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业音响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HEGEL 金乐 黑胶
楼主: J-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尽大提琴精品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0-11-22 14:49:2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喜欢大提琴,巴赫大无只收一个版本太少了,起码要加上富尼埃、卡萨尔斯等的,巴赫大无非常值得去感悟和好好聆听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5:19:57 | 只看该作者
再这么弄下去,得搞垮多少人的小金库哦?
53#
发表于 2010-11-27 10:31:05 | 只看该作者
    修儿·嘉碧妲来自阿根廷,是钢琴家阿格丽希和巴伦波英的同胞。她的双亲则是法国人和俄国人。她十岁时获得生平第一座大提琴比赛的奖座,之后更分别获得日内瓦瑞士罗曼德广播公司、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的最佳诠释奖。可以说是一位从神童一路获奖上来的常胜音乐家。瑞士政府特别为青年音乐家所设的大奖,她得以在2004年得以与葛济夫和维也纳爱乐共同举行一场音乐会。专辑中,她所拉奏的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把大提琴,由瓜达尼尼在一七五九年所造的古琴。
    SONY BMG 《修儿·嘉碧妲:柴可夫斯基/圣桑/金纳斯特拉大提琴与乐队》
阿根廷籍的女大提琴家修儿·嘉碧妲(Sol Gabetta1981-),首张大提琴专辑问世,这位法俄混血的甜美小妞,10岁就以神童之姿获奖,从此登上演奏舞台。
本片曲目中,最值得一提的首先是同为阿根廷籍的作曲家金纳斯特拉的《彭巴斯草原之歌第二号》,这首作品完成于一九五零年,此曲一般较为人知的版本是以大提琴和钢琴合奏的,而本片的弦乐伴奏,则是世上首度录音。这首作品是在描写横亘在亚马孙河流域上的广大彭巴斯草原的原始景象,金纳斯特拉藉由曲中的大提琴,运用最鲜明而特别的新演奏技法,刻划出这片蛮荒的景象,可以说是大提琴曲目中最具有想象力和原创力的一首乐曲。
    其次则是柴可夫斯基小品,其中的《如歌行板》广为人知,出自柴可夫斯基第一号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中的作品,此曲动人的主题是一首俄国民谣,曾让大文豪托尔斯泰感动落泪。至于「夜曲」是为钢琴家普雷特涅夫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当作安可曲的作品,改编自柴氏作品十九六首钢琴小品中的第四首。比较少为人所知的是《奇想风》一曲,此曲是在《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完成后十年才问世的,这是柴氏少数为大提琴原创的作品,却较少为人注意和喜欢,此曲后半有一段相当艰难高技巧的擦弦奏乐段。

1. 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2.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3. 柴可夫斯基:奇想风       4. 柴可夫斯基:夜曲        
5.
圣桑: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6. 金纳斯特拉:彭巴斯草原之歌第二号(世界首度录音)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Sol Gabetta 修儿·嘉碧妲
马里欧·文札果指挥丹麦国家交响乐团。 Echo Klassik(德国回声大奖)、 Diapason d’Or(法国金音叉大奖)得主,是欧洲当今最活跃的新生代大提琴家。  日内瓦瑞士罗曼德广播公司&柴可夫斯基大赛最佳诠释奖。  使用珍贵稀有名琴瓜达尼尼(G.B. Guadagnini1759年的古琴(此琴制造于维瓦尔第死后18年)。




[ 本帖最后由 音乐情迷 于 2010-11-27 10:32 AM 编辑 ]

嘉碧妲 如歌行板.jpg (31.27 KB, 下载次数: 242)

嘉碧妲 如歌行板.jpg

嘉碧妲 埃尔加大协.jpg (32.93 KB, 下载次数: 212)

嘉碧妲  埃尔加大协.jpg
54#
发表于 2010-11-27 13:4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M 于 2010-11-22 03:19 PM 发表
再这么弄下去,得搞垮多少人的小金库哦?

