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3543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视听技术》之————————再续“关于你和我的发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1 14: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月份的《视听技术》刊登了李宇凡先生的《再续“关于你和我的发烧”》读下来感触颇多特转帖过来,希望和论坛以前的《关于你和我的发烧》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1 02:21 PM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20:48 | 只看该作者
                        



                                                  再续“关于你和我的发烧”
                                                                                            

                                                                                             李宇凡



                                                              重拾往事


   2008年春节,难得偷空半日闲,于是在家开始整理一下资料。就在重复这种枯燥的活动、百无聊赖之际,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一份久违了的东西——《关于你和我的发烧》的手稿!端详着这份手稿,我不禁感慨万千:这篇文章是在1999年11月底动笔,2000年2月发表。想想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就拿王菲、那英在春晚上合唱的《相约98》来说,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犹在昨天,直觉上告诉自己这并不算是一首老歌,但实际上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光阴,匆匆而过,世事变迁,自己也由小伙子一下子也变成了中年人。再看看99年的音响圈和现在的音响圈,可以说当年的风光已经不再。这些年来,音响圈发生很大变化,多少沉浮起落,多少物是人非,喜怒哀乐,令人感叹!
我翻翻《关于你和我的发烧》的手稿,那时还没有用电脑书写的习惯,是用钢笔誊写到原稿纸上,然后再传真到杂志社。看看页数,足足有30页,将近有近万字的篇幅了,也真能写呀,当时确实是有感而发,于是就“一发不可收”了。
记得当年准备提笔写《关于你和我的发烧》时,那天妻子刚好被一辆逆行的摩托车撞了一下,头上缝了几针,有些轻微的脑震荡,我赶紧跑到医院陪护。妻子熟睡之后,我想,趁着这静谧的长夜,不如开始动笔吧,因为杂志社那边也约了很久了。于是,我就着床头柜前微弱的灯光开始写起来了……。
   后来大家在杂志上或网上看到的这篇《关于你和我的发烧》,由于杂志篇幅所限,其实是有不少删节的。而在我看来,这部分删节恰恰是文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更有助于了解一个音响发烧友的成长历程。例如里面讲到了我“首次听到高频”的惊喜:在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一套日本马兰士组合音响在播许冠杰的歌曲,当时一阵“叮叮叮”的合成器声从音箱的高音喇叭传出来,让我耳朵猛地打了一个激灵——“这是什么声音”?!我看看旁边的弟弟,他也是一脸茫然!想起来也许真的很可笑,那种声音的频率最多在8K-10KHz左右,现在什么音响放不出来?但在那个年代,我身边熟悉的电声器件——收录机、黑白电视、操场大喇叭……,根本不可能让我听到这么高的频率,而对声音的追求也从这一刻开始了!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1 02:32 PM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22:24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提的人和事



     上述是在原来文章上就有的一个细节,而下面就是原文没有提到、但我现在又不得不提起的两个人,他们是在我的发烧生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我的良师益友。如果他们刚好能看到以下文字的话,希望藉此能表达我对他们深深的谢意!

     第一个是刁卫宏先生。听说他现在是广西商业厅的干部。我们好久没有联络了,我曾试图用Google搜索一下,竟然搜出了他在会议上讲话的照片,虽然样貌已经变化很大,但我一看照片就知道我没有认错,他就是我们可爱的“老刁”!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我脑海中呈现的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脸圆圆的、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刁。老刁是我读大学时的室友,我们住上下铺。我永远不会忘记1987年12月那个寒冷的冬日下午,我从图书馆回到宿舍,见老刁正在焊着什么。不一会,只见那简易的线路板上冒起缕缕黑烟,一只可怜的厚膜集成块在老刁的“辣鸡”(电烙铁)下顷刻间香消玉殒……。我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他笑着说他正在做一台“意大利功放”,是按着这个去做的——他往我面前一推,原来是一本《无线电与电视》1986年合订本。我翻了翻,里面有很多高保真音响器材呀,外观与我平常见到的收录机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就是让人喜欢。更重要的是,我在这本杂志里,发现了一群和我一样对声音有追求的人!当时那种感觉,真的好象电影、小说里所描述的那样:一个人在大海漂泊好久,终于看到陆地一样;又或者象见到久别的亲人、同志、组织一样,“羔羊”不再迷途、无助,一下子投入到温暖的怀抱……。因为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我一直怀疑我对音质这种过份的追求,是否悖于常理、甚至是有些不正常的?因为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都没有这种倾向。于是,我很快迷上了这本《无线电与电视》,一有空就要翻翻,里面的每篇文章基本看了不下三、四遍,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像Tannoy、JBL、YAMAHA、MARANTZ、Technics这样的名字,倍感亲切,看着心里都舒服。对于这本《无线电与电视》1986年合订本,我印象最深的是田寿宇先生撰写的关于模拟唱盘知识的详尽介绍,文章分多期连载,图文并茂,从唱头、唱臂、转盘的类型,到超距、补偿角、循迹误差等的概念,再到经典产品的赏析,无不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试想,在当时那个年代,信息闭塞,不要说什么互联网,就是借本外国音响杂志都非常困难,田先生能成就此稿,该是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足以让后人敬慕!值得一提的是,我在98年的杭州国产四展和99年的上海国产精品音响展上有幸两度邂逅田先生,田先生平易近人,席间交谈甚欢,让我受益匪浅。在99年的上海国产精品音响展上,田先生欣然提出和我以及李怡楠先生合影一幅,可惜周围的人当时都没带相机,是以引为终生憾事。


