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查看: 514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谈谈中国民歌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0 23:0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么我发现大家推荐的和谈论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作品,怎么没人喜欢咱们国家的民歌的吗?老外的好是好,不过终究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还是咱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容易理解些,大家以为呢?
有跟我一样喜欢中国民歌的吗?大家来818
14#
发表于 2009-6-22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似乎应该新开一个帖子
13#
发表于 2009-6-22 11:57:0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民族音乐

转一篇关于民族音乐的帖子:
      我国的民族乐器种类很多,同样地和其他国家拥有的独特民族乐器相比,我国的民族乐器不但品种多,而且门类较齐,加上几代民乐开拓者的努力,在当时甚至已经能支撑起一支较大的乐队来。先不论其音质,光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虽然整体水平还无法和西洋乐队相提并论,但我们也切不可妄自菲薄,因为世界上除了使用标准西洋乐器的乐队外,能单靠自己国家独特的多种民族管弦、打击乐器而组成大型乐队的,恐怕就只有我们中国一家。
      说到古曲时,一定会遇到是否继续流传的问题。应该说古曲的流传面很窄,凡符合这一情况的,我就说它是流传了,不再加上“流传面很窄”,以免行文繁琐。
      1),首先说古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凡古老的中国乐器,都往往有一些玄而又玄的说法,尤其是古琴,它上面的每一个构件都有讲法:如七根弦是宫、商、角、徵、羽,又由文王、武王各加一弦等等,说明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反过来说,积重深了,也会多一些桎梏。
      古琴曲有谱,但弹法大多靠师承和自己苦心钻研。当年和现在都有人不拘泥于旧曲而从琴谱中发掘古曲。发掘古琴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和“打谱”的本领有关。因为古琴琴谱是由文字加符号,构成一个个特殊的复杂字符而构成的。一般说来,音高用些指法来记录,节奏却不太明确,就要求“打谱”者必须有高超的艺术功底和演奏技巧。古琴琴谱传至今天的很多,如果把琴谱一本本叠起来,其高度的确可以说是“著作等身量”的,不过要把它们“打”出来,却绝不容易。当年,这样的大师有多位,很有一些人是学冠中西,在外国也是极有名气,查阜西可以说是其代表人物。当时经常可以听到的古琴曲有:“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广陵散”,“潇湘水云”,“酒狂”等等。象“酒狂”这支曲子,现在的人认为它有着高超的写作技巧。
      古琴曲当时是有一点曲高和寡的。这并不体现在大家说它好不好听,而是体现在很多人分不出曲与曲的区别,听不出个中奥妙。现在在一部分人中就更加如此了。不过它一直会流传,总有一批基本听众和爱好者。
      2),琴萧合奏。一般说来,不少古琴曲目都可由琴萧来合奏,但也有些是不合适的。当时的琴萧合奏曲可以以“平沙落雁”,“梅花三弄”为代表,现在流传的“空山思故人”那时也有人演奏了。演奏时遵循最基本的民乐合奏的方式:两者演奏的曲调基本相同,但必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比方在古琴的延长音处,洞萧往往要略强,运气要足,有时还要吹一点加花;而在古琴曲调丰富并作强奏的地方,洞萧往往可以吹得轻一点,甚至有点断续,换换气。套用一句现在的话,是优势互补吧。
      古琴、琴萧现代创作曲可以说是没有。据我的记忆,50年代有人做过尝试,说是表现农村里大跃进的干劲。但演奏起来,一听,感觉和古曲差不多。所以终于没成气候。
      上述的琴萧合奏,现在也继续流传。
      3),琵琶。琵琶曲流派多,数量也多,大多是套曲,即整个一首曲子由数支小的连续演奏的单曲构成。当时代表性的古曲有十大套曲。套曲中又分:“文曲”和“武曲”。文曲典型的是“塞上曲”,“月儿高”(即通常说的“大霓裳”,浙江地区流传一个“小霓裳”,是江南丝竹,也用“月儿高”,这一名字),“飞花点翠”,“阳春白雪”等等。武曲则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代表曲目。“十面埋伏”是雅俗共赏的,它用了模仿古战争的技法,非常热闹,当然其音乐性不如其他曲子,不过一般人容易喜欢这类曲子(还有一种是“龙船”,模仿锣鼓,和民间小调,也容易受到喜欢)。当时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提到“大套琵琶”,就是指它;又因为中间有战争场面,也有人叫它“强盗琵琶”。
      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琵琶曲,叫“浔阳夜月”(因所传流派不同,或称“浔阳琵琶”、“夕阳萧鼓”,又名“春江花月夜”)。它流传最广,不少稍会弹琵琶的琵琶爱好者,即以能弹好此曲为目标。“浔阳夜月”本质上是“文曲”,但一上来就是节奏自由的“双”和有力度的“滚”,中间有一段快速的“夹弹”,又有一段里有些快而强烈的“扫带轮”,“扫夹弹”,所以民间称它是“文曲武弹”。我个人认为:“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古典民族音乐的代表作。
      以上这些古曲现在也都流传。
      象古琴一样,琵琶演奏家中,也有学冠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当年,卫仲乐就是其中之一。
      和古琴不同的是,当时琵琶已经有了不少创作曲。其中最有名的是:王惠然的“彝族舞曲”和叶绪然的“赶花会”。新创作的琵琶曲,大大提高了演奏技巧,增加了“四指轮”大指同时“挑”出伴奏音型等新技巧等。刘德海是那个时候新一代琵琶演奏家的代表。这些新琵琶曲,也都没有湮没,不过现在爱好者没有当初那么多了。
      4),竹笛。当时有南北两派。北派典型吹奏家是冯子存,风格是高亢而有力度,曲调快速,演奏时多用吐音和“嘟罗音”,典型曲目是“喜相逢”。南派典型吹奏家是陆春龄,讲究嘹亮和圆润,典型曲目是“鹧鸪飞”。这些曲子也不能说湮没,但已经不大能听到了。
      5),二胡。它是民族乐器中的主力之一。当时常听到的古曲有“汉宫秋月”。旧创作曲除了刘天华的包括“良宵”、“光明行”等在内的十首曲子,陆修棠的几首曲子;再就是不少新的创作曲,如“山村变了样”等。
      关于二胡和琵琶,还必须提到一个特殊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最流传的民乐曲。
      6),古筝和扬琴。它们有独特的音色,是重要的民族乐器,多用于伴奏、重奏和合奏,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独奏曲,大多从其他曲子或歌曲改编而得。古筝早年有一个“渔舟唱晚”,出自山东一位古筝演奏家,很有名,后来被改变为各种乐器的演奏曲。“渔舟唱晚”的电子琴改编曲是在我国被播送得最多的音乐  - 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时,总要用它。
      7),三弦,柳琴,阮,笙,唢呐,打击乐器…。只提一下名字吧,否则文章太长了。
      8),革胡和低音革胡。也只是提一下,它们当时被研究出来,作弦乐器的低声部乐器,由于其结构和其他原因,现在已经被拉阮或其他低音乐器所代替。
      当时,“埙”和“箜篌”还在议论和发掘的阶段,现在“埙”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
      最后说民乐演奏的形式,除了已提到的独奏、重奏外,很重要的还有“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两大形式。前者的典型曲目是“行街”,“中花六板”等;后者是“旱天雷”,“月圆曲”等。大型民乐队是当时老一辈民乐工作者的一大贡献。对于大型民乐队,无论在当时或今天,都有两种不同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是还要探讨、实践下去。它现在的确不完美,但也不可停止不前,更不可轻言放弃。当时的典型曲目是“瑶族舞曲”,一般人听听,觉得不错,当然客观一点讲,就音响效果来说,还无法跟西洋乐队的效果比。
12#
发表于 2009-6-22 09:3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345tt 于 2009-6-17 08:42 PM 发表
音乐不分国界么?
我试着努力靠近交响,最终发现还是不来电,欣赏不来,还是民乐合口味

