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筑超值系统之路——四套小型音响组合赏析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10:58 | 只看该作者
今次参与测试的CM5是一款2路倒相式书架式音箱,比同一系列中的CM1稍为大一点,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大的功率处理以及更佳的低音延展。装载一个165mm Kevlar音盆中低音喇叭单元,黄色的Kevlar是B&W近年最爱用的振膜材质,被广泛地应用在产品上。Kevlar这种人造纤维,最大的特性就是质地轻盈同时非常坚韧,甚至可以用来作防弹衣,而这样的特性正好符合喇叭振膜的需求。而B&W的Kevlar振膜是采用编织方式制成,其编织的走向、编织的疏密、材质的填充、织品表面的涂布等细节皆经过研究,让Kevlar编织振膜有相当良好的线性,不易产生盆分裂,同时能抑制特定共振(音染)的传递,而且半硬半软的特性,让它在不同频率都能维持出色表现。
当CM5作为环绕声道使用时,尺寸感觉上比同类型喇叭来得大,特别是深度达到28cm,可能跟内部必须容纳“高音管状背载物”有关系。这个称为“Nautilus™ ”的导管式铝制球顶型高音喇叭单元,能保持高频的清脆和尖锐,高达50kHz及以上。以往B&W高阶喇叭才会在高音单元后面搭载的“管状背载物”(Tube-loaded design),这项技术是从Nautilus一路延用下来的,新CM系列也继承了这个血统,只不过它的导管是位于箱体内部,不像Nautilus有视觉赏玩的乐趣。这个导管的功能,简单讲,就是能消散单元背波所产生的能量与共振,让单元背波不会干扰声音表现,以提高声音的正确度。

DSC_6006.jpg (49.09 KB, 下载次数: 169)

DSC_6006.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12:28 | 只看该作者
在播放《Close To You》时,在Sterling EL34MK1驱动下的B&W CM5表现出一种开扬、爽朗的风格,以我对Sterling EL34MK1的了解,B&W CM5应该是一对阳光气息非常充足的现代派音箱。所以,当伴奏吉他的琴弦在弹奏间蔓延出金属色彩时,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绫户智绘的嗓音有厚度,CM5毕竟还是来自英国。不过人声并没有明显的“甜味”,这是CM5与其它两款英国书架箱不同的地方,也许这是它是现代派的设计风格所决定的吧。

3.jpg (26.13 KB, 下载次数: 158)

3.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13:24 | 只看该作者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时,CM5依然流露出热烈、热情、轻快的特质,小提琴琴弓的拉动力度蕴含充沛的能量,起落干脆,显得比较直接、奔放、外向,有着年轻人的冲劲。

2.jpg (33.3 KB, 下载次数: 164)

2.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14:1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以CM5热烈、外向的性格,播放交响乐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在《序幕》这首乐曲当中有不少吹奏乐器、敲击乐器和铜管乐器,处理不好的话容易有刺耳感。CM5所表现吹奏乐器有良好的穿透力和速度感,甚至录音场所中那些被激起的回音都能清晰地听到,但CM5不会让我觉得有刺激感,速度够快却不会有刻意提升的感觉;而叮咚作响的敲击乐器则薄薄包裹着一层“滋润成份”,并不显光辉,也许这与Sterling EL34MK1的加入有关吧。则与此类似的,从CM5出来的号角声有充沛的能量,也有足够的金属色彩,但听起来并没有侵略性。在Sterling EL34MK1驱动下的CM5各频段衔接得较好,表明它是一款成熟度较高的产品。

1.jpg (21.77 KB, 下载次数: 151)

1.jpg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34:51 | 只看该作者
PMC Twenty.21

技术参数
■型式:2单体2音路传输线式书架喇叭
■使用单体:27mm
SOLONEX软半球高音单体×1,5.5英寸中低音单体×1
■频率响应:50Hz-25kHz
■分频点:1.8kHz
■阻抗:8Ω
■效率:87dB
■传输线长度:1.72m
■喇叭端子:2组(可bi-wiring)
■尺寸:325×152×277 mm
■重量:5 kg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36:33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赏析

