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sunwz50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ECCA“终极”系列及其它专辑介绍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40:32 | 只看该作者
  93、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

  名称: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
  大提琴:皮埃尔·富尼埃
  指挥:塞尔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巴黎拉莫鲁管弦乐乐团
  公司:DG
  编号:429 155-2

  简介
  富尼埃大提琴,塞尔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62年录音,企鹅评价三星
  这张唱片收录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由法国大提琴演奏大师皮埃尔·富尼埃演奏,柏林爱乐乐团、巴黎拉莫鲁管弦乐乐团协奏。
  大提琴演奏大师富尼埃有“大提琴上的济慈”,“音乐界的贵族”等美称,说明他的音乐中有一种高雅且不流俗的风格。
  富尼埃演绎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成熟心境,一种不愠不火的内涵深度,乐句的涌动流淌能让你意识到博大开阔的大地气象和崇山峻岭的绵延起伏。这是立意高远、人情味浓郁的好演奏,是一款公认的名版。
  匈牙利指挥家塞尔是20世纪指挥界里著名的暴君,富尼埃是一位法国的谦谦君子,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调和了他们的铁面无情和温文尔雅。
  在这种以思念祖国和亲人为基调的旋律里,塞尔变得色厉内荏,而富尼埃则深邃地理解了德沃夏克所要表述的那种感怀。
  第二乐章的单簧管展现了一个无比优美的主题之后,富尼埃的运弓和揉弦可以说是最出色的了,抑扬顿挫的效果彰显无遗。任何人听了这个乐章,都会感叹德沃夏克创造旋律的能耐,当然富尼埃的解说也是恰如其分了。
  德沃夏克对土地的感情在其胸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身在本乡本土时,他热衷于歌唱对乡土的爱恋,如他那些载歌载舞的斯拉夫舞曲。当其身处异乡时,袭据他心头的便是那份无法抹去的乡愁了,这便是他在美期间的最后力作——《大提琴协奏曲》的由来。
  这部作品的动人是:首乐章如火如荼的引子、渴望思乡的第二主题次乐章温情脉脉的低沉吟唱。如果把前二者看作是作者对波希米亚大地的热情讴歌,后者则显然体现着作者对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眷恋——这种眷恋之情的力量来自暗恋的妻妹瑟菲娜。包括从次乐章中听出一份对梦中情人故去的深深叹息,那就入戏了。
  在德沃夏克心目中,大提琴或许充当了一次大地的喉舌,因此,它的语言应尽可能地体现大地的某些本色:宽厚沉雄,蒸蒸日上又底蕴十足。

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jpg (29.87 KB, 下载次数: 172)

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jpg

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 封底.jpg (37.6 KB, 下载次数: 174)

德沃夏克、布鲁赫、布鲁克大提琴协奏曲 封底.jpg
202#
发表于 2012-5-21 17:49:24 | 只看该作者
兄台放慢点散“毒”的节奏吧 兄弟快扶不住了 ……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7:5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x007 于 2012-5-21 05:49 PM 发表
兄台放慢点散“毒”的节奏吧 兄弟快扶不住了 ……
本贴要介绍的内容已基本无“货”啦,否则就与以前介绍的专辑重复太多。007兄如需了解更多的专辑,可点击18页180楼中的链接。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2-5-21 05:55 PM 编辑 ]
204#
发表于 2012-5-21 18:06:25 | 只看该作者
就怕一下点开了“潘多拉魔盒” 。。。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7:16:56 | 只看该作者
  94、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名称: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演奏:意大利四重奏组
  公司:PHILIPS
  编号:464 699-2 PM
  Philips 50周年纪念版

  简介
  本专辑是意大利四重奏组的德彪西和拉威尔是最著名的版本,高贵典雅,隽永耐听。
  德彪西写作许多朦胧浪漫的印象派音乐,但为数并不多的室内乐却展现另一种风貌。这首德彪西唯一的弦乐四重奏《G小调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是复杂而非歌唱性的,第二乐章拨奏的铿锵和第三乐章的缠绵形成鲜明的对比。
  拉威尔的《F大调四重奏》写于一九O二年左右,当时他还在巴黎音乐学院念书。这部作品受德彪西影响甚深,尤其是印象派的气质和合奏音色的塑造。清澈、透明的声音是该曲最受欢迎之处。这首四重奏听起来感觉很流畅,这里面有着慵懒的惬意,旋律被和声妆扮得光影绰约、繁花似锦。

  曲目
  Claude Debussy 1862 - 1918
  01 - 04 String Quartet in G minor(G小调弦乐四重奏)
  Maurice Ravel 1875 - 1937
  05 - 08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F大调四重奏)

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jpg (25.42 KB, 下载次数: 170)

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jpg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7:32:47 | 只看该作者
  95、舒曼:克莱斯勒偶记、童年情景及幻想曲集

  名称:舒曼克 莱斯勒偶记、童年情景、幻想曲集
  演奏:布伦德尔
  公司:PHILIPS
  编号:434 732-2
  企鹅评介三星

  简介
  《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钢琴套曲舒曼作于1838年。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
  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舒曼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
  《克莱斯勒偶记》(Kreisleriana Op.16) 标题取自一位指挥家克莱斯勒(Johannes Kreisler)之名,他是霍夫曼音乐评论中的虚构人物,深受幻觉之苦。舒曼在这位指挥家身上看到自己。1838年4月他仅花了四天时间就完成这组八首幻想曲,题献给肖邦。
  这组作品是舒蔓所作最主观的钢琴音乐,开头部分掌握狂乱的热情,接下来是揉和焦虑、失望、怪诞及浪漫渴求的幻想曲,然后进入高昂的抒情、冥想的遗忘中。

  曲目
  01 - 08 克莱斯勒偶记
  09 - 21 童年情景
  22 - 29 幻想曲集

舒曼:童年情景、幻想曲集.jpg (27.1 KB, 下载次数: 177)

舒曼:童年情景、幻想曲集.jpg
207#
发表于 2012-5-22 18:00:07 | 只看该作者
傅尼埃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和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都是企鹅三星榜评的好版本。
208#
发表于 2012-5-23 00:40:22 | 只看该作者
断版好碟。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3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5-22 06:00 PM 发表
傅尼埃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和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都是企鹅三星榜评的好版本。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3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在路上 于 2012-5-23 12:40 AM 发表
断版好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4-17 04:1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