      老刁见我喜欢音响,就开始“毒”我,拿出李宝善先生著述的《高保真放声技术》和一本美国人写的音响科普读物给我看,很让我沉迷此道而不能自拔,并且产生想把中大图书馆所有音响类书籍全部看完的愿望(事实上,这个愿望到我毕业时基本实现。到后期,中大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我,竟发展到每周要到广州科技情报所数次,只带几个面包和一瓶水,只为要把那里收藏的港台音响杂志全部看完!)。在1988年1月,老刁再次抛出“重磅炸弹”——香港出版的《音响世界》117期。要知道那时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过50元而已,一块“金鸡”牌手表的售价也才20元,老刁竟然花上10元买一本音响杂志,这烧确实发得不轻呀!正是这本杂志让我大大地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很大闻所未闻的高级器材,像Mark Levinson、Krell、B&W等,也看到的了很多名家的佳作,比如阿二、陈经纶、李英立等人撰写的器材评论、搭配心得、发烧感想,发现音响发烧这个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奇妙无穷。我如获至宝,有空就拿出来翻一下,就是看着那些广告,心里也特满足!老刁的爱好挺广的,音响并不是他的唯一,例如他对计算机的热爱就胜过音响,因此大多数时候是我一个人在发烧。不过,适当的时候他也会陪我一块玩。记得当年我们考完试后的放松方法就是——从中大码头坐船过江到天字码头,沿着北京路,向中山五路方向一路而去:先在佳能维修中心揩揩Tannoy、McINTOSH、Accuphase、Luxman的油,音乐一响,起码站上半个小时;然后再到华侨商店、五金交电商场看看,那里有很多健伍、山水、先锋、狮龙的组合音响,没有人买它们是不会响的,但是其分体式的结构、深沉稳重的色泽,以及图示均衡器、频谱显示屏等,总给我一种很专业、先进的感觉,总是百看不厌;再转到中山六路,在这里,也有一些小店铺卖先锋、马兰士、山水等的功放,或者舒雅、铁三角的唱头,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Dual唱盘、JBL 4425音箱。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家位于广大路口叫“先达”的音响店,虽然销售的多以日本产品为主,但全部为发烧散件,决不卖套装音响,这在80年代末算是有眼光和勇气了,可惜很快就不见了踪影;将到西门口,就可以见到“先驱”功放、“八达”套件、“欧陆”(“小旋风”的前身)音箱等国产音响的先行者,有条小巷口在卖自制的胆机,牌子好象叫CNG,这里还有“泛音”、“建青”等几家有名的音响店。记得在90年左右,西门口靠近回民饭店处还有一个发烧电器城,有各种元器件和整机销售,索尼297 CD机那时在这里已经可以买到,这可能算是广州最早的电器城了吧;接着。我们又转去人民南路一直走到南方大厦,这里可是许多名牌音响的汇聚之处,进口的健伍、先锋、山水、索尼组合音响都被装在玻璃橱窗里,只可观赏而不可聆听其声,偶尔碰到有人买国产的“三力”、“华强”组合音响,别人试机的时候,我们就趁机在旁边听一下,那种感觉真是非常幸福,这一路走来的辛苦都值了。记得有一次,南方大厦的一位店员可能是心情大好的缘故吧,竟然破天荒地从橱窗里面拿出一对“雅马哈”音箱来开声,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对雅马哈音箱上还有声透镜,低音单元起码有12英寸,一曲冠正杰的《爱的音讯》(改自贝多芬的“欢乐颂”)唱得荡气回肠,我们俩好似听到了“天籁之声”,当时就傻了眼,呆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四年很快过去了,临近毕业时,老刁看我实在喜欢音响,就把86-89年的《无线电与电视》合订本以及那本香港的《音响世界》送给了我,并郑重其事地在每本书上写上:“留给科长(我上大学时的绰号)惠存”。记得当时老刁在我的毕业纪念册的留言是:“打球、音响,四年同乐;煲机、发烧,愿有火热人生!”这是何等的豪爽,遥想当年的老刁英气勃发、活力充沛,但愿现在的老刁热度不减,功力大增!


         第二个就是朱大钺先生了。朱先生是上海人,也是著名音响评论员朱大钢先生的兄长。说起来我能够有幸结识朱先生,还是得感谢《无线电与电视》。某天我留意到上面有一篇介绍Technics(松下的音响品牌)一体化机的文章。所谓一体机,就是将功放、调谐器、三磁头卡座装在一起的机器,接上音箱即可自成一套系统。这款器材从今天来看当然不算什么,但在80年代素质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这款器材的价格不贵,是我幻想着毕业后积攒一段时间、咬咬牙还能买下来的器材。于是我便大着胆子给文章的作者起了一封信(当时的文章会注明作者的单位),询问一些该机的问题。文章的作者正是朱先生。信寄出去之后,我也不抱多大期望,试想,谁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毛头小伙提出的一些幼稚问题还认真回信呢?谁知不到两个星期我便收到了朱先生的回信,当时真是喜出望外,接连把信看了好几遍!在信中,朱先生不仅相近地解答了我的问题,而且还谈了一些他对音响、音乐的看法。我心存感激,便又回了一封信以表谢意,自此我们便开始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书信情谊。每次来信,朱先生的信都有四、五纸之长,详细讲述了他对音响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介绍一些市场动态,并开始涉及到唱片版本的分析,让我逐渐认识到音响并不只是认识品牌声音特点那么简单。到了90年左右,朱先生开始给我寄《WHAE HI-FI?》、《Stereophile》、《Stereo Sound》等外国音响杂志,这些都是在当时很难找到的珍贵资料,令我大开眼界,少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说老刁点燃了我对音响的激情的话,那么朱先生就堪称是我的音响领路人了。


