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感觉,一种玩法,一种讲究
———在音像城天碟俱乐部感受应启德老先生的“神木”
杨维中
悉数下来,本人玩音响已三十载有余,历经动手焊机、打造音箱、摩机之全过程,虽至今仍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但好歹还算是理性之人而未达走火入魔之境地。
上周末,笔者于广州音像城发烧天碟俱乐部,见识了美籍华人应启德老先生从美国带来的校声利器–“神木”,从而十足开了一回眼界。整场试听音会由香港著名录音师Leo(冯纬国)先生主持,应老前辈作为特邀佳宾客串到场,现场发烧友云集有三十多人。
由于全场上下互动均为粤语对白,作为外省人的我有如听天书而不知所云,唯一的安慰是音乐十分熟悉而感觉尚存。显然,纯粹的音响性成为至始至终贯穿此次试听会的主线条,《蔡琴老歌》的“总有一天等到你”被拿来作无穷尽地反复播放,从而成为验证“神木”功力深浅的最佳试金石。这张1985年发行的试音天碟,似乎忠实代表了中国音响发烧友近十余年来的最大趣味所在,一些烧友即便音响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最爱听的却还是《蔡琴老歌》。
在我看来,音响发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乐趣,将远胜于其最终的结果,从而足以令人陶醉其中而三日不知肉香。1976年就从香港去了美国的应老先生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六十多岁的人,精神抖擞上场来的第一招,是将两枚象棋子大小的“神木”各放在一对AERIAL三路四单元座地箱的顶端,而且落点看来颇有讲究。我注意到,“神木”是被刻意置于箱顶中端的稍偏前处,其玄妙之机不得而知。
由于节目开始前此曲已多次试放,因此首次尝试的声音表现应该是有所改变的,而且理当较为敏感和效果明显的。我选择“改变”这个字眼是有用意的,因为“改变并不等于改善”,一般来说我不太会轻意给别人留下抓辩子机会的,呵呵!
我的右耳听力明显要优于左耳,所以台上在不停作AB比试时,我一直是侧耳聆听,而且听的极认真,听觉神经几乎处于高度集中的一级战备状态。十分遗憾,我似乎察觉不出二者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异样,钢琴的奏鸣和泛音的延伸依然一往如故,蔡琴略带沧桑感的嗓音也并无异样,如果后排有人欣喜若狂的窃窃私语和我的麻木无动于衷反差太大的话,那我只好自叹一对耳朵的老不中用了。的确,高频上限只能听到区区13KHz,那无疑是生理老化的悲剧,哭爹喊妈也没用的。
1988年就开始“神木”研究和专业从事音乐厅校音的应先生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他的第二招是将“神木”分别贴附于听音室的背墙和左右两侧墙上,一共三枚。然而很不幸,我依然找不到北,也听不太懂Leo和应先生与发烧友们在用粤语交流些什么,但从比划的手势及神情来看,显然十二分的专注和投入。
作为一个外来人,我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广东人,都天生一副爹妈给的好脾气,这种从娘胎里带来的温和性格,除了有利于延年益寿之外,也注定具有能成为最合格发烧友的天生潜质。这种慢条斯理习性的形成,据说和广东人的饮食偏淡及爱喝早茶有关,羡慕啊。
应老先生的第三招有两种玩法,第一种是将“神木”置放于CD机顶部,据称能令CD音源的声音更为内敛、传神。第二种则是将“神木”置于CD机的底部,但必须反复寻找最佳的顶锥应力点,从而构成沉稳的三足鼎立平分天下之势。
平心而论,我的潜意识里还是很认同后一种玩法的,也许这和我曾在冶金机械制造国企干过30多年有关。自已亦曾经尝试此法,毕竟这与机械的抗震、减震、力学能扯得上关系,而且不至于那么玄乎,理论上也还能自圆其说。
对于音响发烧中用于校声的一些小道具,乃至相关效果的讨论,一直是发烧友们乐此不疲的话题。一些音响网站论坛上,大凡涉足此类的探讨,一定十分热闹而纷争不绝于耳,并难免最后上纲上线演变到情感的宣泄,点击率绝对扶摇直上的飚升。
其实,这些公婆各有理的讨论将永远不会有最终的答案,神木、神钉也好,神锥、神油、神贴也罢,在我看来就是音响发烧过程中的一种玩法、一种讲究,甚至就是发烧友的一种活法。“音响是男人的玩具”,说得极好!
