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人入胜的五大钢琴协奏曲---入门必备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05:27:04 | 只看该作者

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全集----NAXOS


这个版本的录音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清新的,没有DG那么厚重。作为全集收藏的话,性价比很好,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协奏曲的录音很少。

NAXOS好像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比较偏爱,钢协全集都录了两次。演奏者是不同的!


又是一个俄罗斯钢琴家的演绎。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1 05:35 AM 编辑 ]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06:01:06 | 只看该作者

非全集的柴钢协唱片

李赫特演奏的柴一,另外收录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五首前奏曲

基辛与卡拉扬合作的柴一

鲁宾斯坦老版的柴一


历史录音,吉列尔斯演奏的柴一,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柴小协,祖斌梅塔指挥
柴一钢协,柴小协,吉列尔斯,祖克曼

阿巴多与阿格里奇合作的柴一和胡桃夹子组曲精选

经典唱片,录音超绝。阿格里奇柴一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协

这个很少见,格雷里奇,阿巴多指挥柴一钢协

天使版的第一第三钢协

老录音,霍洛维茨,图画展览会,柴一。虽然是历史录音,仍然可以感受到霍洛维茨的力度。

泰拉克公司出品的柴一,圣桑第二钢协。圣桑的钢协也是很不错的,尤其以第二著名。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2 03:46 AM 编辑 ]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03:52:04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