Bach的作品不只是大无,都很有仔细聆听的价值。这对于把握后来的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及其变化很有帮助。
55#
发表于 2010-11-27 17:36:54 | 只看该作者
巴赫的作品有时候看似简单,但是要听出味道来,反而比后来的许多大作品更难,所以个人意见还是先把浪漫时代的音乐听熟,有所感觉之后再回到巴赫上来
56#
发表于 2010-11-29 17:55:4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搞了一张《杜普蕾 爱尔加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不听不知道,杜普蕾演奏的张力有这么强。

  片名:杜普蕾 爱尔加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演奏:杜普蕾
  公司:EMI
  编号:7243 5 55527 23

  简介
  20世纪最伟大的75个录音第二名。
  你只需听一会儿,就会明白杜普蕾如何能够取得成功了,不仅仅是每一乐句显示出,每一个小节都是如此。这完全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演奏,所达到的境界是别人难以超越的。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一部交织着恋情、亲情与乡愁的作品。德沃夏克与斯美塔那一样,都认为用音乐来赞颂祖国、抒发人民对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信念,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在德沃夏克的晚年作品中,有着浓郁的乡愁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也正是这一点,令他的作品充满了复杂情愫,表现出动人心弦的真诚。
  不容置疑,这部作品明显让人感受到一种少有的、饱经风霜的悲壮之美。它的感染力在于:首乐章中的雄伟勇武、温柔抒情这两个主题并不像多数协奏曲那样充满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相得益彰地融合与张扬。温情脉脉、带有深深的悲悼情感的次乐章与首乐章的英雄性主题相互烘托,强化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末乐章带给人们的并不是沉沦的情绪,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期待早日返回故乡与亲人见面的激动心情。
  淳朴的情调、宽厚的音色、柔美的旋律,加上传统的创作形式,是德沃夏克式音乐的最高体现,即便很少接触协奏曲的人也会为那种真诚的内心倾诉深深打动。曾是德沃夏克老师的勃拉姆斯都十分感慨地说:“我从来不知道大提琴协奏曲可以写得这么美,否则我自己也会写一首。”
  历来最受推崇的是傅尼埃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版本,好像杜普蕾的“专利”只是拉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其实,这一几乎没有一本唱片书提到的版本有相当的感染力。杜普蕾的演奏一向洒脱奔放,而在这部作品中却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性,毫无矫饰,再现出作品中浓浓的人情味。

  曲目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01 I. Adagio - Moderato
  02 II. Lento - Allegro molto
  03 III. Adagio
  04 IV. Allegro - Moderato - Allegro, ma non troppo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B191 Op. 104
  05 I. Allegro
  06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07 III.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杜普蕾 爱尔加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jpg (35.3 KB, 下载次数: 211)

杜普蕾 爱尔加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jpg
57#
发表于 2011-10-30 00:25:0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JM老师,您说的大提琴奏鸣曲,感觉把罗斯特洛波维奇和李赫特合作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收了吧,要绝版了,这张是指5楼?19楼?还是29楼那张呢?水平有限,反复看了几次贴,都看不懂,。。想搞点经典入门的
58#
发表于 2011-11-1 10:24: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y89 于 2011-10-30 12:25 AM 发表
请教JM老师,您说的大提琴奏鸣曲,感觉把罗斯特洛波维奇和李赫特合作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收了吧,要绝版了,这张是指5楼?19楼?还是29楼那张呢?水平有限,反复看了几次贴,都看不懂,。。想搞点经典入门的:handsh ...

回ty89兄;5楼和19楼是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29楼是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如果你真想拿下这几张里面的CD,建议拿下5楼的海顿和维瓦尔第的大提琴协奏曲和29楼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2CD),不过后者现在已经由DECCA出版了,不是由来的飞利浦公司的,但音源内容是一样的。
59#
发表于 2011-11-1 13:14:23 | 只看该作者
《天乐 CALA RECORDS CACD0110 伦敦低音大提琴之声》这张碟片乐感很好。。。。。。第3首大提琴曲如若在您的音响系统中顺利通过,不出现低频的过度驻波的话。。。。。恭喜您!
60#
发表于 2012-8-10 01:4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M 于 2010-11-22 03:19 PM 发表
再这么弄下去,得搞垮多少人的小金库哦?

小弟已经被搞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昌业音响

GMT+8, 2024-6-2 11:2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