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感受。怎么说呢?简单地说,在这温暖迷人的气息之下,即使不听陈慧娴的歌声,光是听歌曲中各种伴奏乐器都已经舒服极了......。也许有朋友要问,流行音乐碟中的伴奏乐器,论质感、论定位,怎么能和古典音乐或爵士乐中的乐器相提并论呢?确实在现实生活中,试问发烧友当中谁又会觉得它们好听呢?谁又会关心它们真正的表现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发烧友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流行音乐碟的录音质量真的很一般,不要说里面的配角伴奏乐器,即使是主角——人声,音质也不过尔尔。

但对于一张录音认真的流行歌碟,例如当年的许美静《静听十三首》、王菲的《天空》,以及这张《永远是你的陈慧娴》,它们所带来的听觉愉悦感仍不可低估。具体到陈慧娴这张精选集,即使它的音质不如前两者,但其制作还是认真的,其监制就是欧丁玉和陈慧娴自己,欧丁玉当时正是陈慧娴的男朋友,也曾为张学友录制过许多好的歌曲,例如经典的《真情流露》专辑;唱片于1990年出版,正是陈慧娴如日中天之际,以AAD方式制作。所以说它的音质怎么会差呢?MC88X的到来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伴奏乐器丰富的谐波使那些原本感觉普通、没什么特点的伴奏乐器的声音马上增加了一种迷人的、栩栩如生的色彩,显得更圆润饱满、更有人情味,无论是口琴、吉他,还是钢琴、贝司,甚至是合成器的声音都很好听,所以我才说此刻光听伴奏乐器的声音似乎已经足够了......。

在其他方面,MC 88X所带来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可以轻易地听出第六首《去吧》是全碟中录音最好的一首,可以用第四首的《JOE LE TAXI》来调整声场的结像,还可以轻易听到第11首《痴情意外》开头处右侧数声轻微的海鸟叫声,这可是比蔡琴的《月光小夜曲》中的蛙鸣声更难听到的哦......。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领略过的细节。

后来,关于《痴情意外》中的鸟叫声还有一段趣事:我问一位同事在他的系统里是否也能听到这些鸟叫声,他说他听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把音量开得震天响、耳朵又贴着音箱才听得到的。

IMG_8037-3.jpg (53.72 KB, 下载次数: 156)

IMG_8037-3.jpg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1:29:21 | 只看该作者
接着我播了一下大家非常熟悉的《加州旅馆》。尽管这首歌我已经听过无数遍了,但MC 88X的加入仍给我带来新的收获:一是观众人数明显比我以前在各种场合下听到的要“多”,所以现场气氛会更热烈、更热闹,现场感更加强烈,而某些系统的表现则让我感到他们似乎相对冷清或提不起精神来;二是观众的鼓掌声更加响亮,更有肉感。这时我才觉得如果鼓掌声单薄、稀稀落落其实是不对的;三是手鼓声更加有力结实,鼓声中明显有“鼓眼”,每一下敲击都有“一捶到底”的畅快感!相比之下,鼓声缓慢拖沓,或者虽有低频量感,但失之混浊、膨胀,手鼓变成大鼓同样也是不对的,切不可误以为这是自己的系统低频够丰富,须记有量无质的低频称不上是好的低频!

IMG_8036-2.jpg (43.44 KB, 下载次数: 145)

IMG_8036-2.jpg
73#
发表于 2013-2-7 12:01:5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在H200+ATC11这样的组合上,版主认为是88还是100合适呢?放在攻防还是CD为宜?
74#
发表于 2013-2-7 12:19:42 | 只看该作者
JP的JBL大箱表现令人流口水啊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3:2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y89 于 2013-2-7 12:01 PM 发表
如果用在H200+ATC11这样的组合上,版主认为是88还是100合适呢?放在攻防还是CD为宜?

你用的是什么CD机?想获得怎样的效果?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4:14:06 | 只看该作者
李云迪的《红色钢琴》相信也是大家最近常听的唱片。有些朋友会觉得这张唱片的声音会偏单薄、明亮,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有这种现象,我建议大家加了MC 88X之后再听听第九首《浏阳河》。在我的系统中,感觉钢琴声带有明显的水润感,但又不会有“甜”的迹象出现,有的只是带着润泽感的细腻、透明、精致感,是一种高雅、静谧之美。对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李云迪的处理手法却是相当的清新脱俗,每一个音符都雕琢得很精细、严谨,起落干净、轻捷,音色华丽而不耀目,感情色彩并不轻易流露,和他的个人气质非常吻合。MC 88X的加入既使钢琴声更悦耳、亲切、柔和,但又对其瞬态和清晰度没有任何影响,从而让我可以强烈到李云迪那种行云流水却又行止有度、偏重理性严谨的演奏风格。

IMG_8039-4.jpg (42.89 KB, 下载次数: 141)

IMG_8039-4.jpg
77#
发表于 2013-2-7 21:1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p 于 2013-2-6 02:14 PM 发表
既然MC 88X放在我的前级效果明显,我当即播放几张唱片试试它的表现如何。通常这时候我会先放一些非发烧碟来测试,道理很简单——如果普通碟出来的声改善明显的话,那么发烧碟的改善只会更大了。

这里先是播放了就 ...

