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yzwjav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3-7-3 17:47:08 | 只看该作者

JP版主理解上好象偏颇了些

我的想法是:既然听音环境对音响系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推介系统配置时,应当将测试时的环境简单勾画一番,起码能让爱好者加以借鉴。尤其是在购置系统后,一旦发现同“看,听”距离很大时,能对自己的环境加以适当改进。其实,有很多的爱好者由于不了解此方面的内容,在摆位时都是按着家居的美观来摆位,而非是按着音响系统的摆位的基本要求来摆位的。
12#
发表于 2003-7-3 17:52:15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看到二位版主参与讨论。
  正由于音响器材(特别是扬声器)难以用物理参数或曲线完整准确地加以衡量,因此要确定其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并非易事,由此而产生了器材搭配的问题。在一些器评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就是以高出被评测器材数个级别(主要是指价格)的周边器材来测定被评器材的水平,这样从道理上说可能会更大限度地表现出被评测器材的潜能,由此而写出令人蠢蠢欲动的推荐文章,但在实际搭配中这种不成比例的搭配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不难理解实际效果与器评相差甚远(当然影响实际效果的因素还包括环境等等)应是预料中的事。但出于各种原因器评人(或许称为枪手更准确)不愿对此作出说明,使许多囊中羞涩的发烧友成为js的刀下鬼。从经商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商品就是利润率最高的商品而不是所谓最有使用性的商品,因此往往宣传得最多的商品正是利润率最高的商品,明白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一切。
13#
发表于 2003-7-3 18:45:27 | 只看该作者

这倒也是

请弥勒兄找几篇文章出来,有个具体目标。
14#
发表于 2003-7-3 18:58:35 | 只看该作者

!

哈哈哈!好象各个论坛,杂志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吧!不妨由诸位版主找出这类文章(或者你们认为这不属于枪手行为的文章),让咱们爱好者就文中疑问,探讨一番,岂不更好?我想诸位版主见多识广,不会说:没拜读过这样的大作吧?
15#
发表于 2003-7-4 10:28:36 | 只看该作者

咦,大家都这么腼腆

干脆我来贴一个好了,也不走远,就是本坛精彩器评里的,选这篇是因为我对这个器材有兴趣,而作者好像又被某位前面指责过一下。
大家要实事求是噢。



天生尤物-浅谈ELECTROCOMPANIET ECI-4功放
发布日期02-01-29 14:50:32

作者:李宇凡
出处:〈现代音响技术〉
    媒体上ELECTROCOMPANIET(音乐之旅)ECI-4合并式功放的器评还未出炉,但关于它的故事,这几个月来笔者却一直听得不少:在广州有“固执”的朋友偏要用2.1万的ECI-4推Spendor  5000多元的 S 3/5,认为只有这种“不合常规”的搭配,方可将S 3/5的音乐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昆明有听了某名机并预付5000元订金的发烧友,在听了ECI-4却“中毒太深”,不惜冒着订金尽失的“危险”也要“悔婚”……。在提笔之前,虽然没有对ECI-4细听,但凭着对ECI-3这台《Stereophile》B级榜名机的深刻了解,我坚信比ECI-3更高级ECI-4的声音只会更好!

和ELECTROCOMPANIET  ECI-4结缘,还得从老梅谈起。老梅在圈中也算是“让人羡慕得流口水”的人物,这又是从何谈起呢?因为老梅拥有一间面积达47m2的专用发烧房!“专用”到何种程度?——诺大的空间“奢侈”到只有器材及沙发、茶几寥寥几件家具和满屋的扩散板,连电视机也欠奉!这在“尺土寸金”的广州,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算是“凤毛麟角”一类了。老梅另一让人敬佩之处,就是在这样大的空间里,仅用一台合并式功放就把Spendor SP-100搞定!须知SP-100是出名难推,不少朋友的组合不是过于肥慢就是失之于韵味全失。圈中通常认为只有动用诸如Jeff Rowland、Mark Levinson、Krell、GRYPHON之类的Hi-End级分体式功放才能真正把SP-100推好,但老梅仅用一台合并机就能驯服SP-100,令你不能不赞叹其功力之深厚及眼光之独到。

相信大家不难猜到这台神奇的合并式功放就是ECI-4了。当初老梅怎会独具慧眼相中新鲜出炉的ECI-4?原来,他一向认为推SP-100的经验是须“推得巧”。这种观点其实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所认识的几位香港朋友就是用100W/声道的Mark Levinson 23.5,就把SP-100推得挺棒,与老梅的做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某些朋友一味用大力后级推SP-100,反而极易误入歧途,让SP-100的声音变了味道。ELECTROCOMPANIET最新推出的ECI-4合并式功放,采取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声音据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准。ECI-4的输出为A类2×120W,峰值电流更高达80A!前级部分缘自ELECTROCOMPANIET顶级前置放大器EC-4.7,后级部分则吸取了同厂单声道后级AW-180的精华。而且,ECI-4还备有前置输出端子,随时可升级至“双功放”——试想,以“ECI-4+AW-180×2”的组合,凭着300W/声道的A类输出,还有何音箱不俯首称臣?老梅看中的就是ECI-4这些优点,而且据他透露,ECI-4最好与带平衡输出端子的CD机“双剑合壁”,其音效还会跳升一级。所以老梅就专门找了同厂的EMC-1激光唱机。这台CD机不仅具有全平衡放大、24bit/96KHZ等很发烧的设计,而且采用了类似汽车避震的“硬避震系统”,抵御外界谐振的功夫近乎完美。

