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32093|回复: 1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埔村古祠掠影(更新冯氏宗祠 2.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3 11: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论坛上的飞鸣镝兄的点拨,日前我再次到了黄埔村,走马看花地搜了一下那里的古祠。这天没有阳光,加上我只是摄影门外汉,所拍下的照片失色不少,还请各位看官原谅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2-6 09:17 PM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03:35 | 只看该作者
1999年,当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局工作人员走进黄埔村时,古村内许多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为此,海珠区特别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对黄埔村内古建筑进行修缮设计,古建筑的一砖一墙、一榫一卯都力求“修旧如初”。施工人员在拆除房梁榫卯进行修缮之前,必须对所有构件拍照、录像,以便修缮完成后恢复原样。对于墙上的破洞,为了使其与原墙面所用的青砖大小一致,青砖一块块精挑细选,然后经过切割、打磨、配制、砌筑,再用磨研贝灰膏勾缝,使其恢复如初。屏风、雀替、花罩等精美的木雕装饰构件,经历风雨侵蚀,已面目全非,施工中通过对仅存村内的部分样板,找来富有经验的民间木雕大师精雕细作,终于恢复了原貌。
    古人讲究“道法自然”,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排水管,但冬暖夏凉的房子使人怡然自得,而排水问题似乎也从来不用操心。比如排水,雨水经灰瓦流到檐下,然后滴入天井,天井有孔,可将雨水汇入石板下的下水道。从排水方式来看,在建村的时候工匠就已经规划了自重力排水系统,才能使全村的雨水顺利汇集到低处,而不会形成积水。仔细观察这些建筑,往往能窥见古人的智慧,参透之后不禁赞叹。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05:55 | 只看该作者
村中曾经出过众多官宦、商人,这些人衣锦还乡后,捐钱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时期宗祠达99座。黄埔村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祠堂,共有祠堂32座(现存19座),家塾一间。下面是祠堂名单一览(其中划“×”的表示已经被拆):
罗氏宗祠 、梁氏宗祠、绿贤梁公祠、敬波梁公祠、晃亭梁公祠、左垣家塾 、胡氏宗祠、见仓胡公祠、子羲胡公祠、潮江胡公祠、松厅胡公祠、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云隐冯公祠、美石冯公祠、容川冯公祠、东阳公冯公祠、明阶冯公祠、宣义冯公祠、际遇冯公祠(已拆除)、葵轩冯公祠(已拆除)、卫家祠(已拆除)、仰明祠(已拆除)、子暘胡公祠(已拆除)、冯氏宗祠(已拆除)、归隐冯公祠(已拆除)、纯翁冯公祠(已拆除)、捷南冯公祠(已拆除)、东谷冯公祠(已拆除)、朴山冯公祠(已拆除)、东里冯公祠(已拆除)、张祁冯公祠(已拆除)、太阶冯公祠(已拆除)。
    这些祠堂建筑精美,每座祠堂门前均立着一对石狮子,大门两侧的门脚上大都刻有形态各异的浮雕,图案多为花鸟树木,线条精细,形象逼真,雕刻精妙,每一处精微的地方都透出黄埔村人的智慧。祠堂是宗族聚会的地方,但在今天,祠堂已经很少举行这种聚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神图腾的作用

古祠侧影 .JPG (140.32 KB, 下载次数: 392)

古祠侧影 .JPG

古韵犹存 (1).JPG (110.98 KB, 下载次数: 346)

古韵犹存  (1).JPG

古韵犹存 (2).JPG (96.47 KB, 下载次数: 339)

古韵犹存  (2).JPG

古韵犹存 (3).JPG (102.15 KB, 下载次数: 389)

古韵犹存  (3).JPG

古韵犹存 (4).JPG (113.93 KB, 下载次数: 319)

古韵犹存  (4).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08:27 | 只看该作者
黄埔古村宛若,岭南民居“博物馆”。麻石巷、镬耳屋、祠堂街、蚝壳墙……走进黄埔古村,仿佛走进一座岭南民居的“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陈列的不仅有精细的水磨青砖墙、严谨的祠堂、高大的镬耳墙和繁复的重檐,更记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黄埔村有条祠堂街,并排矗立着四座著名的祠堂:梁氏的左垣家塾、晃亭梁公祠,冯氏的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一座座制式严谨、仪态端庄的祠堂,如同端坐的宗族长老,仍在耳提面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古训。

古韵犹存 (5).JPG (110.11 KB, 下载次数: 392)

古韵犹存  (5).JPG

古韵犹存 (6).JPG (127.75 KB, 下载次数: 353)

古韵犹存  (6).JPG

古韵犹存 (7).JPG (155.15 KB, 下载次数: 372)

古韵犹存  (7).JPG

古韵犹存 (8).JPG (119.7 KB, 下载次数: 370)