不得不提的一张唱片,以前全是单张出版,后来有了这个小双张。阿什肯纳齐演奏,普列文指挥

阿什肯纳齐的1997年出版的这套拉氏钢琴全集,被认为是所有版本中最出色的,英国权威《企鹅唱片指南》将这套唱片评为最高的“三星带花”名片。阿什肯纳齐的演奏极富诗意,音色明亮华丽,并且自然是充满了俄罗斯的气息。普烈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也被焕发出亮丽的色泽,既富气势又不喧宾夺主,与阿什肯纳齐的钢琴互为衬托。特别是第二钢琴曲,听了几乎会让人落泪。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1873-1943),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之一。出生于富贵家庭,曾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二十岁就一举成名。在音乐史上,像他这样顺利的音乐家是少见的。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政治上并不是守旧派,同当时的很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一样,他对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现实是不满的。1905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其影响深远。此后一直到1918年“二月革命”,这一时期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力最为旺盛的阶段。他的创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状阔的音乐风格。先后作有《钢琴协奏曲》四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后从事指挥,介绍了不少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1918年移居美国后,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著有四部钢琴协奏曲。其中当属《第二钢琴协奏曲》最为动听和著名,乐曲开头象“钟声”般的主题,恐怕是古典音乐中最令人难忘的声音了。《第一钢琴协奏曲》与《第四钢琴协奏曲》熟悉的人很少,而《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超过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期在国外的一些创作,和柴科夫斯基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这两首钢琴协奏曲也可以称作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
《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时代的作品,那时的他一心想着写出可以继承柴科夫斯基精神的俄国作品,但是这首曲子的完成定稿却在他的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后,同时也是他告别俄国前最后完成的作品。
《c 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钢琴化的效果,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竞相演唱,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广为流传。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就已经颇有声望了。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C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实际完成于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也是整部作品中最有戏剧性的一章。乐章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主奏钢琴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之后,钢琴以其沸腾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且气息宽广的C小调第一主题,旋律的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受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奋激的热潮。不多久,音乐的色彩逐渐转趋明朗,节奏重音也减弱了,随后在中提琴的引导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个主题开始时单独由钢琴奏出,接着乐队才用轻描淡写的乐句随伴着它。和前一主题一样,第二主题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俄罗斯的平原之辽阔,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这一抒情形象在这个乐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甚至统御着整个乐章,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这一乐章在听者的想象中展示出一幅俄罗斯大自然的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提示出人的感情世界。乐章一开始时出现一些悠缓、流畅的和弦,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奏出,这些和弦同随后的钢琴的一些从容不迫的音型,奠定了这一乐章凝重的气氛。乐章的基本主题就在这一背景上由长笛奏出,音响柔和,气息宽广,融合着幻想、希望和生活的欢乐。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而来的,带有深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逐渐地音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明朗的幻想被热切、欢乐的激情所代替,在乐章中段,乐队只出现一些基本主题的回声,独奏钢琴的一些活跃的音型跃居第一位,像是一首轻快诙谐的钢琴练习曲,然后就以光辉有力的华彩乐段作为结束。在乐章的最后一段,基本主题的再现有所压缩,它又唤回了听者对那深思的回忆,这种情绪即使在乐章的简短结尾中仍然没有消失。
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当弦乐的长引子告一段落之后,钢琴雄纠纠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充满着热力、生机和欢乐,它以其简洁有力的音调、丰富的节奏、不可遏制的进行和钢琴明亮清脆的音响而征服听众--这一主题的轮廓是在引子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完整的形貌最初在钢琴上呈现,没有乐队的撑持。接着,由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旋律的进行柔和、流畅,富有宽广如歌的抒情特点,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d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是为访美之行而作的,亦不象大名鼎鼎“拉2”般的流行,要不是因为电影《闪亮的风采》红极一时,恐怕很多人会与之失之交臂的。其实第三钢琴曲优美程度一点都不欠奉。首乐章一上来就是钢琴美丽的歌唱,旋律线很长,在一个极狭窄的音域里蜿蜒,带着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忧郁,琴音却异常明快、轻盈和超然,使那歌唱性的宽广气息不因这层忧郁而滞涩,听起来楚楚动人。稍懂钢琴的人都知道,这首作品的难度之高令人抓狂。由于写得精炼细腻,钢琴家必须在完成高难度技巧的同时,还要做出极细致甜美的表情。对任何一位训练有素的演奏者而言,能弹到不漏音、不错音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精准和营造音色可就是难上另难了。
《第四号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流亡国外时所作,献给同样流亡欧洲的俄罗斯著名钢琴家尼古拉·梅纳特。
演奏家与乐队介绍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1937年7月6日出生于前苏联的高尔基城,父亲是位演奏流行音乐的艺人,专门在电视台为综艺节目伴奏。阿什肯纳齐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次年定居冰岛,现住英国。1989年他被聘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后改名为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也是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和他们演奏以萧斯塔科维奇和柴科夫斯基为主的俄国音乐;他也是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也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这是他当初完成拉赫玛尼诺夫交响曲全集的乐团;他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西贝柳斯和贝多芬的交响曲则是和英国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完成的。阿什肯纳齐的演奏风格以诗意的情调和细腻的技巧为特点,在自己的风格里融入了很多伦敦派所特有的意识美。人们从他所弹奏的技巧绝伦的钢琴练习曲中可以发现他那惊人的技艺和高深的造诣之价值所在,他可称为能完满再现李斯特那绝顶技巧的权威。他演奏的曲目范围很广,弹奏前苏联作曲家谢尔盖 ·普罗柯菲耶夫(Sergei Prokofier,1891-1953)的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不同凡响;演奏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1871-1915)的作品,可与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霍洛维兹(1904-1989)媲美。录制唱片之多在同代钢琴家中也是少见的。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2 04:06 AM 编辑 ]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04:10:37 | 只看该作者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上面这张唱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收录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这张唱片就收录了全部钢协和狂想曲。因此是3CD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RACHMANINOV: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首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狂想曲,OP.43.
    狂想曲是这样一种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颂狂傲不羁的英雄气概,用饱满的热情表现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从古典时期继承来的形式,它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激情锻造出的曲式,音乐内容一气贯通的单乐章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主题选自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A小调),共24段变奏。序奏为活泼的快板,24段分别为:1.乐队单纯的节奏,小提琴表现主题。2.速度相同,在圆号,长号伴奏下,钢琴表现主题。3.速度相同,小提琴、长笛交互奏16分音符音型主题片段,钢琴奏对位。4.活泼地,钢琴表现主题,木管与弦乐表现片断。5.如前速,钢琴强有力变奏,弦乐、木管以断奏伴奏。6.速度相同,钢琴以华丽技巧奏主题变奏,英国管优美地奏两次主题片段。7.不太快的中板,钢琴奏《未日经》旋律,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表现主题。8.原速度,钢琴断奏主题。9.原速度,乐队以三连音符伴奏,钢琴穿梭于伴奏之间。10.稍有力地,钢琴再出现《末日经》旋律,乐队奏主题片断,彼此呼应。11.中板,钢琴以华彩表现主题,竖琴滑奏有显著效果。12.小步舞曲速度,以木管表现为主。13.快板,主题在乐队,钢琴奏和弦。14.原速度,先乐队后钢琴,以强有力表现进行曲型变奏。15.更活泼地谐谑地,钢琴活泼的变奏加入弦乐与木管。16.小快板,双簧管奏优美旋律,钢琴奏主题片断。17.在乐队背景上,钢琴作自由变奏。 18.如歌似的行板,钢琴加入弦乐与木管。19.原速度,在弦乐断奏上,钢琴奏三连音符。20.稍微活泼一点,在小提琴细致音型上,钢琴奏主题变奏。21.稍活泼一点,钢琴以断奏奏三连音符。22.稍活泼一点,进行曲风格始,弦乐出现主题片断,钢琴奏和弦,变为三连音符音群。弦乐再出现主题片断,钢琴装饰。23.原速,钢琴奏主题片断,乐队承接后,钢琴奏华彩。24.原速,钢琴奏三连音符,木管出现主题,钢琴接替。最后是终结部,更活泼地,华丽地到达顶点后,乐队奏《末日经》,钢琴奏主题片断而结束。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2 04:22 AM 编辑 ]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04:33:41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怀尔德

