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人入胜的五大钢琴协奏曲---入门必备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9-6 20:1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M 于 2010-9-6 07:49 PM 发表
12428
12429

毛里奇奥·波利尼 Maurizio Pollini(1942~ )

  如果要评选当今国际乐坛1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一定榜上有名。波利尼1942年出生在米兰。父亲是意大利著名建 ...

太全啦,辛苦楼主了。多谢多谢!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4:00:25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古尔德

格伦·古尔德 (Glenn Gould,1932-1982)
  相关文章中的介绍:
  古尔德[Glenn Gould],一个谜一般的名字,一段不朽的传奇。短短50年的一生中,他的双手在键盘上凿刻出了一个深邃、绚丽的音乐世界。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任何试图仅用几千字对古尔德的一生进行哪怕是简略叙述的想法都是不实际的。当然,他首先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深沉的哲人,一个作品虽不多却也耐人寻味的作曲家,一个不可多得的传媒大师……仅就其钢琴演奏而言,在千万听众心目中他就是巴赫的最佳代言人,甚至他就是巴赫的化身。古尔德曾声明,巴赫的作品并不是他的最爱,然而他手下的巴赫却成为千万听众的最爱。事实上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吉本斯到古典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从浪漫时期的门德尔松、瓦格纳到本世纪的欣德米特、勋伯格,古尔德无一不倾注过心血.
  初出茅庐
  1932年9月25曰,古尔德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和大多数音乐家一样,小古尔德有幸生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家庭中:母亲佛洛伦斯是音乐教师,弹得一手好钢琴;父亲也是一名不错的业余小提琴手。家庭的音乐氛围使小古尔德在识字之前就先学会了识谱,并确立了绝对音高感。他和母亲常玩的游戏是,母亲弹出不同的和弦,每次小古尔德都能在房间的另一头凭听觉辨认无误。
  有了母亲的悉心呵护和指导,小古尔德很快在键盘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5岁的一天,他对父亲说:“我会是个音乐会钢琴家。”音乐对他来说有一种神秘的亲和感,因而学习音乐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自然的需要。
  10岁时,古尔德已完全掌握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卷。他的父母感到继续教育儿子已力不从心,经过寻访,把他送到多伦多音乐学院的圭雷若教授门下。独具慧眼的教授很快发现这个孩子的独特之处,于是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教育方式:没有压制,没有强迫,在钢琴技术的具体问题上,教授允许古尔德与自己争辩甚至不从,师生之间总是去平的讨论、交流,这种富于创造和启发的教育方式对曰后古尔德那种独特的,甚至带有叛逆性的演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钢琴,古尔德还系统的学习了管风琴、和声、对位和音乐分析。他个人认为,管风琴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教会了他去注意低音线条的重要性,并培养了他对巴赫音乐的热爱—毕竟巴赫是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管风琴大师。当我们聆听古尔德的演奏时,就会发现管风琴带来的这种益处—清晰的低音线条。
  1945年,多伦多伊顿音乐厅。13岁的古尔德举行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这是一次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巴赫的《g小调赋格》即是演奏曲目之一。他的出色演奏引来了传媒的如潮好评。当地报纸评论:“自始至终他的演奏显露出一个大师般的权威和控制……他从不发生错误。巴赫的《g小调赋格》中的低音踏板清晰如歌……不仅演奏技术令人惊叹,而且解释的深度已臻成熟。”就这样,古尔德的演艺生涯一炮打响了。
  舞台生涯
  19岁的古尔德开始了音乐会钢琴家的演出生涯。从家乡多伦多出发,温哥华、卡尔加里、斯特拉福德……年轻钢琴家的足迹踏遍了加拿大几千里国土,他带去的是一场场演绎别具一格的音乐会,留下的是一片片的掌声和赞誉。
  一位美国乐评家在一次音乐会中停过古尔德的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后惊叹:“你演奏巴赫的这种方式是从哪儿学的?”此后他在美国一份重要音乐期刊中发表一篇评论:“……听众很快会见到,一位与兰多芙斯卡和塞尔金相比毫不逊色的艺术家。”结果古尔德尚未在美国露面,就已经成了音乐界的新闻人物。
  年轻的古尔德不失时机的进军美国,在华盛顿和纽约举行了两场独奏会,同样依靠自己无懈可击的演奏迅速打入了音乐圈的最高层。此外,纽约的那一场带给他一个意外的收获:观众席里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古典音乐部主任奥本海姆慧眼识英,与古尔德签约,开始了与他长达28年的合作,此是后话。
  底特律、匹兹堡、达拉斯……成了名的古尔德穿梭于北美大陆的东西南北。巴赫、贝多芬、欣德米特……古尔德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传教士,通过自己的演绎向千万听众进行布道,传达大师们的启示。挑剔的评论界一方面被他的技术和深度所折服,毫无保留的给了他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对古尔德漫不经心的舞台举止(或者说是怪癖)狻有微词:双手抄在口袋里上台、哼唱、左腿翘在右腿上演奏、左手“指挥”右手……尽管古尔德后来声明这些动作完全是下意识的,没有任何意义。
  古尔德的名气很快从北美范围内传播到了整个世界。1957年,苏联方面邀请古尔德赴苏演出。他作为东西方之间第一批音乐使者,带去了巴赫《赋格的艺术》、《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等经典曲目,甚至还专场演奏了当时被苏联当局斥为“反动”的西方20世纪无调性音乐。出乎意料,在那里,等待他的是激动的近乎狂热的、持续鼓掌不肯散场的观众,古尔德则报之以一次次盛情难却的谢幕和马拉松式的返场加演。此后,他又征服了柏林和维也纳这两座音乐之都。
  以后的几年,古尔德是在繁忙的演出中度过的,每年都要举行几十场音乐会。这样的生活开始变得枯燥,“躲开一会儿”对一个明星钢琴家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舆论越来越苛刻的对待他,特别是对他随意的举止,甚至说古尔德“已经不适合出现在公众舞台上”。同时古尔德本人也觉得,繁忙的演出已经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思考音乐中更深层次的本质。他开始考虑退出激流勇退,离开舞台。 1962年以后,古尔德举办音乐会的次数明显的减少了。1964年4月10曰,当古尔德在洛杉矶鞠躬告别时,谁也不会想到,他再也没有回到公众舞台上来—古尔德彻底放弃了音乐会。