古韵犹存  (8).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10:41 | 只看该作者
    黄埔村中,有梁、冯、胡、罗四大姓氏,还有关、黄、卫、陈等小姓。漫步村中,祠堂随处可见,是黄埔村所保留的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屋一祠”,可谓黄埔村一景。每座祠堂门前,均立着一对石狮子。大门两侧的门脚上,大都刻有形态各异的浮雕。图案多为花鸟树木,线条精细,形象逼真,雕刻精妙,尽管经过漫长岁月的磨损,大部分仍然保存得较好。现黄埔村保存的祠堂中,建筑风格基本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的建筑风格和式样一致:青砖建筑,花岗岩墙裙、铺砌灰绿筒瓦顶的硬山建筑,风火山墙;中堂中基、石柱、石枋上的石雕狮子,雕刻风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纹饰丰富。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23 11:11 AM 编辑 ]

锅耳屋顶 (1).JPG (143.93 KB, 下载次数: 397)

锅耳屋顶  (1).JPG

锅耳屋顶 (2).JPG (128.77 KB, 下载次数: 387)

锅耳屋顶  (2).JPG

广彩瓷器 (1).JPG (98.65 KB, 下载次数: 371)

广彩瓷器  (1).JPG

广彩瓷器 (2).JPG (105.81 KB, 下载次数: 375)

广彩瓷器  (2).JPG

青砖石脚 .JPG (116.51 KB, 下载次数: 366)

青砖石脚 .JPG

神庵 .JPG (98.83 KB, 下载次数: 372)

神庵 .JPG
6#
发表于 2013-1-24 07:06:41 | 只看该作者
雕梁画栋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16:2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祠堂中,最大的当属胡氏宗祠,它有着260年的历史,胡氏宗祠是其始迁祖祠堂。胡姓祖籍在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当县尹,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广州,再迁到这里的始迁祖叫文达公,胡旋泽是文达公十七世宏根的长子,胡栋朝则是二子建初之子。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的小门上分别写着两个字,右为“入孝” 左为“出第”,意思是在家要孝顺,出门要上进。头门两侧的门联上写着“派溯崇安源远流水绵也”、“基开黄埔根培本固大宗”。现胡氏家族重新做了“钦命新加坡领事胡旋泽”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胡栋朝”的竖式挂匾悬挂在宗祠内。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28 07:10 PM 编辑 ]

胡璇泽 _conew1.jpg (51.72 KB, 下载次数: 374)

胡璇泽 _conew1.jpg

胡氏大宗祠 (1).JPG (116.19 KB, 下载次数: 369)

胡氏大宗祠  (1).JPG

胡氏大宗祠 (2).JPG (101.11 KB, 下载次数: 358)

胡氏大宗祠  (2).JPG

胡氏大宗祠 (5).JPG (140.07 KB, 下载次数: 365)

胡氏大宗祠  (5).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18:45 | 只看该作者
胡氏宗祠: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28 07:11 PM 编辑 ]

中门 .JPG (83.56 KB, 下载次数: 359)

中门 .JPG

胡氏宗牌 .JPG (111.16 KB, 下载次数: 347)

胡氏宗牌 .JPG

中堂 .JPG (101.76 KB, 下载次数: 359)

中堂 .JPG

胡氏大宗祠 (3).JPG (133.26 KB, 下载次数: 378)

胡氏大宗祠  (3).JPG

胡氏大宗祠 (4).JPG (143.6 KB, 下载次数: 366)

胡氏大宗祠  (4).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26:06 | 只看该作者
奇怪的是胡氏宗祠大门下只开两扇小门,这对小门高度只有约1.7米,如果进去的人高一点的话,就要低头而进了。想知其奥妙,探个究竟,刚好看祠的胡伯的偏厅大门紧闭。这个谜底还是以后有机会再去揭开了,或是那位网友帮忙解读。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1-24 08:31 AM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30:38 | 只看该作者
 位于埠康里8号的胡氏宗祠是清代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该宗祠 为黄埔村胡姓开基祖祠堂,据介绍,胡氏宗祠原来只有正中的三进三间,后经胡氏族人扩建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在黄埔村的祠堂中,最大的当属胡氏宗祠,她有着260年的历史,胡氏宗祠是其始迁祖祠堂。胡姓祖籍在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当县尹,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广州,再迁到这里的始迁祖叫文达公,胡旋泽是文达公十七世宏根的长子,胡栋朝则是二子建初之子。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的小门上分别写着两个字,右为“入孝” 左为“出第”,意思是在家要孝顺,出门要上进。头门两侧的门联上写着“派溯崇安源远流水绵也”、“基开黄埔根培本固大宗”。现胡氏家族重新做了“钦命新加坡领事胡旋泽”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胡栋朝”的竖式挂匾悬挂在宗祠内。

介绍 .JPG (147.28 KB, 下载次数: 350)

介绍 .JPG

IMG_4600_conew1.JPG (107.86 KB, 下载次数: 381)

IMG_4600_conew1.JPG

IMG_4603_conew1.JPG (117.94 KB, 下载次数: 393)

IMG_4603_conew1.JPG

IMG_4604_conew1.JPG (134.86 KB, 下载次数: 375)

IMG_4604_conew1.JPG

旗杆座 (2).JPG (125.82 KB, 下载次数: 361)

旗杆座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16 08:13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