这张全集以前是CHESKY公司的经典唱片,后来被CHANDOS买断后,出了这么一个双张的合集
对于怀尔德的拉2和主题狂想曲,我个人非常佩服的。整张唱片的录音非常平衡,钢琴声有如排山倒海一般,异常壮观


厄尔·怀尔德1915年出生于美国匹兹堡,住在俄亥俄州。怀尔德六岁进入匹兹堡音乐学校跟随沃克学习钢琴,后来分别向詹森、佩特里与多古劳学习,音乐风格深受霍夫曼、列文涅与拉赫曼尼诺夫的影响。1936年以前,怀尔德都在匹兹堡交响乐团担任键盘乐手,后来转到NBC交响乐团。

个人简介
  托斯卡尼尼于1942年11月1日举办个人第一场全美国作品音乐会时,他要求乐团键盘手怀尔德演出盖希文《蓝色狂想曲》。怀尔德因为这场音乐会声名大噪并被视为盖希文专家,但是这对他来说并不公平。后来怀尔德进入美国广播公司工作二十二年,而他也在这些年里建立成功的个人独奏事业,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创下连续到白宫为六任美国总统演出的记录,1986年得到匈牙利李斯特奖章,1983年起成为卡内基麦伦大学驻校艺术家。
生平经历
  很多十九、二十世纪著名钢琴家都喜欢把声乐、小提琴、大键琴、管风琴、弦乐四重奏或管弦乐曲改编成钢琴曲,歌剧场景与选粹也是改编曲的一大来源。一些改编者在改编的  厄尔·怀尔德作品
同时会尽量尊重原作,不过,我们也发现很多改编者会大胆的向原作挑战。他们改编的理由都是来自对钢琴的热爱,以及渴望探索钢琴所能表现的各种效果。长久以来,怀尔德的盖希文、柴可夫斯基与拉赫曼尼诺夫作品改编曲就一直吸引爱乐者的目光。虽然怀尔德以改编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闻名,但是他也录制过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如:亨德密特、梅诺第、亨策与梅特纳等。    不用说,少有钢琴家胆敢在音乐会中全部排上改编曲。除了曲目搜集不易,如何兼顾与克服各个改编者的不同风格与技巧也是一大难题。不过1981年11月1日,怀尔德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历史上第一场全部改编曲的独奏会,怀尔德从在匹兹堡的学生时期就对这些正统钢琴曲目以外迷人有趣的「分枝」大感兴越,当时他的老师是詹森。詹森是卡伦纽、夏尔温卡与达贝特的学生,个人拥有大量手抄谱。「他常常让我看这些谱,如果我感兴趣,他会让我把谱带出去,」怀尔德在1989年接受拉宾诺维兹访问时表示:「当我自己开始改编管弦乐的时候,这些改编曲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我也把它们当成技巧练习曲,因为这些曲子都不很简单。我喜欢经常演奏改编曲,它们总会出现我必须克服的技巧问题,其它曲子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形。当我六十五岁的时候,我决定全面朝这个方向发展,所以在卡内基音乐厅办了一场改编曲独奏会。当晚的听众包括不少知名音乐家--比平常还多,所以我很高兴能举办这样的音乐会。」但是怀尔德也知道有不少严肃的听众与乐评人对于这种看法大感愤怒。「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我已经为这个问题和不少乐评人做过激烈的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个糟透了的错误,也有人认为它不能列入正统曲目里。通常做这些事以前,我都会打电话给朋友,告诉他们我未来可能会读到什么样的可怕文章(来反对我)。如果这些文章真的出现,反正事前我自己都已经说过一遍,它们对我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从这个角度出发,怀尔德与乐评人荀白克谈话时也提到:「我喜欢演奏改编曲,因为它让钢琴家有更多Z由空间,我也可以自己创作改编曲。它不像贝多芬奏鸣曲般已经有无法改变的固定概念,演奏改编曲的乐趣就在乐曲本身。」怀尔德形容改编曲是「好玩、有趣、多彩多姿,有丰富与各种不同的声音。现在,我想这样的曲目安排已经能在标准曲目之外也受到喜爱。」怀尔德在1981年个人第一场音乐会排上一些已经被染上浪漫色彩的十八世纪作品,第一首是由李斯特的学生斯甘巴第改编自葛路克作品的《奥菲欧的歌调》。许多钢琴家,如:拉赫曼尼诺夫、列维茨基、诺瓦埃斯也录过这首如歌般的曲子,并经常在安可曲中演奏。「键盘佛佗」戈多夫斯基出版过十六首巴洛克时期大键琴改编曲,曲集标题是「文艺复兴」。在拉摩三首作品里,戈多夫斯基更进一步的加上对位与和声,创造出一首适合钢琴弹奏的珍品而且几乎和原曲间已经没有任何关联。巴哈为管风琴所写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已经有太多钢琴改编版本,其中最普遍的是李斯特的学生陶西格与在梭尼改编版。同样是使用现代钢琴,两种版本以不同方法来表现管风琴的声音,而怀尔德认为陶西格版是「最优秀」的。
