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1464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号——管乐器的男中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9 18: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讲到圆号,我立马就联想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杨子荣上山会匪首座山雕在山上奔驰的那段圆号独奏,流畅顺滑,充满空气感,使人置身于空旷的山谷之中。这是使我最难忘的一段圆号独奏,也是最能触动我的器乐感觉神经的乐段之一。
    圆号的音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在19世纪,诸如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作曲家想要洪亮、辉煌的声音效果。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室外场景。圆号一直和狩猎相联系,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佳乐器选择。
在铜管乐器中,圆号是一种在技术上最为复杂、在演奏上最难掌握的乐器。它有约三米长的管道、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十多个自然泛音和丰富多变的音色。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一种乐器无法比拟的。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圆号一直起着桥梁接骨匠的作用。圆号属于中音乐器,它可以与声乐、弦乐、管乐或键盘乐进行配合,而且效果极佳。如舒伯特和德里布两位作曲家专为圆号与声乐所写的作品,成为世界各地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还有贝多芬的弦乐管乐八重奏,莫扎特的弦乐与圆号五重奏,勃拉姆斯的钢琴、小提琴与圆号三重奏,以及铜管五重奏、木管五重奏等不同形式的组合都离不开圆号。圆号除了与其他乐器的重奏外,自己本身还能组成多种演奏形式,如二重、三重、四重、六重、九重乃至由24把圆号组成一个乐队,其中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其合奏效果就像一个独立的管乐队。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全集,圣马丁管弦乐团演奏,马里纳指挥,圆号独奏:艾伦.西维尔,本演奏版本被企鹅三星评为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首选版本。
       CD上共录有莫扎特4首圆号协奏曲,算是其圆号协奏曲全集。这些作品是莫扎特17811791年的十年间的杰作。其实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七部圆号协奏曲,只是有些完整的手稿总谱未被发现,如CD上的《D大调圆号协奏曲》,其中仅有两个乐章。这两个乐章分别是另两部协奏曲的章节。由于原来都是为室内乐所作,后人将两个乐章合在一起演奏至今,就有了《D大调圆号协奏曲》。其实此曲和CD上另三部圆号协奏曲,都是为弗里曼盛·伊格那兹·勒特各布所作。弗里曼盛不仅是圆号演奏好手,又是莫扎特的同乡。当年留亡在维也纳,开奶酪店为生。
这张CD上除了莫扎特的圆号协奏曲全集外,还录上莫扎特仅有的一部双簧管协奏曲。双簧管在管乐器中是定音高的,也可当作听音响高音的“试金石”。
    协奏曲与室内乐圆号曲的不同之处是,室内乐更着重几把乐器间的对话,如同中国人年节时,亲朋好友话家常;而协奏曲注重主奏圆号与乐队的主次协调(奏),及分乐段音色的变化和量感。圆号这种乐器,1700年以前从狩猎活动中发展而来。如今演奏时用右手伸进号筒,改变音色的技巧,是1760年间的“发明”。
     第二圆号协奏曲     E大调,作品号K417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
DG   453 483-2      理查.斯特劳斯 第一、二号圆号协奏曲,二重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611日-194998日),德国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圆号演奏家弗朗茨·施特劳斯(Franz Strauss),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浪漫主义”,但理查德·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成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晚期的作品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德·施特劳斯那个时代所有的作曲)。理查德·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
    理查德·施特劳斯在二战中曾担任纳粹德国的国家音乐局总监(事前未与他本人协商),战后受到审查,直到1948年才由政府正式弄清。事实上,他由于创作涉及同性恋话题的《埃莱克特拉》,与犹太作家茨威格合作《沉默的女人》,以及儿媳是犹太人等原因一直受到纳粹政府的监视。
第一、二号圆号与乐队协奏曲
    两部作曲时间间隔60年。1882年第一部,作品圆号的开场具有英雄性色彩,年轻气盛,憧憬未来之光明。具有张扬一面但整体风格仍然颇为古典,未有出现其交响诗之中的那种张扬和孤傲感觉。1942年所作的的第二号圆号协奏曲和1945年所作的双簧管协奏曲从曲调到色彩都近似。虽然从气质和手法上要比第一圆号协奏曲更加圆熟,但那种诸如淡淡的哀伤和对难以把握尚未化解的忧虑的负面色彩渗透其中。从r.struass的手中的圆号具有接近木管乐器的属性,内敛多于嘹亮。(评论出自网络)

