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玩高清Hi-Fi流媒体的发烧友来说,国外流行的Tidal、Spotify、Apple Music等等,在国内按照合法途径是不容易连接的。被视为流媒体未来希望的MQA编码,在国内下载途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来自挪威的2L、一个是索尼精选Hi-Res音乐。2L官网出品的音乐由一群来自挪威本土的作曲和演奏家录制,这些录音曾获得23次格莱美提名,内容比较冷门但他们提供一些免费MQA资源的下载。可惜目前2L已经停止音乐商场的运营,从前录制的音乐可以在索尼精选购买下载,直接在索尼精选MQA即可,简单粗暴快速,只不过这些高清无损资源都是要收费的。
MQA于2014年12月4日在伦敦正式发布,并于2015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上向参观者展示。一些下载/流媒体服务,播放系统制造商和唱片公司随后宣布支持该技术,包括先锋、安桥、英国之宝、7digital、挪威2L、Mytek、华纳音乐集团等等,相信陆续会有更公司加入。由Meridian主导研发的MQA采用一种折叠技术,巧妙的将高频部分隐藏到低频部分(A)的不可闻区域(<-120dB),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能将192kHz/24bit母带音频体积缩小至CD级别。由于编码后的数据是兼容PCM的,所以可以方便的用各种无损格式来封装,包括WAV、APE、FLAC、ALAC/M4A等,并不需要专有封装格式,从而易于传播。
其实MQA更是一套完整的母带音频质量保证体系,从录音设备到录音处理、传输、回放(解码、渲染)等环节都有严格的限定,甚至对解码器的DAC参数设置都有要求。譬如解码蕊片内部滤波器被锁定不能改变,更不用说均衡器,MSEB等处理了,所以MQA也保证了播放端能听到原始母带的声音。现阶段使用MQA最大的问题在于播放环境(包含软件和硬件)有没有译码MQA的能力,老的解码器一样能播放MQA档案,不过只能辨识成最低规格。透过认证的解码器,则可以把MQA摺叠的文件展开再展开,完整播放192kHz/24bit或更高格式的音乐。在目前母带音源少而混乱的状况下,MQA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整套母带质量保证体系,你不用担心听到的所谓Hi-Res音乐居然是从CD升频而来。
我们当然希望在网络上花钱买了一个192kHz/24bit的档案,能使用所有装置播放,无论是PC、NAS、手机、USB随身碟…等统统都可以播,爱怎幺听就怎幺听,有最大的利用率。然而现实的状况常常有困难,但MQA不同,无论你的设备条件如何,它统统都可以播放,所以我对MQA的前景看好。在索尼精选的片单中,还能看到DSD2.8MHz、DSD5.6MHz、DSD11.2MHz、DXD352.8kHz、DXD384kHz等其他高清文件,售价并不低。DXD384kHz格式的专辑卖278元,DSD11.2MHz与DXD352.8kHz格式卖238元。有偿消费是合理的,但买了这些专辑只能存在硬盘中,而硬盘并非万年保证,在这几年间我不知道已经报废多少硬盘。对于我来说,物理的实体唱片更为稳妥,起码把一整排唱片在书房中叠落起来,看着都有一种收藏的满足感,而你无法拿着一块硬盘到处去炫耀吧?只不过该用哪一种光盘,才能储存DSD11.2MHz之类的音乐,又是个伤脑筋的问题。幸运的是,DXD384kHz等PCM格式,是可以利用MQA技术存放在CD或DVD光盘中的,实体唱片仍有无限可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