古尔德为什么能够成为巴赫在20世纪的最佳代言人?也许他们在气质上有狻多相似的神韵。

  "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 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他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古尔德这样评价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许说这是古尔德对自己的评价更恰当些。"他与时代的每一种可能的潮流都背道而驰。" 古尔德这样评价巴赫。这也像是他的自嘲。

  巴赫的晚年生活在心灵的孤独中。儿子称他为"老古董",市民们沉醉于歌剧院里充满卖弄的咏叹调,雇主则用斥责回答他的天才……他无意于开创一个新的世界——他自知这不是他力所能及,这不是上帝给他的使命。他把一切余热用去修补那个即将随他逝去的旧世界,让它与自己一起完美的死去。古尔德的一生也生活在孤独中。无论在舞台上他能得到多少鲜花和掌声,无论他的唱片能买多少万张,他都厌倦,都孤独。因为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全理解他的哲学,就像世纪初的物理界无法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总之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自称是"最后一个清教徒"——声明自己属于过去。总之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是个没有光环的先知——他属于未来。

  尾声

  长期劳累的音乐生活,孤独压抑的生活环境,营养不良和乱用药物……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古尔德的健康,使他的躯体未老先衰。1982年10月4曰,古尔德因脑溢血去世,享年50岁零9天。

  在多伦多安乐山公墓,一块钢琴形状的花岗岩墓碑上刻著:格伦·古尔德 1932-1982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04:10 AM 编辑 ]

贝钢协古尔德.jpg (16.42 KB, 下载次数: 356)

贝钢协古尔德.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4:10:54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古德


曾经获得留声机大奖的版本。古德和伊凡费沙尔合作。关于古德的介绍很少,不过,能获得大奖的唱片肯定是值得一听的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05:15 AM 编辑 ]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4:45:49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卡琴



卡琴Julius Katchen 1926-1969

  美国钢琴家,祖先是俄国移民,11岁在广播电台因演奏舒曼作品崭露头角,1941年入哈特福德学院,攻读哲学与英国文学。19岁毕业后得奖学金到巴黎留学,不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艺术节中,11天举办7场音乐会,轰动一时。卡琴是位学者型的钢琴家,对布拉姆斯的作品有独到的理解,他阐释的布拉姆斯钢琴作品全集具有经典意义,他与苏克、斯塔克组成三重奏团被称为“专家三重奏”,他演奏的布拉姆斯作品被公认为最符合作曲家的气质。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03:29 PM 编辑 ]
25#
发表于 2010-9-7 15:13: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1:19:10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基辛

叶普盖尼·基辛(Yevgeny Kissin,1971-)当代著名钢琴家,1971年10月10日生于莫斯科市南,与父母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里。十一个月大就会哼唱出大人弹给他听的巴赫赋格,两岁开始学琴,四岁可以凭记忆弹出整首协奏曲(基辛十岁在学校弹奏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十二岁在全莫斯科爱乐者面前演奏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五岁在格涅辛音乐学校师从他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老师安娜·帕弗洛芙娜·坎特尔,十岁首度在莫斯科与管弦乐团合作,1983年与莫斯科爱乐巡回演出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基辛从来没有参加过大型国际钢琴比赛,但是1983年却应邀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赛开幕音乐会中演出。1986年到日本与西欧等地演出并广受好评,1989年开始在DG等唱片公司录制专辑。基辛经常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独奏会并与知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包括从海顿与肖斯塔柯维奇等人的作品。他的音乐以高超的技巧及微妙的情感变化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奏风格〗  基辛属于风格华丽的年轻一代俄罗斯浪漫钢琴家。他技艺超群,对音乐作品的演绎具有权威性,体现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统,那是一种感受青春中体验成熟的激情。如同其他俄罗斯钢琴家一样,他也擅长演奏俄罗斯本民族作曲家的协奏曲,从柴科夫斯基到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都是他经常演出的曲目,并且都已出版了唱片。此外,他的曲目还涵盖了德奥作曲家的大量作品,其中包括舒曼、舒伯特、莫扎特和贝多芬。他演奏的肖邦作品独具一格,在诗意中透出淡淡的忧郁,尤其为世人称道。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钢琴家中,基辛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奖的人之一。然而,他的影响不在同代人、甚至老一辈音乐家之下,这一方面说明他继承了良好的音乐传统,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以独特的风格开创新的演奏风格。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09:35 PM 编辑 ]

12.jpg (21.17 KB, 下载次数: 364)