Twenty系列是PMC为庆祝成立20周年而发展出来的全新系列。Twenty系列目前有5款音箱,2款落地2款书架1款中置,用户可以用Twenty系列来搭建家庭影院;其中Twenty 21是体积最小的型号。窄长的外观加上多种贴皮选择,再加上箱体轻微的5度斜角,让Twenty 21颇具设计感;斜角也有利于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在相位速度上的同步。Twenty系列同样使用了PMC最擅长的传输线设计,开口在音箱前端,美观的同时也更方便了摆放,因为后开孔的反射式箱体往往不能靠墙放置,而传输线设计则没有这个限制。

Twenty 21所使用的27mm SOLONEX软半球高音由PMC与SEAS共同开发,源自fact系列,现在已运用在PMC所有的产品上。这颗高音的向下延伸能力更好,扩散角度大,因此Twenty 21可以把分频点设在1.8kHz,让中低音单元的工作更轻松。至于高音单元外的金属网罩不仅能保护脆弱的振膜,也有帮助扩散的功能。中低音单元则是针对传输线式音箱,专为Twenty系列而设计的,其他系列并不能共享。分音器当然也得重新设计,除了使用Audio Grade音响级元件与加厚的镀金铜箔,PMC特别重视被动元件的电路布局,可以大幅减低元件之间的干扰。较特殊的还有叠片磁芯电感,能兼顾低损耗与音质的细腻度。音箱部分,Twenty 21采用18mm的HDF高密度密集板,质量比MDF更高,当然谐振也会较低。至于传输线式喇叭内部极为重要的吸音泡棉,Twenty系列使用和i系列不同的新材料。

DSC_5994.jpg (54.37 KB, 下载次数: 157)

DSC_5994.jpg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55:13 | 只看该作者
本来以为这对PMC Twenty.21为传输线设计,应该用“大功率”+“晶体管机”才适合,而Sterling EL34MK1刚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另一个极端,所以我原以为Sterling EL34MK1是推不好Twenty.21的。但实际出来的效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不到PMC这款小箱子会这么“吃”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56:37 | 只看该作者
播放《Close To You》时,绫户智绘的嗓音阴柔而平滑,没有丝毫的“火气”;人声同时也是朴素的,没有特别妖娆妩媚的成份。


这和我印象中的PMC是一样的。但就是这种平实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一点都不乏味,反而是亲切的,带有一些人性化的湿润成份,越听越有味道,总之该有的细节这套组合都有,却又不用刻意地强调,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似的,例如伴奏吉他的勾弦手法就可以让我“看”得一清二楚。绫户智绘嗓音中的沙哑特质被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暗调”的、略带搔痒的感觉,相信可令爵士爱好者酥软难耐了;同时她的嗓音又够厚实、光滑,高低吟唱之间那种“婉转起伏”的意味特别强烈。


在定位方面,这套组合也让人称赞,人声结像凝聚,牢牢地处于正中的位置;吉他的声像虽然和人声靠得很近,但两者间的距离还是能轻易地区分开来——吉他的位置明显是比人声更前、更低、更偏右一些……。看来这套由Sterling EL34MK1Twenty.21构成的组合真的是有一些内在“勾人”的力量呀!

3.jpg (26.13 KB, 下载次数: 158)

3.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57:35 | 只看该作者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时,这套组合继续展现其阴柔、亲切的一面,琴声有着丰富的感情变化,看来组合中的这几件器材对一些细腻微妙之处的调音处理还是颇见功力的。这时的小提琴声不仅凝聚,而且还有一种凄美的感觉,有一种直达心灵的力量,很符合乐曲想要表达的意境。


我觉得这种境界的获得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它是器材设计者对音乐审美的一种领悟,也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累沉淀,在这里我对组合中三件器材的设计者的敬佩之情不禁又添了一层。

2.jpg (33.3 KB, 下载次数: 176)

2.jpg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0:58:47 | 只看该作者
播放《序幕》时,这套组合具有细致而宁静的重播效果,音乐背景够“漆黑”,显示出低失真、低音染的优点。即使是敲击乐器在用力猛击时,本系统在呈现应有的“金属味”的同时仍然没有刺耳、光辉的迹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虽然与B&W CM5相比,Twenty.21敲击的力度和重量感没有那么厉害,也许这要换上BRYSTON大功率后级才能呈现它强悍的一面。不过就目前的聆听效果而言,似乎没有这种狂野的气息也不重要,系统一样也是好听的,本系统确实有一种让人不去关心那些Hi-Fi元素而愿意长时间聆听的魅力。

1.jpg (21.77 KB, 下载次数: 156)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8 02:40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