           就这样,三年多的鸿雁来往是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虽然我们不曾见面,甚至连照片也没看过。临近毕业时,朱先生说想要来看我,在信中顺便谈了一些他个人的情况,这时我才知道朱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他才三十多岁呢。论年龄,朱先生足可以当我的父亲了,但在他的来信中没有一丝架子,有的只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及一颗真诚热情的赤子之心!91年7月我刚大学毕业,在广州友谊商店实习当售货员。在9月的某一天,一位红光满面的中年人,操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来到我的柜台前,说想找一下李宇凡……。啊,我仰慕已久的朱先生此刻就站在我面前,真的是他吗?我当时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心里头那个激动呀,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后来几年朱先生来广州的次数多了,我还经常抽空陪他到番禺易发商场转转。转眼到了97年,我头一次出差到上海。朱先生闻讯当晚就到酒店来看望我。随后的几天里,他又热情地当起向导,带着我在上海四处转悠,我们先后逛了外滩、南京路、城隍庙等地,朱先生还专门带我去“九龙”购买密纹唱片。后来每次我来上海,朱先生总要抽时间来看我。在2003年春,我到浦东的展览中心参加音响展,时逢“非典”,展会进行了一天半就突然通知提前撤展,搞得我们措手不及,忙活了好半天。那天黄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酒店时,忽然在墙角处看到一位老者孤独的身影,原来朱先生已经等了好久好久,当时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直觉得泪水刹那间涌到了眼眶……。更令人难过的是,因公司行程有变,必须当晚连夜赶去杭州,来不及和朱先生细叙便又匆匆话别,不免又是一番惆怅唏嘘……。转眼之间,我和朱先生的友情维系了二十多年,我由当年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中年人,朱先生也有七十多岁了。令人欣慰的是,朱先生的身体很棒,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原来他长年坚持锻炼,天天跑步、游泳,以70岁的高龄,朱先生还专门跑去北京参加了一次半程马拉松的健身跑呢。在此,我祝愿朱先生身体健康,心态永远年轻!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1 02:32 PM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24:27 | 只看该作者



                                                      记忆总是美好的


    在90年左右,在中大举行了一次音响演示会,记得当时用的是Tannoy“金监听”12音箱、Onkyo 819功放、Teac ZD 4500 CD机。能够这样长时间、比较全面地聆听一套当时比较高级的系统,对于我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那种又惊又喜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听完之后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复,于是我就尝试着将自己的听音感受写成文字,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稿件寄给了《无线电与电视》,想不到《无线电与电视》最后竟然发表了我的文章。能够在全国性的权威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是我当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我也没有奢望能够在《无线电与电视》上发表第二篇文章,加上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深入聆听高级音响系统,原以为自己写过的那篇听音感受的文章不过是个偶然而已。不过,一件偶然的事情又改变了这个偶然:92年的一天我在《信息时报》音响版上看到招聘“特约编辑”的消息,便大着胆子写了一封应聘的信,想不到当时《信息时报》音响版的主编周道先生刚好也看过我写的文章,事情就这样很轻易地成功了,从此开始了我的音响写作生涯。可以说,在这方面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


    92年正是国内音响业日趋红火的时期,那时只要拿到货就有钱赚,经销商为拿到货而在厂家门前彻夜排队、甚至亲手帮忙包装产品以便“占为己有”的事情也常有所闻。那时的厂家、代理商、媒体谁不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似乎这美好的景象永远不会落幕!这么多年来,我接触过许多国产品牌,不少企业当时的规模都比较大,展现出较强的实力,想不到在2000年之后便灰飞烟灭、不知所终,它们的名字当年如雷贯耳,但现在还会有多少人会记起、提起?真是令人感叹呀!顶峰之后就意味着衰落,衰落之前的剧情总是特别令人回味、缅怀。个人认为,98年的杭州国产音响“四展”便是由顶峰走向衰落的开端。当年的“四展”创参展厂家最多、观众人数最多等多项纪录。既然能成为最高纪录,就意味着以后很难超越,那么以后就只能走下坡路了。不过回忆总是美好的,杭州国产音响“四展”过去已经差不多十年了,但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当年我有幸被主办单位之一的《音响世界》杂志邀请参加了这次大展。金秋十月,身处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各路豪杰济济一堂、谈笑风生;新品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观众热情高涨,每天总是熙熙攘攘、来往不绝。犹记得在这次大展见到多位新旧朋友——李怡楠、姚逸真、王志刚、李荻、杨维中等,其中几位还是只闻其名而不识其人的,但大家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每每欢聚一堂,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某天我还忙里偷闲,和当时《音响世界》的编辑魏珏一同去西湖游玩。为饱览杭州的美景,我们竟然由展会的所在地之江饭店一直走到西湖边,估计也有十多里地,一路走走看看,累了就在湖边席地而坐,细赏碧波荡漾、鱼儿穿梭,四周是绿丛掩映、翠荷飞莺、杨柳依依,别有一番安逸恬静的情景,霎那间让我有欲长留此间的冲动;至于那断桥、苏堤、夕照山,不必置身其中,远远看着,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 本帖最后由 zmalan 于 2008-11-11 02:26 PM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27:18 | 只看该作者