12.jpg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1:38:04 | 只看该作者

基辛的故事

〖传记1〗  【前所未有的钢琴天才】
  1971 年 10 月 10 日出生于莫斯科的钢琴家基辛( Evgeny Kissin ),正是一位钢琴天才!他两岁开始弹奏钢琴, 1981 年(十岁)开始到苏联专责资赋优异儿童的机构上课,同样在那一年基辛在莫斯科举行首次协奏曲演出,隔一年又举行独奏会。 这样的神童,能不称他为天才吗?基辛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俄罗斯的钢琴家,家中有位大他十岁半同时也学钢琴的姐姐,原本母亲要基辛跟父亲一样当个工程师,没想到上帝却替他选择了人生的道路。 在钢琴上的表现超乎一般儿童的基辛,被「选上」送入Gnessin 机构中,与专研资赋优异儿童教育的 Anna Pavlovna Kantor 学琴, Kantor 女士就成为基辛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 Kantor 在基辛成名之后依然扮演他演奏事业上重要的咨询者,她跟着基辛巡回、参与乐团彩排、并建议他钢琴音量与乐团的平衡度。
  当年基辛学琴时,对一般儿童来说最困难的技巧,对他而言几乎从来不成问题,如何培养耐力长时间久坐在钢琴上,才是困难之处,毕竟小孩子的耐力不能与大人相比。 在俄罗斯钢琴学派系统化的教育下,练琴让基辛的童年时光与一般小孩大异其趣,失去不少欢乐岁月。 虽然目前他们一家人定居纽约,已成年的基辛仍然与家人同住,延续著俄罗斯重家庭的传统。 我们现在可以听到他在俄国境内的录音出自Melodiya 「俄罗斯钢琴学派」第十集, 1984/86 在莫斯科音乐院的现场录音,当时他才十三、十五岁,是被俄国人捧在手掌心的钢琴天才,其中第二十六轨还收录基辛自己创作的两创意曲。 这张录音无疑是基辛未踏出西方世界前的历史记录。
  【与卡拉扬的缘份
  十二岁的基辛已经有在同一个晚上演奏萧邦的两首协奏曲的记录,合作者是史毕瓦可夫与USSR 国立交响,地点是莫斯科音乐院。 这一场演出可以说是他音乐事业的起飞点,之後他便应邀前往到美国、德国演出, 1985/86 年更到东欧演出。之后,到德国 Gohre 博士的家里作私人演出,当晚他与 Gerhard Oppitz 合作舒伯特《钢琴二重奏幻想曲》的视谱演出,演出的录音带被寄给了卡拉扬,基辛因此被这位指挥帝王邀请到萨尔兹堡演出。 面对如此荣耀,他的老师 Anna Pavlovna Kantor 开始担心,她担心 基辛的准备不够,试图说服他还不应过早在卡拉扬面前曝光,但基辛显得信心十足、从容赴会。见了卡拉扬之后,基辛弹奏了萧邦的《幻想曲》,以及一些狂想曲之类的作品。 卡拉扬要求与他合作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但是很可惜一直到卡拉扬过世他们都没机会过录那首作品。 不过,他们却们录了更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当时基辛才十七岁,但是辉煌的录音事业就此开始,西方世界开始惊讶于这颗新星的万丈光芒。 卡拉扬的「钦点」对基辛音乐事业的帮助,如同给老虎加上一对翅膀般, 1987 年柏林音乐节首演、 1992 年赢得葛莱美奖,没有参加大赛得过大奖的基辛凭借着优异的资赋平步青云。他的崛起可以说是一段活着的传奇,几乎没有一位钢琴家像他如此年轻就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名气。 1989 年卡拉扬死后的纪念音乐会上,基辛弹奏当年第一次与他见面时相同的曲目,缅怀这位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 此后,基辛与同样被卡拉扬捧红的小提琴家慕特、竖笛家梅耶一样,必须以自己的实力找出路。
  【俄罗斯钢琴学派
  身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一员,基辛自然对前辈们有许多想法,他认为自Felix Blumendeld 以降,到 Maria Tudina 、 Heinrich Neuhaus 等人,俄国钢琴家的情感相当丰富,俄罗斯有很好的萧邦传统。 德国钢琴家较重乐曲结构,俄国钢琴家则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强调右手的力度,从安东鲁宾斯坦以降都是如此。 另外在共产制度下,资优生的挑选以及严格的教学方法、音色训练都是西方社会无法达成的。虽然当前政治制度瓦解,但音乐体系的传统依然维系着。 相对西方松散的教育体系,老师不允许苛责批评学生,俄国钢琴界面临的问题是人才(师资、演奏者)的出走。 在谈到李希特、吉利尔斯等知名前辈的影响,基辛亲自见过李希特三次,第一次是在音乐会中场,他询问其喜欢的作曲家为何? 并得到「巴哈、萧邦」的答案。 之后李希特送给他萧邦、舒曼以及当代作曲家巴尔托克、兴德密特的乐谱。 基辛相当称许李希特每天全心投入钢琴弹奏八、九小时,既不教琴、也不指挥的态度。 他特别喜欢李希特弹的海顿、贝多芬、拉赫曼尼诺夫、普罗高飞夫。 的确,基辛的学习过程类似李希特,怪才李希特一直到二十四岁才与Heinrich Neuhaus 正式学琴。 早期基辛在 RCA 录过海顿、莫札特的钢琴协奏曲,您或许可拿来与李希特相比一番。 其实,他自认擅长的作品仍旧以浪漫作品为多,他的萧邦曾被李希特公开赞扬。 难怪基辛在卡内基音乐厅弹奏的两集萧邦作品(已经推出合辑),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第二、三号钢琴协奏曲》散发出一股魔力。
  【大师俨然成形
  基辛并不避讳谈其他钢琴家,说道最喜欢的,已过世的有:拉赫曼尼诺夫、鲁宾斯坦、李帕第、许纳贝尔、季雪金等人,仍活着的则有:齐玛曼、鲁普、布兰德尔、古尔达、阿格丽希。基于深厚的友谊, 基辛曾不只一次想与史毕瓦可夫、麦斯基、贝许梅等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合作室内乐,可惜大伙都是大忙人,想要找到时间练习、录音并不是件易事。
  曲目的广度不足一直是基辛为人诟病之处,但是从他近年来的新录音可以看出他逐步拓展中, 1996 年他发行舒曼《幻想曲》、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 1998 年则发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法朗克《前奏、圣咏、赋格》,以及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其实以他的年纪的优势来论(纪辛今年 28 岁),他有很充裕的时间来慢慢琢磨准备。 自认为幸运不必参加大赛的煎熬即可成名的他,未来要克服的问题其实也不轻松,年龄与技巧都已不再是基辛的优势,音乐深度与内涵才是关键所在,唯有褪去天才的外壳,才有迈向大师之路的能量与动力,而基辛正在这条路上迈进。

