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称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统治时期普鲁士军事大规模发展,领土扩张,文化艺术得到赞助,使普鲁士在德意志取得霸权。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而且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他对所有艺术都感兴趣,他自己起草设计了波茨坦的无忧宫,并聘请建筑师克诺伯斯多夫兴建。他收有很多名画,吹得一口好长笛(长笛教师 Johann Joachim Quantz)还作曲。他于1747年在无忧宫与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会面。作有四部交响曲,一百余首长笛奏鸣曲。
即使忽略他作为政治家的作为和他对立法所做的贡献,单凭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就足以使他在历史上占一席位。在西方军事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大帝是公认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仑齐名的军事伟人。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于无忧宫中在他的沙发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岁。他身后无子,由侄子继承,就是腓特烈·威廉二世。这时距离法国大革命仅有3年。他的意愿是在无忧宫露台他的爱犬旁下葬,但他的继任,也是他的侄子却将他葬在了波茨坦格列森教堂的底下墓室里。1944年他棺材被移往马堡的伊莉萨白教堂。直到1952年才在路易·费迪南德的发起下被迁到霍亨索伦城堡。但直到德国统一后1991年8月17日,这位国王才到了他想到的地方,在他生前已建好的墓穴下安身。他的话“Quand je suis là,je suis sans souci” (吾到彼处,方能无忧)。这位思想自由的共济会员在教堂里寻不得安灵。他愿意自己的爱犬离他更近一些。
人们在英灵殿(Walhalla)为他塑半身像以作纪念。在他过身后人们树立很多纪念碑,最有名的是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腓特烈大帝骑马像。二战时塑像幸存,并在民德时期重建。
菲特烈大帝:二首长笛协奏曲、交响协奏曲(长笛:Friedrich 指挥:Haenchen)
话说普鲁士在菲特烈大帝(Friedrich II, 1712-1786)的英明带领之下,取得德意志取霸权,成为欧洲历史上着名将领,他除了在军备上大规模发展外,政治、经济、哲学、法律也都有所建树,特别也在音乐上,尤其是长笛这乐器的推广上,不遗馀力。菲特烈大帝非常喜欢长笛这乐器,除了能亲自作曲演奏外,并也广邀当时着名作曲家,在他的音乐后宫「无忧宫(Sanssouci)」 ,像巴赫的第三个儿子小巴赫Emanuel Philip Bach, 1714-1788)、捷克小提琴兼作曲家班达(Franz Benda, 1709-1786)及着名长笛兼作曲家匡兹(Johnn Joachim Quantz, 1697-1773)等都成为他的坐上宾,时常举行音乐派对,切磋长笛演奏及作曲技巧,他们的音乐在巴洛克与古典时期之间的过渡时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菲特烈大帝他能文能武可贵的地方。此外,也有人提到菲特烈大帝的「断背山」情史,他当时打算跟他的情人卡特(Hermann von Katte, 1704-1730)双飞到当时的英格兰,但逃跑失败,情人当场被处决,这让菲特烈大帝伤心欲绝,让他之后鬱鬱寡欢,也因此,虽然在名称看似快乐的「无忧宫(Sanssouci)」 裡头演奏长笛乐曲,却也可查觉到他的哀愁,尤其在慢板乐章裡,可以看到此端倪。本张专辑收录了菲特烈大帝二首长笛协奏曲及二首交响协奏曲,由着名长笛家菲特(Manfred Friedrich)及 C.P.E. 巴赫室内乐团(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Chamber Orchestra)演出,并由德国 Capriccio 公司发行。
曲目:
Sinfonia in G major
[1] I. Allegro
[2] II. Andante
[3]III Flute Concerto in G major
[4] I. Allegro Jo
[5] II. Cantabile
[6] III. Allegro
Flute Concerto in C major
[7] I. Allegro
[8] II. Grave
[9] III. Allegro
Sinfonia in D major
[10] I. Allegro
[11] II. Andante (espressivo)
[12] III. Scherzando: Allegro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3-6-1 06:52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