DG423 623-2-《莫扎特:法国号、双簧管及巴松管协奏曲》
    降E大调《第3法国号协奏曲》(K.447)作于17871788年,当时莫扎特正在写《唐乔万尼》。和莫扎特其他的法国号协奏曲一样,都是为法国号大师莱特盖伯(Joseph Leutgeb)所作,莫扎特很早就认识他。乐团部分用单簧管及巴松管,而非双簧管及法国号,其温暖深邃,比莫扎特其他的同类协奏曲都来得深刻;和声语法更为丰富,也用了较多的半音阶。主题有时似乎带有忧郁的气氛。
第一乐章的抒情风格与细腻的乐曲发展,同样出色。尤其在发展部,莫扎特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表现某些和声。随后的浪漫曲则是歌颂爱情的咏叹调,充满独特的魅力,并稍带凄楚哀婉之感,其复杂精巧给人的第一印象,会让人以为莱特盖伯绝不可能是莫扎特在《第2法国号协奏曲》的献辞中戏称的“驴、牛、傻瓜”。终乐章是回旋曲,主旋律使用狩猎音乐音型,但是用较温婉的方式来处理,且较先前的乐章节制,乐曲结束前突然出现的伤痛曲调,让人感觉到欢乐表层下潜藏的深刻情感。
    本碟的演奏是属于纯室内乐组合那一类,奥菲斯室内乐团无论是独奏和伴奏都象一个大家庭,所以在平衡度及音乐对答方面绝对是浑然天成,没有个别抢镜的场面,而是在相辅相成的情形下,炫耀了奥菲斯组合整体的超卓技艺。各独奏者在演奏华彩乐段时都有机会大显身手,而在演奏尾奏乐段时,又特别轻快生猛、内心之喜悦、灵感之互通,在刹那间表露无遗。肯定的是,莫扎特所写的法国号及各木管乐器协奏曲,在音乐上也很适合像奥菲斯这种当今世上独一无二的无指挥室内乐团。
华纳音乐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1-4圆号五重奏K407(大卫帕蒂)-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

大卫帕蒂(David Pyatt)圆号,大卫帕蒂1988年获得英国国家广播电台年度「青年音乐家」比赛首奖时年仅十四岁。1996
Gramophone最佳新人奖得主,自1998年起,他就成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圆号。他也录制过独奏专辑,包括莫扎特圆号协奏曲,2007年为英国作曲家约翰麦克白(John McCabe)的协奏曲进行了首演。
这张来自David Pyatt的专辑,发行于2006919日,其中精选收录14首经典曲目,所有奏曲从巴洛克时代转往古典时代之间的罗可可风格,曲调优雅而迷人,单纯明快的旋律,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整张专辑试听效果都非常的不错,爱好古典音乐的歌迷千万不要错过,推荐收藏试听

马里纳与圣马丁室内乐团这里不过多介绍了,之前badtzman斑竹介绍过他们很多专辑了。
NAXOS  8.557471
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 维也纳圆号艺术

1-3贝多芬《F大调圆号奏鸣曲》NO. 17
4.
舒伯特《水上之歌》D943(去世后编号119)

5-6 舒曼《降A大调圆号和钢琴柔板和快板》
7-10
勃拉姆斯《降E大调圆号三重奏》

演奏家:马多卡·伊努依、; 曼斯基,多罗斯

   NAXOS   8.550459   捷克圆号协奏曲选
1-3费亚拉E大调双圆号协奏曲》

4-6帕阿尼《F大调双圆号协奏曲》

7-9洛赛迪《降A大调双圆号协奏曲》

10-12洛赛迪《降E大调双圆号协奏曲》

NAXOS  8.550393

1-3泰勒曼:《D大调三支狩猎圆号与弦乐的协奏曲》

4-6 维瓦尔第《F大调两支圆号与弦乐的协奏曲》

7-11 亨德尔《F大调两个木管组与弦乐的协奏曲》

12-15 莫扎特《四支圆号与弦乐的猎歌风格交响曲》

NAXOS 8.570419
莫扎特:第一至第四圆号协奏曲
BIS-CD-648
DUVERNOY / DAUPRAT / BOIELDIEU: Music for Horn and Harp

迪韦尔诺瓦/罗伊斯·弗兰西斯·杜普莱/ 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圆号和竖琴音乐
圆号∕蕾萨·帕尔穆/琴∕拉诺佳,皮亚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2-21 10:25 AM 编辑 ]

圆号 [1].jpg (29.78 KB, 下载次数: 334)

