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女钢琴家,父母为波兰人,11岁在萨尔茨堡公开演奏,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后进维也纳音乐学院、日内瓦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是玛格丽特·隆班上的学生.1952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二等奖,1954年参加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舒伯特钢琴比赛,均获一等奖.海布勒的演奏追求一种清新、清纯的效果,追求音色的微妙层次区分与音阶性经过句中颗粒型音色的效果.海布勒好像天生是为演奏莫扎特而出生的,她从小在莫扎特的氛围中长大,她演奏的莫扎特,无论是协奏曲、奏鸣曲还是小品,都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莫扎特.她所演奏的舒伯特全套奏鸣曲以及与格吕米奥三重奏团合作的《鳟鱼》,也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舒伯特
演奏生涯中很少顾及莫扎特的阿劳,也于晚年在Phlilps公司为我们留下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录音,5CD套装,数码立体声录音。阿劳晚年时的音乐风格一向以严谨保守、演奏起来四平八稳而称著。在这个录音中,阿劳的音色超级好,每个音都弹得那么澄清、剔透。音乐的气质也是平平淡淡,并不具有他在演奏贝多芬时所拥有的魄力与气势——事实上也不需要。阿劳晚年的很多演奏都是有意的放慢速度,以表达更为老练稳健的乐风。在某些作品中,比如布拉姆斯的间奏曲、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之类的,或许更能增加些许哲学意味的沉思,但是对于莫扎特,总觉得会缺少了一份灵动的感觉。
季雪金是个很奇特的钢琴家,除了李赫特外,笔者暂时还没有发现有哪位钢琴家像季雪金这样,有如此广泛的演奏曲目,可以同时在巴赫、贝多芬、肖邦、拉赫马尼诺夫甚至德彪西的领域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季雪金这位法国出生的德国血统钢琴家可以,他演奏曲目的广泛在当时堪称举世无双!这套的唱片录音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单声道录音,8张CD,除了奏鸣曲以外还囊括了莫扎特其它的钢琴独奏作品,这是季雪金晚年的伟大成就之一。而在这套唱片里面最为世人称道的,便是季雪金的“音色”。季雪金的钢琴音色是属于那种醇厚而敦实,充满穿透力但又不失亮丽的类型。尽管二战以后的季雪金在技巧上有所退化,和3、40年代的自己相比音色上也打了折扣,但是里面一些别人所没有的艺术气质却仍然保留在他身上,并没有失去,也是别人所学不来的,大师仍然是大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对于莫扎特,季雪金弹得十分平淡,里面很少有夸张的自由速度运用,力度上也缺乏戏剧性的对比,一切按足我们平时所谓的“古典风格”去演绎,这在他那个时代的钢琴家里是非常少见的。
希夫的音色十分轻盈,但听起来似乎总有一种没有“弹到底”的感觉。但莫扎特毕竟不是贝多芬,不需要那种吉列尔斯式的“狂暴”触键,相对于其他作曲家,莫扎特大部分作品更需要的是宫廷音乐中的幽雅气质。而希夫那空中楼阁般的音色正是这种音乐气质的最佳体现。然而,反对者的意见也十分显然,批评其音乐表达缺乏精神内涵的,特别是在那首著名的《c小调奏鸣曲》,希夫并未能深刻地体现出莫扎特的晚年心境。更有甚者甚至把他所弹的早期奏鸣曲讥为“春宫小调”(有那么严重?!)。当然,这套录音是龙是蛇众说纷纭,还是请爱乐者自我评价吧。需要说明的是,这是80年代Decca的早期3D录音,不可避免的会有着那个时代不成熟的数码录音的缺陷:音场过空,低频不足,但应该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
作为“学院派”的演奏,都会有这么一些共同的特点:节奏规矩、速度方正。内田光子亦然,但对于更欣赏音乐演绎中的“个性”的笔者来说,对他们的缺点也是认为显然而见的:节奏死板、音色变化不丰富、音乐缺乏个性。
最为另类的要算古尔德了。可能他演奏早期奏鸣曲的演奏争议会少一些,而中后期的却让很多喜欢莫扎特的人冒火。所谓怪人出怪招,他对这位作曲家的奏鸣曲最有特点的处理方法之一就是:不踩踏板或者很少踩踏板,这样就造成了干净、清晰的音乐线条,同时也发挥出了古尔德本身卓越的低声部演奏能力。古尔德善于捕捉音乐中的复调因素,即使在莫扎特一些比较缺乏复调思维的作品里(更多是早期的奏鸣曲),他也可以在左手仿佛凭空的扯出一条旋律来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1-11-9 10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