听交响乐呢对器材很考究的,必须要大口径、大功率的器材,否则是不可能体会音乐的神髓,要不就去听现场。
11#
发表于 2009-6-21 20:41: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flightjinn兄所言极是,闲暇时喜欢看一些以前的书,最后这句“会让你觉得现代人很败家的。。”呵呵。。一语击中。。。
10#
发表于 2009-6-21 18:13:39 |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不是“传承不好也和这有关”,应该是“这和传承不好有关”
所以,听古乐,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太深入也不好,会让你觉得现代人很败家的。。。
9#
发表于 2009-6-21 00:41:52 | 只看该作者
巴洛克音乐以前基本也是宫廷音乐,到后期演变成西方古典。。。 。。后来的西方音乐没有巴洛克时期那么单纯了,加入了思想、哲学、人生等因素。。。

中国古人讲究一种“意境”,又因为所谓的天道追求一种浑然、自然,一种心境,这一点其实大的说包含一切,但正由于如此总觉得离当时的大多数人很远。。。我想也许我们的传承不好也和这有关。。。
8#
发表于 2009-6-20 16:00:0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两位版主对民乐很关注嘛。
中国古典乐曲主要受道家思想影响。所谓“大音希声”。“法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法天地”。“天地,万物之母”,“法自然”这种哲学观点的视角是很高的,同时也是深远的。而现代人对道家思想认识不多。了解到这点,就不难认识到中国古乐为什么在现代人眼中很重视意境。这种视角之深,深不见底。在听古乐时,因为认识到深处确实隐藏着某种宝藏,就想看个究竟。可越是想看清楚,就越得深入,于是就产生在往某个空旷浩瀚的东西看似的感觉,思想不断地往下沉。产生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探索作品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寻找“天地”的观点,但是观测宇宙,怎么都不能穷尽。
西方音乐一说是起源于教堂音乐。教堂音乐常用复调的形式,这在后来慢慢演变成巴洛克、古典注意时期的基本复调手法,进而影响到更后来的西方音乐。
7#
发表于 2009-6-19 21:4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ightjinn 于 2009-6-19 02:59 PM 发表
民乐我不太感冒。但是中国古典音乐,像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这些,我是很喜欢的。不管是平静的还是激烈的,骨子里都透露着清幽淡雅和深邃辽远。有时还给人一种心处远离尘嚣、脱离俗欲的高远境界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就要 ...



兄台高见!!这里面感觉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民乐许多都追求一种意境的表述,也许受儒、道等思想影响较深,中国自古以来对音乐似乎不是太重视,而偏重文学和历史的传承。。。想想令人遗憾。。。
6#
发表于 2009-6-19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乐偏重于独奏,与西洋乐在这方面差异很大,西洋乐很多合奏、协奏作品,不知是否受文化观念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5-23 10:4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