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15658|回复: 1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指挥家简介(转载自林逸聪《音乐圣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21: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尼基什 Anur Nikisch 1855--1922
       匈牙利指挥家、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家。11岁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至1873年。1872年在拜罗伊特奠基仪式时是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 18741877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团小提琴演奏员,1877年被聘为莱比锡歌剧院合唱指挥,18821889年任该团首席,18931895年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院长,1895年起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尼基什被认为是彪罗、马勒之后20世纪的第一代指挥大师,他有良好的乐团控制能力,对于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布鲁克纳、瓦格纳的诠释,现在仍被奉为最早保存的录音资料的历史经典。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11-1 09:18 PM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16:02 | 只看该作者
2、.魏因加特纳   Felix Weingartner 1863———1942
        奥地利指挥家,1881—1883年在莱比锡大学学哲学,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指挥,1883年在魏玛师从李斯特。1887—1889年在汉堡歌剧院任指挥,1889—1891年在曼海姆,1897—1898年在柏林歌剧院任常任指挥,1907—1910年在维也纳歌剧院接任马勒,任常任指挥。1912—1913、 1912—1914年分别在波士顿与汉堡歌剧院任常任指挥,1908—1927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 1927—1935年任巴塞尔音乐学院院长。魏因加特纳被认为是阐释浪漫派音乐的权威,他作有对贝多芬全部交响曲诠释的专著,是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经典诠释者之一。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17:30 | 只看该作者
3、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
        意大利指挥家,父亲是一个穷裁缝,同时还是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中的合唱队员。托斯卡尼尼9岁入帕尔玛音乐学院学大提琴与钢琴,9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一个歌剧院乐队中任大提琴手,该乐团去南美巡回演出时,指挥因与乐团团员不和,提出辞职,托斯卡尼尼临时上台,成功地指挥了《阿伊达》,从而开始了指挥生涯。1898年31岁成为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02年因与观众发生冲突而辞职。1906—1908年又回剧院任常任指挥,1908年随加蒂•卡扎萨去纽约大都会剧院,首次在该剧院指挥《阿伊达》,1910年指挥了普契尼《西方女郎》的首演。1915年回意大利。1921—1929年再次担任斯卡拉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后由于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离开意大利。1929年赴美后,1926—1930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部分季节音乐会,1930—1936年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 1930和1931年在拜罗伊特、1934—1937年在萨尔茨堡指挥演出,1933年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拒绝去纳粹法西斯统治下的德、意、奥等国任指挥。1936年指挥庆祝巴勒斯坦交响乐团《今以色列爱乐乐团》成立的音乐会,1937— 1954年在纽约担任美国广播公司专为其组建的 NBC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5—1939年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52年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1946年回斯卡拉歌剧院,最后的告别演出是1954年在纽约。托斯卡尼尼是“20世纪客观现实主义指挥艺术”的开拓者,他忠实于原作,以卡拉扬的说法,“应该说,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忠实’,它不是机械地忠实,而是从严谨的指挥风格中进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驾驭一切,控制一切,他在指挥艺术中完成了一次革命。”托斯卡尼尼的指挥特点是严谨、精湛、精确、质朴与热情。在歌剧方面,他擅长指挥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的作品,而在交响曲方面,他是贝多芬、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大师的权威诠释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20:15 | 只看该作者
4、门盖尔贝格   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
    荷兰指挥家,就学于科隆音乐学院,师从F•维尔纳学指挥,1892年在卢塞恩任音乐指导。 1895年起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常任指挥,直至 1941年。门盖尔贝格被认为是与尼基什齐唐的 20世纪第一代指挥大师,他是马勒与理查•斯特劳斯音乐的热情推广者,理查,斯特劳斯把《英雄的生涯》题献给他,马勒把第五、第八交响曲题献给他。他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被认为是录音史上留下的最早的经典。门盖尔贝格1921—1929年任纽约爱乐乐团客座,1933年起任乌德勒支大学音乐教授。由于二战中率团到德国演出,与纳粹态度嗳昧,战后被指控与侵略荷兰的纳粹分子合作,被荷兰政府禁止“以任何方式在公开场合上从事他的职业”,最后死于流亡途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5、库塞维茨基  Sergey Koussevitzky 1874--1951
        俄罗斯指挥家,早年曾就学于莫斯科音乐爱好者协会主办的音乐戏剧学校,主修低音提琴,毕业后成为优秀的低音提琴演奏家,1900年回母校任低音提琴教授。其指挥生涯始于20世纪初, 1907年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08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1909年在莫斯科创建了一支高质量的交响乐团,另有一半精力用于指挥圣彼得堡交响乐团、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大剧院,成为当时俄国最为活跃的指挥家。1920年指挥完为纪念斯克里亚宾逝世5周年的5场音乐会后,离开俄国移居巴黎,主办“库塞维茨基音乐会”,专门介绍俄罗斯音乐作品。之后到美国定居,入美国籍,1924年起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直到1949年卸任。库塞维茨基的指挥风格比较强调感性,追求宏大的气势、强大的生命力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之间的糅合。他涉猎的作品范围,包括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当然,对俄罗斯作品有更独到的理解。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23:55 | 只看该作者