                                                           风光不再



          西湖美景依旧,但国内音响业经过前几年的低迷至今仍未见到复苏的迹象。与其它行业相比,音响业一直属于一个“小”行业,在国外早已证明了这点。音响业无论在资金上、规模上、技术上,还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上,都无法我们熟悉的那些行业相提并论。所以,90年代那段国内音响业的突然爆发,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似乎显得有些不合常理。我觉得国内音响业当年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和其特殊的内外大环境分不开的。
外因是:
1、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前期,全球经济状况发展良好,使“发烧音响”这种奢侈品有生存的空间。
2、经过七、八十年代的沉淀,此刻的“发烧音响”不论产品、推广、市场均相当成熟,特别在亚太地区的日本、香港、台湾更是突出。
3、邻近内地的香港“发烧音响”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内地扩张,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内因是:
1、当时,内地的机关、企业职工收入稳定,而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就业、医疗、住房、退休等有良好的保障。
2、物质财富增加了,但当时的精神消费相对还比较贫乏,“发烧音响”优美、新鲜、奇妙的声音无疑对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3、激光唱片开始在内地市场出现,需要较高级的音响系统才能全面展现CD的魅力。
4、内地的媒体不遗余力的推广“发烧音响”这种新的文化消费。当时许多的报纸、电台、杂志均有专门的版面、时段介绍“发烧音响”。



           到了1995年,开始流行VCD以及后来的DVD。这些软体的音频部分通常为多声道讯号,客观上要求有多声道的音响系统与之配套才能获得所谓“家庭影院”的效果。通过多声道的功放系统放大和音箱系统播放后,将从多只音箱中发出比较具有现场感和包围感的音响效果。正是基于VCD/DVD以及多声道音响系统,在内地开始兴起了“家庭影院”这个概念,从而将较清晰的画面和较逼真的音响效果结合在一起,那种较强烈的视听效果在传统音响产品中是从未有过的,给消费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大大地刺激了其购买欲望。所以,一般消费者在买了VCD/DVD机,都需要购买一套多声道的音箱系统以及功放来配套,对音箱和功放的需求量突然增大;再加上当时方兴未艾的卡拉OK热潮,使内地的音响市场又增添了新的亮点。“家庭影院”同样也是后来以CAV、爱浪为代表的专卖店的核心产品。多声道“家庭影院”热潮延续了国内音响业的繁荣,暂时掩盖了国内两声道发烧市场的不景气。实际上就纯发烧器材而言,我个人认为在2000年开始,发烧友队伍已经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了。
时至今日,音响业的低迷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音响产品目前已不再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现在的消费热点是购房、汽车、手机、数码相机等,在消费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在十多年前“音响热”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较为单一。另一方面,音响产品自20多年前推出CD机后,一直无革命性的产品出现,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九十年代中期,VCD、DVD刚推出时,家庭影院也曾热过一阵子,但现在已迅速降温了。因此,音响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        厂家、商家和品牌急剧增多,呈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态,厂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90年代初,国内音响市场主要是由进口的发烧品牌和国产发烧及家庭影院品牌构成,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到了90年代末,以CAV、爱浪为首的专卖店品牌异军突起,抢走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同时,各种CAV、爱浪的模仿者纷纷加入,再加上以奇声、步步高为首的国产低价音响品牌大量涌入,使国内音响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3、        经济的不景气加上对预期收入的不乐观,以及社保、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负担的加重,使音响这种偏重于精神消费的奢侈品首先受到影响。
目前,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职工收入下降,人才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个人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不稳定。因此,人们对今后的经济状况普遍不够乐观,有钱也不敢乱花,以备失业、或者买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支出时才使用。音响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与电视机、空调、冰箱等家电不同,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肯定会首先受到影响。
4、        电脑、MD、MP3等IT产品对传统音响业的冲击很大。
电脑、MD、MP3的流行,使音响的形式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件套”式音响系统。而且用电脑、MD、MP3听音乐,消费者无须繁琐的接线和摆位,又不占空间、使用方便,“随时随地播放”使他们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音乐播放形式,完全摆脱了传统音响的局限性;在软件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习惯于像盗版碟、MP3、网上下载这类价格非常低廉甚至是免费的音乐软件,“容易获得、用完即弃”是其最大特征,与上一代消费者注重物理形态软件的艺术性、收藏价值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在这种前提下,他们觉得再用传统的“三件套”式音响系统的话,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完全是一种浪费。这种观念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尤为普遍,从而造成传统音响产品的消费出现断层。
5、        文化娱乐消费的多元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也减少了对传统音响产品的需求。
十多年前,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音响的引入在当时是一种很好的填充。但如今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非常丰富,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和酒吧文化已经成为主导。即使在家里,丰富的电视节目和碟片资源也占去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休息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开音响,能够能腾出几个小时来欣赏音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音响的使用价值就越来越低,它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越来越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当今的音响业其实是很难再现当年的辉煌的,特别是发烧音响,其狭窄的消费对象,就决定了它很难做大做强。音响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与当今主流消费领域结合起来才行,这些领域包括IT数码、游戏娱乐、声视频新格式等等,产品除音质外,还日趋小型化、时尚化,多功能而操作简便,不占地方而且外观漂亮,要适合大众消费者的需要。而传统形式上的发烧音响产品将离大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小众消费的“工艺品”。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和形势下,目前那些仍在坚持努力的厂家、代理商、经销商、媒体,以及那些明知后继乏人、但仍热度不减的发烧友们,更值得我们去尊敬、钦佩和珍惜!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28:05 | 只看该作者