真情流露的感悟,让人心思思!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1:02:35 | 只看该作者
《Edgar Meyer》这张唱片也许大家都很陌生,包括我在内。对于Edgar Meyer这位艺人我没听说过,出品公司是SONY,也不是如DECCA、RCA般以音质取胜的唱片公司。当时选这张唱片,不能拆封看里面的介绍,也不能试听,只能靠感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选它主要是喜欢里面的乐器——封面上的吉他、大提琴都是我喜欢的乐器,它们偏于轻柔的演奏风格相信出来的音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就当碰碰运气买下了这张碟。买回来之后只是当轻音乐随便播播,当热机碟吧。
那天我上了MC 88X之后又把此碟当热机碟用,谁知放了几首歌怎么觉得不对劲——音场怎么这么大?乐器的质感怎么这么强烈?播放第五首《WHATEVER》时,虽然乐器不少,但背景异常通透纯净。那深沉的大提琴下潜实在太深了,低频量感呈现方式是一种富有扩张感的坚韧,一点都不软不蒙,真的没想到这张碟的大提琴声会这么美!随后出现的吉它声,既清晰又丰润,这两者不是有矛盾吗?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但这张唱片很好地兼顾了这两方面,录音真的很棒,我能听到轻如蝉翼但又饱含润泽的弹拨。乐手在演奏时指甲刮擦到琴弦那些细微的响声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吉他琴腔共鸣不会很多,但胜在有韧劲、有坚定感,与真实的琴声非常相似!
很感谢MC 88X让我发现了这张发烧天碟!
到这里,我连忙查查录音师的资料,原来负责该碟混音的TODD WHITELOCK虽不如DECCA的韦坚逊、RCA的莱顿、EMI的帕克或Doug Sax般有名,但也是格莱美的获奖者,功力自然也是不容置疑的。

IMG_8040-5.jpg (65.26 KB, 下载次数: 139)

IMG_8040-5.jpg
79#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1:05:27 | 只看该作者
百度了一下Edgar Meyer的资料,原来也大有来头:

基於演奏家與作曲家混合於一身的身份,Edgar Meyer 建構了一個與別不同的音樂世界。《紐約客》讚揚他說:「……對相對來說歷史性較輕的低音大提琴而言,他是最非凡的音樂大師」,Meyer把其那空前未有的技巧和音樂才能結合到他的作品中,這使他到達頂峰,並為他帶來極廣的觀眾群。他在音界的獨特性獲得肯定,並於2002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

作為一個古典低音大提琴獨奏家,Meyer剛發行了一張與聖保羅室內樂團合作的協奏曲唱片,當中有與約夏貝爾合奏波特西尼的大二重奏;與馬友友合奏他的低音大提琴、大提琴雙重奏;波特西尼的二號低音大提琴協奏曲;與及他的D大調低音大提琴協奏曲。在此之前,Meyer發行了演奏三首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唱片。2006年,他發行了以其姓名命名的獨奏唱片,當中所有樂曲全由他創作並演奏,他亦有在樂曲中融入其他樂器,如鋼琴、結他、曼陀林、多布羅、五弦琴、古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2007年,其錄製樂曲的廣闊範疇成績獲得認同,Song/BMG編製並發行了其精選樂曲集《Edgar Meyer精選》。他最新的錄製作品為與曼陀林家克里斯‧泰爾原創及錄製的CD及DVD,更於2008年秋季在Nonesuch售罄。

作為一個作曲家,Meyer塑造了一個非凡而獨特的音樂世界。在2006-2007年樂季,他為納斯維爾的修摩亨交響樂中心開幕首演了低音大提琴、五弦琴及塔布拉鼓的三重奏(與貝拉‧弗萊克和Zakir Hussain合寫及合奏)和與艾克斯合演低音大提琴及鋼琴合奏的樂曲。在2005-2006年樂季,他與洛杉磯室內樂團首演其修改後的二號低音大提琴協奏曲,並被委約為約夏貝爾於馬托雷爾藝術中心及紐約林肯中心演出創作一首由小提琴及鋼琴演奏的樂曲。1993年,Meyer與艾度‧迪華特及明尼蘇達樂團攜手首演其一號低音大提琴協奏曲。1995年,他與普魯士四重奏合作首演其為低音大提琴及弦樂四重奏編寫的五重奏樂曲,而這首樂曲隨後亦被灌錄到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的唱片。他剛聯同小澤征爾帶領的波士頓交響樂團與馬友友首演了他其中一首作品──Meyer低音大提琴及大提琴雙重協奏曲。於1999年10月,Meyer為小提琴家希拉莉‧哈恩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被哈恩及由休‧伍爾夫帶領的聖保羅室內樂團首演。

「合作」是Meyer作品的核心。他的演出與錄音計劃如與克里斯‧泰爾的二重奏;貝拉‧弗萊克 (Béla Fleck) 的二重奏;與約夏貝爾、森‧布殊、Mike Marshall的四重奏;與貝拉‧弗萊克、Mike Marshall的三重奏;與馬友友和馬可‧奧康納的三重奏,均獲廣泛好評。於1996年,與Appalachia Waltz合作推出的三重奏唱片更連續十六星期列於排行榜榜首。

Appalachia Waltz於美國作更廣的拓展,這三重奏樂曲特別於David Letterman Show演出,並於1997年在Inaugural Gala在電視亮相。Meyer與馬友友和馬可‧奧康納在Appalachian Journey第二次合作,並於2000年3月推出。這次,他們不但視美國為主要演出地點,更到達歐洲及亞洲的一些地方作演出。Appalachian Journey更獲該季度的格林美奬。此外,Meyer亦會與其獨奏音樂會的長期搭擋──鋼琴家Amy Dorfman合作演出古典樂曲或其創作的作品。

Meyer五歲便開始隨其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其後更師隨斯圖亞特‧桑基。1994年,他得到艾弗里費雪獎金,2000年他更成為唯一一位低音大提琴家獲得艾弗里費雪獎。現時,他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及美國費城的寇蒂斯音樂學院的低音大提琴客席教授。
80#
发表于 2013-2-8 11:21:13 | 只看该作者
线条感、凝聚力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8 07:3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