圆号 [1].jpg

圆号 2.jpg (43.25 KB, 下载次数: 337)

圆号 2.jpg

莫扎特 圆号协奏曲 西维尔.jpg (19.93 KB, 下载次数: 356)

莫扎特 圆号协奏曲 西维尔.jpg

斯特劳斯 圆号.jpg (37.49 KB, 下载次数: 362)

斯特劳斯 圆号.jpg

莫扎特圆号双簧管.jpg (27.6 KB, 下载次数: 357)

莫扎特圆号双簧管.jpg

莫扎特圆号四重奏.jpg (18.33 KB, 下载次数: 340)

莫扎特圆号四重奏.jpg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 B .jpg (20.32 KB, 下载次数: 342)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 B .jpg

维也纳圆号艺术.gif (24.95 KB, 下载次数: 351)

维也纳圆号艺术.gif

众艺术家圆号.gif (23.66 KB, 下载次数: 377)

众艺术家圆号.gif

莫扎特袁浩协奏曲.gif (29.85 KB, 下载次数: 362)

8.570419 莫扎特:第一至第四圆号协奏曲

8.570419  莫扎特:第一至第四圆号协奏曲

圆号和竖琴音乐1].gif (39.71 KB, 下载次数: 364)

圆号和竖琴音乐1].gif
2#
发表于 2010-11-29 19:11: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喜欢听圆号的声音。
  音版贴的圆号图片很好。由此贴图引起我的一些遐想:我们音乐版快在介绍一些好的作品和作家的同时,是否也能介绍一些乐器,最好是配上图片,以便让我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以及键盘乐器中的各类乐器组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打击乐器。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枚不胜举。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普及音乐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吧。
  但是我又在想,要系统性地介绍打击乐器难度肯定很大。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0-11-29 07:48 PM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9:06: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wz5057 于 2010-11-29 07:11 PM 发表
  我也很喜欢听圆号的声音。
  音版贴的圆号图片很好。由此贴图引起我的一些遐想:我们音乐版快在介绍一些好的作品和作家的同时,是否也能介绍一些乐器,最好是配上图片,以便让我们能更直观地认识 ...


网友sunwz5057是一位很有心得的发烧友,好帖连连,但望他经常上来溜溜。关于打击乐器,除了定音鼓、大鼓、三角铁以外,很多形态各异的打击乐器叫不出名堂,还望有着方面特长的网友鼎力支持。
4#
发表于 2010-11-30 10:1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1-30 09:06 AM 发表


网友sunwz5057是一位很有心得的发烧友,好帖连连,但望他经常上来溜溜。关于打击乐器,除了定音鼓、大鼓、三角铁以外,很多形态各异的打击乐器叫不出名堂,还望有着方面特长的网友鼎力支持。 :handsha ...
音版过奖啦。弦乐器、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声”“形”还相对容易识别些,但组成音乐“色彩”的打击乐器除音版提到的外,还是真难看到该类乐器的介绍——包括管弦乐队中除钢琴、管风琴以外的键盘乐器。

[ 本帖最后由 sunwz5057 于 2010-11-30 10:13 AM 编辑 ]
5#
发表于 2010-11-30 20:22:53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叫做法国号。因为据说是由法国以前的一种非常长的号弯曲而成。
神奇的乐器呢,声音的色泽非常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1:1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10-11-30 08 PM 发表
这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叫做法国号。因为据说是由法国以前的一种非常长的号弯曲而成。
神奇的乐器呢,声音的色泽非常好