                                                                 顺其自然



           我看到很多人都提倡音响发烧友不要单纯沉迷器材里,而要通过音响增加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和热爱。这个愿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实际做起来很难!因为古典音乐爱好者和音响爱好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听古典音乐用一套迷你组合或者随身听,都能听出音乐家想要表达的思想境界、作品包含的艺术情怀、指挥家和乐团的演绎风格等,器材音质反而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后者拥有相对高级的器材,听古典音乐要么选择优美、容易入耳的小品,要么选择大动态的交响乐片段,让高潮迭起的声浪刺激着神经;偶有听听爵士者,也不过是尝尝里面的“牛筋”味道如何或者SAX管能否达到“口水花四溅”的效果,又有多少人去关心爵士乐想去表达的Mood是什么?所以,音响发烧友更多重视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并没有太深的研究。也许有人说,古典音乐爱好者应该配置一套发烧系统,然后加上良好的声学环境和合理的摆位,将更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去理解作品的精髓。但实际上,这相当于要求音响发烧友平时应多看有关音乐理论、作品背景介绍、每周去听一场音乐会一样,想法是不错,也很合理,但做起来很难。



           因此,我认为还是不要对音响发烧友苛求太多,凡事还是顺其自然好一些。试想,音响发烧友的人数本来就少,还要他们热爱古典音乐,这其中的“交集”还剩多少?所以,我觉得热爱音响但对古典音乐不是“真正喜欢”的朋友,完全不必背上什么思想包袱,总觉得自己玩得还不够“高尚”。其实,玩音响本身就是一件娱乐身心的事情,即使是仍处于“想了解不同的器材是怎么个‘响’法的阶段”,其中的乐趣也是非发烧友所能明白的。至于对古典音乐的钻研,还是出自内心的喜爱为好,直到某一天你想对古典音乐了解更多再去做也不迟,叶公好龙是要不得的,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30:25 | 只看该作者




                                                       论发烧友的修炼



           其实,即使作为一个纯粹的音响发烧友,要一级一级的修炼、成长,最终能成为一个能“驾驭”系统的高手,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长时间的阅历、经验的积累以及总结和顿悟。成长的历程,也许声音会过于抽象,这里我想用烹调来加以说明一下: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上掌握了烹调的要点,一手家常菜做得家人交口称赞。再上一个档次,对各种材料的运用要点已基本掌握,火候、刀工也有一定技艺,这已经接近专业厨师的水平了。至于专业厨师的水平,那是讲究色香味俱全,是尽量讲食物的爽、滑、鲜、嫩发挥到极致,当然不同人也有不同境界。优秀的厨师对各种原料的烹调要点以及调料的特性早已烂熟于胸,有一种“驾驭”的能力,或能针对原材料找到最合适的烹调方案,或能大胆创新、出人意表,甚至能遇到一种以前没见过的原材料时,凭着自己的经验,靠着对原材料的“望、闻、问、切”也能做出一流的菜式来。像香港名厨帜哥在做麻斑时就颇显功力:因为麻斑是一种比较低档的石斑鱼,颜色偏黑不好看,帜哥在蒸鱼时就特别用荷叶来铺垫,一是深绿色的荷叶可以掩盖麻斑颜色上的缺陷,二是鱼吸收了荷叶的香味之后,也会更加鲜甜。更令人叫绝的是,帜哥还选用了一种很少见到的、名为“九里香”的佐料来烹调麻斑,可令在滋味上先天稍逊的麻斑“后来居上”。佐料有上百种,原材料更是数不胜数,但为什么帜哥单单选择了一般人根本没有想过的“九里香”来配麻斑呢?这就是造诣,所谓“艺高人胆大”!而国际名厨甄文达先生则善于用最普通的原材料,通过中西结合的烹调手法以及独特的搭配方案,做出可口、好看又容易做的菜式,往往能在“寻常中见神奇”,他甚至以颠覆传统的方式分解、重构各种食材,并另行搭配,从而创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美食,因而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为什么甄先生能够或者敢于这样做,靠的还是功力呀!最近我常看电视上烹调、美食的节目,故有此感悟。再回到音响上来,同样也是分几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知道各种牌子的器材是“怎样响的”,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第二个层次是把握一些器材搭配的技巧,能听出特定器材或系统的优缺点;第三个层次是明白“器材为什么要这样响”,清楚每个牌子的设计哲学,能比较全面、公正地评价一件器材;第四个层次是对各种牌子器材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即使没有听过某一具体型号的器材,也能轻易搭配出符合特定要求的系统来,而且拥有丰富的声学知识和摆位技巧,因而对各种系统的“短板”非常清楚,并能迅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发烧友,谁都想成为高手,但实际上在进阶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阻碍我们成为高手,而且这些因素常带有一定的心理、人文性质,任何人都很难避免,关键是大家如何面对,始终能使自己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理性的心态,所以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举个大家经常碰到的例子就是参加音响展了。大家平时很难有机会一下子听这么多、这么高级的器材,本应非常珍惜才是,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平时在音响店里,高级音响器材一般是不会轻易开给客人听的,你想听听它们的声音吗?店员会寻找各种理由婉拒你的要求,除非他觉得你是有“诚意”买这件器材的,总之平时要听到高级器材就很不容易。到了音响展,一下子有这么多、这么高级的器材可供随意试听,不知是因为好东西太多了,发烧友一下子“消化”不过来,还是因为人的劣根性——“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加以珍惜”在作崇,发烧友很容易觉得自己的身份提高了,在展会上这几天里一下子成为了器材的“主人”,从而对器材产生了一种由上而下的“俯视”心理,以找到“器材缺点为荣”,这样肯定不利于对器材作出合理的评价。在展会上,类似的情景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在走马观花,能在展房听上个三、五分钟已经很不错了,不少人只是在展房内转个圈就走,有的甚至还根本连门都不会进!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而且周围人来人往,聆听环境也不甚理想,要想对器材作出正确的判断会是多么的困难!但是,就是凭这么几分钟,某些人已经当起“判官”来,可以对一件器材定终身了,继而在论坛上大放厥词,俨然一副专家的样子,不同的意见一概听不进,甚至不懂装懂,搞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样的心态,怎么能使自己成为一位成熟理性的发烧友?姑且不论这些发烧友的听感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片面性,因为“你自己不喜欢这种声音,并不代表它是错误的”。就算这些发烧友是真的听出了系统中的某些不如人意之处,但其实影响系统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听音环境、摆位、搭配等等,甚至一张不合自己口味的演示碟片也足以影响个人对系统的评价。所以,当我们发现器材或系统“不好听”的时候,就要分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不致于使器材蒙冤受屈,并且即便在声音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情况下,也要善于发现器材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件器材。



