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kkma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可以安静听音乐的数字播放器—GOLD NOTE DS-1000评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4:31:39 | 只看该作者
  于是,我也将这张蓝光碟的CD版本RIP到DS-1000里播放。与新录音对比,我们会发现,在这张碟里,由于空间和环境的不同,以及DG采用了特殊现场的3层拾音麦布局(高中低音分别拾取),以营造临场感更强的4D”录音效果,同样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效果,琴的形体大了不少,带有空间“染色”的特点,同时声音也唯美不少,相比新录音,这张碟表现的是稍显夸张的乐器音色衬托下的浓郁情感和氛围,非常适合“会所古典”的主题。同时,也能看到3年前的穆特,在这个酒吧现场,表现的更加感性和脆弱,多了一份情不自禁,少了一份控制力和坚定。


    其中代表性的就是第11轨: Camille Saint-Saëns: Introduction etRondo capriccioso, Op. 28,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第16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后者与帕尔曼对比过,穆特更多表现的是忏悔、悲伤和细腻的情感世界,缺少了帕尔曼那种悲苦中的反思和融入其中、感同身受的刻骨铭心;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对比帕尔曼,会发觉穆特的力度小了不少,衔接和转换的速度变慢了,强力拉弦时,少了狂野、奔放和速度,多了一份悲伤和凄美、忧伤与热情的交织,从演奏时长和段落处理可以感觉到这些差异。再去听谢林、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的录音。。。会发现每一把琴、每一个演奏者的音色、风格都清晰可闻、可辩,谢林的中正自律、海爷的犀利大气、奥胖的铁汉柔情等等,一一不再赘述。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4 06:40 PM 编辑 ]

IMG_2333.png (898.57 KB, 下载次数: 244)

IMG_2333.png
22#
发表于 2018-12-4 15:08:1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好文
23#
发表于 2018-12-4 15:18:57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8:54:12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测评韩国的数播颇有感触数码音源技术的发展速度,并为此总结了三个好声音的特征:宁静、阳光、入境,发到隔壁论坛,引起不少共鸣。其实,背景的宁静,来源于空间声学处理、供电、避震、音源和软件的选择,阳光感则代表了音响器材发展的趋势,更低的失真率,更逼真的乐器质感,更准确的现场还原以及更丰富的大动态和微动态的表现,入境,则是空间环境、器材搭配以及声音素养和演绎的艺术水准、情感交织、互动共鸣化学反应后,带来的综合结果。那么,前三者,其实也就达到了一个目的:声音的“可辨识度”。

    背景的宁静,不是丢失信息,或刻意压缩信息,而是具备更丰富的信息表现,这是差异化的基础;健康的声底和阳光感,不是高音到顶,低频到底,而是全频段的丰满和均衡,不会为了突出某个频段或某个特定乐器的音色或某个题材的录音而妥协,体现真实的质感和特征,这是差异化的标尺,起码不能“失真”;入境,简单说就是能打动人,能引起共鸣,能有人机互动。否则再牛B的器材,没有人“赏识”也是白搭。


   而这部GOLD NOTE DS-1000,正具备了这三个特点和最可贵的可辨识度。生动和清晰,恰恰也是现场和音响的两个主要特征。现场肯定是生动的、丰富的,而好的音响器材也总是能清晰地重播出这些生动和丰富。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01:13 AM 编辑 ]

IMG_5650.jpg (207.45 KB, 下载次数: 229)

IMG_5650.jpg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0:25:22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去台湾MYHIEND继续看7年前的讨论帖“音响和现场”,从“XXX是个屁”开始,经过7年,这个话题已经更加的理性。同样的话题在国内也是经久不衰,尤其越来越多的发烧友也开始频繁进出现场音乐会。其实,对于现场和音响的争议来说,就类似于模拟LP和数字CD或数字音源之争,一个是不插电的真实物理声效,一个是插了电然后数字化的模拟声效,这样的对比有时只能不了了之,因为后来会发现原来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如同拿着一张相片非要嚷嚷着比本人更像本人一样白痴。


    现场的优势在于“耳听为实,眼看为真”:真实。但真实就真的好听吗?这个恐怕,不少人会心虚;
    音响的优势在于比现场听的更加:“清晰”。例如我们在安静的小听音室里津津乐道的小提琴揉弦、擦弦的细节、细微动态,在环境更庞大的音乐厅,人潮涌动的脑壳海洋里,恐怕大多数位置未必能听的到,或者听的清楚。但听的清晰,就一定好听吗?这个恐怕好多人又要会支支吾吾了。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12:28 AM 编辑 ]