艺术生涯
  至于浪漫时期,怀尔德选择的曲目是莫什科夫斯基版的华格纳《爱之死》(选自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德》),不是一般人所熟即的李斯特改编版。有趣的是,莫什科夫斯基的乐谱出版时,上面还题有献给李斯特的字样。怀尔德在音乐会上半场还演奏三首拉赫曼尼诺夫极其优秀的孟德尔颂、林姆斯基一高沙可夫管弦乐改编曲,以及改编自克莱斯勒小提琴曲的作品。这三首曲子部是拉赫曼尼诺夫为自己而改编(通常当做安可曲)。从这些乐曲中可窥见拉赫曼尼诺夫个人化的作曲技法,特别是他改编自朋友、同事与伙伴克莱斯勒作品所流露出的乡愁情怀。   独奏会曲目还包括一首李斯特昔日对手塔尔贝格的作品。塔尔贝格不是根据歌剧里的某一曲调来改编(就像莫什科夫斯基的华格纳《伊索德的爱之死》),而是从罗西尼歌剧里  厄尔·怀尔德作品
挑出三段主题,经过修改装饰后成为这首巧妙的歌剧《塞米拉蜜德》大幻想曲。塔尔贝格利用这种手法成功的改编过不少歌剧,收录的《唐巴斯瓜雷》幻想曲(录音室录音)就是另一个例子。   萧邦对于李斯特改编他六首波兰歌曲的意见已经无从得知。这些歌曲直到萧邦逝世前八年部没有出版,李斯特则是在1861年开始着手改编。在《我的欢乐》这首曲子里,李斯特的改编颇有萧邦的味道,令人好奇原曲的面貌不即为何。   怀尔德自己也改编乐曲,而且无论在品质或数量上都很优秀,就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小天鹅之舞。怀尔德的改编相当淘气机敏,恰如其份的传达出乐曲的气质。   波兰作曲家与钢琴家舒尔兹--艾弗勒写过很多变奏曲、八度练习曲与钢琴曲,但是最著名的只有他改编自约翰.史特劳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的《阿拉贝斯克演奏曲》。更早的时候,陶西格也曾经把约翰.史特劳斯的圆舞曲改编成钢琴曲,舒尔兹--艾弗勒无疑是受到陶西格的影响。早年演奏这首曲子最著名的是约瑟夫.列文涅。可惜的是,列文涅在录音的时候有稍做删减;怀尔德在独奏会里则是演出完整的版本。   巴拉基列夫在1869年完成的炫技曲《伊斯拉美》是一首展现钢琴家扎实技巧的作品,而他根据葛令卡歌剧《为沙皇献身》改编的幻想曲则可视为《伊斯拉美》的前身。   1830年代,巴黎许多钢琴家都以沙龙为演出根据地,赫兹是其中最主要的钢琴家之一。他的《灰姑娘》主题变奏使用各种不同艰难的演奏技巧。   在维也纳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戈多夫斯基根据约翰·史特劳斯的圆舞曲写成《艺术家的生涯》交响变奏曲,把改编曲的概念带往史无前例的高峰。这首乐曲的结构成熟,和声美到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戈多夫斯基还把史特劳斯的旋律与对位结合在一起。这首《艺术家的生涯》交响变奏曲有独特的力量,对于演奏家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收录的怀尔德改编自盖希文歌曲的《七首名家练习曲》。怀尔德早年以演出盖希文的钢琴与管弦乐曲闻名,他把这七首盖希文最著名的歌曲旋律巧妙的改编成兼具技巧与想象力的钢琴浪漫曲,砚今已经有许多钢琴家演奏怀尔德这部作品。
个人评价
  怀尔德无疑应该被选入伟大钢琴家之林,但是专辑还不能完全代表他对改编曲的拥护,也无法听出他在过去三世纪其它原创的独奏曲、室内乐与协奏曲上的表现,然而,不费吹灰之力的技巧、智能与个人观点是他音乐的特点。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2 04:37 AM 编辑 ]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04:40:00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霍夫

