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349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琴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7 16:2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琴 声 好 像 明 媚 的 春 光




——手风琴独奏唱片《琴声依旧当年》品赏




赵建人





琴声好像明媚的春光。你想感受一下极品意大利手风琴的那种金丝绒一般的美妙声音吗?你想聆听大师级的手风琴演奏家黄小曼老师用琴声为你讲述的动人故事吗?那就打开家中的音响,把“龙源音乐”出品的唱片《琴声依旧当年》放入激光唱机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26:11 | 只看该作者
琴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在这张唱片里,黄小曼选择了十七首大家最喜爱的中外手风琴独奏曲,倾情演绎。其中有风靡全球的阿根廷探戈舞曲《化妆探戈》,有美国乡村民谣《苏珊娜》,有我们曾经在南斯拉夫影片《桥》中听到过的意大利游击队歌曲《啊,朋友再见》,有深受中老年乐迷朋友喜爱的电影插曲《驼铃》,有广泛流行于西班牙语国家的爱情歌曲《鸽子》,有金嗓子邓丽君唱红了的《甜蜜蜜》,甚至,还有那首我们已经久违了的、藏族人民歌唱毛主席的《在北京的金山上》……




[ 本帖最后由 zhaojianren1230 于 2016-10-17 04:41 PM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28:07 | 只看该作者
身为国家一级演奏员、长期担任歌剧艺术指导、现任中国中央歌剧院副院长的黄小曼老师,还欣然命笔,为唱片写了一篇自序,叙述了她于几十年来风风雨雨艰难困苦之中,依然与手风琴结下的不解之缘。她出身于音乐世家,在北京的总政大院里长大,从小学习钢琴,培养了丰厚的音乐积累。“文革”大潮,风起云涌,她改学手风琴,竟然无师自通,不久就拉得“有模有样”了。“与钢琴相比,手风琴更加朴实无华和灵动有加,我抱起手风琴,就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多年的音乐积累加上我极强的音乐记忆力,,让我“无所不能”。一首作品只要听过,在手风琴上“摸”一会儿就会了。而我对音乐的理解,对一支曲子的感悟,似乎可以完全通过那风箱的开开合合尽情表达。我用手风琴讲述着那些令我心动的音乐故事,唱着我的歌,把同时代人的青春年华通过那些颤动的簧片流淌出来,弥漫着直达内心。”于是,在那个激情燃烧却又不可思议的年代,她抱着手风琴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她上山下乡,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她考入了部队文工团,走遍了祖国西南西北的大山深处,弹钢琴,也拉手风琴,为驻守边防的战士们送上歌曲和音乐。1976年退伍以后,黄小曼考入中央歌剧院,从事歌剧排练和声乐钢琴伴奏,之后又担任歌剧的音乐指导,排练、指导过数十部中外经典歌剧的演出,还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出色的歌剧人才。直到2014年,黄小曼买到了一架极品级的意大利(SCANDALLI)手风琴,抱着它拉出了金丝绒一般美妙无比的声音,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拉着拉着,仿佛当年的蓬勃青春又熊熊燃烧起来。2015年,她欣然录下了专辑《琴声依旧当年》。录制时,专辑中没有一首曲子她是看着乐谱演奏的,她始终感觉是在给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精彩的音乐故事,这些曲目全都来自于大脑对它们的感悟和记忆,她对它们是那样的熟悉,甚至可以说,这些歌曲都是那些伴着她成长的难以忘怀的时代之声。这时候,只要她把音乐的风格掌握准确,和声、织体等各种表现手法都会自然而然随心所欲地随着琴键的跳动和风箱的开合而水到渠成。一句话,她的演奏挥洒自如元气淋漓,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0:44 | 只看该作者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
          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
          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 本帖最后由 zhaojianren1230 于 2016-10-17 05:08 PM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2:13 | 只看该作者
莫斯科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3:29 | 只看该作者
有位诗人说:时间在牛顿那里是一只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在博尔赫斯那里是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或是一本即将写成的书,在霍金那里,时间或许是一条弯曲的弧线,在孔子那里,时间是流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朱可夫将军那里,时间就是火力威猛的火箭炮——喀秋莎,就是攻克柏林的坦克群,而在苏东坡老夫子那里,就是大江东去,大浪淘尽,千古英雄……听着这张唱片,你一定会觉得,这不知不觉缓缓逝去的时间要是在黄小曼老师那里,应该就是这首苏联歌曲《小路》吧。这首歌曲深沉的曲调一唱三叹,满蕴着一腔忧郁,却又是那么的坚定执着,这是在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一位姑娘面对异常惨烈的战争所叙说的自己的爱情。我总觉得,有不少中国歌唱家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速度和节奏往往太快,在忧郁深沉和坚贞不渝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而黄小曼拉手风琴演绎这首曲子,一开始却是缓缓叙来、轻轻唱来,宛若一条看似波涛平缓的河流,涟漪深处却有情感的暗流在汹涌激荡;渐渐地,音乐的情绪在发展,只是到了乐曲真正的高潮处,黄小曼才用力开合风箱,加快节奏,让自己的感情升华,使暗藏的潜流终于爆发,把自己对乐曲的诠释推进到一个至臻完满的境界。这样,一位有着女英雄卓娅一般坚贞情怀的苏联姑娘的形象就真实可信地站立在我们面前了。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我不禁暗暗的想:我们的黄小曼老师是多么深谙艺术的辩证法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4:09 | 只看该作者
莫斯科红场上的朱可夫将军雕像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5:51 | 只看该作者
多瑙河是欧洲很有名的一条河,全长2850公里,为欧洲第二长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今年四月,我游历欧洲,有机会数度徜徉于美丽的多瑙河畔,有幸与多瑙河有了一段“亲密接触”,亲身体验了它的浓浓诗意和无穷魅力。我觉得:小约翰·施特劳斯写的《蓝色多瑙河》的确很美,但是听得多了也会稍稍有点腻味。而罗马尼亚作曲家伊万诺维奇写作的这首《多瑙河之波》,同样是热烈欢快浪漫优美,却清新脱俗,别有一番美妙风韵。因系名曲,曾为多部著名影片用作插曲或者配乐。唱片中,黄小曼演奏的《多瑙河之波》,激情洋溢,跌宕起伏,其浪漫抒情宛如红红玫瑰,丰富的表现力竟似一支交响乐队。这使我一下子回想起几个月前那个布达佩斯的融融春夜,我们坐船夜游多瑙河:河上,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大桥凌空飞架,犹如长虹卧波,天界的彩虹架临江上;岸边,形态各异的古典建筑灯火璀璨,晶莹亮丽;国会大厦、渔人堡、马加什教堂等等,都披上了金色的华服;多瑙河水在这许许多多灯光的映照下深蓝幽幽,波光粼粼,微澜澹澹,闪闪烁烁,煞是好看……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7:08 | 只看该作者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夜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7:4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6 11:1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