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凑一下热闹。
简单一点地说,电有三个要素,电流、电压、电阻。
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叫电流。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在音响设备中,“红”色端子表示“正”(+),而“黑”色端子表示“负”(-)。 电路中,某两点的对“地”电位差,就叫“电压”.有了“电压”电流才会移动。,例如:电路A点对 “地”电压为3伏,B点对“地”电压为1伏,哪么,A、B两点的电压就是2伏。 电阻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对 电流呈现阻力。 这三者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定义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 成反比。
回到音响设备。功放的输出端是输出电流的,这个电流是由(+)端输出,流经音箱(扬声器)再回输到功放的“-”端,形成一个回路。音箱就是这个电路回路中的“负载”。“负载”可视为“电阻”。
当电路回路没接入“负载”时,这种状态称为“开路”,也就没有“电流”。
当电路回路中的“负载”短路,即“负载”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瞬间增至无穷大,
音箱内装有扬声器和分频器,出现“短路”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不是没有),出现“短路”多属人为的。例如,当“功放”在通电状态时进行功放与音箱的连接,不小心将插入音箱端的音箱线正、负碰了 (接线头是裸露的),造成短路。另一种情况,音箱的接线端子在不玩双线分音时,也没有除下“跳线”,把音箱
线的(+) (-)接上同极的上、下端子,这就短路了。
“开路”和“短路”都会令到机器不能工作,“短路”更甚,它会烧坏机器,特别是功率输出管和电源变压器(这都是机器的主要零、部件)。
审慎起见,音响系统接线前,应搞清楚如何接线,接好线后,要再三检查是否正确,整个系统接驳完毕后,才可通电。
电流是有方向的,导线则没有。在某些品牌的音箱线,信号线,电源线等表面上印有方向指示,照此办事就是了,如果没有印上方向的,可按字母书写方向,自行定向,也可以自己贴上个标记来定向。
本人认为,此举并无实质性的意义,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或暗示。
[ 本帖最后由 老梁 于 2015-4-13 10:24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