对,圆号的“学名”就叫法国号。他那圆浑的音色,极具穿透力,很容易让人产生无边的遐想,特别是用在草原、山涧为背景的时候。圆号协奏曲大概是从古典时期开始产生的吧。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40:33 | 只看该作者
圆号即法国号,是世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早在“格里高里素歌”时期,号就作为为赞美上帝的赞歌而伴奏的少量允许出现的乐器之一,早期,只有琴、瑟、钹、号等几种乐器是另外,而其他宗教以外的乐器则一律禁用。
但法国号的出现是与狩猎分不开的。早期的法国号其实就是猎号。狩猎时,人们用法国号作为联系工具,用不同声调“告诉”其他狩猎者讯息,诸如猎物的种类、大小和位置等等,大约可以发出三十一种不同声调。但当时的法国号,是没有任何按键可以控制音高的,完全靠吹奏者用嘴劲来控制发声和音节,所以很不好掌握。
到了约1715年至1750年,人们开始对法国号进行改进,发明出可以移动的弯钩,藉以吹出不同调性。再后来又有了活塞的发明,使法国号的吹奏更加灵活便利。法国号是管乐家族中最难吹奏的一种乐器,通常在较差的乐团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乐器就是法国号。但从十八世纪开始,法国号就是乐团里的重要编制,无论号手的技艺多么差劲,仍然不会少了法国号的位置。所以很多作曲家也会为乐团中出色的法国号手写曲,供他们炫耀技巧用。通常,这些音乐被视为户外音乐,带着浓厚的狩猎暗示,也因此,法国号很少出现小调作品。 
法国号是莫扎特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他在维也纳的后期才开始为它作曲。莫扎特为法国号写的协奏曲共有四首半,因为第5首只有片断,所以,我们现在通常听到的只有前面四首。这几首法国号协奏曲均作于1780年左右,都是为当时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队的法国号演奏家洛特盖布而创作。分别为:第1号,D大调,KV412/514;第2号,降E大调,KV417;第3号,降E大调,KV447;第4号,降E大调,KV495
巴赫在《第一号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在《水上音乐》和《恺撒大帝》中也突出使用了法国号。但惟有海顿的D大调法国号协奏曲与莫扎特的这四首法国号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法国号中最好的作品。
莫扎特这四首法国号协奏曲是每一位法国号演奏家必经的里程碑,莫扎特当初创作这四首圆号协奏曲是为了使他的朋友,圆号演奏家洛特盖布一展其技艺,像这种“友情援手”的作品,莫扎特却写得异乎寻常的出色。音乐仍以严肃的方式进行,在技巧上与表现力上都有极致发挥。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 A .jpg (37.01 KB, 下载次数: 357)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 A .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42:18 | 只看该作者
圆号:丹尼斯·布莱恩/钢琴:科林·霍利斯/双簧管:莱奥纳德·布莱恩/单簧管:斯蒂芬·瓦特斯/大管:塞西尔·詹姆斯/圆号:丹尼斯·布莱恩 爱乐乐团及合唱团、丹尼斯·布莱恩管乐合奏团
赫伯特··卡拉扬    企鹅三星带花、留声机百大共同推荐
莫扎特的四首圆号协奏曲向来被认为是圆号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听来温暖深邃,具有诗一样的情感。这四首协奏曲都是莫扎特在他的艺术成熟期创作的,体现出非凡的纯音乐个性,充分展示了他在调性上的想象力以及组合音乐素材上层出不穷的技巧。
提及圆号就不能不提丹尼斯·布莱恩,这位英国人演奏圆号的水平只能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对于任何圆号演奏者来说,莫扎特的协奏曲都是对其演奏技巧的极大考验,而丹尼斯·布莱恩即使在演奏最难的乐段时,听起来也是轻松自如胜似闲庭漫步。无论是柔和甜美、清晰敏锐发声,干净流畅的节奏,还是温文而雅、和蔼蕴藉的风度气质都是十足的莫扎特味。
丹尼斯·布莱恩提高了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声望,并且使K.452在某种程度上从鲜为人知发展到广为流传。很少有一组作品能和一位演奏者有如此神奇的结合,而这位演奏者又拥有如此完美和独特的技艺。
这张唱片堪称同曲目中的决定版,他让我们领略到了布莱恩圆号的精湛技艺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留声机》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jpg (19.77 KB, 下载次数: 340)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46:50 | 只看该作者
BIS-CD-47   贝多芬 / 舒伯特 /舒曼 / 莫扎特: Music for French Horn


NAXOS  8.550441  布拉姆斯 赫尔措根贝格 迪韦尔努瓦: 圆号三重奏曲

贝多芬 舒伯特 舒曼 .gif (39.09 KB, 下载次数: 322)

贝多芬 舒伯特 舒曼 .gif

勃拉姆斯圆号三重奏.gif (31.13 KB, 下载次数: 350)