〖传记2〗  【星光璀璨】
  叶甫根尼·基辛刚27岁,但大师的光环已降临在他头上,他不象他的同龄那样沉溺于青春的梦幻,他为音乐而生,并且看来注定要与音乐相伴终生。
  1971年基辛出生在莫斯科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中,这是个生来就十分安静的孩子,没有给父母带来令人烦躁的啼闹。但是身为钢琴教师的母亲很快就发现,这孩子首先学会的是歌唱而不是语言,唯有音乐能使他得到满足。母亲当然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不过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又有多少人能顺利通过呢?最终母亲还是期望基辛能象他父亲那样,成为一名工程师。两岁多一点,基辛就把钢琴键盘当成了玩具,他那双小手几乎在琴键上生了根,津津有味地敲来敲去,那么高兴,那么专注,谁见了都会吃惊,从那以后,他的手指再也没有离开过键盘。在他看来,这是件十分有趣和容易做到的游戏,他天生能感受到很多东西,并不需要去理解什么,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6岁时,基辛进入当时俄罗斯著名的莫斯科格里申专科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启蒙老师安娜·帕夫罗芙娜。事实证明安娜并未看错人,她把她所有的期望与梦想都投入到了这孩子身上,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他身边。1991年她随他流亡纽约,4年后与基辛一家定居伦敦。毫无疑问,帕夫罗芙娜对基辛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不是决定性的。这好比那些奥斯卡奖的得主们,在他们成功的后面,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耕耘者。除了帕夫罗芙娜,基辛还有一位比他大10岁弹钢琴的姐姐,但是基辛很少提及自己的母亲和这位弹钢琴的姐姐,他甚至认为母亲并未在钢琴上给了他多少帮助。这倒不是说基辛醉心于人们给他的神童之称,他认为他之所以坐在钢琴旁演奏,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不断从他心中涌出的冲动,是他的心在告诉他怎样演奏。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除了弗雷德里克·肖邦,在基辛心目中几乎没有什么偶像,这位感情细腻的钢琴家始终在基辛的心中有一种令人费解的亲合力,正是肖邦将他引向通往国际钢琴舞台的道路。13岁那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大厅演奏了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是自本世纪初以来这两部协奏曲在此演奏所获得的最大成功,这次演出使得基辛从此登上国际乐坛,他的名气也开始传播开来。1985年他第一次出现在东柏林,随后是日本、西德、法国和英国。1988年,年迈的卡拉扬向他伸出了双手,他被邀参加了柏林爱乐当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第二年春天他去了萨尔茨堡,为卡拉扬的复活节音乐节助阵。两年后,基辛横渡大西洋,成功地在纽约举办了他在美国的首场音乐会,不久便与父母、姐姐和帕夫罗芙娜移居在这块新大陆上。基辛一家在纽约并未待多长时间,他母亲和那位始终不离开他的钢琴导师很快便厌烦了那里的生活,于是这一家子又打点行装,回到大西洋的另一边,在伦敦定居下来。对于这一点,基辛似乎不以为然,他对纽约并无恶感,在伦敦也感到非常自在,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会讲英语,在这两个国家他都不会遇到语言上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他是他们那个小圈子与外界联系的外交大使,而他的经理能够为他和他的家人弄到工作签证。在英国,他受到前保守党艺术委员会主席高里(Gowrie)爵士的大力帮助。在伦敦,市政厅财务官基辛勋爵发现自己与基辛一家有亲缘关系后,也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在维多利亚大街为基辛一家物色了一套公寓,高大的威斯敏斯特天主教堂就座落在一旁,在它的阴影下,这个俄国小圈子对外界更是充满了神秘感。毫无疑问,基辛是这个家庭的主角,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他在全世界不停地演出,他的唱片一张接一张地被卖出,听众为他的演奏感到痴迷,每次演出结束都闹嚷嚷地吵着要他再次出场,有时这种难堪的局面多达十四五次。当然这当中主要是年轻人,他们都把他看作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除此之外,音乐评论界也普遍认为,基辛的演奏是独一无二的,他将钢琴技艺融合到音乐灵感之中,他使你想起本世纪那些令人敬畏的钢琴泰斗们,诸如:霍罗维兹、里赫特、米开朗杰利、波利尼等。
  不过,现实中的基辛却与上面提到的形象正好相反,要是你看着他用近似僵硬的步子走进圣詹姆斯宫的拱门,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他机械的动作,一头拖布般的卷发缺乏明星的生气,他的举止平庸而拘谨,说话慢条斯理,这与他宽广、生动自如的琴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对肖邦、勃拉姆斯、拉赫曼尼诺夫、舒曼等浪漫派大师钢琴作品的诠释充满了激情,谁也无法理解这相互矛盾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基辛,在他漠然的外表后面,总是隐藏着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就连他那弹钢琴的姐姐,也对她这位年轻弟弟的超人才华感到莫名其妙。
  夜幕降临,各式各样的社交娱乐活动纷纷登场,而基辛却爱在这样的黄金时刻坐在圣詹姆斯宫饭店内接受采访,回答采访者们那些异想天开的提问,问题从他每天的训练时间一直到他的个人信仰,几乎无奇不有。最后还要他站在那儿,穿着他那件棕色的夹克,系着花领带,让摄影师摆弄好一阵子。这个时候的基辛看上去象个无所事事的人,一个毫无感情的人,然而在他内心却装着无边无际的音乐世界。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他的音乐对公众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对他来说也是同样如此。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09:41 PM 编辑 ]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07:22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齐默尔曼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Zimerman)出生于波兰的扎布热市。