斯蒂芬 霍夫演奏的拉钢协全集
对霍夫的认识是从CHANDOS公司出品的胡梅尔钢琴协奏曲开始的。但要是真正听过了他的拉赫钢协,才会明白他的实力

“斯蒂芬·贺夫是英国当今最红的钢琴巨星!” BBC音乐杂志说:“他是钢琴色彩的魔术师,对细节具有难以置信的眼光,对复苏古老演奏学派曲目的兴趣值得赞赏,他在纽约被捧上天!斯蒂芬·贺夫非凡的艺术想象力超越了音乐的流行风尚和趋势,这使他在2001年获得了颇赋盛名的“麦克阿瑟奖”,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奖的选者都是来自各个领域卓越的科学家、作家以及为当代生活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这更加使世人认识了他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卓越成就。
1961年,斯蒂芬·贺夫会出生在英国的柴郡,在曼彻斯特的北方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来到美国的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在成为独奏音乐家后,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可谓众星云集——阿巴多、阿什肯纳齐、多南伊、迪图瓦、捷吉耶夫、马泽尔等等。斯蒂芬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厅都有固定的演出计划,并时常出现在世界各大音乐节,如欧洲的萨尔茨堡、爱丁堡以及奥尔德堡音乐节、以及美国的莫扎特音乐节(纽约)、阿斯本音乐节、拉维尼亚音乐节、坦格伍德音乐节、好莱坞露天剧院音乐节、布罗瑟姆音乐节等。此外,他还曾不下10次登上伦敦BBC音乐会上的舞台。
斯蒂芬·贺夫定期与主流的欧美乐团演出,如纽约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以及底特律、辛辛那提、多伦多和休斯敦乐团。在 2006-2007音乐季,他与克利夫兰、明尼苏达以及旧金山、圣路易斯、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并在西蒙 拉特的指挥下与柏林爱乐合作。斯蒂芬贺夫曾录制过40张唱片,其中的许多张唱片都曾获奖,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得奖大王”。贺夫曾在1996年至2003年之间,7次获得留声机杂志评选的唱片大奖,其中包含最高殊荣“年度唱片奖”。此外,他的唱片还曾获得“德国唱片大奖”,“法国音叉唱片奖”,以及法国音乐杂志《音乐世界》评选的最佳唱片奖和若干项著名的“格莱美大奖”。在2005年,斯蒂芬与达拉斯交响乐团以及安德鲁立顿合作现场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成为了海伯利安唱片公司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唱片,而在1987年录制的《胡美儿协奏曲》也成为了山多斯唱片公司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唱片。他与塔卡克斯四重奏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五重奏》于2007年发行。在未来的唱片录制计划中,斯蒂芬会和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合作录制柴可夫斯基的所有钢琴作品和交响乐作品,此外还有一些莫扎特和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作为酷爱创作的作家以及作曲家,斯蒂芬写过许多唱片类的介绍手册以及大量与音乐相关的文章。此外,他对神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于2007年春天在英国出版了一本神学方面的书——The Bible As Prayer。
斯蒂芬与约瑟夫·韦恩伯格公司合作出版了许多原创音乐作品和手抄本,2007年3月,由他亲自指挥,与史蒂文·伊索利斯和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他的大提琴协奏曲《最孤独的荒野》的世界首演。同年,他的两首弥撒:《天真和体验弥撒》以及《神奇弥撒》分别在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进行首演。
斯蒂芬·贺夫还对当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乔治·桑塔吉斯、洛厄尔·利波曼恩以及詹姆斯·麦克米兰这些当代作曲家中的几位就曾为他写过作品,或是将要为他创作新的协奏曲。
在结束了与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洛杉矶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与弗莱米尔·朱若斯基指挥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进行的美国巡演后,今年,斯蒂芬贺夫开始他的澳大利亚演出之旅,之后他在美国的阿斯本音乐节、卡内基音乐厅以及吉尔摩尔国际音乐节开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2 04:43 AM 编辑 ]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4:47:11 | 只看该作者

