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音乐情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城隍庙求支“好签”——广州城隍庙之行(完)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0:14:17 | 只看该作者
城隍出巡
   今年广府庙会在正月19日达到最高潮,广州城隍爷在著名的北京路一带出巡,数以万计的羊城市民聚集于此,向广州“守护神”祈福,现场再现了广州城隍庙会百余年前的盛况。
  这座有着640年历史的广州城隍庙,被荒废将近百年后借广州亚运会东风得以修缮一新,重见天日。据悉,以后每年的广州城隍爷巡游日期将定为农历正月十五后第一个周六,今日即为首次。
  这天上午的城隍庙,周围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虽然天降小雨,但依旧人潮汹涌,寺庙前的道路被接踵而至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沿途临时封闭实行分段交通管制,众多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据悉,本次组织的巡游队伍人数约250人,7个具有各地民俗文化风味的方阵同台献艺。
  10时许,礼花齐放,点睛醒狮,广州城隍爷正式巡街,盛装打扮的巡游队伍引起市民争相观看和拍照。队伍从城隍庙忠佑广场牌坊出发,穿过中山四路,沿着文德路、文明路、北京路,最终回到广场,全程1600米左右。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佛山南海醒狮队,鼓手急促敲击,锣钹铿锵奏鸣,一袭色彩斑斓的狮被,表演者腾挪跳跃,张扬威武。
  随后是全副銮驾的城隍队,缩小版的城隍爷雕塑端坐在八人大轿之上,一道士手持“都城皇庙”大旗、两道士不断敲打铜锣开路,声势震天,仪仗威严。多名身穿红色道袍的道士于城隍爷左右慢步前行,随从的也有挑花灯、拿香炉等善男信女60余人,现场呈现出一派吉祥、太平、盛世安康的氛围。
  接下来则是广府华彩队,由福寿禄、八仙、财神爷、鸡公榄等粤剧戏曲人物组成,现场表演高跷、杂耍等民间特色项目,岭南特色浓郁,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地喝彩声。
  在上海世博表演过的普宁英歌队也来到现场助威,队伍中竖起“替天行道”、“驱恶扶正”、“风调雨顺”等字样的彩旗。表演者身着代表梁山好汉的传统民俗服饰,提臂敲锣、转身踢腿,动作矫健、动感十足。此外,还有腰鼓队、扇子队、舞龙队等表演活动吸引市民们的围观。
  包括城隍爷巡城在内的首届“广府庙会”得到了羊城市民的热烈回应,人们事前饱含期待,事后赞誉不绝于耳。城隍爷出巡难能可贵。人们祈求国泰民安,家人幸福。城隍爷出巡还有一个寓意;城隍爷所到之处,牛鬼蛇神闻风丧胆,妖魔鬼怪避之则吉。(资料来自网络)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8-6 08:32 PM 编辑 ]

城隍爷出巡(图片来自网络).png (794.38 KB, 下载次数: 265)

城隍爷出巡(图片来自网络).png

出巡令牌 .JPG (180.05 KB, 下载次数: 233)

出巡令牌 .JPG

出巡令牌 B .JPG (159.2 KB, 下载次数: 269)

出巡令牌 B .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0:17:34 | 只看该作者
城隍语录: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上林题辽宁沈阳城隍庙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
  做事若昧天理
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
  
                          ———湖北应城城隍庙
  
    任凭尔无法无天,到此间孽镜台前,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何不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彭玉麟、吴坤题合肥城隍庙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2-8-6 08:19 PM 编辑 ]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0:30:46 | 只看该作者
网上关于广州城隍庙的资料: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是明清时岭南最大城隍庙。但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认为,其实早在唐代中期以前,广州就应该有城隍庙了,唐代《通典》中有它的相关记载。
  广州城隍庙在明清时最为兴盛,甚至在一些外国人的日志里都描写过当时的盛况。广州博物馆收到了1882年至1885年期间,一个美国水手Jay在广州游览时所写的日记,其中他记录了当时颇为风靡的广州一日游路线:从沙面到越秀山镇海楼,然后下山再到城隍庙和广州贡院
  而广州城隍庙当年盛景,也记录在清代著名广东画家苏六朋笔下。这位顺德籍画家最初到广州定居时,就在城隍庙前设摊卖画,他的画中所记载的城隍庙大殿,面阔近二十五米、进深五间二十余米,柱高九米,门前车马喧阗,一派繁华景象。
  广州城隍庙位于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内的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岭南最大城隍庙,现存的城隍庙乃清代重建,目前仅余大殿与拜亭。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对城隍庙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有个叫崔炜的读书人进入赵佗之墓,遇到羊城使者的神人,归来后谒见城隍神,见其貌与羊城使者相同,于是备酒肴祭祀,并扩建了城隍庙。地方长官都要拜谒地方神,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于是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的高,庙自然也建得更为高大了,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廊庑等,只可惜1920年拆庙建街时,只拆剩现有的大殿和拜亭。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广东的都城隍庙
  到了清嘉道年间,广州城隍庙盛极一时,它的盛况又被记录在阮元所修的《广东通志》中。当时,城隍庙附近还有关帝庙,林木繁多,地处高坡,向称禺山。于是有了清代羊城八景中的孤兀禺山。只是后来高坡逐渐被削平,周围被街道楼房围拢,关帝庙没有了,禺山书院没有了,只剩下城隍庙形单影只。
200962上午,张广宁一行在检查了中山四路城隍庙的修复情况后,张广宁要求将城隍庙与南越王宫署古迹进行连片规划和保护,珍惜寺庙道观等古迹所沉淀的城市历史,要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广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城隍庙的历史风貌,周边环境也要同步整治,与城隍庙建筑风格保持协调,给广州增加一个和谐的平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0:13:24 | 只看该作者
城隍庙经过修饰,虽然都是人工痕迹,但所有的寺庙都是人工做成的,不会是天然而成的。城隍庙里各方面都显得小巧玲珑,精致典雅,反映出工匠令人佩服的功底。

大殿 A .JPG (177.03 KB, 下载次数: 248)

大殿 A .JPG

大殿.JPG (255.62 KB, 下载次数: 231)

大殿.JPG

大殿 B .JPG (196.39 KB, 下载次数: 232)

大殿 B .JPG

木鱼 .JPG (110.92 KB, 下载次数: 223)

木鱼 .JPG

红木大案台 .JPG (173.45 KB, 下载次数: 248)

红木大案台 .JPG

公德箱 .JPG (115 KB, 下载次数: 225)

公德箱 .JPG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0:15:29 | 只看该作者
  城隍庙语录     
      
       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
  云从雨势,黑漫大地无多时。
  ———郑板桥题兴化城隍庙
  
  泪酸血咸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眼红心黑,须知头上有青天。
  ———四川丰都城隍庙
  
    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贵阳城隍庙
26#
发表于 2012-8-9 14:44:21 | 只看该作者
“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
  云从雨势,黑漫大地无多时。 ”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7:09:19 | 只看该作者
    广州城隍庙位于繁华的市中心,旁边是正在保护性开发的南越王行宫遗址,正对面是广州最大的文德路字画市场,对面右边就是广州著名的“致美斋”酱园,左面是万木草堂,往西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就是北京路步行街,往东几百米是毛泽东主持过的农民讲习所旧址、广州烈士陵园、中华广场。是游客值得一游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5-13 06:00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