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457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大利的浪漫盛宴 – 小记3月28日张弦与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30 11:2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时刚刚看到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单,就觉得这次策划不错,正如场刊文案所言:
雷斯庇基和帕格尼尼都不是在罗马出生的意大利作曲家,柏辽兹和拉赫玛尼诺夫更分别是法国和俄罗斯的音乐家,但各人都到访过罗马,柏辽兹更在罗马留学,雷斯庇基则在罗马度过后半生,从今晚选奏的乐曲中,有理由相信罗马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在这几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发挥了影响……


放眼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近女性指挥家都有崛起的趋势,可惜我只听过阿尔索普,西本智实,张弦,叶咏诗的录音或现场,早前俄罗斯指挥家佩特连科Petrenko略有歧视的言论更是激起千层浪,尽管他后来也作出澄清,但多多少少也反映这个世界是以男性为主导指挥界的一定现实。


而作为马泽尔Maazel的助手,女指挥家张弦似乎格外受人注目,不知道是否为了缅怀去年仙逝的恩师,今晚下半场的曲目正是选取其70年代中Decca录音的雷斯庇基《罗马节日》和《罗马松树》,真心令人期待,同时为她的胆识所折服。

早在2012年时曾听过张弦指挥广交演出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已觉得她绝非池中物,棒下的广交整体连升好几级,发出不可思议的声响,仍至今历历在目。


简单说说当晚的听感:
上半场有两首曲目,分别是柏辽兹的《罗马狂想节》序曲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由陈萨演奏钢琴。
柏辽兹的《罗马狂想节》序曲实属演奏极难的管弦乐展示品,开篇已经让人耳目一新,之前不痛不痒的广交的大提琴低音部居然脱胎换骨般焕发出厚润充满光泽的色彩,这是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地方,其次,大规模的弦乐群(
10把小提琴,10把大提琴,46把的倍大提琴,20把以上的中提琴)齐奏时所带来绵密整齐度是在广交身上极少听到的;
相信看过好莱坞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in Time想必对这首狂想曲不会特别陌生,而陈萨的钢琴也有别于一般女性的钢琴家的柔软纤细,其触键带有一定侵略性,在著名的第十八变奏‘如歌的行板’表现得相当轻盈脱俗,并没有刻意将速度变慢以展现拉赫玛尼诺夫那种流行的风格,不仅带来的是有力量的演绎而且相当有美感,毫不做作;不得不再次佩服张弦对乐团的控制力,从始至终把持住乐团的平衡度,并不一味地让钢琴独舞,而是配合相当得当。返场陈萨还弹了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也是充满细腻的情感,而不失重量感。

下半场对指挥和乐团都是份大考卷,雷斯庇基这两首成名的交响诗并不容易演绎,大规模配器和各个声部紧密合作并不亚于前面的柏辽兹,甚至乎华格纳,马勒。不论对弦乐,木管部,铜管,打击部,还有3支布齐呐号,曼陀林,钢琴,竖琴,管风琴等的加入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广交的铜管部历来我都觉得有点小担心,果不其然然在《罗马节日》的第三乐章‘十月收获节’左面的圆号就出现两个明显失误,其中后来那次的独奏更是严重的错音,但从整体上每个声部都建立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画面中,而且有序地和盘托出,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线条分明,轮廓清晰。最能反映在《罗马松树》第四乐章进行曲的结尾,就算我坐在离乐团较近的位置(第5排),所有乐器同时间迸发的力量你并不会觉得会散乱,会刺耳,相反会真真正正感受到那份节日带来炽热冲击和空间广阔震撼。

另外值得一赞的是,广交的场刊做得越来越好,文字和图片介绍都相当详实,如果能参考国外的音乐杂志多加入些试听的二维码,那应该会更好


[ 本帖最后由 嘉贤 于 2015-3-30 11:28 AM 编辑 ]
2#
发表于 2015-3-30 13:25:54 | 只看该作者
细致入微的听感,赞!
3#
发表于 2015-3-30 14:13:02 | 只看该作者
有现场音乐会听就是幸福的事情
4#
发表于 2015-3-30 21:03:2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不喜欢人多,不喜欢乐器多。无缘了,大型演唱会,大型音乐会
5#
发表于 2015-3-30 22:53:19 | 只看该作者
不去听音乐厅听现场,绝对是爱乐人的遗憾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09:15: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支持.

个人认为音乐会是唱片的一个必要补充,在既定的录音旅程上我们可以走马看花,或者一而再,再而三去剖析作品,较为’随意’地谈天说地,但作为可一而不可再的现场音乐会却不容得我们这样,在尽量克制自己别分神的同时,还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常常会有遗憾的画面,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现场去听?

曾经我也为此思考过,是仅仅因为音乐厅那优秀的音效吗?并不是。
我想那应该是独一无二音乐体验。可能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音乐会的非常重要一员,你的一举一动,会影响着整个演出的流畅度甚至进程。(前段时间就有观众因用手机偷录钢琴家齐默尔曼的独奏,被发现后就暂时中止演出。)就是我们这种集体参与感,才令到每场演出完整而不可或缺,通过你的专注投入地与台上的指挥和团员共同‘创作’,才会让现场增色不少,才有成为神演的可能性。

在忙碌烦嚣的社会里,大家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再大的回报,古典音乐恰恰希望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慢’下来,静静坐下来完整地听完一首交响或是四重奏。可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或许是古典音乐逐渐没落的一个原由吧
7#
发表于 2015-3-31 09:25:47 | 只看该作者
加兄说的好。听音就该不拘一格,除了声音的享受,还有很多超出音乐层面的体会,现场聆听是音响系统和唱片所不能达的,有机会千万别拒绝现场。
8#
发表于 2015-3-31 23:44: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拒绝现场音乐会,可惜离广州太远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8:07:40 | 只看该作者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让我想起了巴赫的故事,他绝对是位虔诚的乐迷,只为聆听一位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演奏,就一日徒步走了近30英里的路,最疯狂的一次的是,20岁的巴赫请年假,徒步360公里去吕贝克,只为听一场管风琴大师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的音乐会,巴赫从来没有认为他是一个天才,靠的是这份旁人没法想象的勤奋和对音乐的痴迷.
10#
发表于 2015-4-1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在广州居住的朋友还是很幸福的,经常有机会去现场聆听。过几天“茱莉亚”四重的演奏会又要开始了,可惜来不了,有兴趣的朋友别错过机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3 01:3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