                但能真正做到这样的又有多少?很多人一听到声音不合自己口味便扭头就走;有的听到“不好”的声音,便将问题归结于系统中的每一件器材,由CD机、功放到音箱没有一件是行的,来个全盘否定;有的则将这时听到的系统综合出来的声音,简单、片面地归咎为其中某一件器材的声音,从此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件器材。其实,任何一件器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遇到音响展这样的好机会,正是充实提高自己的大好时机,应该好好珍惜才是。我觉得光听一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花上三天的时间,带上自己熟悉的软件,好好地对每个展房的器材认真听上一遍才是。而且聆听时,还要带着学习、探索的谨慎心态,着重是找优点,而不是挑毛病。挑毛病谁不会?但要全面评价一件器材就很难!音响如此,我们对待何尝不是这样?当然,并不是说花上三天就可以对各种器材的脾性了如指掌了,但起码有助于你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一件音响产品。


         除了上面的“展会现象”外,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心理效应制约着发烧友的进阶,例如从众效应、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发烧友群体中,从众效应是很常见的。例如,大家说某某大牌子好听,自己明明不喜欢,也要跟着说好听,否则怕别人说自己不会听;买音响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以为名牌配起来就一定会好声,买回来之后明明自己不喜欢,还不断用各种理由说服、安慰自己,以为过一段时间耳朵“适应”就没事了。记得有次在白天鹅展,“别超”相邻的两间展房就形成了强烈反差:一间是挤得水泄不通,另一间则是门可罗雀。原来热闹的那间是用Krell推Dynaudio,都是响当当的大牌子,于是大伙便不约而同地赶去捧场了。另一间展房可就惨了,连笔者在内,听众加起来也只有寥寥可数的三个人!是这间的器材声音不好吗?是这间的器材太便宜了吗?都不是!这间房里面用的是号称世界上失真最低的Harclo功放推Magnepan平板音箱,同属Hi-End级的器材,而且出来的效果特别的细腻通透、灵气十足,丝毫不逊色于隔壁的那一间房。但为什么两者的人气会相差那么大?这只能怨人家Krell和Dynaudio的名气实在是大多了,使发烧友产生了从众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它的错误就在于: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例如有的老人家看到小伙子穿戴整齐,就会认为这人品质好、可以信赖,所谓“一俊遮百丑”;而看到穿着比较前卫、随意的,则认为此人流里流气、吊儿郎当,从而否定他的一切。晕轮效应常令我们判断失误,例如有的骗子就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把自己打扮得温文尔雅,从而博取他人的信任。晕轮效应也同样在发烧圈中屡见不鲜:例如见到外表漂亮的器材会联想到它的声音也是漂亮的,反之亦然;认为价格高的东西就一定声音好;喜欢某个牌子的功放,便“爱屋及乌”地认为它家的CD机、音箱也一定做得好;偶尔在某个场合听了某个牌子的产品不合口味,也不深入分析原因,就全盘否定该品牌的所有产品;在心理上先入为主地认为DIY产品出不了好的声音等等。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上面所讲到的“展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很多发烧友认识器材通常是从音响展开始的,但音响展上演示的器材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完全发挥出其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发烧友凭着在展房内短暂而又备受干扰的停留时间,也很难真正了解器材的优点。但恰恰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很多器材已经给发烧友“定了终身”:认为好声的固然可喜,但如果一旦被认为是不好声的,以后该器材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了。即使后来该器材发出能达到或超过某发烧友要求的声音,这位发烧友也倾向于认为这是偶然的,或者将功劳归功于其它的器材,很难改变其对某件器材的固有印象。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某件器材被捧得很高,某发烧友虽然没有听过这件器材,但已在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有机会听到这件器材果然不错,便在心目中给予这件器材很高的评价,别人怎么说都很难改变他的看法。其实,他很可能忽略了在系统中这件器材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起主导作用的是不是这件器材?甚至他还可能忽略了演示软件对他的心理暗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成为一个理性、成熟的发烧友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实在有太多的思维定势左右着我们对器材的判断了,要想摆脱真的很不容易,中间我们可能要交出不菲的“学费”。要想缩短这个过程,首先,我觉得基本的电子知识、电声知识是必须的,发烧友应该花时间读读这方面的专著。可能读起来比较枯燥,各种数学模型、推导过程也令人头疼,但基本概念、结论性的东西以及支撑它们的论据,我们起码应该能记下来,并且尽量地能读懂。其次,要有一颗谦虚谨慎、海纳百川的学习之心。我觉得每一件器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有它的优点,我们应该多挖掘它的闪光点,而不是去挑它的毛病以显示自己的“高明”。我们应把握机会聆听各种不同的器材,把每次聆听都当成是给自己“充电”的机会。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欣赏而非挑刺时,你将会发现聆听音响器材其实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心态是格外的平和、愉悦。最后,是要有一颗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感悟之心。当你是以挖掘优点的心态去聆听器材时,你的脑海中将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器材优点”,这时你就要去梳理、分析它们,发现哪些是较普通的优点、哪些是层次较高的优点,发现其中哪些是更“本质”的优点,哪些是比较难以“获得”的优点,或者在高级器材中哪些是它们共有的优点等等。经过这个浓缩升华、存菁去芜的过程,你将会形成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自己也会逐步成长起来的。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如果不去提升自己,其实也是很难完全领略玩音响的乐趣的。例如有人说过:“普通发烧友是听高低频,资深发烧友是听谐波”,这句话看似浅显,但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学习、总结,是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怎样的,也无法想象出“听谐波”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31:35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才叫好声音?