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973年获得波兰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翌年获得波兰普罗克菲耶夫钢琴大赛的金奖。1975年,19岁的Zimermann获得了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也由此正式步入世界性演出生涯。1976年签约DG,成为该公司专属演奏家。在其他作品方面,Zimermann灌录的德彪西《前奏曲全集》获得了1994年度《留声机》优秀唱片大奖、1995年《爱迪生大奖》中器乐独奏奖。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Zimerman), 1956年出生于波兰扎布热,早年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1963年在卡托维治音乐院师从杨辛斯基(他也是齐默尔曼唯一的老师),19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作品75年赢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他是一百一十八名参赛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后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1976年,阿图·鲁宾斯坦邀请齐默尔曼到他位于巴黎的寓所给予宝贵的个人指导,对于齐默尔曼未来的事业影响很大。没多久齐默尔曼就得到与柏林爱乐及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合作的机会,1977年首在伦敦登台,1978年第一次赴美国明尼亚波里斯演出,曲目是肖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齐默尔曼于同年在洛杉矶演出肖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后,被当地乐评人与年轻时期的约瑟夫·霍夫曼相提并论。齐默尔曼在DG留下不少录音,包括独奏与协奏曲,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包括卡拉扬与伯恩斯坦。齐默尔曼以诠演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最受好评,他擅长演奏舒伯特、贝多芬、肖邦、格里格、勃拉姆斯与李斯特的作品。不过,齐默尔曼近年也把曲目扩展到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齐玛诺夫斯基与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音乐生涯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阶段,而从这些阶段正可看出一位年轻艺术家如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从早期录音室录音,甚至1975年华沙肖邦大赛实况来看,早年齐默尔曼的音乐诠释都以纯粹钢琴语言为基础,追求技巧精确、音色清晰无瑕。这种情形很容易造成只重视技巧而忽略内涵的印象(虽然齐默尔曼的音乐不完全只靠超人的技巧)。如果看法没有错,一知半解或一味追求音色是不值得鼓励的。从录音来审视齐默尔曼各阶段的变化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却很有意义。    不断自我鞭策是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不断有演出机会与录制唱片的主因,他的行事都经过事前缜密的规画,并且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下,广博涉猎各领域的艺术风格。原则上,齐默尔曼不同于那些号称随时拿得出三十首协奏曲、十五场独奏会曲目的钢琴家,相反的,不管何种情况,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对每年的演出场次都有一定节制,他要求每场都是最高水平,每首乐曲都经过精心准备,虽然曲目范围会因此无可避免地变的比较狭窄。在自己工作室练琴时,追求完美的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常用摄影机来监督自己(包括影与音)。他用现代科技帮助自己,通过自我反省检讨,使其艺术更臻完美,并借着内心自发的艺术目标使自己能更精确掌握对乐曲的诠释。    在维也纳音乐会现场录制的两首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里,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诠释相当小心谨慎,音色有如水晶般透明清澈,在塑造乐曲坚实结构的前提下,审慎投入庄重的活力。演出并录制这两首协奏曲前,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才刚与伯恩斯坦合作录制贝多芬第三、四、五号钢琴协奏曲(也是现场实况录音)。不幸的是,伯恩斯坦在1990年猝逝,两人不及完成全套贝多芬钢琴协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作品奏曲录音工作,而两位艺术家惺惺相惜的友情也因此被迫结束。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先前没有尝试过指挥,但似乎受到伯恩斯坦逝世的影响,他毅然决定由自己担任指挥兼独奏,与维也纳爱乐完成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录音。在齐默尔曼自任指挥的一、二号钢琴协奏曲中,他熟练地掌控钢琴弹奏技巧,展现令人惊异的才能(1991年12月,齐默尔曼时年三十五岁)。这两首协奏曲的录音是为了“纪念伦尼”(伯恩斯坦名字“雷奥纳德”的昵称)。指挥方面,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有意延续伯恩斯坦一贯的风格,呈现与三首后期协奏曲同样的热情与张力,乐句间也特意地加入较多的弹性与即兴。    在伯恩斯坦指挥下,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也有同样的效果。该曲于1984年10月在维也纳录制,同样也是现场实况录音。这次录音可为齐默尔曼如何恣意挥洒弹奏技巧提供左证。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掌幅极宽,不但能无碍的弹奏出乐谱所要求的繁复音符,更能以优雅的方式让音符吟唱出来,这些正是他最擅长的。更令人赞叹的是,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在弹奏快速的双音阶乐句时,同样也能将它们处理得很好。这次录音从一开场齐默尔曼对法国号精确的响应开始,就显示出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是个既能与乐团融合、又具有主导能力的勃拉姆斯诠释者;这种至高的演奏境界过去不曾在钢琴协奏曲中出现过,尤其是在现场听众面前。