6、蒙特  Pierre Monteux 1875———1964
        法国指挥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1896年毕业后,在巴黎喜歌剧院和科隆管弦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30岁首次在巴黎喜歌剧院登台指挥,1912年成为贾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成为20世纪早期著名的舞剧音乐指挥家。1913年任巴黎歌剧院指挥,1917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1919年起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5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共领导这个乐团17年。1929年他创建了巴黎管弦乐团,兼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与音乐指导至1938年,1961—1964年,他担任丁最后4年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蒙特追求音乐的自然表达,能将声音的力度与音色变化控制得非常巧妙,能在华丽的效果后保持内蕴与深度,他对法国作曲家的作品有一种得天独厚的理解,而对贝多芬、西贝柳斯、甚至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也有独特而令人信服的演绎。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25:33 | 只看该作者
7、布鲁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 1875———1962
    德国指挥家,早年在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中学钢琴与指挥,听过冯·彪罗指挥的音乐会后,决心成为指挥家。18岁时正式开始指挥生涯,后认识马勒,自18941907年担任马勒的助手和副指挥,使他后来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马勒诠释者。 1901年起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副指挥,1922年起成为慕尼黑歌剧院常任指挥,之后又相继任柏林市歌剧院、莱比锚格万特豪斯乐团的常任指挥。法西斯上台后,作为犹太血统的他不得不离开德国,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常任指挥。随着奥地利被占领,又不得不向其它国家流亡,先于1938年移居法国,第二年又到美国,很快入美国籍。到美国后先后担任NBC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常任指挥,还往来于美国与英国之间,指挥伦敦爱乐乐团与科文特花园剧院管弦乐团。步入晚年,也就是逝世前4年,移居到加利福尼亚,在那里召集优秀音乐家,成立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瓦尔特是一位以细腻见长的浪漫主义指挥家,追求自然、亲切、朴素流畅与温柔的表达,又极其细腻与精致,他指挥的莫扎特作品、贝多芬的第四、第六交响曲、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几乎无人能及那种高雅而又自然的境界,而他又是细腻地诠释马勒的权威。

[ 本帖最后由 wlx 于 2010-11-1 09:29 PM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26:51 | 只看该作者
8、赛拉芬   Tullio Serafin 1878--1968
        意大利指挥家,就学于米兰音乐学院,毕业后在斯卡拉歌剧院乐队任小提琴演奏员。1900年开始指挥生涯,担任费拉拉歌剧院指挥,之后又先后任托利奥歌剧院、罗马雷阿列歌剧院指挥,开始引人注目。1902年成为托斯卡尼尼的助手,1907年指挥了科文特花园剧院乐团,1909年因托斯卡尼尼成为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而成为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的首席。1924年起担任大都会歌剧院指挥,1935年回意大利,任罗马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二次大战后则更广泛地与各大歌剧院合作,1962年以岁高龄还担任罗马歌剧院艺术顾问。赛拉芬是意大利歌剧的杰出继承者,是托斯卡尼尼之后最为重要的意大利歌剧诠释者,对于歌剧戏剧性的揭示有杰出能力,能出色地挖掘歌唱家的声乐技巧。赛拉芬的名字与卡拉斯联系在一起,他指挥的歌剧唱片中最为出色的是威尔第的《阿伊达》、《茶花女》,普契尼的《绣花女》、《图兰多》、《曼侬•列斯科》,贝里尼的《诺尔玛》,多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露契亚》和凯鲁比尼的《美狄亚》等。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31:38 | 只看该作者
9、比彻姆  Thomas Beecham 1879—1961
        英国指挥家,早年就学于罗尔萨学校和牛津大学,从小便自学音乐。1898年19岁首次登台指挥哈莱乐团,获得成功。1909年30岁创建“比彻姆交响乐团”,1920年指挥了一系列歌剧的演出,奠定了他在英国指挥界的地位。1929年,他在伦敦创办“迪利亚斯音乐节”,1932年创建了伦敦爱乐乐团,亲自担任这个乐团首席7年。1946年又创建了皇家爱乐乐团,担任了15年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因此而被称为“英国交响乐团之父”。比彻姆是一位即兴性极强的指挥家,他强调表情与音乐的感染力,他被称为“海顿交响曲的指挥专家”。实际他对标题性作品的解读常常胜于无标题作品。除对埃尔加、戴留斯等英国作曲家的诠释是权威之外,对比才、西贝柳斯、理查,斯特劳斯的解读也极具特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33:32 | 只看该作者
10、斯托科夫斯基   Leopold Stokowski 1882———1977
        波兰裔美籍指挥家,出生于伦敦,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与皇家音乐学院,1900年从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在伦敦一个教堂任管风琴师。1905年到美国定居,先在纽约一个教堂里任管风琴师,1909年任辛辛那提乐团指挥,1912年起任费城管弦乐团常任指挥。1941—1944年任美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45年创建了纽约市立交响乐团,1946—1950年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1955—1961年任休斯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斯托科夫斯基创立了管弦乐队在舞台上的布局与乐器配置法,他注重音响效果,努力扶植与推进现代音乐,是一个经常追求创新的指挥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12 08:36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