     时常有些朋友问我什么才叫好声。我觉得这确实比较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我喜欢的声音不等于你就喜欢,而且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口味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按照我个人的意见,好的声音应该是分几个层次的,因为要达到完美真的很难。
我认为好声音第一个层次应该是:细腻、透明、宁静、迅捷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能拥有这种声音风格,就意味着器材具有较低的失真、较低的音染、较高的讯噪比和较好的瞬态反应。实际上,有不少德国、丹麦、瑞士的器材都能做到这点。也许有的朋友会觉得这样的声音偏冷,人情味不够,这也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在音响当中有许多东西是相矛盾的,例如功放“力”与“美”之间的矛盾。同样,要使器材的声音透明、细腻、纯净,又要它浓郁、甜美、柔和,同样也是一个矛盾,要想两者都能兼顾,这已经是一个高更层次的声音水准了,而且你必须付出不菲的代价才行。如果你的代价不高的话,你就要懂得妥协、懂得取舍才行,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选择这种音色相对冷一些、但在技术指标上表现更优秀的器材。特别在音箱这个系统的喉舌环节,更应该选取低失真、低音染的产品。即使它的音色偏冷艳一点,我们仍然可以在CD机、线材等环节上选取一些音色较温暖、甜美的产品来加以补救。但如果在音箱部分一开始就选取失真大、音染严重产品的话,前面的环节无论这样努力都很难作出实质性的改善。当然,有些朋友会比较喜欢带有“美丽失真”的器材,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这类声音通常比较容易取悦聆听者的耳朵,而且要获得这样的声音,其生产成本要比获得清晰、细腻、宁静的声音要低,所以很多平价器材都喜欢走这样的“捷径”。



            至于更高层次的好声音,当然是“细腻和甜美”的结合了。当然,在这个层次的声音类型中,有的偏向于细腻一些,有的偏向于甜美一些。但在这里,我仍然要强调的是这种甜美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甜美”,而那种靠音染、靠人工做手脚获得的甜美,我宁愿不要。



            那么最高层次的好声音应该是怎样的?这真的很难描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标准。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概括为这么一句话——“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是指系统不论在哪个环节都有优秀的表现:音色高贵、华丽、细腻;音场宏伟、壮丽、逼真;动态强横凌厉,能发出很高的声压而不失真,有很强的冲击力;质感强烈,每一件乐器、每一把人声都活灵活现、伸手可触,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把聆听者整个包围住……。而且可以根据软件的内容,表现出多种音响的美态:时而雍容华贵,时而轻盈精致,时而端正朴素,时而又刚猛豪迈。要做到这种“美的多样性”确实比较困难,因为连很多高级器材都做不到,它们会有自己浓烈的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无论播放何种类型的音乐,聆听者均能明显感受到其深刻的风格烙印。不过,这还不是最难做到的,最难做到的是——“什么都没有”!从浅显的意义上来了解,就是好的音响系统各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却不会刻意强调任何一部分,这是一种自然的声音美态,它是慢慢地沁入到你的心田去感动你,而非靠声音的某些特点去反复刺激着你的神经。《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意谓有了具体、部分的声音之美,就会丧失声音的自然全美。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老子这种对于自然全美的提倡,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崇尚自然天成、不事雕凿的最高的艺术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音响之美的最高层次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4:32:57 | 只看该作者
再续“关于你和我的发烧”》我自己看了之后,感受颇多,续篇要贴近自己一些,如果说前篇更多的是谈论如何去玩好器材,续篇则是玩hifi的沉淀和心得了,时过十年感觉作者的思想上已经产生很大变化了,对hifi的看法。。。为何真切感受在续篇中会这么强烈。。。