还是看看老梅的现场效果吧。老梅发烧房的尺寸为9.4×5.1×2.9米(长×宽×高),房间的天花、侧墙及聆听位置的后墙均铺满可校声的自制扩散板,粗粗一算,竟有上百块之多!侧墙还挂着丝绒窗帘,可通过展开或收起窗帘,来随意微调残响。轻轻拍拍手掌,余韵好正点。SP-100拉开约两米,稍微内拗。离后墙有1.6米,显然是为了获得深邃的音场。距两边侧墙则有0.8米。SP-100以原厂脚架承放,每边灌钢砂达40斤。

在ECI-4的驱动下,SP-100的表现真的很棒,甚至胜过某些身价是其两倍、但搭配或摆位不当的系统。当时仅用《邓丽君15周年》、《蔡琴·遇见》、《萧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乐》(DECCA 425071-2)、RCA Living Stereo《天方夜谭》等CD试音,即已将系统的魅力表露无遗。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声音的生动性和鲜活度:只觉得音箱仿似消失于无形,人声、乐器统统跑出了音箱之外,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音箱和音箱之间、音箱和后墙之间,甚至“钻入”后墙里面,声像之间区分得很好,没有丝毫模糊和膨胀的迹象,让你觉得信息量是那么的丰富却又是那么的受控。老梅在音箱的整面后墙特别度身订做了一幅山水画——田野、小溪、远山、翠丛,还有氤氲的薄雾,好一派令人陶醉的情景。在此间欣赏美乐、细品香茗,真可谓“神”在乐海中翱翔、“身”于山水间徜徉,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闻Spendor SP-100那种煽情的个性仍在——温暖湿润、雍容华贵,但已渗入了理性的色彩,从而获得更紧凑、迅捷的低频,将大提琴的“牛筋味”轻易再现;还有那更具空气感的中高频,带来类似残响、堂音的效果。那种浓郁的舞台气氛似梦还真,完全可以让任何一位挑剔的发烧友流连忘返!

在以后的时间里,随着对ECI-4了解的不断加深,我对它的好感也是与日俱增,深深地为ELECTROCOMPANIET独特的校声功夫所折服。与ECI-3相比,ECI-4的功率增加了近一倍。一般来说,随着功率的上升,会带来声音的密度感增加、动态范围改善、低频量感跃升等正面因素,但同时也可能出现声音变得粗硬、音乐味下降等负面现象。稍有阅历的发烧友对这种情况是有心理准备的。但ECI-4却是不折不扣的异数:它无疑是比ECI-3具有更佳的驱动力和控制力,好得使SP-100也变得“好推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时它仍拥有一种“鲜嫩多汁”的音色!ECI-4在声音中多了一种湿润、高贵、从容和大气,这些优点是人性化的,就如月光倾泻在每一颗音符上,令ECI-4无论播放何种音乐均是那么生动、耐听。无论是人声的“肉感”、吉它拨弦的“通透感”,还是多种乐器所形成的“包围感”,ECI-4均能一一奉上。而播放爆棚片断时,那种如旭日“喷薄而出”的辉煌和壮丽,更是令笔者一次又一次地为之动容。

关于ELECTROCOMPANIET ECI-4的结论,我不想用太多的溢美之词去形容它。我只是觉得它完全达到了该品牌在设计上的又一巅峰。在20000元这个价位,它是能够给你音乐享受的机种,而且具有广阔的升级空间。相信您自己的听感,亲身去体验一下ECI-4的演绎吧。也许,您会听到更多…….。
16#
发表于 2003-7-4 10:34:5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倒讲了不少听音环境的。
17#
发表于 2003-7-4 11:22:25 | 只看该作者

唉!不得不说。

首先,我和所有的爱好者一样:非常羡慕李宇凡先生有这等耳福和那样的境遇,在那样的听音环境下,如履仙境般的欣赏了一回“仙器”的表现!
  但是冷静之后我们想想:理论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如果这种理论完全脱离实践,那么它可能就是空谈或叫空想!对于推介器材和音响系统的文章,最可贵之处就是贴近普罗大众,对爱好者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但是大家看看:我不客气的讲,这篇文章通篇极进溢美之词,有何贴近爱好者的指导意义?完全是典型的带有“蛊惑”意义的广告文章。根本就不是严格意义的器材评论文章。
   我在申明一点:我只是个爱好者,我的器材配置是套入门的器材。是在南京三越邮购的。我的言论完全是针对音响界充斥的枪手误导的批评,不是针对某个人。也非受雇于谁!
    以上是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8#
发表于 2003-7-4 12:14:21 | 只看该作者
你不相信ECI-4在梅先生家中可以获得这样的声音吗?我们可以邀请你到他的家中听听,看有没没有文中所说的效果。梅先生的听音环境令人羡慕,不要说ECI-4,就是比它稍抵挡次的功放放到这里也能获得美妙的声音。如果你不信,还可以到本网站“玩家直播”栏目看看,那里有梅先生本人及家中的照片。我不知道你所要求的“贴近爱好者的指导意义”是指什么?请详细谈谈。
19#
发表于 2003-7-4 14:21:41 | 只看该作者

!JP版主

我回帖中,丝毫没有怀疑文章内容真实性的意思!我的意思非常明显,一是就文章内容而言它不是严格意义的器材推介文章。二是它缺乏对爱好者的指导意义(因为文章中表达了,在梅先生的听音环境下这套配置的表现甚至胜过某些身价是其两倍、但搭配或摆位不当的系统。但是绝大多数爱好者的听音环境不会达到那种程度,而恰恰非常需要了解的是在平常的听音环境下其表现如何)所以,我说这篇文章是“蛊惑”性的广告文章。
20#
发表于 2003-7-4 14:26:42 | 只看该作者

诸位版主和网友们!

如果我的帖子有唐突之处,千万多担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5-2-23 11:4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