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年),法国作曲家。1892年9月4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1974年6月22日卒于日内瓦。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他结交了许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尤其是诗人P.克洛代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克洛代尔公使的秘书于1916年到巴西任职。在南美居住了近两年,巴西的气氛和音乐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18年回巴黎,受E.萨蒂的影响成为“六人团”中的一员,并写了不少作品。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他转道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大学任教。1947年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47年回法国,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以后经常往返法、美之间。1971年退休,定居日内瓦。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其作品编号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的创作有鲜明的个性,早期强调节奏、力度,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喜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他特具古典气质,但又善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与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一样,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进行创作实验。形式变异的多样化是米约音乐作品的显著特点,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或采用中古调式,或模仿巴洛克风格,或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多用双调性,有的则是多调迭置,而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则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1954年6月1日在耶路撒冷首演的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是米约特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3000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此外,在“六人团”时期重要作品有声乐套曲《花名录》(1920)、芭蕾《屋顶上的牛》(1919)、《创世记》(1923)等。30年代写了许多电影配乐。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第四交响曲》(1947)是纪念1848年革命100周年的,康塔塔《火的城堡》(1954)是悼念在法西斯迫害下的牺牲者的。
尼科莱Aurele Nicolet 1926-瑞士长笛家,先在苏黎士音乐学院学习,师承杰奈,后又到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接受莫伊兹的指导。1945年起,任哈莱乐团长笛手,参加日内瓦国际比赛获第一名,被富特文格勒赏识,1950年后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长笛9年,1953年起在柏林音乐学院执教。尼科莱的演奏曲目极宽,有强烈的倾诉力。其代表性唱片是巴赫和维瓦尔第的作品。
霍利格(Holliger,Heinz)瑞士双簧管演奏家、作曲家。1939年5月21日生于瑞士朗根塔尔。1955-1959年在伯尔尼音乐学院和巴塞尔音乐学院学习,1962-1963年在巴黎音乐院深造,先后师从卡萨尼奥德和毕埃洛学习双簧管,从勒费比尔学钢琴,从韦赖斯和布列兹学作曲。1959年20岁时,参加日内瓦国际比赛,被评委一致通过为最优秀的演奏,名列第一并授予瑞士联邦奖。1960年授予瑞士音乐家协会奖。1961年在慕尼黑国际比赛上获一等奖。自从1959年在日内瓦获奖以来就从事独奏活动,到过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大城市进行公演获得成功。1960年开始录制唱片。在室内乐合奏方面和卡梅拉塔·贝伦等合作,积极进行活动。1966年任费赖堡音乐高等学校双簧管教授。他的夫人乌尔兹拉是很有名的竖琴演奏家。霍利格的双簧管演奏具有无限广泛的才能,以他完美的技艺,任何难度的乐曲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演奏出来,有些想不到的二重音、三重音、滑音等,他都能以全新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由于他还是一位作曲家,对作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使完整的技巧和完美的音乐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一些作曲家如贝里奥、胡贝尔、克热内克、亨策、彭德吉茨基、斯托克豪森等都为他写过曲子。他也受到卡萨尔斯和什图开恩、斯密特的热情称赞。
埃德华-布鲁讷(Eduard Brunner)在瑞士巴塞尔出生和就学。以后在巴黎从师卡胡扎克(Louis Cahuzac)。在由库贝里克(Rafael Kubelik) 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中增多年任首席单簧管演奏家。目前为德国萨尔布吕克音乐学院教授。
布鲁讷作为与乐队合作的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在世界范围巡演。布鲁讷十分致力于当代音乐, 他让著名作曲家为他作曲。当代重要的单簧管作品正是在他的推动下而诞生。哈尔福特(C. Halffter)、麦耶尔(Meyer)、迪特里希(Dittrich)在受到布鲁讷启发下而创作的单簧管协奏曲 以及侯萨卡娃(Hosakawa)的单簧管五重奏在不久前得以首演。
布鲁讷在许多唱片公司如DGG, Philips, Tudor, ECM, Schwann, Orfeo, Life Classic 灌制了250部单簧管独奏和室内乐作品, 其中与音乐家卡岗(O.Kagan)、克雷默(G.Kremer)、巴士密特(J.Bashmet)、卡施卡山(Kim Kashikashian)、齐莫曼(Tabea Zimmermann)、古特曼(N.Gutman)、鲍罗丁四重奏("Borodin-Quartette")、布兰德尔(A.Brendel)、施夫(Andreas Schiff)。最新出版的作品有与慕尼黑室内乐团合作的雷菲费尔(Lefevre)单簧管协奏曲及与卢巴努夫(W.Lobanov)和(B.Pergamenschikov)合作的贝多芬 (Beethoven)、福雷(Faure)、贝尔格( Berg)的作品。2001年布鲁讷在萨尔布吕克担任萨尔兰州广播电台“二十一世纪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在萨尔兹堡、马尔波路、莫斯科、日本、韩国等地教授大师课。
钢琴∕奥列格.迈森伯格 俄罗斯钢琴巨匠奥列格·迈森伯格(Oleg Maisenberg),德国佛蒙特古典唱片公司的CEO Oleg Maisenberg
举办钢琴大师班。法国钢琴家海伦娜·蒂斯曼、奥地利钢琴家格特利伯瓦利施、奥地利的钢琴家史德凡.施特罗森都曾是他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