不管是从个别的音符、和声间精巧的平衡,乃至精准的音色控制来总体评析,可以把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琴艺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兰杰利相提并论。他们两人都有极度敏感的个性,曲目选舍与诠释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肖邦F小调幻想曲和李斯特《死之舞》中流露的能量和气质。无论从其表现的乐曲细节或整体演奏格局,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肖邦F小调幻想曲似乎想制造一个立即的整体印象。李斯特《死之舞》和德彪西前奏曲(两册作品精选集)的演奏音色则是完美无瑕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乐曲所有细节,让每位听众印象深刻。   天性和气质使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演奏李斯特辉煌技巧的〈神怒之日〉主题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作品时,并不会像祈弗拉一样为讨好聆听者的感官而演奏出炫人耳目的火热。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把李斯特这部变奏曲诠释成接连的哲学思考,款款描述关于人世的冷与热、历史的光明与黑暗以及难逃毁灭的人类宿命,并把这些要素塑造成强大的音乐张力。   音乐中的图像性、气息和温度都在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音乐逻辑性下被中和了,但音乐却毫不因为移除乐曲中的火爆气质而降低说服力。他的每一款录音几乎都是对作品的典范演绎,比如贝多芬的全部钢琴协奏曲、肖邦的钢琴协奏曲(2000版)、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2005版)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都堪称极品。郑京和与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合作,录制了室内乐的里程碑之作:雷斯皮基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奏鸣曲,这张唱片获得了1990年留声机奖,由DG公司在“画廊”系列中再版发行。   在德彪西的《前奏曲》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情形。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并没有被《特耳菲的舞姬们》或淘气的《精灵之舞》迷昏了理智,也没有被最后一曲《烟火》弄得目眩神驰。齐默尔曼演奏时的清晰哲学理念在演奏印象派音乐时也是占上风的。齐默尔曼的演奏艺术告诉人们,如何将勤奋不懈的工作转变成不朽的艺术成果。相形之下,他那些才华平庸的同辈一开始就企盼不切实际的至高境界,到头来却只停留在平庸等级。 谈到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唱片的同时,也必须提到他早期无瑕、智能且富含年轻节制力的降E小调诙谐曲Op.4。DG在1982年展开一项庞大的勃拉姆斯作品录音计划,时年二十六岁的齐默尔曼受托负责演奏三首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叙事曲Op.10、为左手写的改编《夏康舞曲》、勃拉姆斯自己改写的弦乐六重奏Op.18第二乐章钢琴版。显然地,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在诠释这部表情丰富、尖锐激烈的诙谐曲时,既不妥协也不特意夸张。当年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演奏肖邦时,年轻而严谨的特质同样发散在这部作品中。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以演奏肖邦得到音乐生涯的真正突破,也就是在华沙肖邦钢琴大赛中赢得首奖,虽然赛前他就已被普遍看好。他那光辉灿烂的技巧、令人折服的说服力和自然度,以及他在舞台上明朗可亲的人格,都极其杰出。然而他却永远谦虚而自信,发出不凡的智慧光采。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每一款录音几乎都是对作品的典范演绎,比如贝多芬的全部钢琴协奏曲、肖邦的钢琴协奏曲(2000版)、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2005版)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都堪称极品。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10:12 PM 编辑 ]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28:21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普雷特涅夫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MikhailVasilievichPletnev,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Плетнев)1957年4月14日出生于俄国阿甘折(Arkhangelsk),双亲均为音乐家,从小便展露不凡的音乐天分。13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MoscowConservatory),在名师弗利尔(YakovFlier)与弗拉先科(LevVlasenko)门下学习。1978年,年仅21岁的普雷特涅夫在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大赛中赢得金牌,让之前已受苏联乐界瞩目的他,进一步受到国际乐界的注意与肯定。 普雷特涅夫与戈巴契夫间的友谊让他有机会在1990年的历史性时刻实现多年的梦想,创办一个完全独立于政府管辖的管弦乐团。在普雷特涅夫声名以及他对未来俄罗斯表演事业型态的眼光吸引下,许多俄罗斯一流的音乐家加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于是诞生。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创办开始,普雷特涅夫一直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并把乐团带入世界一流乐团的领域。当普雷特涅夫把指挥事业全力集中在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时,他也经常应该担任爱乐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伯明罕市立交响乐团与洛杉矶交响乐团等一流乐团的客席指挥。从1999年9月起,普雷特涅夫成为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荣誉指挥,并继续与该团在俄国、世界各地合作与录制唱片。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作品
  确立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的地位后,普雷特涅夫继续定期在欧洲各大重要音乐重镇与音乐节,及亚洲、俄罗斯等地担任独奏与举办独奏会。过去他曾以指挥家身份,带领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在美国各地演出。而在千禧年里,普雷特涅夫将以钢琴家的身份回到美国,2000年11月在芝加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奏会,接着会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及史拉特金、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并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   普雷特涅夫还与史毕瓦科夫、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在2001年赴美合作庆祝乐团创办十周年系列音乐会。普雷特涅夫曾经与海汀克、夏伊、桑德林、肯特长野、葛济耶夫、贾维、布隆斯泰特及旧金山交响乐团、马捷尔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提勒曼及以色列爱乐、加提与罗马圣塞西利亚音乐院管弦乐团、培希克与捷克爱乐、朱里尼和欧洲室内乐团合作,并与阿巴多、柏林爱乐在1997年柏林爱乐除夕音乐会中携手合作。普雷特涅夫定期受邀与爱乐管弦乐合作,并在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下,于1997年除夕音乐会、2000年在柏林爱乐厅举行的著名“欧洲音乐会”上合作,透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普雷特涅夫是爱乐管弦乐团定期合作的客座音乐家,一九九九年在皇家节庆厅与史拉特金、阿胥肯纳吉合作,2000年5月与该团合作得到极度好评的柴科夫斯基钢琴与管弦乐团作品全集音乐会。   