IMG_2421.PNG (277.76 KB, 下载次数: 224)

IMG_2421.PNG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0:26:5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音乐厅礼仪需要听众更文明、更安静些?甚至需要屏息专注,因为需要听的更真切、听不真切了就需要看的更专注,以获得最佳的现场体验。在现场,除了去争取到一个好位置之外,其他的我们还真没有太多的需求;


    为什么在我们自己的听音室里,总是躁动不安?为什么我们总要去辛苦的摆位、调整,不厌其烦的去矫正结像、定位、层次,因为我们想听到更多的细节,想听到更丰富、更自然、更逼真的声音表现,想在自己的小盒子里还原在现场听到的美妙声音,以期获得将音乐厅搬回家的美好愿望。但结果,往往都是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为什么现场就是那么的简单,而在家里听个小曲儿,就要那么地麻烦,这折腾人的玩意,何苦来哉?


    比较悲剧的是:无数发烧友将线材、避震、器材、摆位来来回回折腾了个遍,甚至还求助于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神器”道具,将这一切做到极致之后,带着美好的期待等待“奇迹”降临,然后,摇摇头,又接着闷头从头开始,来而往复,不亦乐乎。我们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重点,我们忘记了:现场或录音室的录音,是在一个声学良好的空间,是在一个将近完美的底噪之下获得。既然渴望“重播现场”,那为什么不先将音乐厅或录音室声学设计和空间处理的种种考虑,“复制”到小盒子里呢?这也违背了你想“完美”地和“完整”地把音乐厅带回家的迫切愿望啊?如果,连霍洛维茨在开场前,都要反复移动钢琴在几近完美的舞台上寻找更好声音的位置?如果移动音箱2-3mm,你也坚信并都能听到声音的变化,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处理的你的空间,让你的器材的重播更完美一些呢?


    因此,是否完美?只是看你有多大的决心和信心而已。
    当完美只是一个又一个不得已的妥协之后,我们则需要有勇气承认它的不完美,放正心态,享受当下,而非钻入牛角尖,掉进:“非此即彼”的漩涡,而迷失了方向,徒增烦恼。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01:50 AM 编辑 ]

IMG_56271.jpg (243.6 KB, 下载次数: 216)

IMG_56271.jpg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0:29:5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吧,说到这里,已经接近真相了。那就是,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这个烦恼就会少了不少,甚至也就解脱了:录音师,永远是在现场最好的位置,他所录制的就是现场最好的声音。所以,在家听音响,其实已经占了大便宜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对于重播现场的种种,其实录音师比你考虑的更多,对声音的判断比你更专业,更准确,你为什么还非要和他们去矫针儿呢?


    不信,你不妨用手机录一段重播听听,是不是手机没办法将更完整的低频和高频录下来?是不是除了音乐的声音,你还录下了平时不注意的很多噪声,并且一丁点动静,在录音里都给“放大”了,让你录音的时候,不得不小心翼翼,屏气凝神?试过了,你还有勇气去挑战录音师吗?没错,你在你的重播器材中听到的录音,比你想象的还要完美的多!不完美的器材,不完美的空间,并不妨碍你获得最完美的录音。同样,不完美的录音,即使你有完美重播的条件,也不会变的更好听,这就是真相。


    所以啊,现场和音响之间其实也就隔了几张纸:车票、机票、门票和钞票!前者购买现场演出,后者购买录音技术,仅此而已。你有完全自主的权利去消费,没人会逼你。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01:31 AM 编辑 ]

DECCA TREE C.jpg (257.91 KB, 下载次数: 229)

DECCA TREE C.jpg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0:35:39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先提出了“唱片演奏家”这个概念,其实,这本来就是一种绝大的误导,导致了玩音响的哥们姐们信心无限膨胀,人定胜天,导致了音响界数十年来无数大神、玄学家的诞生。乐器的现场演奏者,他可以对一首曲目,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控制时长、控制节奏、控制力度,但不能保证每一场演出,弓弦揉擦在同一个位置,不能保证手指敲击键盘能保持同等的力度,持续时间精确到秒,精确到人耳无法辨别的精度,或者在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心境之下,让乐器发出完全相同如同“拷贝”一般,无一丁点错漏差别的声音。这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都给录音保留了下来。(这样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乐趣,而非流水线上的茫然,不是吗?浩如烟海的历史录音里,数不清的版本间,不正是那些多样性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无数个美好的夜晚或者彼此神交的想念吗?)


