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37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行音乐录音质量,港台录音师与大陆录音师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15:4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行音乐录音质量,港台录音师与大陆录音师的区别!
  欧美日本就别说了吧,八九十年代是港台华语流行音乐的鼎盛时期,近年国内一些作坊式录音棚录制的大部分口水歌就采用这些港台曾经流行的歌曲,说是发烧碟,但录音师的水平和港台录音师水平差距有多大呢?听我分析。。。


  我也喜欢用录音素质不错的港台录音测试音响,港台录音有个共同点:人家录音不会突出某频段,不会突出人声唇齿音等靠调高话筒高音电平制造的假泛音和细节,不会突出某件乐器,各种乐器音量比例很平衡!如果说国内近年很多口水歌发烧碟挺感就像听众用耳朵依次贴近乐器和演唱者的10公分内去听的话(要是真的演奏环境去这样贴近听,是不是很累啊??),这些八九十年代的台湾录音就像听众坐在观众席上听乐队的演奏与歌手的演唱,哪个比较自然,大家相信应该有数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港台流行唱片有几张能称为发烧碟的?我个人的见解是:发烧碟不是目前泛滥成灾的国产翻唱口水歌在封面上打上“发烧测试碟”“XX母带处理技术,XX技术压碟”的就是发烧碟,不是唱片公司加个发烧碟的噱头比如“世界上唯一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它就是发烧碟了,港台早期录音母带处理技术可能没现在国内发烧碟的“先进”,录音采样也大多是16BIT, 有一点好处是,数码声少了很多,港台被冠于发烧碟的张学友蔡琴邓丽君王菲等有入榜的歌曲就别说了,刘汉盛榜单上的郭金发CD也别提,实际上录音质量并不差的也不少,比如1983,1984年小唱片公司光美出的洪荣宏《一只小雨伞》《阿宏的心声》(去年和今年才由喜马拉雅公司首次CD化,但只听声音不看录音年代很难想象是近三十年的录音了),1985李宗盛那张百佳排名第五的专辑,齐秦综一唱片的几张专辑,1989潘越云《情字这条路》,九十年代初陈淑桦的几张专辑,这些碟整体录音素质不会差的(当然说的是首版,再版难说了),再说近期,10年前秀兰玛雅出的闽南语专辑,各位可以去下载秀兰玛雅版《思慕的人》听听,无论是人声质感还是乐器的层次,台湾录音师王广武的录音水平可以让目前大陆大多流行口水歌发烧碟的录音师找不到地洞钻!前几天我朋友在为齐秦1991北京演唱会《狂飙》录像带转DVD做字幕时,我才知道,这现场录音师也是王广武!因为齐秦在20年前的现场录音要不是有观众的掌声的话,还以为是在听录音室的作品!

    录音师的整体素质,港台明显要好过大陆,当然,大陆好的录音师也有不少,比如李小沛,耿纯,万小元,张小安等等,但这些名师很少涉及口水歌式的录音,大陆精品发烧厂家也不是没有,比如瑞鸣几乎张张精彩,雨林,柏菲等几家从2000年初就一直为发烧音乐做贡献的领头羊也有不错的作品。。。。。。

    发烧碟,不是封面印着发烧碟它就是发烧碟了,也不是封面没印着发烧碟的它的整体录音水平就比这些“发烧碟”差的!发烧碟是要用心去听,不是用耳朵去听的,讨好耳朵扭捏做作的录音不一定是好录音!这也是大陆这些口水烧碟录音师该面对的问题,少点夸张,多点自然,少点商业味(说到商业味不得不向大家推荐国内民谣歌手小娟,大家可以去找找,无论是她的原创专辑还是翻唱台湾民谣或流行歌的,全部坚持不插电的乐器演奏,录音也相当不错)再和台湾同行或日本欧美录音师多交流点,相信国内的烧碟市场会成熟点,而不是一味靠听觉轰炸来赚取卖点。。。。。。
2#
发表于 2010-5-27 12:44: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买唱片是为了听音乐,听音乐就要以演绎为主,其他录音质量,声场好坏都是外延。不能为发烧而发烧。

另外从欣赏的角度来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创新。即使少数翻唱出色的曲目,也是因为在原唱的基础上做了很好的创新和演绎,才被乐迷认可的。

发烧口水歌的泛滥,既无创新又无演绎,除了所谓的HIFI,不知道还有什么。
3#
发表于 2010-6-2 11:15:38 | 只看该作者
国产口水歌,制造音乐垃圾吧。
4#
发表于 2010-6-2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国产口水歌听一两首还可以,有短暂的新鲜感,但现在有的公司乐此不疲,听多了就烦。
5#
发表于 2010-6-2 22:17:14 | 只看该作者
2000年就开始口水歌了,10年了。国内的唱片公司有点不思进取。口水歌变成了真正的靡靡之音。
6#
发表于 2010-6-2 23:04: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说出了逗你玩的心声..........................谢谢啦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4:15:38 | 只看该作者
嘻嘻,不客气!
8#
发表于 2010-6-12 22:05:40 | 只看该作者
理念不同,追求不同,急功近利,快餐文化。

[ 本帖最后由 jiading 于 2010-6-12 10:09 PM 编辑 ]
9#
发表于 2010-6-12 22:58:35 | 只看该作者
快餐文化总是走不远的,用不了多久会被新的样式替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7 11:4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