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27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仰-------二人转与芭蕾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5 12:2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家电视台要做关于二人转的节目,邀我参加,做嘉宾之一,我不太想去。好说歹说,我答应了,但是内容沟通以后,他们又觉得我的观点比较难处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家电视台关于东北“二人转”的节目提纲大致如下:1、“二人转”是通俗是低俗?2、“绿色二人转”会不会有生命力?3、民间曲艺“有快乐没文化”对不对?4、民间艺术该不该进大雅之堂?捎带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例如,“二人转”在南方能不能落地生根?小沈阳该不该被评为劳动模范?我们该如何重建世俗文化的生存环境?等等。
         在这里,把我对于“二人转”的看法简单说一下。我对电视台编导说,“二人转”是低俗还是通俗,这个问题是针对一个现象的两个矛盾视角。所谓“低俗”的说法,来自等级社会。在等级社会中,由于下层社会被主流社会看不起,因此,下层社会的文化现象都被称为“低俗”。现代社会,等级制度至少在表面上不存在了。由金钱划分的社会等级,是上不了台面的潜在等级,虽然还存在,但不敢公开张扬。因此,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口号下,“低俗”这个贬义词已经不用了,一般改用“通俗”。所以,问“二人转”是低俗还是通俗,这样体问题,本身就是混乱,实际上暴露了隐含的等级意识。因此,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没法回答的,因为问题提得就不对。
         至于“绿色二人转”会不会有生命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绿色二人转”。几年前我到沈阳去过,看过“二人转”的现场演出(不是赵本山的“刘老根”)。其中一个节目,几个侏儒扮演日本鬼子,到处抓“花姑娘”。扮演“花姑娘”的是身材高挑的女模特。侏儒“小鬼子”满口污言秽语,对高个“花姑娘”肆无忌惮地动手动脚,看得人很不舒服。但是,这反映了原生态“二人转”一个普遍的现象:原生态“二人转”大都是带黄色的。因此,所谓“绿色二人转”,就是去除黄色之后的“干净”二人转。
         “二人转”在它起源的时候,色情内容就已经公然存在。比较一下,相声是两个男人表演,主要靠机智和幽默,“二人转”一男一女表演,与性有关的内容拥有天生的土壤。早期“二人转”,男性表演者有时候就是为女性表演者拉皮条,这是一种变相的色情谋生手段。但是,剔除色情之后的“绿色二人转”会不会有生命力呢?我在电话里,给电视台的编导举了一个例子。
         芭蕾舞现在被称为“高雅艺术”,但是,早期芭蕾舞也是街头卖艺,而且,色情也是其主要元素。早期芭蕾舞叫做脚尖舞,主要展示女演员的脚部动作。如果仅仅这样理解早期脚尖舞,往往不能了解它的真相。欧洲中世纪时,妇女都穿很长的裙子。因此,脚尖舞名义上为了要表现脚部动作,表演者的裙子就要剪短。脚尖舞最早在欧洲街头演出的时候,大都是在一个高出的平台上演出,再加上被剪短的裙子,会有什么结果呢?欧洲直到18世纪后期,绝大多数女性都不穿内衣,当然也没有内裤。因此,女演员身着短裙,在街头表演脚尖舞,其实就是以“大露底”来招徕观众。直到18世纪后期,巴黎市政府才有一项法律规定:脚尖舞演员必须穿“束裤”。失去了色情吸引观众的手段,脚尖舞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生存下去,最终不得不变成现在的“高雅艺术”。
         套用芭蕾舞从“低俗色情”到“高雅艺术”的发展道路,“绿色二人转”会不会在未来也有同样的结果呢?芭蕾舞成为“高雅艺术”,除了本身舞蹈表演手段外,还附加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例如交响乐,舞台布景、灯光、化妆、故事编剧等等。这种方式也许能成为“绿色二人转”终成正果的借鉴。但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完全照搬芭蕾舞从丑小鸭变天鹅的方式,恐怕很难。因为,交响乐之类的附加手段在芭蕾舞成熟的过程中,本身也是在成熟过程中。如今,这些手段已经很固定了。“绿色二人转”要想结成正果,可能还需要寻找新的艺术形式,与之结合才有可能。
         至于电视台编导试图探讨“有快乐没文化”对不对,我反问了一下:好莱坞艺术大都是“有快乐没文化”,为何不去探讨?“有快乐没文化”就是好莱坞给全世界树立的赚钱榜样,要讨论这个问题,拿“二人转”说事,没有意义。“有快乐没文化”并不是民间曲艺的独有特征,而是好莱坞树立的艺术标准。如果我们要反对“有快乐没文化”,首先就应该反对好莱坞。如果我们不反对好莱坞,反而把好莱坞当成现代艺术的旗帜,讨论二人转“有快乐没文化”,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它就是要学好莱坞,谁能说它错了?我说它“不对”,是因为我认为好莱坞的方式是错的,是不值得学的。但是,中国有多少人愿意批评好莱坞?奥斯卡颁奖活动,几乎全中国的媒体都趋之若鹜。
         前面说到,现代社会虽然主张人人平等,已经没有了法律上的等级社会。但是,在金钱就是一切的原则下,以金钱划分的社会等级,事实上是存在的。然而,现代社会常表现出这样一个现象:有钱人虽然占据社会等级的上层,但是,他们未必有文化。因此,很多被有钱的“高等级”追捧的
所谓“高雅艺术”,其实也没什么品味。真正的艺术与现代社会的“高雅”,其实没有必然的关系。当人们批评“媚俗”时,我要说,“媚雅”同样不堪入目
         因此,对于“二人转”,我总的意见是,它既然能够存在,就有它在现代社会存在的理由。如果要批“二人转”,不批现代社会,就没有意义。如果一个社会变态,艺术往往也容易变态。如果要表扬“二人转”,我们现在看不到表扬它的充分理由。艺术虽然有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但是,在商品社会中,这种功能不仅在理论上遭到批判,而且在现实中,也很难有生存的土壤。电视台编导习惯于在节目中呈现“赞成”还是“反对”两个极端,但是,我对于“二人转”的观点,他们不知道该归入的哪一方,最终我说算了吧,我就别参加你们的节目了。世界上的事情,简单化地分成好坏两个对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西方思维。





[ 本帖最后由 ywz 于 2012-3-15 12:27 PM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3-15 13: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wz 于 2012-3-15 12:26 PM 发表
          一家电视台要做关于二人转的节目,邀我参加,做嘉宾之一,我不太想去。好说歹说,我答应了,但是内容沟通以后,他们又觉得我的观点比较难处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家电视台关于东北“二人转”的节目提纲大 ...

非常同意老杨所有的观点!我认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让其自由、自然发展,而不必动辄和文化、甚至政治(例如“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而非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十七年文艺黑线”等说法)牵扯在一起,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想搞什么“绿色二人转”了。由此我又想到了相声,郭德纲认为给大家带来快乐就达到目的了,但有人偏偏还要给相声加上教育功能,否则就是低俗......。
3#
发表于 2012-3-15 16:47:4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杨老师的大作,只有两个字;学习。至于二人转,应该有它的存在地域性吧,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二人转有民间存在的土壤,评说它对与不对,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吧。至于他应不应该登上“大雅之堂”,这不同于自然科学钉是钉、铁是铁那样严谨,社会科学的东西,圆的可以说成是方的。我估计;广东的粤剧到东北演出,假如不是硬性派票观看,那场景可想而知。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差异不小,地方戏曲或文化形式的优劣无从可谈。再次感谢杨老师在一个视角上让我学习了一回。
4#
发表于 2012-3-15 22:14: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相对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9 09:2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