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wzph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音乐家及其心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11-26 15:26:0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命题。就我多年的听音经验和和通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接触,从中得出个人浅见,我认为欣赏音乐还是需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真正的音乐家,如作曲家等;二是演绎着,很多指挥家和演奏家属于此类;再者就是我等毫无音乐知识的纯听类型的;此三者从对音乐的感受应该是差别很大的。首先作曲家他是用心聆听音乐,即使不用音符表现和通过乐器乐队演奏,同样能感受音乐之美,因为音乐早存于心;其次,演奏者通过读谱就能体会音乐语言,可谓无声胜有声,这也就为什么现在很多演奏家平时根本不听音乐的原因;最后,当然就是属于我们这些爱好者了。我们要做的很简单,不管何种题材,何种乐器、哪位演奏家,只要能讨好耳朵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感官是最直接的,说白了就是直接感受旋律之美,这是首要条件,也是聆听音乐最起码的要求。经常会听到一些朋友说起,古典音乐很难接触,大多是刚开始选择的音乐题材不当,比喻你一开始就聆听马勒、布鲁克纳等大型作品,我估计是不可能激发你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的,所以造成古典音乐让人难懂的假象。所以个人建议,对于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不妨从一些旋律优美的小品入手,比喻克莱斯勒的小品,莫扎特小夜曲、德国舞曲、小奏等一些旋律比较强的作品开始,聆听这些作品不需要你有何思想,只要让音乐流淌,静静聆听就可。只要进入了这个门,至于以后再选择何种类型的音乐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但我还是建议从德奥作曲家开始比较理想,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熟悉了此类作品后再慢慢向外展开。也许你会问何故?这是因为,德奥作品很少强烈的个性和民族特质,融合度比较高。如果一开始就聆听个性比较凸显的民族、印象派音乐,再回来欣赏贝多芬、莫扎特也许就会毫无兴趣了,这样你自然就少欣赏了很多好的作品,听音和感官也会显得比较狭隘。总之好的音乐会带着你展开思绪,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喻我在聆听贝交7和3的时候,常常都会感动的流泪;聆听莫扎特钢协24慢乐章时,让我有湖边漫步之念,也许这就是音乐打动人所致。

[ 本帖最后由 yudeanwu 于 2012-11-26 03:29 PM 编辑 ]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5:58:19 | 只看该作者
"不少文章描述音乐家几乎都有神经质的毛病,比如性格怪异、忧郁症甚至是竭斯底里,不知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真的!
道理很简单:艺术家的创作一定要有超乎常人的想象、体验和洞察能力,否则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体验能力”,没有深刻体验的作品一定是空洞的产物。作曲家的性格特质、生活背景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这是欣赏音乐最基本的要素。举个例子:贝多芬,具有躁-抑的双重气质,所以他的作品情绪变化、跨度、激烈程度可谓之最!他也是使用“C小调”创作最多、最成功的一位,C小调最能表达复杂的、激烈的情绪,尤其是悲伤情绪!起到宣泄的作用。不知道大家听他的“悲怆奏鸣曲”有何感受,你真的感到悲伤吗?即使你在聆听前有点悲伤,听过后悲伤却无形的消失了!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与之相反,莫扎特就很少用小调,以大调居多,“乐”是他的主要主题。因为他的气质与贝多芬截然不同!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14:5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讲一个真是故事:
  有一个人抱怨自己“没感觉,脑子被卡住了,心与脑不同步,心有想法可脑子不会思考,一片空白”,很痛苦。他告诉我,有一天,他实在无阿忍受,拿着刀割自己的手指(不是自杀那种)以检查自己的感觉是否还存在!后果........。
我问他“你是否听音乐”,
他说“过去喜欢听流行乐,最近心烦已经好久不听了”。
我问“你听古典吗?”,
他说“听不懂”,
我说“很好,那你就听贝多芬吧!”。

  他很好奇的看着我“为何?”
“因为你听不懂!试试”
(结果等等再说,要工作了)
24#
发表于 2012-11-26 16:28: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观点本人大多赞同,我们老祖宗很早就有了总结:凡音之起,乐由心生。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往往是心理的反应和表现,作曲家自然也是心声流露,其实古典音乐一样可以当做流行或者民族音乐来听,很多古典音乐的题材都是源于民间舞曲,像我们都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曲调就是来自马勒一交的第四乐章的主题部分,当然此曲原本也就是取材于民间音乐。所以我们聆听者大可敞开胸怀拥抱他们,不必望而生畏。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9:42:2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我的故事
  后来他告诉我:按照我的话,他回家打开音响,丢进一张CD,躺在那听,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梦中突然被贝多芬的音乐“吵醒”,睁开眼睛,摇摇头居然感觉找到了!欣喜若狂。
  后来他居然也成了发烧友,爱上古典!
26#
发表于 2012-11-26 21:5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zph62 于 2012-11-26 07:42 PM 发表
继续我的故事
  后来他告诉我:按照我的话,他回家打开音响,丢进一张CD,躺在那听,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梦中突然被贝多芬的音乐“吵醒”,睁开眼睛,摇摇头居然感觉找到了!欣喜若狂。
  后来他居然也成了发烧友 ...

音乐的共鸣一旦与人融会贯通,想不发烧都难啊。。。。。恭喜楼主!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08:45:35 | 只看该作者
音乐的确是调节心灵的一大"利器"! 喜欢上了,戒掉难!
有人说“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28#
发表于 2012-11-27 08:5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zph62 于 2012-11-27 08:45 AM 发表
音乐的确是调节心灵的一大"利器"! 喜欢上了,戒掉难!
有人说“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连非洲的部落也到处充满音乐,这可想而知音乐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多么重要。
29#
发表于 2012-12-9 09:5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2-11-26 03:26 PM 发表
非常好的命题。就我多年的听音经验和和通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接触,从中得出个人浅见,我认为欣赏音乐还是需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真正的音乐家,如作曲家等;二是演绎着,很多指挥家和演奏家 ...

凡音兄很有见地, 学习了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0:13:57 | 只看该作者
我等纯听音者不知该如何划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14 10:5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