我和应老先生的一席谈,是在他的“神木”听音会结束之后,Leo一同参于并兼作翻译。
问∶这种“神木”用得是什么材料?很贵吗?
应∶是非洲的黑檀木,中国云南的紫檀木现在已经没有了,绝种了,黑檀木经常用来做乐器的,如小提琴的指板等等。这种非洲黑檀木是一种非常有音乐感的材料,我试过很多不同的木材,但这一种是最靓声的。
至于售价,从它能发挥的正面效果来看很多使用过的人倒不觉得昂贵。它很适合在音响系统中用来作润色的效果,也许就那么一点点作用,但恰到好处,适用面也很宽,而且不必像换线材那样要付出的太多。如果能在市电进家里的总电度表处使用的话,效果将会更好一些。
问∶这种“神木”所产生的效果,能否从物理上解释的通?
应∶理论上目前还没法解释,因为现在的仪器还无法测量声音的好坏, 而人是具有灵气的。人耳和大脑的第六感都可以感觉到,所以它的作用是存在的。
准确表述这种现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说到量子什么的,一般人都弄不太懂, 觉得很玄妙。但像扩散板为什么要用木头,而不是铝和铁,其实道理也都是一样。因为声音是靠空气来传递的,所以声音的好坏与天气及温度、湿度也是有关的。以此类推,不同品牌的音箱由于选用了不同的木头材料而声音也会有所不同,JBL是JBL的声音,丹拿Audio是丹拿Audio的声音,B&W又是B&W的声音。
一般来讲,现在百分之九十五的音箱都是采用MDF板来制作,但是这种压制而成的纤维板是一种最不好的材料,声音很死,应该用原木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也用过檀木来做音箱。人们听音响主要是一种自我感觉,而不是很物理的去评价一个东西重而另一个东西轻。
问∶听你的“神木”是否会夹杂有“信则灵” 的心理因素?
应∶不能这么讲,现在韩国有两个专门研究“因子”的教授,已能对“量子” 那么小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唯一的遗憾是测量的器材素质还不够。刚才试验的“神木”, 我移动它的位置,改变它的方向时,下面的一些发烧友都能听出声音的不同,而这是不能简单地以“信则灵”来概括的。
问∶在美国玩这种“神木”的发烧友多吗?
应∶这个东西在美国流行已经有十几年了。一些人认为值得就会去买,而且买的数量不是两个三个,有一个洛杉讥的发烧友就先后买了300多个。甚至“神木” 从墙上掉了一个下来,他都能感觉到声音不一样,他会觉得声音好像少了一点什么,所以说人耳是最敏感的,很神奇。
Leo∶香港在玩单声道模拟的时代,成品音箱也是很难得买到的,当时的香港鸭寮街也很盛行土炮打造音箱。一般木料的箱体只要一两百元,但好木料箱体则要几千元,这说明好木料对音箱的声音非常至关重要。其实外国也好,中国也好,大部分乐器也都是木制的,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木制的乐器声音才最好。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也必须使用风干好几百年的特别木料,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好声。
避震钉对器材表现也是有影响的,用不同的木制避震钉能获得不同的声音效果。我在香港也买了很多这些用来校声的木料,泰国的、马来西亚的、老挝和越南的,都有。但还是不满意,最后跑到美国去买,那里有很大的木场。我和应先生在木场里简直像疯子一样,到处用手“嘭嘭”地敲木头,手指都敲肿了,找到好木料高兴得要死,结果弄得店员以为我们在发神经病。
其实,最难找的是黑檀木的树根,它的内部结构很复杂,但非常适合用来校声,很管用的。最好的木头首先是巴西的紫檀,其次还有非洲的黑檀和它的树根,但是很难搞到。用这样的木头做成形来校声,一流棒,它们能和器材本身固有的谐振产生很有亲合力的互补与良性的共鸣。
|
-
a.jpg
(52.59 KB, 下载次数: 97)
-
b.jpg
(48.34 KB, 下载次数: 94)
-
c.jpg
(31.07 KB, 下载次数: 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