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音乐之旅PI-2的感受
我周围的发烧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追求音质的还原与音色的甜美,一部分人探索声音的平衡、声场的准确。而且还有一个规律,年纪大的追求音乐性,年纪轻的追求音响性。也许是追求音响性显得浮躁而追求音乐性显得更有内涵,就连刘汉盛老师也认为刺、缩、死不能要,要就要甜、饱、松。多么明确倾向!
其实音乐性和音响性的完美结合,才是大家想要的,但是好声音是用钱堆出来的,在成本上音乐性与音响性进行了妥协,厂家如何妥协,就成为厂家的风格,买家如何妥协,则取决了钱包的大小。我喜欢力宝声的分析力,也喜欢纯甲的甜美,可惜我不是富豪!于是关于两者的平衡问题就开始困扰我了,我想这也是大家不断升级的原因。
开始介绍我的感受之前,有必要介绍我的整个系统的由来,因为系统的声音不是三大件中的某一件就能表现的。
音箱我选择了AE209,几个原因:非常便宜;声音平衡(《十款低价位进口落地箱评测》中有关于209的频响曲线描述);带着丝丝甜美(音乐性兼顾);不挑功放;落地;三分频;前身是AE1;比较中性;密度好。。。。。。总之,非常超值,毫不犹豫!
CD机:Exposure2010s,分析力绝佳,背景的宁静度也很好,比起低价位的,有绝对的优势。我认为音源的声音如果不清澈的话,后端如何调整难以想象,2010s是很好的入门。
功放的选择是最难的一关,最后选择了音乐之旅PI-2,也是几经磨难、充分学习的过程,耗时将近1个月,可谓为伊销得人憔悴!万元以下的功放,不是音乐性欠一点,就是音响性欠一点。这些功放在某一方面都是很有特色的,而且有的是无人可比的,但是我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为了达到我的平衡,我终于提高了阈值——增加预算!
我坚信一定要靠耳朵收货,这么多年跟发烧友混在一起,也没少学习。限于实际试听的条件,因为就算在北京,也不能把有兴趣的功放都听全,也许是缘,我听到了PI-2。带上熟悉的盘,用自己的2010s,甚至自己的电源线,一起推209,测试了人声、小提琴、钢琴、交响乐。对比了纯甲、高解析力功放,和不同的组合。当我把PI-2抱回家的时候,幸福感充满了全身。
PI-2不同于传统音乐之旅的取向,但是带着音乐之旅割不断的血缘,平衡、准确的同时带着淡淡的甜美。那种甜美表现得不骄不躁,不急于表达,而是静静的等待你的欣赏。不经意间的流露,被不经意间打动。
如果问是冷还是暖,只能说不冷不暖,但又微微带暖,暖的让人不易察觉。
高频也是正正好好,不似现代英国声那么有点亮,也不似传统英国声那么有点暗,也不是监听级的朴实无华,而是带着淡淡的甜美。低频伸延稍稍不足,钢琴的表现欠了点成熟的火候。可能是为了密度作出的牺牲,就整体表现已经微不足道了。
声场的准确给我印象最深,听交响乐时,演奏家们在远处弧形展开,遥远但形状触手可及,和在音乐厅听音乐的感受非常相似。
难能可贵的是,声音带着一定的厚度,这种厚度使得声音具有立体感、形状感,再加上淡淡的甜味,显得是那么骨肉均匀,真实感、音乐感跃然而出!
100W的功率带来的是背景的宁静和游刃有余,大音量的情况下声音不乱不走型,但声音有点发硬了。小音量倾听的时候,中频低频也有板有眼,这应该是高级放大器的特点吧。
PI-2对线材是比较敏感的,用了单晶铜电源线,就发现换不下来了,通透度又加一层。在搭配上,个人认为速度中等或偏快的前端、后端都能搭配。
在这个价位上,她让我非常满意,甚至觉得很超值。音乐性与音响性在适当的时候做了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正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想要的。
最后,要感谢kcw兄,他给了我很多建议,使我少走了弯路。
木真
2009-1-15
[ 本帖最后由 muzhen 于 2009-1-15 10:49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