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瑰宝系列之古琴
专辑介绍:
古琴入围第20届金曲奖最佳民族乐曲专辑奖
2003年联合国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琴乐大师 成公亮 与唐代秋籁琴的精彩和鸣
畅销发烧天碟製作人王森地、数届金曲奖得奖製作人吴金黛携手合作
顶尖团队.精彩企划.精美製作.丰富解说.最值得世代典藏的音乐瑰宝
葛莱美奖录音大师 Kavichandran Alexander亲赴江苏百年崇恩寺,全程192K/ 24 bit高解析度现场录音
关于古琴
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爲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据现有的图像及文献资料,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爲后世通用的形制。唐代製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爲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着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託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爲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位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成公亮识)
NO.1 归去来辞
NO.2 沉思的旋律
NO.3 良宵引
NO.4 龙朔操
NO.5 太阳
NO.6 阳关三叠
NO.7 长门怨
NO.8 忘忧
NO.9 文王操
点此前去试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