勃拉姆斯圆号三重奏.gif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0:00:30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的四首圆号协奏
    圆号,即法国号,是莫扎特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他通过圆号,吹出了内心的正中和平同外部世界山静秋鸣的交感;吹出了灵魂天涯飘零,衰草逢春的苦与乐;也吹出了他的长年旅行生涯的内外阅历和体验。
    交响乐队的铜管乐器组包括小号、圆号、长号和大号。圆号来自猎号。德国人把自然圆号称作森林号角,可见在这种乐器身上带有多么浓烈的森林、高山牧场和草地的气息!维瓦尔第和巴赫在他们的协奏曲中也常爱用这种乐器。当然还有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莫扎特对圆号好像有种偏爱。他的内心苦闷和郁积,好像只有通过圆号同交响乐队的协奏才能散解,才能将青春的匆匆脚步留住似的。比如他在《C小调交响曲》,即作品第550号中便用到G调圆号。在《第四十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由于圆号加入到弦乐中,顿时便产生了非常亮丽的音响。在四首圆号协奏曲中,莫扎特则把圆号这种乐器的功能和特点发挥到了极至,令人叫绝。1782—1786 年(即26岁至30岁),莫扎特连续为好友莱伊特盖伯写了四部圆号协奏曲。
莫扎特有为好友写曲子的习惯。而且这类作品在他的所有乐曲中占较大比重。莫扎特对莱伊特盖伯的友谊甚笃。他的奶酪店很小,挣来的钱只够供他继续参加音乐会。他一时无力还债,莫扎特劝父亲不要逼莱伊特盖伯还清。)
    莱伊特盖伯原在萨尔茨堡宫廷乐队任圆号手,后来辞职, 向莫扎特父亲借了一笔钱在维也纳开了一家奶酪店,但仍醉心于音乐。莫扎特认为他是一位很优秀的圆号手,只是头脑过于简单,因而在第二号圆号协 奏曲的总谱上用幽默的口吻写了题词,说献给莱伊特盖伯这头蠢驴、公牛兼傻瓜,时1783527日于维也纳。这便是《降E大调第二圆号协奏曲》(作品第417号)。这首协奏曲有不少高深尖的技术问题。莫扎特倒并不是故意给莱伊特盖伯出难题,刁难他。莫扎特知道他有精湛的技巧,音色明亮、富丽堂皇,且有穿透力。两百多年过去了。即使是在今天,圆号这种乐器经过不断改进其自身的结构,这部协奏曲对独奏家来说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当然,莫扎特之所以这样写,自有他的逻辑。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有通过这些高深尖的演奏技巧,莫扎特的内心世界才能被完整地表达出来,才能一哭倾城,一叹下霜,连水底的鱼都会纷纷游上来聆听。它的第二(慢)乐章具有纯朴悦耳的歌唱性质。圆号独奏声部的长长弧线起伏,颇有水之涟漪而多姿的优美,是展示圆号这种乐器丰满音色和透明音质的一部杰作。第三乐章建立在一个简洁、单纯的军号式的主题上。独奏圆号吹出了一个狩猎的号角,仿佛浓雾已消失,阿尔卑山的混交林便霍地一下展现在我们面前(是的,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有好些森林景观。圆号的前身是猎号。莫扎特偏爱模仿猎号):
这有点像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存在。他并不是想故意为难今天的实验专家。因为引力波非常非常微弱, 人们很难验证它的存在。技术装置一直面临高深尖的难题。)
    笔者忘不了独奏圆号(Solo Horn)吹出的这个主题。三十多年来,该主题常常回响在笔者的心灵深处。它仿佛是一种呼唤,呼唤现代人的灵魂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回到山村人夜归、时闻隔林犬的去处。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近年来,正是这个猎号式主题启示笔者去写一本专著:《德国森林与德国文化》。在该协奏曲中,莫扎特多次重复猎号式的叠句。我们的灵魂正是在这些叠句中得到单纯的恬静和甜美的安慰。当年莫扎特使用的乐队十分精干,只动用了两支双簧管、两支乐队圆号(除独奏圆号外)和传统的弦乐组。(莫扎特还加用了一支拨弦古钢琴和一支大管)
    莫扎特的圆号在我们现代人的内心深处唤起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情怀。
    真正的音乐家没有一个不是大自然之子的。对大自然景观的态度,是检验一个人是不是大音乐家的重要标准之一。比如柴可夫斯基对俄罗斯大自然就很发狂。在他的书信札记中,这位俄国作曲家经常用优美的散文笔触写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爱:我爱我们俄罗斯的大自然胜过一切。俄国的冬景对于我来说是美妙无比的。莫扎特尽管很少写出这类露骨的文字自白,但他的圆号却清清楚楚地吹出了他对森林和原野的心向往之;吹出了他的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体验和心境。他长年的旅途见闻和丰富的外在阅历不能不反映到他的音乐中来。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2-20 08:19 PM 编辑 ]

莫扎特圆号.jpg (26.1 KB, 下载次数: 330)

莫扎特圆号.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5 07:20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