普雷特涅夫的录音与音乐会演出曲目非常广泛,他为钢琴所改编柴科夫斯基《胡桃钳》与《睡美人》钢琴组曲(这两部作品也都留有管弦乐录音)以及柴科夫斯基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季节》在1998年被选入飞利浦出版的首批“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史卡拉第键盘奏鸣曲集(EMI-VirginClassics)则得到1996年留声机唱片大奖。英国BBC音乐杂志称这套专辑“钢琴演奏极为杰出……这套唱片无疑已能确立普雷特涅夫是所知中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普雷特涅夫于1997年发行在DG的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时,著名乐评人凯泽(JoachimKaiser)表示:“普雷特涅夫对萧邦的不凡诠释令人惊讶到近乎震惊……这是本年度最佳专辑”普雷特涅夫的独奏专辑“向拉赫曼尼诺夫致敬”是1998年在拉赫曼尼诺夫位于瑞士的别墅中,以作曲家所有的史坦威录制而成。这个事件以及普雷特涅夫与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所诠释的拉赫曼尼诺夫,被收入在帕尔马(TonyPalmer)的纪录片“拉赫曼尼诺夫—回忆”(NVCArts)中。接下来得到高度评价的专辑是由DG在1998年所发行的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与《但丁》奏鸣曲。普雷特涅夫的录音还有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的C·P·E·巴赫键盘乐器奏鸣曲集、葛利格钢琴作品集(包括世界首度录音、七首赋格)。
编辑本段作品评价
  往前溯源,再看看普雷特涅夫这个人,这位以悬殊差距赢得1978年国际柴可夫斯基大赛首奖的胜利者,举手投足之间并未露出一般艺术家蓄长发、身着奇装的古怪气息,期望看到这种典型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当普雷特涅夫步上舞台,我们看到一个冷酷严峻、泰然自若而专注地将眼前任务完成的人,用最实际的方式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作品
演奏:不管是开始的鞠躬或是结尾的掌声,他始终用最简洁的方式与听众交流。地呈现的是艺术个体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受到整个系统的隐密控制:不能反应喜怒哀乐的感受,也不能借着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不难归纳出普雷特涅夫因为整个大环境的限制,不得不“演练”他的专业:无庸置疑地,所有公开的会面及谈话,也全被蒙在意识型态帘幕的背后。我们拿获得1974年国际柴可夫斯基大赛首奖的加里洛夫与他相比,他显然像是个不易亲近的战略者;而加里洛夫则像是个燃了血的战士,在他的演奏里到处听得到夹杂各种极端个性的激烈撞合;下台时.普雷特涅夫一副趾高气晶且滴汗不流的模样:加里洛夫则是精疲力尽却也玩得痛快。随便一眼也认得出他们两位在他们专精领域里不同的音乐张力,但普雷特涅夫的部份都是经过冷静算计的,如此能将他的音乐效果推至一种崭新而独立的次元。在组织完美的技巧、对困难乐句的掌握与旋律对位的冷静分析之外,他拥有对音乐的一股热情,这部分来得更是浑然天成,因为它不用经过装饰。   普雷特涅夫并不改写,而是精准地描绘出音乐的本质,他精准而冷冽地检视主题旋律结构的面面观,在时间上达到天衣无缝的密合:不仅如此,他结合不同轮廓,加上听觉的立体感,使得听者也能够享受到对作品结构的一番巡礼。这也正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动荡之处:他理性的架构、对整体的测量,转化成纯粹的热情,如同在冰原上燃起熊熊巨火。这有点像顾尔德在他重实验性质的巴哈作品,例如《平均律》与晚期的《郭德堡变奏曲》里,以完全令人不自在、甚至是不安的方式,达到音乐的精华。普雷特涅夫的庄严与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
谦逊,表现出音乐的透明,再以专注于想象力的流畅、毫不失误的合弦与直达音乐中心的意念,结合出热力四射的成品。也将焦点放在音乐本身,为了就是使其散发活力,不管在音乐厅或是唱片里,都能将它变为主体,所谓人们热切地讨论“诠释即为再创造的开始”,它牵涉到读谱的正确性、完全服从作曲家意愿、以及按照谱上的记号表现,同时心里尽可能晓通相关的音乐史或美学知识、如此不断累积,演奏者在诠释上才能浮现新颖的自由度,即使是柴可夫斯基利用气候相对应地表达情感的《四季》组曲里,普雷特涅夫的自制与冷酷,是他诠释时展现Z由度的先决条件,同样的状况到了二流钢琴家手中便会流于任性。   他的演奏特质,明显可以在柴可夫斯基《第二号钢琴协奏曲》里发现,听起来因此少掉乐曲中某些杂乱的蔓延与喧噪的部分。这并不是说他必须为了这首听众接受度较抵的曲子里负责些什么,在柴氏三首钢琴协奏曲里,《第一号》已经成为通往大师的必备曲目,其中含有最好的曲调,指的是有电影配乐或民谣手法的生动;而《第二号》难在还得流转于强烈的庄严、似芭蕃的嬉游曲与室内乐式的亲昵之间。普雷特涅夫将这些冗长的乐句予以伸缩自如的活力,持绩灿烂的和弦延伸出清新的气息,不只在几个小节而已,整首作品呈现了如呼吸般的韵律感与平衡度。即使是第一乐章的装饰奏,也并未出现比例不均的危险。他知道如何从复杂的和声结构里,带出音乐的讯息,同时完满地表达抒情的美感,即使在发挥高度技巧的段落也能保证如此。多亏超凡的技巧与宏观的审视,即使在慢板段落,他都能抓住音乐张力的弧线,精细微妙的强调分节音、调性记号与桨句的转折,直到乐句的终点。
编辑本段个人评价
  雷特涅夫是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过去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成为优异的国际性指挥家,也自己建立了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显示了他不畏艰难的热情与决心。这方面他和匈牙利钢琴家柯西斯互相激荡,柯西斯在几年前设立布达佩斯节庆交响乐团,和指挥伊凡.费雪合作推广匈牙利音乐。如此的冲击对于艺术团体,尤其是缺乏排练时间与集体官僚心态的大乐团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
身为钢琴家的普雷特涅夫,不管是现场演奏会或是唱片目录,他的宝藏一样令人目炫,总结其诠释在许多视野上,他都是个特殊主义者。他最近为DG录制的唱片显现他在肖邦方面的唯美主义,极尽冒险展现出色调与气氛的极端性,就如同不间断地分析贝多芬作品里,最富细致音乐价值的小曲及变奏曲集,和普罗高菲夫里端庄的戏刻变化,在技巧上总能平衡地掌握每首曲子的特殊之处。与其称之为特殊主义,说他会认真看待他所演奏过的曲目远比较正确点。此外,在准备阶段和演奏的霎时,作曲家与作品间的交流正是他所关注的。有时候您会发现有些演奏者在事前声称自己对演奏的内容十分了解,但在演奏当时却转而追求自我的表现,放弃真正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在普雷特涅夫的演奏会上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作品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柴可夫斯基演奏家:以往柴可夫斯基许多钢琴小品都被误以为是感性的沙龙音乐,这并非因为演奏者缺乏对音乐本质的领会,而是因为被情绪化地、技巧不足地演奏所致。普雷特涅夫将其中每个小段落视为小宇宙,将之平衡在具像幻影与徘徊于不可知之间。他把柴可夫斯基《胡桃钳》与《睡美人》的部分乐段改编为钢琴版,也同样蕴含这种张力,当他在柴可夫斯基大赛获胜后不久所录下的《胡桃钳》选曲,其中活泼的进行曲旋律,与引起快意的华尔兹节奏,在1970年代后期曾引起不小的骚动;十年后的《睡美人》选曲依然如此。我们不应该将之视为独立的作曲,而是一个借着十指传达整个乐团份量的钢琴浓缩版。同样地,在这里有着无比的综合性、聪颖的组织能力、在庄严之际展现高度情感,与强烈的旋律。能够控制演奏时的冷静,最后将芭蕾世界的故事转由钢琴娓娓道出,这是具有舞蹈艺术的钢琴家才做得到的事。
编辑本段个人影响
  不管是钢琴或是指挥,普雷特涅夫的录音或是现场演出,都展现了也是一位优异的柴可夫斯基演绎者。身为钢琴家的敏锐分析能丰富地在指挥时能看透整个作品,而身为指挥家的他则能帮助地在演奏钢琴时展现管弦乐般的色彩。 在许多方面,普雷特涅夫的独特艺术面貌,在近代钢琴史土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是一位接受严谨的训练与准备之后,能在弹奏霎时毫不保留地展现主观意识的演奏者。不同于其它音乐家,他挟着近乎冷酷的从容,迫使我们同意他富原创力的观点,即使人们早已认同其它诠释模式。在精准分析与热力沸腾之间,他能在演奏质量上带来充满魅力的逻辑性,产生独特的声响:而作品本身则以最美好的感觉,散发其生命。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7 11:40 PM 编辑 ]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48:54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弗莱舍

