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大围工程需要大量的花岗岩石料。听说清远师傅退了承建大围合约后,心下不服,扬言要在大围附近垫资建一座斗气围,精明的达道为了息事宁人,便把建造大围的石料项目包给清远师傅负责供给,有些特殊的石料还须从清远水运上来。这样,清远刘师傅也就心满意足了。后来斗气围虽由他徒弟负责建成,但规模与质量跟原计划却相差远了。
中心围楼自道光癸巳(1833)年春动工,至道光丙申(1836)年冬月落成,仅用了四年不到的时间。围楼大门门楣上崁有一块奠基石,刻有乾荣当年亲自撰写的文字:“余年来迫于小警,时有戒心。缓度地拓基,新建围居一所,以图栖止,以避群嚣。经始于道光癸巳春,四阅寒暑,至丙申始落成。颜诸楣曰‘奠基’。庶几乎!奠厥攸居,无惊户牖。基业自此不替也。为予后者尚其仰体缔造之艰,永承堂构之绪,兢兢业业,光大门闾。是则余之厚望云尔。靖亭(印佐安)题。”
围楼业已建成,便筹划建造两侧围屋。因石下河水自西向东流,所以位于围楼西侧(也即右侧)的称之为上新围屋,位于东侧(也即左侧)的即称之为下新围屋。建造东西侧两围屋时,因划地、平基诸方面的困难因素,致使围屋两期工程的时间拖得好长,全部工程直至咸丰庚申(1860)年方始告竣,筑造整座大围先后共花了二十八年的时间。因为茅山赵道长的参与,所以整座大围从设计到施工均崁进了道教文化的吉祥数字“七“之玄机,譬如面向七重山、七百七十七间房、四七二十八个天井,更有上新围转角一处,居然在七步之内要通过七道门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