米凯兰杰利的一张唱片

除了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外,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张明盘,拉威尔钢协和拉4

当然,我更喜欢大师演奏的拉威尔钢协。第二乐章的意境,可能没有谁能像大师那样表现的如此深远悠长。拉威尔这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的作品,在大师演奏下竟然如此和谐,即使后来的齐默尔曼的演奏也算上乘,但是始终感觉在理解上不像米大师那样细腻。
再加上大师演奏的拉4,实在没有理由拒绝这张三星带花的唱片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3 04:52 AM 编辑 ]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4:57:02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协---其他零散版本

最好的拉3,霍洛维茨 新版

TAS榜上有名,拉2,主题狂想曲



贾尼斯演奏的拉1和拉3

贾尼斯在水星录制的拉2和拉3

SACD

齐默尔曼,拉1和拉2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经典明盘,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上榜碟)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3 05:09 AM 编辑 ]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5:11:07 | 只看该作者

拉赫玛尼诺夫钢协

齐博丝坦

齐柏丝坦(Lilya Zilberstein)在中国的知名度与她的琴艺相当不成比例。这位1965年出生在莫斯科的女钢琴家,目前是前苏联钢琴学派的主要人物,她六岁就进入格尼辛音乐院(Gnessin Institute, 季辛是她的学弟),先后师从名师陶布(Ada Traub)和萨兹(Alexander Satz)。她具有很高的钢琴天份,小的时候从来不需要练习音阶,而且她有极佳的视觉记忆,很多乐谱看过一遍就能记住,所以可以特别专注在弹奏技巧的练习。然而她日后的学习、演奏生涯却因为她的犹太血统遭遇很大的阻碍。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反犹太浪潮,齐柏丝坦由于她的姓氏是传统的犹太姓氏,而且没有加入共产党,无法进入莫斯科音乐院就读,也一直无法代表苏联出国参加音乐比赛。直到1987年,才有第一次机会参加布梭尼钢琴大赛(Busoni Competition)。她在大赛的准决赛中排出舒伯特“B大调钢琴奏鸣曲”、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德彪西“意象”第一册、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四部风格全异的大作,又在决赛弹奏普罗柯菲耶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这些对一个年轻女性钢琴家是多难想象啊),结果拿下首奖,一举成名。而且在齐柏丝坦之后,连续四届的布梭尼大赛首奖都从缺,乐坛都称此传奇为“齐柏丝坦障碍”。尽管齐柏丝坦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但她的政治祖国对她还是不友善,她自1990年至今从未在莫斯科开过独奏会。齐柏丝坦的录音不多,她喜爱现场演奏(所以很多唱片也都是现场录音),近年经常参加阿格丽希与朋友的音乐会。她认为自己是个以家庭而不是演奏事业为重的人,现居于德国汉堡,育有两子。
本张的两首协奏曲收录自1991和1993年的音乐会现场(不带掌声),协奏对象是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这也是柏林爱乐至今(修正为1999年)“唯一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唱片,拉赫玛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的管弦乐部分极其华丽,回到钢琴弹奏的主题,齐柏丝坦是少数挑战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女性演奏家,由于技巧对她从来不是难处,你可以听到她的演奏特别自然、轻松,她并不对乐曲做刻意的雕琢,或者太强调力量的部分,反之,这份演奏非常细腻,更难能可贵的是阿巴多的指挥也细腻无比而且能配合她的演奏




朗朗拉2,主题狂想曲。

DG的小双张,拉钢协全集

飞利浦小双张的全集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3 05:15 AM 编辑 ]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21:06:13 | 只看该作者

柴一和拉赫的一些组合

范克莱本柴一拉2
李赫特著名的版本柴一拉2
日版,鲁宾斯坦柴一拉2
阿格里奇,柴一,拉3(呵呵,女性弹拉3的确需要勇气啊)
阿什肯纳齐,DECCA传奇录音
阿格里奇现场版的柴一舒曼钢协
博列特柴一,舒曼A小调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14 09:12 P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3 12:4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