里昂·弗莱谢尔(Leon Fleisher 1928- )




美国钢琴家、指挥家
弗莱谢尔师承奥地利钢琴家施纳贝尔十年之久,因此他的演奏与其他美国钢琴家相比,具
有更多的德奥钢琴学派风范。弗莱谢尔的演奏风格综合了知识的力量、热情的情感、优雅
的品位和神秘的美感等多种因素。他认为演奏技巧与个人的音乐观念有关,技术是发出声
音时所有的动作。
弗莱谢尔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艺在众多美国钢琴家中独树一帜。他在音乐的处理方
面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努力追求音乐中亲切、朴实和纯粹的美,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
标,即使右手因病不能弹奏,仍然坚持用左手演奏拉威尔等人专为左手写的作品。他的精
彩演奏倍受音乐界人士的推崇,尤其是他录制的许多唱片更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20世纪著
名钢琴家的行列。

音樂演奏和運動競賽在對於生理條件的需求上,其實相當類似。音樂家們透過自己的手指、手腕、手臂等等的運作,透過樂器轉化為優美的音符,其精密的程度,和運動選手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此所謂的「運動傷害」對於一位選手能帶來的衝擊與傷害,也可能發生在音樂家的身上。
1964年,當時在樂壇聲望正如日中天的年輕鋼琴家佛萊雪(Leon Fleisher)在一場音樂會後,發現自己的右手略感不適,本以為稍事休息就能復原,沒想到卻越來越惡化。求診於醫生後,發現他患了局部肌張力不全症(Focal dystonia),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就完全喪失了右手彈奏鋼琴的能力。
在受傷之前,佛萊雪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鋼琴家之一,他在1952年獲得伊莉莎白皇后大賽的首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人。佛萊雪的音樂生涯開始很早,他四歲學琴,八歲首次登台,十六歲時就在蒙都(Pierre Monteux)指揮紐約愛樂的伴奏下,演出鋼琴協奏曲。蒙都驚訝於這位年輕演奏家出色的表現,曾稱他是「這個世紀鋼琴界最偉大的發現」,而他和另一位指揮塞爾(George Szell)以及克里夫蘭交響樂團所合作的一系列錄音,至今仍是許多後繼者所參考學習的範例。
佛萊雪師承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最偉大的鋼琴大師許奈貝爾(Arthur Schnabel),並深得其真傳。許奈貝爾是公認詮釋德奧派音樂作品如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等人的權威,他在技巧之外,更重視音樂性的呈現,曾留下這麼一段話:「彈奏樂曲中的那些音符,有許多鋼琴家都比我還優秀。但在音與音之間的間隔中,才是藝術真正的存在之地。」而佛萊雪也承襲了老師的音樂理念,即便是在年輕時,就已成為一位技巧與內涵並重的音樂家。

[ 本帖最后由 J-M 于 2010-9-8 04:32 AM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3 12:4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