    那么,重播这些录音,你能去控制时长、节奏、力度吗?你能改变那些不可控的差异性吗?结果是:不能!不能的话,你还“演奏”个P啊,把这些个唱片“演奏”出花儿来,声音调的仙气十足音飘万里,也没法说服别人,或者说服自己。所以,所谓的“唱片演奏家”纯属扯淡和自娱自乐罢了。


    而实际上,菅野沖彦老先生的原意,我更希望是:还原唱片录音的本来面目,而非是画蛇添足的“篡改”。更非是这样啼笑皆非的曲解:唱片演奏家的核心观点就是你不用去理会CD唱片本身或音响器材本身的本来面目为何物,你要去做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对音响器材以及周边设施的使用与调整,最终把你心目中想象与追求的声音给完全展现出来。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01:39 AM 编辑 ]

changpianyanzou.jpg (126.09 KB, 下载次数: 204)

changpianyanzou.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0:38:27 | 只看该作者
    因此,音响只要重播好录音就OK了,就这么简单。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有安静的环境、更低的底噪、更少的干扰,还原真实、健康、准确的声音,然后通过理解作品、理解演奏家、理解音乐的积累之后,心境和履历的锤炼之后,与音乐交互共鸣,让听觉、触觉、心灵和灵魂都达到真正的享受和升华,最终获得大愉快、大自在。


    而制作重播器材表现出色的设计者,往往自己也会去听现场,甚至会去玩乐器,玩录音,因为他们知道,电声模拟、声音重播始终需要一个可靠和正确的参照,才不会迷失方向,失真的参数远不如正确的音色和特征更有说服力。做音响好的设计师也是真的喜欢音乐,并且为此而获得另一种大愉快、大自在。而绝不会是那些个只会闷头在实验室、车间里“闭门造车”的技术宅,或者心比天高的造梦者。我们不妨回顾下药版造访[size=21.3333px]Rosso Fiorentino音乐古堡的帖子: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51480&extra=&highlight=&page=3


    有什么比,将器材搬到同一个现场,进行甄别和比较,更符合“还原现场”的愿景呢?





    我已经对这个小型音乐厅的声学处理和造型迥异于传统声学构造的几个部件感兴趣了。注意头顶的弧形扩散,木条之间的距离是经过计算的,宽窄不一,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样,用木板条弯曲成型的扩散体,也构思独特。这样的声学部件,更符合现场的家居装修风格,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顶部悬挂式吸音,简单易于调整和安装,对于有一定层高的空间,是非常适合的,不少音乐厅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阿黛尔献唱的艾尔伯特皇家音乐厅,天花就布局了更大规模的悬挂式蘑菇头弧形扩散板。此外,周边的三角柱扩散,使用一定吸音材质,也兼顾了小空间的需求。周边的吸音和扩散面积布局,相位设计以及局部弧形的造型,相信也是经过多次调整和测试的结果。看得出,这个小型音乐厅兼录音现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和药版私聊,他告诉我,就是在这个音乐厅的[size=21.3333px]Rosso Fiorentino旗舰音箱演示,他听到了和以往听音经验相比,不同寻常的、超过想象的声音,更庞大,更逼真,器乐和音像更有实体感,还原了音乐厅同等的规模和体量。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10:01 PM 编辑 ]
3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1:02: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这段时间把玩GOLD NOTE DS-1000,对器材的特点、对厂家的设计理念愈加认同的话,那么看到药版的对GOLD NOTE 生产车间的介绍,了解了厂家设计、组装的场所和各个测试环节,又想到到[size=21.3333px]Rosso Fiorentino的那个惊艳的音乐古堡和一群快乐的音乐人,再看看类似的一群执着于音乐和音响的人。那么,对于GOLD NOTE 品牌和产品,就有了更多的期待。我们也会发现:大凡好的器材,除了素质之外,总能提供一种代表音乐内涵的特征,这种内涵又通过声音来展示或表现,因此,好的品牌,从低端到高端,总能保持声音特征的一致性或相类似的声底。最后,到了一定级别之后,重播音乐大多都是是没有问题的,差别只是在于各自的内涵和倾向罢了。这又是一种让烧友们很乐意看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下面还是回到正题,按照惯例:STEP BY STEP,让我们来真正来认识这部能让人安静听音乐的数字播放器GOLD NOTE DS-1000:

    1.外观、面板,简单操作—-----------简洁和拓展的深度融合


    2.菜单介绍,网络连接设置—---------秒连的速度和丰富的Audio online在线


    3.手机APP安装和操作--------------- 不止一个,想用就用


    4.连接NAS是最好的选择,NAS设置—---音乐库可以这么玩


    5.高格式音频带来的惊喜-------------历史录音一样可以这么美


    6.我收集的数字录音—---------------必备的数字美食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8-12-6 10:00 P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5 03:5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