玩hifi的经历,其实算起来又颇多相似之处,在下是从小就喜欢音乐,小时候就喜欢守在大人的单声道录音机旁听磁带,虽然自己还没放录音机的柜子高,应该来说我是因为喜欢音乐而开始的发烧,只是以前自己不知道自己这也算,呵呵。初中的时候就自己开始维修录音机,因为机器出了问题比如磁头脏了,我听磁带不舒服。。家里的录音机基本是我捣鼓的,自己清洗磁头、更换皮带等等,我也是初中的时候在一位母亲的同事口中才知道原来人耳的听音频率是20~20KHz,并且音箱这些其实都可以自己做的等等。。。为什么这个细节对我很重要呢?因为这个细节让我知道原来声音是一门学科,而电子知识原来这么有趣,那时虽然想专研,但奈何还是初中的我根本不现实,但脑海中对音响已经留下深刻印象,虽然不知这叫不叫发烧,不过那时还看不到电子书籍和音响书籍,不过好在自己喜欢买磁带,于是初中最大的乐趣除了捣鼓录音机之外就是我省吃俭用买去买磁带挑选的时光了。。


    进入九十年代后,那时日本套装机很火爆,什么松下、索尼、爱华等。。那时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音响,和我以前的录音机相比太好听了,高音清晰、穿透力强、低音有力,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它们都比较贵,普通的也要几千吧。。加上黑色的机身,看起来很专业的喇叭单元,给人感觉很专业,直到95年,我从朋友听了他家里新买的独立功放,广州出的雄鹰放大器加上英国乐富豪音箱。。我才知道。。什么叫做音响还顺道从他那里得到一本当年的《音响技术》合订本,可以不夸张的说,我是读完上面每一篇文章,我才终于知道原来我追求的应该是书上所说的东西。。。。其中那本书有篇论进口器材的文章。我知道了天朗、城堡、猛牌、丹特声、金嗓子等等。。。但总觉得离我太远了。。。


    随着全民买音响的年代开始,我那时也趁着东风,自己开始做音响,第一对用的银笛的单元做的,那时根本不知分频器什么的,只在高音串上一个电容就开声,连吸音棉都没有。。虽然现在看来基本属于伪劣加山寨产品,但那时给我莫大的满足,记得那个时候有空就在电子街上跑,最喜欢看那些外表粗壮的聚丙烯发烧电容和看着惠威的喇叭单元流口水。。。后来自己又买来电路板做功放,绕变压器等等。。。不过李先生你身边还有朋友和你一起,我那时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看《电子报》。。。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段时光真的很快乐和充实,
第一次听到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音响是天朗,记得96年陈经纶先生带金嗓子和卓丽大三来重庆人民大礼堂搞演示会,我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后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跑回去听,现在那套系统的声音我都记忆犹新,那份华贵和润泽,记得当时我听到兴起,还站起来跑去走道中央站着听,演示完后找到陈经纶先生很意外的是他还和我聊了很久,谈了许多心得,并在我带去的书上留言鼓励。。。。呵呵。。现在想起都仿佛在昨天,后来演示会多了起来,我也每次都不落下的感受,居然一些商家都认识了我,后来他们到了新产品都通知我去听。。呵呵。。其实我很感谢那段时间的经历,因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知道了国产器材和进口名器的真正差距,其实并不在技术,而在用心和人文。。。。
       对于音响行业的寒冬,我想我的看法是,其实这很正常,也是一个必然。。
       九十年代全民皆音响,我觉得从消费上来说,国人有跟风心理,一看别家都在唱歌什么的,自己也想要买一套,有需求自然火爆,加上许多人都不懂,只要能唱歌,看VCD,听起来够响就可以也导致许多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加上那个时期,VCD功不可没,作为录像机的代替品,大家都觉得录像带不方便,而VCD听起来声音清脆明亮比录像带体积小,又便宜,所以VCD和卡拉OK的流行和音响行业的繁荣密切相关。。
      但人们的新鲜劲一过,大浪淘沙,普通人只要求家里有一套就可以了,这个愿望满足了就不想再为音响花钱了,随着进入新世纪和现代,电脑、网络的流行,让人们多了许多娱乐方式,而现代人的思想转变收入增加,唱卡拉OK要去KTV,在家里扰民不说还没乐趣。
还有一个因素我觉得,hifi音响严格来说应该属于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现代许多人要听歌在电脑上听MP3,还有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以前大,用钱的地方多得多,其实许多人并不是对声音没有追求,而是经济压力,所以为何现在许多发烧友对所谓的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么青睐,对那些所谓的能PK几倍的器材这么青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diy的器材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其实激情过后是理性,我倒觉得消费其实还是盲目的,以前流行录像机、录音机、VCD、卡拉OK音响、电脑、网络等等。。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包括玩音响的发烧友,大家都觉得买了电脑上了网就是一种现在流行的生活特征,其实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式很多而已。。。所以我想音响行业还是要针对现在人群和发烧友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呵呵不过这个和国内环境、人的心理等关系很大了。。。说到这点,我想起以前我在单拿经销商那里看到的情况,一位重大的老师买了单拿,因为别人都说单拿玩发烧很好,然后他又推荐自己的朋友同是重大的老师买单拿,有次我问他带来的一位用户,你喜欢单拿的声音吗?他说喜欢,问他喜欢单拿什么,他说单拿听起来够发烧。。。呵呵。。。。。
10#
发表于 2008-11-11 14:43:2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Z版转载的好文章!看完这些文字之后,我一直在想——发烧友玩音响,有多少人是天生就对声音感兴趣,有多少人是受了他人或外界氛围的影响的?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谈谈自己的发烧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11-25 06:4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